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1冬枣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1.1枝、叶、根与花、果营养竞争7月上旬正值树体营养竞争期,此前新梢生长、根系生长、开花及坐果均消耗大量树体营养,枝、叶、根、果间养分的竞争激烈,营养分配不均衡,会引起大量落果。1.2树势影响花果发育树体衰弱、贮存营养不足、花芽分化质量差,造成落果。1.3果实个头不均匀果实个头不均匀,大果对营养竞争强烈,小果营养缺乏,造成落果。  相似文献   

2.
王秋萍 《果农之友》2012,(10):29-29
冬枣以其风味独特、含糖量高和成熟期晚,而受到广大枣农的青睐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发展冬枣的热潮,产量也越来越多。但冬枣贮藏过程中有烂果现象,应了解冬枣烂果的病害特征,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1冬枣烂果的病害特征1.1青霉病枣果受害后,病果变软,果肉变褐,味苦,果面生有一层灰色霉层,这是枣青霉病的分生孢子串聚集物。边缘的白色是菌丝层。1.2粉红病受害枣果有粉红色霉层,这是枣粉红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粒线体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生长期烂果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和黑腐病等果实病害是造成烂果的主要原因。现将葡萄生长期烂果的原因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烂果原因1.1病菌感染病害是造成葡萄烂果的主要原因。引起葡萄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白  相似文献   

4.
<正>1存在问题1.1树势较弱,树体承担能力差我市种植的冬枣,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生产投入低,造成树势衰弱,落花落果严重。1.2树体结构不合理主、侧枝较多,尤其次侧枝数量较多,整个树体枝枝交错,影响树体通风透光。1.3落花落果严重尤其在枣果膨大前期,有的枣园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冬枣强壮树、中庸树、弱树落果和正常果实内源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冬枣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均有落果发生,其2个落果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底(生理落果)和9月底(采前落果);强壮树、中庸树、弱树正常果中生长素、赤霉素含量高于同类树同期落果的含量,强壮树、中庸树、弱树落果中脱落酸含量始终高于同类树同期正常果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1 套袋失败的原因1 .1 纸袋质量差 果袋纸质差 ,果实采摘前烂袋 ,或纸袋透气性差 ,袋内湿度过大 ,特别是黄皮梨 ,易产生果锈。1 .2 风光条件差 树体本身通风透光条件差 ,温度过大时 ,易产生锈果。1 .3 套袋时间不恰当 套袋过早 ,幼果太小 ,易发生落果 ;套袋过晚 ,影响后  相似文献   

7.
正桃炭疽病是桃树果实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实和新梢。流行时造成幼果严重落果,成熟期大量烂果,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发生情况在北京市平谷区,目前桃炭疽病在油桃上发生重,晚熟黄桃、白桃上也有发生。桃果成熟期大量烂果,采后继续烂果。2危害症状2.1果实油桃距采收10~15天时,果面出现数个病斑,病斑近圆形,直径在1厘米左右,稍凹陷。病斑中心部位产生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呈轮状排列(图1)。  相似文献   

