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外源基因支入技术在水稻品种改良的应用,指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1981年日本首次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正式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计划至2005年育成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800公斤的水稻新品种,但由于技术路线欠妥,至今尚未大面积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在着力提高产量潜力的同  相似文献   

3.
《广东农业科学》2007,(11):111-111
目前常规育种主要问题是高投入、低产出,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育种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和运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成百上千份的材料进行选择,最终育种优良基因的效率不到一百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一直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育种技术的改进有利于育种效率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对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目前水稻育种中广泛使用的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不同育种方法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水稻种业发...  相似文献   

5.
超优27是水稻育种家饶水佳运用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技术,历经10年心血优中选优育成的新型超高产、米质优、抗性强、可多年作种的特种生殖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株高11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举不披。分蘖力强,大田单株栽培一般成穗15~20穗,穗大250~350  相似文献   

6.
稻王GER—1     
《农技服务》1994,(4):18
<正> GER——Ⅰ是我国著名的遗传水稻育种专家万文举教授利用分子育种方法育出的超高产常规水稻新品种,被命名为"遗传工程稻1号";93年10月通过袁隆平等18位专家的鉴定。该稻的育成,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赞扬。GER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06,(4X):80-80
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培育重大专项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成功用于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显著提高了定向育种水平。综合回交转育和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滚动回交与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聚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选育出一批育种新材料和新品种。有效转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创制出含目的基因Xa21的恢复系中恢218和中恢8006,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国稻1号、Ⅱ优6号等。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通讯》2007,(3):59-60
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我国采用传统育种技术已育成小麦新品种2000多个,为我国小麦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回顾了我国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水稻育种技术成就:水稻的矮秆化形成产量首次飞跃,杂交水稻的成功选育促成产量进一步提升,超级稻育种技术则使产量上升到更高水平。目前,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除了重视产量的提高外,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则更加注重稻米品质、营养、抗病虫害、抗寒、耐热等方面潜力的挖掘。  相似文献   

10.
沈粳4311是沈阳利昌种业有限公司从自研品系海丰4号的后代分离变异株经6年系统选育而育成的中熟优质水稻品种。1998年进行穗选;1999年种植穗行圃,编号S311;2000年种植株系圃;2001年进一步提纯;2002年进行鉴定试验,编号为J311;2003~2004年进行产量、抗性比较试验,编号为P431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板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配套育苗技术,以期节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苗木培育成本、缩短育种年限。[方法]按照板栗的横径和纵径,采取1/2、1/3、1/4等不同的切取比例以及横切、竖切、斜切、双边竖切等不同的切取方法,共计10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发芽率、成活率及苗木形态指标,分析各处理与对照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结果]1/3斜切为最佳切取方式,不仅可以保证高发芽率、成活率,且经其处理后的幼苗生长状况与对照的板栗幼苗无明显差异,苗木质量较高。[结论]该套育苗技术,不仅可以节约育苗成本,缩短育种年限,还可促进板栗提前发芽,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分子育种就是利用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或资源创新,其最大特点是所获产品不需要安全性鉴定,因此该领域备受瞩目。日前,随着省科委“九五”攻关重大项目“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通过专家鉴定,随着省农科院育成的我国首例利用外源总DNA直接导入技术研究成功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黑生101”的推广应用,我省农作物分子育种取得可喜进展,专家认为此项研究已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婷  苏淑钗  王倩  刘万平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185-10187,10222
[目的]研究板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配套育苗技术,以期节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苗木培育成本、缩短育种年限。[方法]按照板栗的横径和纵径,采取1/2、.1/3、1/4等切取比例以及横切、竖切、斜切、双边竖切等切取方法,共计10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发芽率、成活率及苗木形态指标,分析各处理与对照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结果]1/3斜切为最佳切取方式,不仅可以保证高发芽率、成活率,且经其处理后的幼苗生长状况与对照的板栗幼苗无明显差异,苗木质量较高。[结论]该套育苗技术,不仅可以节约育苗成本,缩短育种年限,还可促进板栗提前发芽,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多种分子标记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简要地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育种方面的有关应用,主要内容有:(1)遗传图谱构建;(2)杂种优势研究;(3)水稻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进行抗瘟性育种的必要性及国内外抗瘟育种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一些我国具有利用价值的抗瘟种质资源及所含抗瘟基因。然后对基因聚合分子育种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4,(24):26-26
“航芝1号”来源于农业部“九五作物航天技术育种”重点课题支持。1996年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亲本芝麻种子,搭载我国发射的第17颗返回式卫星,在太空停留15天后返回地面,自1997年开始进行连续多年地面选择,经遗传稳定性、产量、品质、抗性等比较试验,比对照明显优异,2001-2002年升入国家芝麻区试和湖北省芝麻区试。  相似文献   

17.
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而转基因育种则是通过向受体动物转移有重要功能的基因或一组功能相关的基因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的育种技术。DNA标记辅助选择对于遗传力低的性状,如产仔数、肉质性状和屠体性状等,改良效率是传统育种方法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果在进行育种选择时,DNA标记或功能基因覆盖了整个基因组,并且达到一定的密度和遗传效应,则往往又称为动物基因组育种。  相似文献   

18.
基因设计育种旨在控制所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所有等位性变异。该文阐述了水稻基因组测序及其研究进展、已克隆并应用于水稻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基因,以及水稻产量基因的分子辅助育种,并对水稻产量基因设计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水稻品种的更换、种植水平的提高,本地白背飞虱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加,虫量显著上升,80年代以来,大发生的频率为55.56%,暴发期百穴虫量高达4000~5000头,对水稻危害严重。本地白背飞虱主要由南方虫源地迁飞而来,每年在6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