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23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芥菜型油菜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遗传距离聚类法可将23份供试材料分为3大类群,品种的地理来源同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3对SSR引物在23份供试材料中共获得58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5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3.1%,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出4.3条条带,其中3.7条条带具有多态性,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3份西藏芥菜类型油菜材料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O.79—0.99,平均值为0.89;野生芥菜型-2与芥菜型油菜-2、野生芥菜型-5与下生分枝野生油菜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分别为0.79和0.80。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揭示参试材料的遗传差异。【方法】利用筛选到的8对SSR引物和12对SRAP引物,对30份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材料及1份芥菜型油菜和1份白菜型油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群体结构分析以及分子方差分析揭示参试材料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在参试材料中,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4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6.08%,平均每对引物扩增6.1条,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43,遗传距离均值0.34;12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77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8.72%,平均每对引物扩增6.4条,PIC为0.59,遗传距离均值0.46。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5处,大部分参试材料被分为两大类,第Ⅰ类包括19份材料,其中14份为恢复系,5份为保持系;第Ⅱ类包括9份材料,均为保持系。主成分分析、群体结构分析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试甘蓝型油菜群体内变异系数为95.46%,群体间变异系数仅为4.54%。保持系与恢复系材料间差异为2.03%。【结论】参试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恢复系和保持系群体内部遗传变异大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29对用于油菜SSR标记的引物,分析SSR引物在芸芥和白菜型油菜间的共用性.结果表明,SSR引物在白菜型油菜中的扩增多态性比在芸芥中扩增多态性好,不同SSR引物在芸芥与白菜型油菜中扩增所得条带的数量及片段大小都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引物在芸芥中扩增仅有1条带显现,极少部分引物扩增可得到2~3条带,大部分条带大小集中于100~500bp;而在白菜型油菜中,大多数引物扩增所得条带数为1~6条,且不同引物间差异较大.可见,油菜中所用的SSR引物也可以应用于芸芥中进行扩增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豆SSR和ISSR分子标记对利马豆、白扁豆、大白芸豆共6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48对大豆SSR引物中,筛选出带型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11对,扩增出84条多态性条带,每对SSR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从3条到12条不等,平均7. 6条;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引物19条,扩增出151条多态性条带,每条ISSR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从5条到13条不等,平均7. 9条。综合两种分子标记的数据,用NTSYSpc V2. 1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64份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材料64独自为第I类群;材料60、62和63为类群II;材料27和61为类群III;其余材料均为崇明白扁豆,为类群IV。结果显示:所收集的崇明白扁豆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很小,与材料61差异不大,说明崇明白扁豆遗传背景比较狭窄,但与外地的白扁豆和大白芸豆能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SCoT、SSR和SRAP 3类分子标记在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用8份有代表性的油菜资源,从SRAP和SCoT标记中各筛选出40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和40对SSR核心标记,对43份抗菌核病油菜育种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这3类标记在多态性(PPB)、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及标记指数(MI)等方面的差异,最后依据材料两两间遗传相似系数,对43份油菜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位点检测能力方面以SCoT最高,每条SCoT引物可检测的平均条带数为9.3,其次为SRAP(8.6),SSR最少(7.3)。但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则相反,SSR的PIC值最高(0.76),其次为SRAP(0.69),SCoT的PIC值最低(0.65)。基于SCoT、SSR和SRAP 3种分子标记的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43~0.87,0.56~0.84和0.46~0.83。聚类分析表明,SRAP标记聚类结果接近于3种分子标记混合统计的聚类结果。【结论】多态性位点检测能力和标记效率之间并无直接的相关性;3类标记在43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显著不相关,研究每类分子标记在相应物种中的核心标记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SSR分子标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杂交品种鉴定技术,已经在玉米、黄瓜等多种作物杂种鉴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然而,目前尚未见SSR标记在秦优10号杂交油菜品种鉴定方面的报导。研究首先利用SSR引物在秦优10号的亲本之间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到2对扩增效果好、条带清晰且差异片断在亲本间能够重复出现的引物,然后利用其对秦优10号杂种进行了分子鉴定。实验和统计学结果表明,真正的杂种F1同时表现出父母本的特征条带,而假杂种只表现出母本的带型,SSR分子标记鉴定的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说明采用SSR标记可以对秦优10号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加强对耐抽薹萝卜种质资源的研究,加快耐抽薹萝卜育种进程。[方法]筛选出16对ISSR和21对SSR分子标记引物,用于64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ISSR-PCR共扩增出90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6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5.56%;SSR-PCR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6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2.09%。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引物扩增结果都反映出供试材料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法聚类结果中,均可把供试萝卜材料分为4个类群,7个亚类。其中,ISSR标记聚类结果与供试萝卜材料的根叶类型比较接近;SSR标记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相似;整合ISSR和SSR后的聚类结果能够反映出2种标记的特征。Mantel检验显示,2种分子标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64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间相关不显著(R=0.171,P0.05),而ISSR+SSR与ISSR标记(R=0.612,P0.05)以及SSR标记(R=0.894,P0.05)呈显著相关。[结论]2种标记整合后的聚类分析,可检测到更大的遗传变异;而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所表现出的丰富多样性,对萝卜种质资源管理和耐抽薹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内蒙古36份马铃薯品种进行基因组扩增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1对引物共扩增出70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条,多态性百分率94.2%,平均扩增片段数和扩增多态性均呈现较好的效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不同聚类方法可分别将36份材料聚...  相似文献   

9.
为火龙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品种分子鉴定提供参考,利用MISA软件对获得的Unigene进行筛选,以确定火龙果转录组的SSR位点及分布,进而利用Primer 3.0软件设计SSR引物,并利用PCR扩增筛选SSR多态性引物,根据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利用UPGMA方法对15个火龙果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碱基序列总长度为54.975Mb的79 658条Unigene中,筛选得到16 523个SSR位点,分布于13 493条Unigene序列上,SSR位点的出现频率为20.74%,平均每3.33kb出现1个SSR位点;SSR的主要类型是单核苷酸重复、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其占比分别为59.58%、26.53%和12.93%;随机筛选获得的37对引物经PCR扩增,有23对引物可扩增出清晰条带,11对引物在15个火龙果种质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UPGMA聚类分析将15个火龙果种质材料分为4类,其中,果肉为紫红色或粉红色的贵州紫红龙、贵州红肉-1和台湾红水晶等8个火龙果种质材料聚为Ⅰ类,果肉为红色或粉红色的贵州红龙、云南红肉-2和云南粉肉3个种质材料聚为Ⅱ类,果肉为白色的云南白肉-1、云南白肉-2和贵州野生白肉3个种质材料聚为Ⅲ类,果肉为紫红色的台湾黑龙火龙果种质材料单独为Ⅳ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的苦瓜育种材料遗传多样性快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缩短苦瓜分子标记技术的操作流程,最大限度促进其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利用一管式植物DNAout试剂盒法,从苦瓜种子中快速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1对SSR引物和13对SRAP引物分别对10份苦瓜材料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并对苦瓜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建立的SSR和SRAP快速扩增反应体系可以获得清晰、数量稳定以及多态性丰富的条带,11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9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6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85.7%。UPMGA聚类分析表明,1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33~0.845,平均值为0.690,在阈值0.69处,可将供试苦瓜分为2大类群。13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31条条带,其中多样性条带20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87.5%。UPMGA聚类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54~0.775,平均值0.662,在阈值0.66处可将供试苦瓜分为2大类群。综合2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分类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