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子长县毛家河行政村,海拔1089~1323.3米。总土地面积26700亩,其中宜林面积13000亩,已造林6700亩,内有刺槐2700亩。该村1965年引入刺槐,在四旁零星栽植。1968年以每亩60~100株密度在山坡栽植30亩,生长迅速,很受群众喜爱。1976年,在反坡梯田上营造密度为330株刺槐林47亩。此后又营造密度60株、70株、100株、150株、200株、400株刺槐林2000多亩。密度不同生长状况差异很大,干部、群众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为弄清哪种密度刺槐生长好,我们利用蹲点之便做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叙述如下。1.房前屋后栽植生长快。芦岔河村薛秉章、毛家河村周培宽,1956年、1969年分别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类分析对我省刺槐林生态气候区区划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辽宁剌槐林分布概况刺槐原产美国。本世纪初从欧洲引入我国青岛、大连等地。由于刺槐生长迅速,材质坚硬,萌蘖力强,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已成为我省营造速生用材林、薪炭林和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树种之一。由于刺槐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所以,在我省发展很快。据1975年林业“四·五”清查统计,全省刺槐林193.2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3%,并且在我省各地均有栽培(见表1)  相似文献   

3.
<正>我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滹沱河沿岸。土壤多为河流冲积沙地,质地粗、肥力低。1964年曾营造大面积刺槐纯林。1975年以来,结合刺槐低质林改造,营造杨树丰产林2400余亩,主要树种是毛白杨,其次为北京杨、沙兰杨等。多年来,由于连续干旱少雨,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刺槐生长成“小老树”,毛白杨长势衰弱,北京杨感病严重,唯有沙兰杨生长良  相似文献   

4.
根据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既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我场自一九七六年以来,已营造刺槐无性系种子园140亩;无性系测定林30亩;园内配有省内评选的刺槐无性系39个;对照木17个。一九七七年调查:二年生平均树高4.7米,胸径4.6厘米,冠幅2.7米,已部分开花结果。 一、园址选择:根据刺槐适生条件、结果习性和我场的具体情况,园址选择在狗山子,总面积750亩,海拔100~250米,地形是东西向阳坡,地势是15~20度的缓坡,土壤多为沙壤土,间有粘土和粗骨土。该山原为黑松纯林,建园后,外围保留天然的黑松林带。园下有中型水库一坐。  相似文献   

5.
我场自1974年春开始营造丰产林12亩(黑松6亩,刺槐6亩),经过细致管理,生长旺盛。一年生刺槐平均高2.96米,平均根径2.53厘米。最高4.1米,最大根径3.8厘米。二年生刺槐丰产林平均高4.91米,平均胸径3.8厘米,最高6.6米,最大胸径6.3厘米。 为了摸清速生丰产的规律性,提高科学营林的水平,结合营造刺槐丰产林,做了年  相似文献   

6.
从1990年开始,浙江省妇联积极开展建设“三八绿色工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年年都有100多万妇女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共营造“三八林”33.1万亩,其中10亩以上连片种植的工程林4352个,面积达15.4万亩。她们还营造了一大批“三八”林带、四旁绿化林,提前超额完成营建10万亩三八绿色工程林的5年规划。 在营建“三八绿色工程”林  相似文献   

7.
刺槐薪炭林实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安市引种刺槐做薪炭林,经与当地产柴量高的矮林柞和紫穗槐作生长对比,单位面积产柴量刺槐是柞林的1.6倍,是紫穗槐的2.1倍。从1980年开始推广营造,1990年已经营造剌槐薪炭林14.9万亩。并且在邻近的通化、柳河、辉南、梅河口等市县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8.
一、林业资源概况本区现有成片林25万亩,其中“三杉”林3万亩,“三竹”林1万亩、灌木林2万亩,刺槐、杨树林等19万多亩;现有农田林网103万亩,四旁树木6200多万株,人平20.5株,林木覆盖率(包括四旁树木)已达到5.7%,活立木蓄积量75万立方米,人平0.25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刺槐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刺槐是我省阔叶树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是营造用材林、防风固沙林、保持水土林、蜜源林和饲料林的优良树种。我所从1983年开始进行刺槐良种选育工作,经过优树选择、收集、保存、无性系测定等程序评选出9个优良无性系。鉴于材料少、扦插不易生根,无法大面积快速推广。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繁殖此优良无性系,使刺槐优良无性系在我省迅速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刺槐是辽西干旱地区主栽树种之一,深受群众喜欢。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能表现出其速生特性;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配合以人为措施,也能郁闭成林。朝阳林场,从60年代起营造刺槐林8.6万亩,由于1980—1983年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大量刺槐干枯死亡,造成每亩活立木不足60株的林分,占刺槐林的1/3以上。尤其严重的是,直到1984年,这种死树趋势并未终止。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有导致全林毁灭的危险。为拯救这些刺槐林,不浪费地力,提高林分质量,根据林场实际情况,我们从1984年秋开始,对刺槐林更新复壮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刺槐林萌蘖更新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角洲刺槐林萌蘖更新试验报告刘忠才(济南军区生产基地林科所)自1960年以来,处于黄河三角洲下游的济南军区生产基地先后营造刺槐林4500多公顷,目前已陆续采伐利用。由于黄河三角洲成陆晚,土壤含盐量高,一般树种造林很难成活,使刺槐林采伐后如何更新成...  相似文献   

