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然鸽乳的常规营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曾秋凤  张彬  张在伟 《中国家禽》2003,25(21):12-14
为探讨自然鸽乳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本研究分析了0-3日龄和4-6日龄乳鸽自然鸽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自然鸽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0-3日龄和4~6日龄乳鸽的自然鸽乳分别含粗蛋白52.6%和44.6%,粗脂肪分别为38.16%和32.97%,且前者无碳水化合物;随乳鸽日龄的增加,自然鸽乳中水分的含量保持相对恒定;Ca:P比例有所增加;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总能及盐分均有下降的趋势;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过程是从无到有;氨基酸中除组氨酸(His)和胱氨酸(Cys)外,其他15种氨基酸均有下降的趋势;0-3日龄自然鸽乳中酸性氨基酸谷氨酸(Glu)或/和谷氨酰胺(Gln)和天冬氡酸(Asp)的含量占总氨基酸的37.8%、必需氨基酸的量占总氨基酸的47.7%。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蛋白水平人工鸽乳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及肠道发育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人工鸽乳粗蛋白水平。试验选取7日龄乳鸽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乳鸽。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6.5%、18%、19.5%、21%的人工鸽乳(CP16.5%组、CP18%组、CP19.5%组和CP21%组),饲养时间为18 d。结果表明:1)各组乳鸽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CP21%组乳鸽胴体率最高且显著高于CP18%组与CP19.5%组(P<0.05);CP16.5%组半净膛率最高且显著高于CP19.5%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CP21%组乳鸽胸肌率最高且显著高于CP18%组(P<0.05)。3)CP16.5%组乳鸽粗蛋白、粗脂肪和干物质的表观代谢率均为最高,但只有粗蛋白和干物质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之间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差异(P>0.05)。4)CP18%组乳鸽的脾脏...  相似文献   

3.
乳鸽是出壳后至 3 0日龄左右的雏鸽 ,乳鸽出生后依靠亲鸽吐出的鸽乳和半消化的饲料喂养长大。这段时间生长特别快 ,在生产中 ,有许多问题是亲鸽顾及不到的 ,需要管理人员的细心护理 ,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 ,及时上市 ,提高经济效益。1 乳鸽的生理特点1 .1 刚孵出的乳鸽约 1 8克 ,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一不会吃食 ,二不能行走 ,三还未睁眼 ,连保持体温的能力也没有 ,全靠亲鸽哺食抚育。1 .2 出壳 2 4小时后的乳鸽开始觉得饥饿而不断伸展头部 ,触动亲鸽的腹部和嗉囊 ,刺激亲鸽分泌鸽乳。乳鸽将半张开的嘴伸入亲鸽嘴里吸吮鸽乳。鸽乳的营养…  相似文献   

4.
肉鸽也称乳鸽 ,是指 4周龄内的幼鸽 ,主要依靠亲鸽嗉囊产生的鸽乳生长。1 肉鸽的经济价值肉鸽肉嫩味美 ,营养丰富 ,容易消化吸收。经测定 ,鸽肉中含有 17种氨基酸和 10多种微量元素 ,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食品 ,有延年益寿 ,补肾益气 ,解毒排毒的功效。2 肉鸽的养殖效益2 .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乳鸽肠道钙吸收规律,以满足乳鸽生产中钙的营养需要,试验将48对健康种鸽随机分为8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产蛋后由种鸽自然孵化和哺育乳鸽,在乳鸽7、14、21、28日龄时称量体重,平均体重分别为(120.27±31.37)g、(264.35±88.77)g、(399.22±75.04)g和(454.16±38.39)g,分别从每个重复选取1只体重适中的乳鸽,取其嗉囊内容物(鸽乳),并对其十二指肠和空肠肠段进行采样,测定鸽乳钙含量和肠道CaBP-D28k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7日龄鸽乳钙含量显著低于21、28日龄鸽乳钙含量(P<0.01);7日龄时十二指肠和空肠中CaBP-D28k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4、21、28日龄的表达量(P<0.01);且CaBP-D28k在7~28日龄乳鸽十二指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空肠的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鸽乳的钙含量随着乳鸽日龄的增大而增加,乳鸽肠道CaBP-D28k基因表达量随着日龄增大而减少,十二指肠是鸽进行钙载体吸收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6.
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日龄乳鸽嗉囊中鸽乳外观品质、能量蛋白质浓度、消化酶活性、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生长因子浓度,分析这些指标在乳鸽不同日龄的动态变化,旨在为系统了解乳鸽营养与生理需求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择0、7、14、21、28日龄健康白羽王鸽乳鸽各12只,待亲鸽哺喂后屠宰,取出其嗉囊全部内容物。一部分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取上清,用于消化酶活、免疫球蛋白及生长因子的测定;另一部分制成风干样用于常规营养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0日龄鸽乳外观呈乳白色油性奶酪样,7日龄鸽乳为奶酪样鸽乳和饲料的混合物,14日龄之后逐渐过渡为软化的饲料。日龄对鸽乳的能值和蛋白质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0日龄鸽乳的能值和蛋白质浓度显著高于后期鸽乳(P<0.05),7日龄后,鸽乳能值和蛋白质浓度趋于平缓。不同时期鸽乳的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且均随日龄增加呈一次线性上升(P<0.05)。不同时期鸽乳的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和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均先下降后上升,与日龄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不同时期鸽乳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差异显著(P<0.05),且均先下降后上升,与日龄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0~7日龄鸽乳以亲鸽嗉囊黏膜上皮细胞的脱落物与细胞碎片为主,能量、蛋白质、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均处于最高水平;8~14日龄鸽乳能量和蛋白质浓度趋于平缓,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降至最低;15~28日龄鸽乳营养水平与亲鸽饲粮相似,且乳鸽消化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7.
鸽乳是由鸽嗉囊组织生成并分泌的半固态营养物质,是乳鸽唯一的营养来源。乳鸽出生后不能自主觅食,需由亲鸽哺育,鸽乳对其生长发育极为重要。鸽乳的生成及分泌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在禽类中极为少见,也不同于哺乳动物的泌乳过程。鸽乳主要由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物质组成,其合成与分泌受催乳素、胰岛素和松弛素等多种激素共同调控,通过激活JAK/STAT、PI3K/Akt/TOR、AMPK和Wnt等信号通路,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嗉囊上皮细胞增殖、变性和营养物质合成、富集等过程。本文综述了鸽乳的组成及其生成调控机制,并与哺乳动物进行了比较,进一步明确了嗉囊产生鸽乳的生理机制及与哺乳动物乳腺泌乳的异同。通过研究鸽乳的组成,可为种鸽营养需要标准制定及人工鸽乳研发提供参考;通过研究鸽乳生成的调控机制,进一步深入挖掘调控泌乳的基因,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应用于提高种鸽的泌乳能力。  相似文献   