8.
《果农之友》2009,(6):49-49
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非机械外力和病虫害的作用而造成的大量落果称为生理落果,据观察,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的生理落果有2次,1次在落花后两周,果实迅速膨大初期发育成幼果时:第2次出现在第1次落果后的2-4周,通常称为“六月落果”,有些果树如苹果等,在果实成熟前还有落果的现象,称为“采前落果”。树体内部营养不足,外界环境条件不良等是造成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烂果的原因苹果烂果主要是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的危害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2004~2009年对红枣浆烂果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果越重浆烂果病发生越重;8、9、10月连续阴雨天数越多,红枣浆烂果病发病率越高。在调查的当地主栽的金丝小枣、无核小枣、献王枣、冬枣4个品种中,冬枣为鲜食品种,浆烂果病发病率最低;其它3个品种皆为制干、鲜食兼用品种,其中献王枣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减少杨梅落果、烂果,延长货架期的高效药剂,采前进行4种药剂田间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处理的采前落果和室内果实静置时间。结果表明,防控采前落果试验,同种药剂2次处理效果优于1次处理,42.8%氟菌·肟菌酯减少采前落果效果最佳,1 500倍液效果优于2 000倍液,其次为325 g/L苯甲·嘧菌酯1 500倍液和250 g/L吡唑醚菌酯2 000倍液,500 g/L氟啶胺1 500倍液减少采前落果效果相对差;由于试验过程中树上未见烂果,未观察到药剂对采前烂果防控效果。采后静置贮藏保鲜效果试验中,同种药剂2次处理效果优于1次处理,42.8%氟菌·肟菌酯1 500倍液和500 g/L氟啶胺1 500倍液对杨梅采后保鲜效果较好,能延长货架期,250 g/L吡唑醚菌酯2 000倍液有一定效果,42.8%氟菌·肟菌酯2 000倍液和325 g/L苯甲·嘧菌酯1 500倍液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葡萄白腐病的综合防治葡萄白腐病又叫水烂、烂穗病,危害果粒、穗轴、枝蔓、叶片等。果粒发病,先从果梗开始,初期为水渍状浅褐色不规则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基部变浅褐色,果肉软腐,以后全果粒变黄褐色腐烂。烂果的果梗和穗轴缢缩、软腐,造成大量落果。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13.
枣树缩果病(烂果病),属细菌性病毒,又称束腰病,烧茄子病,是泊兴市枣区果实的重要病害。受害症状为初期果皮上出现浅黄色晕黄病斑,环内略凹陷,后期果实表皮皱缩凹陷,颜色发暗,质地松软,果肉土黄,在成熟前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影响枣果品质,给果农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刘晓菊  王冬  梁鹏 《北方园艺》2010,(11):176-177
葡萄生长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品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葡萄主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10%~30%,严重时造成50%以上的损失,甚至绝产.引起葡萄烂果的原因很多,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和黑腐病是引起烂果的主要原因,现结合葡萄生长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症状、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5.
1农业防治 对发生蛀果虫危害的果园及时进行清理。清理果园包括连续摘除树上的被害果,收集落地果、烂果、次果等。在落果初期每3~5d清除1次,落果盛期至末期每日1次。采取药液浸果、深埋、焚烧等方式集中处理虫果,防止传播。药液浸果:在果园里667m2放置1-2个水桶,内盛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正>苹果果实轮纹病又名苹果轮纹烂果病,是苹果园重要的果实病害。该病害在生长后期多雨年份发生比较严重,不但在果实成熟期造成烂果、落果,而且在贮藏期也会造成大量烂果。1症状特点该病是由苹果干腐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两种病菌既侵染果实,又侵染枝干。侵害果实的症状相似,以皮孔为中心出现水渍状、近圆形、褐色小斑,逐步扩大呈暗红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并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病斑发展迅速,短期内使全果腐烂,  相似文献   

17.
苹果烂果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和褐腐病等综合侵染造成的。近年来,鲁西南苹果烂果日趋严重,据调查,一般果园烂果率30%~40%,严重者50%~70%。自1995年以来,我们调查了烂果病的发生原因,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烂果率控制在5%以内,现总结如下。1 田间烂?..  相似文献   

18.
枣烂果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枣烂果病日趋严重 ,一般枣园烂果率达15 %~ 2 0 % ,严重者达 4 0 %~ 6 0 %。 1998— 2 0 0 1年调查了烂果病的发生原因 ,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1 红枣烂果病的发生原因1 1 高温多雨 枣树幼果速长期的 7~ 8月份 ,是我国北方高温多雨的季节 ,轮纹病、枣软腐病菌孢子易繁殖、散发 ,这是该病爆发的主要原因。1 2 栽培措施不当 过重开甲 ,造成树势过度衰弱 ;生长后期施入大量氮肥 ,造成枝吊二次生长 ,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加剧 ;风刮伤、虫伤等 ,均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大量侵入 ,从而加剧烂果病的发生。1 3 病菌源清…  相似文献   

19.
橘农为了提高沙糖橘售价,往往延迟至春节期间采收。但是,沙糖橘留树保鲜容易落果,造成损失。笔者深入橘园与橘农一起探索研究沙糖橘采前落果的原因及预防技术,现介绍如下:1导致落果的主要原因(1)留树果量过多或树势较弱。笔者曾于2010年2月2日在杭州市康桥镇独城村调查,留树保鲜果量  相似文献   

20.
以冬枣落果和正常果为试材,分析果实内不同营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枣果内含量较低的可溶性糖、蛋白和钙素以及高含量的氮素均与落果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