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的选育经过及其主要特性(如育性、柱头外露率、柱头活力、农艺性状、对920的敏感性);用K17eA作为母本,配制出了一批e型杂交水稻组合,其中2个组合已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提出了K17eA的繁殖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应用水稻eui基因改良不育系异交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穗颈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株高、秆型、穗颈伸出度及花器性状进行较系统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 )长穗颈不育系株高显著增加 .含有 eui1基因的不育系株高的增加不仅归因于其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其倒二、三节间也有不同程度的伸长 ;而含有 eui2基因的不育系的株高增加仅是由于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2 )由于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使得长穗颈不育系的包穗得到解除或减轻 ,但遗传解除包穗程度依不同的不育系而异 ,且 eui1基因一般比 eui2基因有更大的遗传解除包穗效果 .(3 )长穗颈不育系的颖花显著增长 ,长宽比加大 ;剑叶长、穗长有增加的趋势 ;柱头外露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柱头长、花药长依不同遗传背景而异 .(4 )长穗颈不育系的花粉不育度与原有不育系相比大多没有显著差异 .还探讨了利用 eui基因选育长穗颈不育系和不用、少用赤霉素 ,高产、低耗、增益利环保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吉eA是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该所(K17B/丰B)F3代保持系的优良株系,通过60Coγ辐射诱变获得eui突变体,与K17A/(K17B/丰B)A的回交(B3F1)3代的不育株连续回交转育成的长穗颈不育系。吉eA农艺性状稳定、株叶形态好,播始历期70 d,比K17eA长7~8 d,不育株率100%,不育度100%,花粉败育率99.99%,开花习性较好,午前花比例高,柱头外露率高,柱头活力强,该不育系有轻度包颈,对"920"敏感,稻米品质优,抗性较强,千粒重较小。  相似文献   

4.
辐射诱变选育水稻长穗颈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 60 Co-γ射线直接照射 11个杂交籼稻保持系 ( B系 )干种子 ,从 10个 B系的 M2 群体中获得长穗颈eui- 1突变体 ( e B) ,5个 B系还获得长穗颈 eui- 2突变体 .将突变体同相应的不育系 ( A系 )杂交、回交 ,育成长穗颈不育系 ( e A系 ) .e A系既保留了原 A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不育性 ,又从遗传上改善了异交特性 ,包括植株较高、穗颈伸长、达到完全或基本解除包穗、颖花增长、柱头外露率和颖花长宽比提高以及对赤霉素更敏感等 .本文还就利用 e A系建立新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e优6号系高秆隐性(eui基因)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与金谷恢6号杂交选育而成,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较强等特点,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辐射诱变选育水稻长穗颈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60Co-γ射线直接照射11个杂交籼稻保持系(B系)干种子,从10个B系的M2群体中获得长穗颈eui-1突变体(eB),5个B系还获得长穗颈eui-2突变体。将突变体同相应的不育系(A系)杂交、回交,育成长穗颈不育系(eA)系,eA系既保留了原A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不育性,又从遗传上改善了异交特性,包括植株较高、穗颈伸长、达到完全或基本解除包穗、颖花增长、柱头外露率和颖花长宽比提高以及对赤霉素更敏感等。本文还就利用eA系建立新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e型杂交水稻是高秆隐性(eui)杂交水稻的简称。本文介绍了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第一阶段有选择地利用现成的杂交稻亲本中的具有新质源不育系的保持系育成同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及其系列组合的情况,包括K17eA的选育经过,e型杂交水稻(K17eA系列组合)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性状、米质和抗病性表现,K17eA系列组合的育种技术体系、亲本种子原种生产模式、繁殖制种配套技术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e型杂交水稻晚籼组合eK优4480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K优4480系采用赣州农科所育成的高秆隐性(eui基因)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与从广东省农科院引进的R4480杂交选育而成。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米质优,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已分别通过广西和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高秆隐性杂交稻(e-杂交稻)的育种技术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7  
 用核辐射直接诱变杂交稻B系和R系 ,获得长穗颈高秆隐性eui突变体 ,继而育成长穗颈不育系 (eA)和高秆隐性恢复系 (eR) ,并组配出带有eui基因的高秆隐性杂交稻 (e 杂交稻 )。研究结果表明 ,eui基因具有较高的突变率 ,平均为 0 .10 % ,变幅为 0 .0 2 %~ 0 .4 7% ;依不同B系遗传背景和不同剂量而异。eui基因存在遗传多型性 ,发现了eui2 (t)新基因。eA系穗颈节显著伸长、异交潜力明显提高。e 杂交稻株高增高 3~ 10cm ,早熟 2~ 3d ,粒重增大 ,有增产的潜力。就不用 (少用 )赤霉素的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以及e 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高秆隐性杂交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eui基因的新发现,长穗颈不育系选育和高秆隐性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建立”研究项目于1999年9月在福建农业大学通过技术鉴定。该育种技术直接从保持系(B)、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恢复系(R)诱变获得长穗颈基因(eui)突变体的技术路线,避免传统回交转育方法导致基因分离与重组,育成长穗颈不育系(eA、eS)和高秆隐性恢复系(eR),组配出带有eui基因的高秆隐性杂交稻(e-杂交稻)。这一新的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从遗传上根本性缓解或完全解除不育系包穗的遗传缺陷,并把eui基因这一调控水稻内源激素、左…  相似文献   

