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落叶松人工林主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叶松人工林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所以立地条件差异很大。如何合理地经营利用好这部分资源,对该省森林永续经营利用起到重要作用,其主伐年龄的确定是关键问题。该项研究分别对5个立地指数级的5064株样本和165株解析木进行实测,对6个林场生产费用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了该省东部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各立地指数级的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确定其主伐年龄为:Ⅰ地位指数级主伐年龄为41—51a;Ⅱ地位指数级主伐年龄为36—40a;Ⅲ地位指数级主伐年龄为31—35a;Ⅳ地位指数级主伐年龄为26—30a;Ⅴ地位指数级主伐年龄为20—25a。  相似文献   

2.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采伐年龄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陇山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全林整体生长模型对不同地位级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经济成熟龄采伐年龄确定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3个地位级的日本落叶松林生均具有速生和分化快的特点;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主要集中在15~20a;经济材的工艺成熟龄集中20~25a,大径材在40a时工艺成熟龄尚未达到,中径材为25a,小径材为15a;经济成熟龄主要集中在15~35a。因此,可根据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在不同地位级上的林木成熟年龄特征,指导确定小陇山林区不同地位级日本落叶松主伐期。  相似文献   

3.
杨树人工林合理轮伐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对常规栽培模式的杨树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分析。确定了各主要立地的培育目标,并计算数量成熟龄、经济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分析结果表明:以净贴现值最大确定杨树最优轮伐期,12指数级培育小径材的轮伐期为13-14a,14指数级培育中小径材的轮伐期为12-13a,16指数级培育大中径材的轮伐期为12-13a,18指数级培育大径材的轮伐期为11-12a。表4参2。  相似文献   

4.
人工兴安落叶松用材林主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安落叶松是黑龙江省的主要造林树种,其人工林的林龄已达20~30年,一些地区林龄可达35年以上。为合理确定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的主代年龄,对人工兴安落叶松的生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的数量成熟龄为31~40年。2.人工兴安落叶松林小径材的工艺成熟龄为25年。3.根据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生长的立地,进行定向培育。对Ⅲ以上地位指数林分,培育中径材,主伐年龄为31~40年;对Ⅳ以下地位指数林分,培育松木杆材,主伐年龄为25年。4.为合理经营人工兴安落叶松林,制止乱砍滥伐,应将人工林的木材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实行伐区拔交、验收管理。  相似文献   

5.
杉木人工林主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开化县杉木人工林调查材料,研究了杉木人工林不同地位指数的主伐年龄。依据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的计算结果,确定了如下主伐年龄;10,12指数级为20~22a;14指数级为23~25a;16指数级为24~26a;18指数级为25~30a。  相似文献   

6.
人工杉木林采伐年龄确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远县杉木人工林调查材料,对杉木人工林的采伐年龄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以工艺成热为基础,经济成熟为主,结合数量成熟,综合确定采伐年龄为18~26年,好的立地培育大径材,需30~35年。  相似文献   

7.
不间伐栽培模式杉木人工林成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福建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改进的全林整体生长模型为基础的收获模型和现行经济参数,研究在不间伐栽培模式下不同地位指数级杉木人工林的数量成熟和经济成熟规律.结果表明,数量成熟龄随着地位指数和初植密度的增加而提前;初植密度对林分数量成熟时的平均材积生长量影响不大;内部收益率成熟龄随着地位指数的增加而提前;较稀初值密度(1500株/hm2)的林分具有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晰杉木主伐林分的材种结构规律并构建合理的林分出材率模型,为我国杉木人工林木材产量提高、营林技术提升以及经营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福建省6个国有林场近15年的杉木人工林492块伐区调查数据,选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年龄、蓄积量、密度、立地质量等林分因子,探讨林分规格材、非规格材、经济材、薪材、商品材、废材6种材种出材率对各因素的响应。在此基础上筛选影响材种出材率的主要林分因子,构建杉木主伐林分材种出材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杉木主伐林分的各林分因子中,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对各材种出材率的影响最大,且远高于其他林分因子,其次为林分蓄积量、年龄和密度,立地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以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高为自变量构建杉木主伐林分的规格材、经济材、薪材出材率模型,模型拟合及检验效果均良好,以此为基础构建非规格材、商品材、废材出材率模型。对不同径阶的各材种出材率模型进行预测误差计算,预测误差均较小,且误差分布较为均匀。【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杉木主伐林分的材种结构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建立的出材率模型体系可用于杉木主伐林分的出材率测算,为杉木人工林合理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支...  相似文献   

