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露地越冬甘蓝‘中甘 1305’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CMS708-1-1 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1186-1-2-3 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 1.2 kg 左右,球色绿,叶球紧实。耐寒性和耐裂球性强,耐未熟抽薹,抗枯萎病。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 160 d。适宜在湖北、湖南、浙江、河南、江苏等地越冬种植。  相似文献   

2.
‘春秋秀美’是以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11’为母本,以自交系‘36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1代早熟甘蓝新品种。该品种叶球牛心形,球形指数春季约1.50,秋季约1.42;球形美观,球色绿,绿叶层平均9片;品质优,结球紧实,单球质量1.3 kg左右;耐抽薹性强,耐裂球,耐运输,耐根肿病。露地越冬春甘蓝栽培从定植到成熟约145 d,秋季栽培从定植到成熟约60 d,适宜江苏省及类似生态条件地区春、秋季栽培。2018年12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3.
洋葱新品种"红福尔"是以雄性不育系‘MS404A’为母本,自交系‘R0076-1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紫皮一代杂种。该品种属长日照紫皮洋葱类型,平均单球重185g,球色深紫色,球型近圆形,硬度紧实,较耐贮藏;植株叶片管状直立,开张角度大,叶深绿色;生育期120~125d,属晚熟品种;抗霜霉病和灰霉病;1hm2产量达72 226kg,适合在黑龙江大部分地区春播栽培。  相似文献   

4.
 ‘嘉兰’是由雄性不育系‘CMS122-4’和优良自交系‘H201-3’杂交育成的中早熟耐裂结球甘蓝一代杂种。具有耐裂球、叶球肉质脆嫩、味甘甜的特点,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约1.69 kg,定植到收获约75.5 d,产量约75 000 ~ 90 000 kg ? hm-2,高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相似文献   

5.
 ‘秦甘62’甘蓝是由‘YZ34CMS451’胞质雄性不育系与‘DH10-2-3’杂交配制的早熟一代杂种,叶球圆正,球叶黄绿色,中心柱长占叶球高0.40,叶球紧实度0.70,耐裂球;单叶球质量1.27 kg,品质优良,叶质香甜;定植到收获58 d左右。产量74.56 ~ 77.37 t ? hm-2,高抗病毒病、黑腐病和霜霉病。适宜北方地区春季栽培和南方地区晚秋栽培。  相似文献   