8.
乳鸽也叫肉鸽,是指4周龄内的幼鸽。乳鸽是依靠亲鸽消化系统中嗉囊所产生的鸽乳喂大的。随着人们对乳鸽认识的加深,乳鸽的市场也越来越广阔,饲养乳鸽正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1乳鸽的繁殖通常一对产蛋亲鸽一年繁殖6~8对乳鸽,除8~10月间换羽期产蛋较少外,一年四季均可产蛋、育雏,  相似文献   

9.
不同人工鸽乳对0~10日龄乳鸽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1、2、3、4、5五种不同营养配方的人工鸽乳饲喂刚出壳且未经亲鸽喂过的雏鸽。试验分为 5组 ,每组设 3个重复。饲喂至 1 0天 ,又选出 1、5配方进行重复试验。对 4、7、1 0天乳鸽的体重进行显著性检验 ,同时用与试验组同鸽场自然哺育的乳鸽的同日龄体重作对照。结果显示 :在 4、7日龄时 ,各组间的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而 1 0日龄时 ,1组与 2、3、4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2组与 4组差异显著(P <0 .0 5) ;1组与 5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从 1 0日龄乳鸽的增重效果看出 :5种人工鸽乳中 ,1组的饲养效果最佳 ,4、5组次之 ,2组最差。而试验组全群 ( 1 70只 )乳鸽的成活率平均为 93.5% ,1组成活率为 1 0 0 %。试验结果表明 :乳鸽完全可以脱离亲鸽而进行人工喂养 ,乳鸽出壳至 1 0日龄生长所需的最佳能量和蛋白需要分别为 1 5.38KJ/kg和 53.3% (以干样计 )。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养鸽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养鸽业已逐渐成为畜牧业的一个独立的产业分支。但目前关于乳鸽能量、粗蛋白质、氨基酸、矿物元素和维生素需要量的研究鲜有报道,这可能是由于乳鸽在达到成年体重之前一直由亲鸽哺喂所致。本文综述了乳鸽早期生长及鸽乳营养水平的研究进展,为乳鸽营养需要研究和人工育雏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肉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乳鸽人工代乳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乳是由亲鸽嗉囊所分泌的一种特殊营养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乳鸽在0~7日龄完全靠鸽乳维持生长,并且多数鸽场中,乳鸽仍是由亲鸽哺喂到28日龄左右,这就降低了亲鸽的繁殖性能和乳鸽的产量。因此,通过开展乳鸽人工代乳料的研究,可以使亲鸽从繁重的孵化和育雏任务中解脱出来,缩短种鸽的产蛋周期间隔,提高产蛋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养鸽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乳鸽培育是肉鸽生产的最后环节,也是决定鸽体重和等级的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精心护理乳鸽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从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饲养管理两方面谈谈乳鸽的培育,供同行参考。1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鸽子是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鸽躯体软弱,身上只披着初生的羽毛,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乳鸽阶段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2∶1。如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体重16~22g,1周龄147g,2周龄378g,3周龄446g,4周龄607g,30日龄610g;杂交王鸽…  相似文献   

