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83年,广州市园林局代表国家参加德国慕尼黑的国际园艺展。作品"芳华园"的设计手法既传承了岭南园林传统风格,也打破了某些局限,因地制宜,叠山理水,巧用植物和石景,构园得体,融入诗情画意。它是我国在国外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露天园林,是近现代中国园林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国际上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2.
岭南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广州造园成就六十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岭南园林悠久的发展历史出发,追溯到岭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岭南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广州是岭南园林发展的中心城市。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夕,广州造园事业建设步履艰辛,但成绩斐然,期间建成了白云山山庄旅舍、兰圃、北园酒家、越秀公园、华南植物园等一批优秀庭园,广受国内外园林界同行所赞誉。改革开放以来广州造园事业发展迅猛,建成了白天鹅宾馆中庭"故乡水"、芳华园、草暖公园、云台花园、粤晖园等一大批影响全国,享誉海内外精品庭园,使岭南园林的造园理念得到传承和发展:继承传统,务实平和,开放兼容,创新求变;并形成了现代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继承传统造园精髓,融汇中外优秀技法,布局灵巧别致生动,游线组织流畅舒展,建筑淡雅轻巧通透,室内室外景色交融,园林植物多姿多彩,构件工艺精美细腻。  相似文献   

3.
以佛山中海万锦公馆项目为例,说明岭南园林在现代居住地产园林项目中的继承和发展现状.佛山中海万锦公馆项目采用"一轴、三园、六院、三进、九井"的空间院落形制,还原传统造园模式"一池三山",以现代手段和方法营造岭南建筑风格、营造岭南园林植物景观、提炼岭南传统符号、应用传统岭南色彩等岭南元素,并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进行了园林铺装...  相似文献   

4.
莫少敏 《广东园林》2006,28(1):30-31
通过建设和分析粤华苑,使岭南园林文化传播世界,使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园,更了解岭南园林的传统庭园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与岭南地域文化是岭南传统园林形成的文化诱因,也是其虽源流于中华汉文化艺术体系但独具特色之根本。通过寻流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与溯源岭南地域文化,分析广东地区传统名园"能主之人"的生平经历及造园写意手法,探求其审美风格与意境,揭示了岭南士人通过建庭构园欲求人格独立与完善的士人情怀与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6.
浅析岭南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以江南园林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发展成为两大不同地域风格的园林。概括性地回顾岭南发展历程,比较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思想、造园师及园主人四个方面分析岭南园林风格形成的原因,并总结了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岭南园林以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特质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其不同时期的造园创作都有传承和创新。借创作岭南和园为契机,梳理现存的广府岭南园林实例,发现岭南园林的风格和形式既有统一的传承,又在明清、清末民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个历史阶段各具时代特色。顺德北滘岭南和园的设计探索,以“山水、街市、人家”为主题,遵循“北山南水、负阴抱阳”的传统山水格局,荟萃4个历史阶段的岭南园林设计语汇,创作“和园六景”,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与城市和谐共融的水乡生活画卷,探索了岭南园林精髓的传承和设计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高水平的东亚园林设计于IGA83在慕尼黑展出,这就是中国芳华园与日本园。使人们能幸运地在欧洲第一次见到一个中国园林,也从而有可能把这二种古老园林艺术文化作一次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展出的园林,它每一个组成部分的设计,都足以佐证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传统。主要设计项目包括园林亭榭、嵌石和院梯或砖刻通花照壁、步级  相似文献   

9.
岭南地区最早引入欧式园林要素的是广州沙面的洋房花园,如拱形门窗、铁枝花纹栏杆、彩绘玻璃等。但这些要素的引入并没有完全颠覆岭南园林以中国山水文化为主导的审美情结。广州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梅州人境庐、桂林雁山园等都是晚清时期的岭南园林代表作品,因山水文化及山水美学思想的影响,它们均体现出"接近自然"的审美特点,同时寄托出园主人淡泊明志、超脱凡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广东展园"南粤园",是通过对岭南传统园林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以此为范本进行的一次成功的造园实践。它以"南粤情,故乡水"为设计主题,以岭南山水庭院为骨架,采用前庭后院的布局方式,结合置石堆山、"三雕三塑"等岭南传统工艺,营造了南粤风情的独特意境。更以可观、可游、宜留的参与方式营造了充满生活情趣的景观氛围,深层次体现了岭南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地域特征和入情入世、追求生活真实的文化性格。通过严谨的施工组织与科学的植物养护,保证"南粤园"景观效果在开园期间的最佳呈现,并在会后实现低成本、可持续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