11.
长穗颈不育系协青早eA(1)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推广的籼型不育系存在着较严重的包颈现象 ,限制了繁种和制种产量的提高 .通过直接辐射诱变保持系协青早 B,获得其高秆隐性突变体协青早 e B( 1) ,再转育成不包颈不育系协青早 e A( 1) ,使不育系不仅解除包颈现象 ,且能保持原不育系的优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 .用协青早 e A( 1)组配的杂种 F1代与不含 eui基因的协青早 A的杂种 F1代无显著差异 ,并具一定增产潜力 .该不育系已于 1999年 9月通过了福建省教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2.
水稻eui基因及其e-杂交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ui基因具有遗传解除水稻不育系包穗的功能,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曾被誉为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第四遗传因子。随着一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已将eui基因的育种应用推向生产。eui种质具有遗传多型性,发现新的eui基因,称eui2。eui1、eui2基因具有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已分别发现一系列碱基缺失不一的eui1、eui2突变系。已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出EUI1、EUI2基因。利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建立了e-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一批遗传解除包穗的长穗颈不育系,组配出相应的e-杂交稻组合。长穗颈不育系能达到解除或基本解除包穗且对“920”的敏感,其种子生产只需少量的“920”。e-杂交稻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和产量潜力,但具有明显较强的生长优势。本文概述了eui基因及其一杂交稻研究进展,并展望了eui基因和e-杂交稻育种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6个长穗颈不育系及3个相应原不育系与3个高秆隐性恢复系及其相应的原恢复系为材料,组配成一套9组共36个组合的F1材料.每组的4个杂交稻F1遗传背景一致,但eui基因型不一致,分别带有eui1、eui2基因,同时带有eui1、eui2基因以及不含eui基因.比较了这4种不同eui基因型的杂交稻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籽粒灌浆的差异.结果表明:e 杂交稻同原杂交稻在株叶形态和主要农艺性状上十分相似,但e 杂交稻比原杂交稻在株高、穗长、穗颈长、剑叶长、倒二叶长、倒一节间长6个性状上均有较明显的增加,eui基因对杂交稻其它农艺性状影响较小.e 杂交稻在产量构成和穗部性状上与原杂交稻相当.不同eui基因的效应以eui1基因较大,eui2基因较小;同时含有eui1、eui2基因的组合表现与仅含eui1基因的组合相似.4种不同eui基因型杂交稻的籽粒灌浆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14.
不同eui基因对杂交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取带有eui1(t)、eui2(t)基因的长穗颈不育系及其对照2对,以及带有eui1(t)基因的恢复系及其对照2对,以不完全半双列杂交方式组配成遗传背景一致、但eui基因型不同的一套4组共16个F1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干物质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eui基因使杂交稻的茎、叶干物质生产能力增强,且以eui1(t)基因效果最大,eui2(t)基因效果不显著,而同时含有eui1、2基因的效果则相当或略小于eui1(t)基因;eui基因对穗干物质重影响较小;e-杂交稻的群体生长率也比不含eui基因的对照高,以eui1(t)基因的作用最为显著,作用强度依次为:eui1(t)>eui1(t)+eui2(t)>eui2(t),eui基因对杂交稻群体生长率增加作用主要是在生长前期和中期。eui基因对物质输出和转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水稻长穗颈高秆隐性基因eui2的分子标记和定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协青早eB-2和矮脚南特杂交的F3为分析群体,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BSA分析方法筛选出4个多态性片段E1、E2、E3和E4与eui2连锁,其中E1被定位于第10染色体长臂中部RFLP标记G291和G2155之间,与G291相距4.7cM,与G2155相距13.1cM.用SSR标记RM304、RM258、RM269、RM271和E1构建的eui2基因的局部分子标记连锁图表明,eui2基因位于分子标记E1和RM304之间,二者距eui2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6和1.4cM.  相似文献   

16.
e-杂交稻株形及产量构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协青早 e A(2 ) (含有 eui2基因 )、协青早 A、 -3 2 e A(1 ) (含有 eui1基因 )及 -3 2 A为母本 ,以明恢 63、明恢 86、皖恢5 7及密阳 46为父本 ,按 p×q模式配置了 1 6个杂交组合 ,研究了 e-杂交稻的株型、产量构成 .结果表明 ,e-杂交稻具有与原杂交稻相近的株叶形态、生育期及产量水平 ;但因含有 eui基因 ,具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 ,植株生长较繁茂 ,各个生育期的植株高度略有增加 ,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略减少 ,结实率略降低 ,千粒重增加 .统计分析表明 ,e-杂交稻与原杂交稻各性状间的差异都不显著 .构成产量的 4个要素对原杂交稻产量的直接效应为 :穗粒数 >有效穗数 >千粒重 >结实率 ,而 e-杂交稻直接效应为 :穗粒数 >结实率 >有效穗数 >千粒重  相似文献   

17.
e型杂交水稻是高秆隐性杂交水稻的简称。20多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并致力于水稻高秆隐性(eui)基因的发现、研究与利用。现在将最近几年所取得实质性的明显进展与前景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