9.
杉木人工林林分材种出材率变化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闽北 1 1~ 2 7年生杉木人工林的 36块临时样地和 2 5块固定样地材料 ,研究立地、年龄、保留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对杉木林分材种出材率变化规律的影响 .研究表明 :影响杉木中小径材成材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立地 ,其次是保留密度和培育年限 .地位指数大于或等于1 6,保留密度为 1 0 0 0~ 1 40 0株 /hm2 ,年龄为 2 0~ 2 5 a时 ,适于培育中径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筑材目的油松人工林经营措施,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下蓄积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平泉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3种主要立地类型的全生命周期油松人工林编制密度管理图,得出培育小、中、大径级建筑材措施。结果表明:河北油松建筑材林的培育,阳坡中土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培育中大径材,期间经过2~3次间伐以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阳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3 000~3 300株/hm2,10年生间伐强度12%,15年生强度20%,25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2 700~3 0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5%,19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2 200~2 5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0%,17年生强度25%,27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大径材。阴坡厚土林分,初植密度2 000~2 3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5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1 000~1 2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3年生强度20%,23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13~15 m,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11.
人工长白落叶松林采伐年龄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材料,对人工长白落叶松林的采伐年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根据平均生长量最大值确定的数量成熟龄为38a(年)。根据木材用途,中、小径材的工艺成熟龄分别定为25a和20a。根据收入和成本计算的各种经济成熟龄定为25~35a之间。最后根据经营目的等因素,将人工长白落叶松林的采伐年龄确定为26~30a。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杉木、马尾松林分平均解析木资料,拟合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模型,分析其生长规律。研究表明,人工杉木林、马尾松林的速生阶段、生长峰值年龄、数量成熟龄与立地质量相关密切。根据林分生长规律,将林分生长过程划分4个生长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赤峰地区降水少,沙丘起伏,土壤干旱瘠薄的自然条件,划分了冲积沙地,沙丘背风坡、沙丘迎风坡、平缓沙地、以及风蚀坑等五个主要的沙地杨树立地类型。提出杨树幼龄后期,对风蚀坑与平缓沙地的部分地段的“小老树”,采取施硫铵、中耕和灌水等综合措施;对于郁闭后的成林,主伐前分两次间伐、初次在林龄14年,间伐强度为25%,第二次间伐在16~18年,其强度为30%,每亩保留不低于50株。对成熟林应及时采伐更新;主伐年龄定为22~24年,采伐方式为3~5最大不超过10亩的小面积皆伐.水肥条件好的类型,人工更新以杨树为主,条件较差者,则更新油松、樟子松,最终形成块状(?)阔混交林,可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箭杆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科学合理地利用农田防护林资源,指导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方法]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农田防护林22 a生箭杆杨为研究对象,运用树干解析法对其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特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建立箭杆杨的树高、胸径的logistic模型、Richard模型、H=aAr等5种生长模型.[结论]准噶尔盆地箭杆杨农田防护林的树高、胸径的生长模型均为Richards模型拟合最优,其防护初始成熟年限为15 a,数量成熟年龄约为25 a.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芦笋果实成熟度,采种株株龄及贮藏年限与种子千粒重、发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不同贮藏年限种子的活力。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度越好,所采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也越高;后熟可提高这3项指标;成熟度越差,后熟效果越好,需要后熟的天数也越长。采种株株龄对发芽势的影响比对发芽率大;贮藏年限与活力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7;α-淀粉酶活性随贮藏年限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白栎次生薪炭林的工艺成熟与适宜采伐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年龄杆材燃烧值及林分胸径生长,对都匀地区白栎薪炭林的工艺成熟结合经济效益进行初步分析,初步确定该地区白栎次生薪炭林的采伐年龄在达到8~12 a、林分平均胸径达到5~7 cm时为宜。  相似文献   

17.
对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性腺指数进行测定并观察性腺组织切片,结果发现: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在1周年内可以达到雌性性成熟,即网箱养殖条件下雌性黄鳝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龄;网箱养殖条件下1周年内黄鳝的性腺指数大致呈增长趋势,在6月,性腺发育成熟时,性腺指数达最大值,其值为14.33±2.07;网箱养殖黄鳝在1周年内血清雌二醇质量浓度在6月达到最大值,即(1 233.52±126.07)pg/mL,血清睾酮质量浓度在5月已经达到最大值,即(13.99±1.54)p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