12.
刺槐耐旱耐瘠薄,生长迅速,深受群众喜爱,是辽宁西部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先锋树种之一。1958年以来,本地区营造的大面积刺槐水土保持林,已起到了明显的防护作用。现将刺槐水土保持林效应的调查和定位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刺槐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和生长情况辽宁西部地区很多社队,在山水田综合治理中,大力营造了刺槐水土保持林。造林立地条件以侵蚀部位来划分,主要有分水岭防护林  相似文献   

13.
会同“广木”良材,素以实生苗营造而闻名后造历史源远流长,明代初期以野实生苗为主,广坪乡蒿坛坪村和岩头乡坳脚村至今尚保存有300多年的人工古杉群。清咸丰年间,育苗技术传人,始用人工培育实生苗造林。清光绪年间始于桐林内栽植杉木。广坪、岩头等地小孩出生时,植杉作为长大后嫁娶之用已成风俗。民国时期,县营造的“三大纪念林”和乡保营造的“齐心林”、“合力林”,均以杉实生苗栽植。民国32年至34年,全县以杉实生苗造林985亩。广坪、炮团的烂亭子、大湾、西接、岩山等地营造的杉林,成为高产典型。至建国的1994年,全县保存清代…  相似文献   

14.
刺槐低产林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站位于凌源县东南部,所辖三家子、天盛号、四合当、五家子、四官营子、牛营子等六个公社,总面积达100余万亩,站内现有国合林总面积达69422亩,有油松、刺槐、杨树和落叶松等树种,刺槐林面积为20285亩,其中成林面积8017亩,幼林1568亩,低产林10700亩。刺槐林占国和林总面积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街子乡根据刺槐根蘖萌生力强的特性,把朝阳村东沟山坡上的四十亩刺槐林(二十年生),甸子沟里九十亩刺槐林(十八年生),因生长缓慢而于八一年冬全部皆伐,八二年春挖去主根,并存东沟全部疏松了:E。现根蘖苗长势旺盛。其经验八三年在本乡毛集、北湾等村推广。全乡共采伐更新两条沟两个坡近320亩刺槐林。群众既分了卖原木椽材的现金,又分了  相似文献   

16.
刺槐以其成活容易,生长迅速,抗虫害性强等特点颇受群众喜爱。多年来,各林场、乡村农民都非常重视刺槐的造林工作,营造了大面积刺槐人工林,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十年代营造的刺槐林逐渐进入近熟,成熟林阶段(刺槐近熟林21 ̄25年,成熟林26 ̄30年,过熟林30年以上),树林老化,生长降低,濒临停止,只有对这些林分进行合理利用和改造,才能加快更新造林步伐。  相似文献   

17.
自1958年我省广泛开展营造刺槐林以来,现在大部分均已成林。这些林子有的需要疏伐,有的需要抚育,有的生长衰退需要更新等。随着经营活动的开展,为了对森林资源作进一步了解,以便科学、合理地经营和利用,离不开立木材积和蓄积的计算。但是人工刺槐林的材积表未曾编制,也没有现成的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下,我场自一九六四年以来,营造了9000余亩杉木林。除采取一系列的造林技术措施外,我们还进行了幼林抚育的科学实验_1从而促进了杉木速生丰产。如一九六四年春造的一块杉木林,一九七三年冬调查,林木平均高10  相似文献   

19.
<正>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造林易成活,生长快,表层根系发达,能适应干旱的土壤。对大气的干旱适应力也很强。是一种耐干旱、瘠薄的用材林、水土保持林和薪炭林树种。多年来,我区低山丘陵区营造了三十余万亩刺槐林,但对其采伐期不一。为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资源,寻求刺槐最佳采伐更新期,我们于1986年5月对桑元涧林场刘家坨林区和域南庄林场场部刺槐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方法采用标准木树干解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刺槐是延安市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在全市30余万亩人工林中,刺槐林占六成以上,其中10年生以上的约5万余亩。多年来,由于没有研究制订出对刺槐林的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多数地段只是进行一些抚育修枝,少数地段甚至出现了无计划地择伐,致使林相遭到破坏。为了摸索总结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经验,1976——1978年,该市甘谷驿公社代家沟大队林场、麻洞川林场、柳林林场及苏家沟大队林场,先后开展了刺槐人工林的抚育间伐和皆伐更新试验。试验面积共121.7亩,其中块状皆伐66.7亩、抚育间伐55亩。众所周知,抚育间伐和块状皆伐都是经营刺槐林的重要方法。但对刺槐人工林更新来说,我们认为以块状皆伐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