6.
青农55是以耐裂球早熟ogura雄性不育系A05-1-3-15为母本,以耐裂球早熟自交系荷引-1为父本配制成的耐裂球甘蓝一代杂种。早熟,定植后50~55d(天)成熟,成熟后15d(天)内裂球率小于0.5%。外叶12片左右,叶球圆形,球高16~18cm。球外叶两叶叠抱,绿色,油亮,内叶淡黄色,口感甜脆,中心柱长度仅为叶球高度的1/2左右,采收初期平均单球质量1.2~1.4kg。秋季露地栽培每667m2净菜产量4500kg,春季保护地栽培每667m2净菜产量可达5000kg以上。高抗黑腐病,耐霜霉病。适宜北方地区春季保护地、秋季露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7.
结球甘蓝新品种‘瑞甘1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11):29-31
‘瑞甘17’是由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4-13’与自交不亲和系‘03-8-1-2-4-1’杂交而成的秋甘蓝新品种。定植至收获的天数约84 d,叶球扁圆形,结球较紧实,耐裂球;单球质量2 kg,每667 m~2产量约6 400 kg;耐热性较强;抗病毒病和黑腐病。球色为鲜绿色,脆甜品质好,商品性高。2015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8.
晚熟大白菜杂交种"福尔美"(5713A×9845)是应用沈阳农业科学院发明的"大白菜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遗传理论选育的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它具有高产、稳产、耐贮藏、抗逆性和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春甘蓝新品种‘中甘1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甘蓝新品种‘中甘192’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自交系88-62-1-1为父本配制而成。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0d左右;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1.3kg,耐裂球,品质优,适于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及西南地区的云南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1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甘18’甘蓝新品种是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DGMS 012216 为母本, 自交系962100211 为父本杂交而成, 该品种早熟性好, 秋季种植从定植到收获约55 d , 叶球紧实, 圆球形, 耐裂球, 平均单球质量110 kg 左右, 田间较抗病毒病。适于在我国北方地区作极早熟秋甘蓝栽培, 也可在上述地区作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1.
金秋90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C7为母本、以自交系03S120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秋播、晚熟、高产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90 d;球叶浅绿色,白帮,叶球高桩合抱,长炮弹形;叶球纵径52 cm,横径16 cm,球形指数3.3;单球质量4.0~5.0 kg,净球率80%;产量90~100 t/hm^2;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和黑腐病;适应性好,丰产稳产,耐贮运。该品种适宜在山西、河北、北京、内蒙、陕西、甘肃、贵州、广西、辽宁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橘红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冯辉  姜楠  李承彧 《中国蔬菜》2009,1(12):48-52
以白色球心大白菜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AB01的可育株MsfMs为母本,以橘红色球心大白菜自交系北京-1和山东-1为父本,配制F1、F2及BC1,鉴定各世代叶球颜色和雄蕊育性,分析球色遗传规律,以及球色、花色及雄蕊育性的遗传关系,探索橘红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方法。结果表明,球心颜色由一对基因控制,橘红心为隐性,白心为显性;橘红心与橘红花性状为完全连锁或一因多效;球心颜色与雄蕊育性独立遗传;橘红心大白菜自交系北京-1和山东-1在核不育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型均为纯合隐性可育msms。提出了利用普通白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转育橘红心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13.
徐海  宋波  陈龙正  袁希汉 《园艺学报》2013,40(1):193-194
 ‘春佳’白菜是以雄性不育系‘矮绿C’为母本,耐抽薹自交系‘四月慢22-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耐抽薹一代杂种,耐抽薹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综合抗病性强,外观商品性、风味品质和食用口感较传统耐抽薹品种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张甘40’是以雄性不育系‘M0105-7’(保持系‘8513-1-2’)为母本,以‘F07013-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甘蓝新品种,成熟期60 d左右。开展度56.08 cm,外叶9~11片,蜡质轻,单球质量1.6~2.4 kg,叶球高17.0 cm,叶球宽14.0 cm,产量75 000~85 500 kg·hm~(-2)。圆球,中心柱7.0 cm,成熟球外包绿叶2~3层,根茎高3.0 cm。口感脆甜。耐裂球,耐抽苔,适合冀北高寒地区春秋两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中甘27’和‘中甘28’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双单倍体DH系D77和D83为父本分别配制而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中甘27’叶球高圆形,球色深绿,单球质量约1.0kg;‘中甘28’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1.1 kg。两个新品种均商品性好,叶球质地脆嫩,适应性强,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60d,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东、江苏、福建等地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春甘2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利用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途径配制而成的一个早熟、耐裂的圆球形甘蓝新品种。其母本为通过多代回交转育获得的一个稳定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2001年试配组合,2002-2003年进行品种比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的甘蓝新品种‘绿球6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球66’甘蓝利用转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自交系杂交而成。该品种为中早熟甘蓝一代杂种,定植到收获66 d, 单球质量1.53 kg; 抗病, 抗裂球, 品质优, 叶球绿; 适应性强, 陕西省及其全国同类地区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中甘26’是以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01-20为母本,自交系93-7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0.9 kg;叶球质地脆嫩,口感清甜,商品性佳;适应性强,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保护地或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50 d,平均产量67.67 t·hm-2。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东、浙江等地春季保护地或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京春娃3号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0152与自交不亲和系09219配制而成的叠抱型深黄心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定植后55 d(天)收获,株型小,较直立,外叶深绿色,叶球筒形,叠抱,球内叶深黄色,球高21.9 cm,球直径10.2 cm,单球质量0.7 kg,667 m2产净菜6 000~7 000 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耐抽薹性较强,品质佳。适于密植,每667 m2可定植10 000~12 000株。已在北京、河北、甘肃、云南、湖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抗枯萎病耐裂球秋甘蓝新品种‘中甘9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甘96’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6-100-312为母本,自交系96-109-266为父本配制成的抗枯萎病中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华北地区秋季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70 d,叶球近圆球形,单球质量1.1 kg左右,耐热,抗枯萎病、病毒病和黑腐病,耐裂球,为中国第一个公开报道的抗枯萎病并通过国家鉴定的甘蓝新品种。适于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和浙江等地作秋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