13.
乳鸽培育是肉鸽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决定鸽体重和等级的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精心护理乳鸽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 ,使种鸽生产力提高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从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乳鸽的饲养管理两方面谈谈乳鸽的培育 ,以供同行参考。1 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鸽子是晚成鸟 ,刚出壳的雏鸽躯体较弱 ,身上只披着初生的羽毛 ,眼睛不能睁开 ,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 ,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 ,乳鸽阶段生长速度快 ,饲料转化率高 ( 2∶1 )。如王鸽的生长速度为 :出壳体重 1 6g~2 2g ,1周龄 1 4 7g。 2周龄 378g ,3周龄 4 46g ,4周龄60 7g ,30…  相似文献   

14.
乳鸽培育是肉鸽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决定鸽体重和等级的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精心护理乳鸽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使种鸽生产力提高,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从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乳鸽的饲管理两方面谈谈乳鸽的培育,以供同行参考。 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鸽子是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鸽躯体软弱,身上只披着初生的羽毛,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乳鸽阶段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2∶1)。如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体重16g-22g,1周龄147g。2周龄378g,3周龄446g,4周龄607g,30日龄610g。杂交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平均体重约为19g,1周龄为152g,2周龄为363g,3周龄462g,4周龄545g,4日龄时可睁开眼睛,10日龄左右可以慢步行走。  相似文献   

15.
鸽乳是由亲鸽嗉囊所分泌的一种特殊营养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乳鸽在0~7日龄完全靠鸽乳维持生长。鸽子的自然繁殖性能较低,严重制约了养鸽业的发展,因此,乳鸽的人工哺喂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已对人工代乳料的研究做了多方面的工作,虽然到目前尚未形成某种成熟的方法和配方,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1对亲鸽哺育3只乳鸽(2+3)和哺育2只乳鸽(2+2)2种哺育模式(FM)下饲喂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氮平衡的影响.选取90对体重约600 g、180日龄的健康亲鸽,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对.其中3组为2+2模式、3组为2+3模式,CP分别为17%、18%、19%,能量水平均为...  相似文献   

17.
1 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 鸽子是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鸽躯体软弱,身上只披着初生的羽毛,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乳鸽阶段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2∶1)。如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体重16g~22g,1周龄147g,2周龄378g,3周龄446g,4周龄607g,30日龄610g。杂交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平均体重约为19g,1周龄为152g,2周龄为363g,3周龄462g,4周龄545g,4日龄时可睁开眼睛,10日龄左右可以慢步行走。2 乳鸽的饲养管理 由于以上的原因,乳鸽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给亲鸽饲喂充足的饲料和保健砂。由于…  相似文献   

18.
将36对塔里木鸽种鸽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处理1(试验组Ⅰ)饲喂CP=14%粗蛋白的混合日粮,处理2(试验组Ⅱ)饲喂CP=16%粗蛋白的混合日粮,处理3(试验组Ⅲ)饲喂CP=18%粗蛋白的混合日粮,试验期28d。结果显示:试验组Ⅰ种鸽平均日采食量比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分别高4.3%(P 0.05)和6.3%(P 0.05);试验组Ⅱ乳鸽平均日增重和平均体重均比试验组Ⅰ、试验组Ⅲ高,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Ⅱ种鸽产蛋间隔最短,乳鸽死亡率最低。以上结果说明,16%日粮粗蛋白水平基本可以满足集约化生产模式下塔里木鸽的蛋白需要。  相似文献   

19.
郭海浚 《中国家禽》2005,27(8):24-24
1 管好乳鸽,重在喂好亲鸽一般把0-30日龄的鸽称为乳鸽。乳鸽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出壳体重仅18g左右,而至22-28日龄,1对乳鸽体重就可达1~1.25kg,几乎每天增重20多克。另外,乳鸽对亲鸽哺喂能力和营养水平要求高,因此要想乳鸽长得好,关键是要喂养好亲鸽,在哺喂乳鸽期应注意以下事项:①供给亲鸽营养全价、颗粒适中易于呕哺的优质饲料;②供给富含钙、磷、微量元素、氨基酸、多维素和多种营养添加剂的优质保健砂,做到每日定时定量添加一次;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哺喂模式下的乳鸽生长曲线及最佳拟合模型。选取144只1日龄乳鸽,随机分成亲鸽哺喂和人工哺喂2个处理组,每组72只乳鸽,试验期25 d。使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3种生长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拟合乳鸽拟合度(R2)均高于0.995,当人工哺喂乳鸽使用Logistic模型、亲鸽哺喂乳鸽使用Gompertz模型时R2最高,残差平方和最小;人工哺喂乳鸽使用Logistic模型拟合生长曲线与各日龄实测数值较接近,亲鸽哺喂乳鸽使用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接近,其中Gompertz模型差异更小。综上,人工哺喂乳鸽使用Logistic模型拟合乳鸽生长曲线最优,对应乳鸽拐点体重、拐点日龄及最大日增重分别为289.227 g,15.050 d和36.732 g/d,亲鸽哺喂乳鸽使用Gompertz模型拟合乳鸽生长曲线最优,对应乳鸽拐点体重、拐点日龄及最大日增重分别为209.856g,10.111d和30.849 g/d,可以通过人工哺喂乳鸽达到与亲鸽哺喂乳鸽相同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