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走合作之路,做足土文章 目前,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等援助靠帮扶不能不说是办法,但时不我待,主动一点破解当前发展的瓶颈,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怎样主动破解?笔者认为,要走合作之路,做足土文章,放大自己的特色,叫晌自己的品牌.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乡村虽然暂时落后,但也一定有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美丽中国”理念在乡村的具体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文章 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乡村发挥资源最大化优势为人才提供平 台、村校合作提高村民乡村文化认同度和自信心、村校合作助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途径。鼓励发挥乡村独特的自 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紧跟社会主义发展步伐立足于自身,走具有乡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建 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醴陵市按照“生态立市”的理念,做足“稻文章”,挖掘“气潜力”,提升“田效益”,走出一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①做足“稻文章”。积极打造农作物种植等生态循环链.粮食生产实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就是要回答,怎样去建设乡村?怎样去振兴乡村?对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我们指明了七条路径: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条道路",不仅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5.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其首先要做的就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坚持基本原则,同时还要走城乡结合发展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和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等,这可以说是最符合我国国情,最具备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其次,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其就要在人才培养、土地建设、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走重塑城乡关系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的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的乡村善治之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中国特色减贫之  相似文献   

7.
城郊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纽带,其农业的发展应走集约发展之路,生态发展之路,即实行现代农业园区的土地利用与开发模式。建设城郊现代农业园是城郊农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中国农资》2012,(47):3
<正>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要全面强化产业链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壮大自身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主动适应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走集群发展之路;要主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需求,走品牌发展之路;要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走创新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首先实现村民侧思想振兴;没有科学的乡村振兴思路,就没有科学的乡村振兴结果;乡村振兴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全力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人尽其才;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线加快转变乡村发展方式,走发展绿色经济、互联网经济、“信息化+乡村振兴”之路;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村两委班子坚决扛起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必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调研好“三农”的需求,切实保障好供给,从而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旗帜和总抓手。深入探究实现乡村振兴应踏准的最优路径,对高效可持续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总结现有相关文献,从多个角度系统论述落实乡村振兴伟大构想应选择的最佳战略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新形势、化解新矛盾、应对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应选择五个方面的关键性战略路径:走科学规划先行之路,包括系统谋划科学总蓝图,分类有序推进总蓝图;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包括构建三大体系保效率,实施质量兴农促持续,引导扶持小农奔富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走要素充分涌流之路,包括激活人才要素,激活资本要素,激活土地要素;走市场持续支撑之路,包括营造适合"三农"发展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秩序与信息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1.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保险服务水平。课题组深入浙江省金华市农村调研以探求浙中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情况。调研发现,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购买商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保费支出偏低,保险选择相对单一,但保险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为此,发展农村保险市场需要加强宣传、完善监管和改善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山东省平原县积极引导奶农走合作之路,组建了旺源奶牛养殖合作社,吸引全县近一半奶牛入社集中饲养,不仅有效避免了“倒奶杀牛事件”的发生,而且促进厂全县奶牛养殖业的长足发展,探索出了破解奶业发展困境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提升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在做大体量、增加效益、提升质量、提高产值4个方面精准发力,着力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多元化、市场化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蔬菜产业成为促进凉州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之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4.
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发展模式,并据此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目前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拥有优越的融合条件,有4种主要的融合模式,融合主体也比较丰富,但也存在着内外融合发展动力欠缺、融合主体弱小且联结不紧密、整体融合水平不高等制约因素。并根据优势及制约因素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注重科技与金融以提高融合动力,提升融合主体能力并强化利益联结,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需广招英才、高效用才。高校是乡村人才重要“供给源”之一,应在乡村人才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承担责任。无锡市很多乡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富之路,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乡村文旅人才匮乏、村干部创新思路有限、文旅发展势头放缓等诸多问题。基于校地协同共育合作模式,结合无锡乡村发展现状,探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驻村文旅师制度,以拓宽校地协同合作路径,为推动无锡市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内涵与关系,结合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为例,深入总结探讨发展成就背后的经验,认为顶层全域谋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足产业融合文章、深挖文化附加值、畅通利益共享机制、坚持党建引领等做法是马山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金钥匙”,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全县国土面积294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77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是个典型的江南山区林业大县,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我县围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做足“希望在山”文章,走出了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人类可持续生存的生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了甘肃黑美人土豆的所谓“非常6+1”发展之路的基础上,认为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挥甘肃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走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提升农业发展理念;加快体制创新,加速甘肃特色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不能不重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振兴,功由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助推力量。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是人才队伍的振兴。但目前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针对人才队伍的振兴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缺乏有效解决措施。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为此,我们应该重视乡村人才的培养,以人才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品牌化营销——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走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品牌化营销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营销领域新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目标市场及其产品雷同、经营分散、缺乏发展后劲等问题,走品牌化营销之路是必然选择。在营销中,针对目标市场实施科学的品牌定位,坚持整体联合推进,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与发展特色,综合运用网络、公关、广告等营销手段,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