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是植物有机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的性质,左右着土壤肥力水平。多年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土壤理化性状不断恶化,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通透性变差,持水量降低,保肥、供肥能力和对有害物质缓冲作用减弱,土壤水、肥、气、热的调解功能变差,土壤综合肥力下降。为此,进行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摸清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最佳技术途径,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保证国家粮食安定,实现农民增收节支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它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pH值,疏松土质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体通透性,抗旱保墒,降低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硫和丰富的腐植酸、有机质等,是较好的肥源之一。秸秆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培肥地力措施,能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性状,提高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播前准备(一)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上茬作物玉米采取秸秆还田后,可改善下茬小麦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经测定:连续2-3年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增加0.06%~0.10%,速效钾含量可提高25%~30%,含氮量能增加1.06%~1.15%,土壤抗御干旱的能力明显提高,小麦增产幅度为5%~12%.并结合深耕,隔2-3年麦田必须进行1次深耕(耕深需大于25cm),加大活土层,便于根系伸展,扩大作物吸收营养的范围,使紧实土层变松碎,土壤容量变小,孔隙度增大,促进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活动,使空气、水分得到合理调节.深耕还可以减少地面径流,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增强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和抗旱保肥能力,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土壤的肥力水平、耕性、水肥保持及供给性能等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维持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一直是土壤培肥的重点。2013—2015年蒲城县连续3年依托有机质提升项目共投入资金165万元用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在蒲城县项目区大力推广绿肥还田技术,项目实施后改善了项目区土壤肥力状况,提高了土壤地力水平,促进了项目区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文就有机质提升项目进行总结,以期为此项目查缺补漏以及后期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资》2012,(30):24
<正>抗旱保水肥生物肥料是很好的土壤抗旱保水剂,能够改良土壤环境,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和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农业生产中种植农作物蔬菜、果树等其他农作物施用抗旱保水肥生物肥料,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7.
才惠文 《北京农业》2011,(11):54-55
根据黑龙江省肇东市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构。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1、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菜地的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为好。而一般新菜地有机质含量仅1%左右。有机肥料能改善土壤结构,丰富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保肥、供肥、蓄水能力。因此,要千方百计增辟肥源.增施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主要措施,利用秸秆还田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土壤熟化为有效释放土壤养分提供了有利条件,秸秆还田对后茬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事宜的还田数量与土壤特性和地力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粮食持续稳产高产,提高土壤肥力,分别在土壤肥力高、中、低的田块开展稻草还田土壤肥力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还能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培肥地力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料作为重要的肥源之一,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状况,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供水性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等优点,是农作物生长所需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也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有机肥料积造使用费时费工,加之养分释放比较缓慢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2.
提升有机质 还原土壤自身肥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提升听上去是个很专业的词汇。事实上,我们说土壤肥沃不肥沃,一个重要指标就在于土壤中含有有机质成分的多少。土壤有机质提升就是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各种形式来恢复和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田间小区方法连续3年在邯郸地区褐土研究玉米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培肥地力。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无机肥配施有机物料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同时改善土壤的氮、磷、钾养分状况。在等碳量的条件下,玉米秸秆对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效果好于牛粪肥。  相似文献   

14.
连续3年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本研究在上海市郊区奉贤、金山和崇明3个区典型地块中,连续3年对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进行监测,检测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容重、有机质、p H值和CEC值。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有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37%,速效钾平均提高了4.55%,全氮平均提高了3.59%,秸秆还田后土壤容重值降低了5.79%。土壤固碳(C)量为2 062.06 kg/hm~2,秸秆还田后增加的土壤固定N量103.10 kg/hm~2,N肥减施量为5.16 kg/hm~2。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产量比对照产量增加4.5%,对作物增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把作物秸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肥料,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秸秆还田后,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经测定:连续2~3 a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经测定:连续2~3a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增加0.06%~0.10%,速效钾含量可提高25%~30%,含氮量能增加1.06%~1.15%.土壤抗御干旱的能力明显提高,小麦增产幅度为5%~12%。  相似文献   

16.
1.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是制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因素。据资料显示,在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如荷兰等国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6%以上,而河南省多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3%。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肥料、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残体。优质有机肥施用量少、农作物秸秆还田率低是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实践证明:要使土壤肥力稳定增长,就必须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成显著正相关。这充分说明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提高有机质含量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和提高作物品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水稻种植区土壤紧实、有机质含量低、透气性差的难题,于2016—2021年开展了绿肥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16—2021年绿肥翻压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提高,土壤pH值升高,土壤容重降低,水稻产量有所提高。由此说明,翻压绿肥既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又可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8.
<正>秸秆还田技术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通过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协调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促进农业稳产、高产、高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一、秸秆还田有哪些好处第一,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19.
土壤结构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就好;土壤结构好,土壤协调供应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能力就强,反之则不然。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耕地地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肥源,有机肥是全价肥,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而且可以全生育期供养,这是化肥无法实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省化肥、不脱肥、作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反之则不然。因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土培肥,提高地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惠文 《北京农业》2011,(33):143-144
根据黑龙江省肇东市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构,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