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虾拾零     
牛粪养对虾: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进行以牛粪养万氏对虾的试验,试验表明对虾生长良好,成活率达82.6%。他们在整个试验期间(11至14周)虾池中不投喂任何商品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放30公斤牛粪。这种施牛粪的海水养虾池水质对对虾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炉渣养虾:台湾研究试验用钢铁厂的炉渣铺在鱼池底部,然后养虾,结果幼虾成活率达84%,并长到上市规格,而未铺炉渣的幼虾成活率仅50—60%。研究认为,由于炉渣中含有  相似文献   

2.
感染白斑综合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29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WSSV病毒所致)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WSSV)程度。用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Ua)、溶菌活力(UL)、酚氧化酶(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POD)相对活性;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相对活性;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WSSV感染与对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发病虾池虾样各免疫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虾池;曾发病虾池的虾样PO活性较强;WSSV与HPV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未发病虾池与曾发病虾池实验对虾的Ua与UL相关性极显著,发病虾池实验对虾Ua与UL呈负相关;发病虾池对虾PO与ALP活性相关性显著。不同性别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免疫因子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地阐明改善虾池生态环境要把好四关:一要建设深塘大水体虾池,为对虾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要做好海水监测工作,确保虾池纳进新鲜海水;三要减少对虾不可利用的有机质进入虾池,减轻虾油污染;四要转化清除虾池中的有害物质,净化虾池底质水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一对虾养殖场定期采样,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分别对对虾体内及水环境中弧菌(Vibrio sp.)、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及主要病毒性病原进行了跟踪检测,同时,检测了水环境中的氨氮及亚硝基氮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该对虾养殖场中存在的主要病原为多种致病弧菌和EHP,未检测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及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该养殖场中弧菌检出种类达到16种,其中,主要的弧菌种类有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 (V. alginolyticus)、欧文氏弧菌(V. owensii)、创伤弧菌(V. vulnificus)、哈维氏弧菌(V. harveyi),且存在导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副溶血弧菌(VPAHPND);养殖中期大棚养殖池水体氨氮及亚硝氮浓度分别达到(3.5±2.0)、(8.2±0.7) mg/L,显著高于室外养殖池水体氨氮及亚硝基氮浓度(P<0.05)。养殖期跟踪的7个虾池中,出现严重对虾病害的大棚养殖池比例达到100%,而室外养殖池仅出现轻度对虾病害,发病池比例为25%。根据研究结果推测,造成大棚养殖池对虾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养殖对虾感染弧菌及虾肝肠胞虫,同时,养殖密度大、水体氨氮及亚硝基氮浓度过高等在对虾病害发生中起到了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当前对虾养殖病害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虾池综合利用已被广大养虾生产者所重视。近年来厦门市同安区等地在秋冬季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池塘选择 1.1虾池条件 进行混养的虾池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池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求排灌方便,池底为沙泥底,含沙量 60%以上,池深大于 1.2米。 1.2水质条件 海水比重要求在 1.010~ 1.022之间, pH值稳定在 7.8~ 8.4,氨氮含量 0.6mg/l以下,底质硫化氢低于 0.01mg/l,有淡水注入的内湾水质尤佳。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2.1清污和翻整 虾塘早季收成后…  相似文献   

6.
我省的闽东沿海是我省发展的对虾养殖业最早的基地之一,然而,近一二年随着养虾面积的发展,带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虾农普遍亏本,广大虾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上述被动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该区域养虾集中在内湾海域有关。观就闽东内湾海域虾池位置、面积与对虾养殖的关系探讨提出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7.
虾池水环境因子与虾病爆发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2年在对瓦房店市和庄河市等虾池水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中,运用多元分析研究了水环境因子与对虾病害爆发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O3-N、COD、NO2-N、盐度、NH3-N和水温是显示对虾疾病爆发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07,28(4):45-45
今年以来,两广和海南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形势一直严峻。受天气多变及虾苗健康程度的影响,各地对虾养殖普遍发病,很多虾池排塘。现在很多养殖户重新买苗投放,对虾整体生产延后。  相似文献   

9.
郭可寿 《齐鲁渔业》2001,18(2):19-19
城阳区地处青岛市北郊,海岩线长 78 km,环胶州湾有5处渔业镇,养虾总面积26000余亩,自1993年以来,由于对虾病毒的蔓延,我区对虾养殖呈现持续低迷状态,产量徘徊不前。几年来,我们积极实施虾池综合利用技术,使对虾的产量有所回升,效益逐步提高,特别是充分利用闲置盐碱地进行封闭式低盐度养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区低盐度虾池已达5000余亩,年总产对虾700余吨。现将我区充分开发盐碱地,发展封闭式低盐度养虾的经验介绍如下:1抓住机遇,确立对虾养殖思路 由于受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影响,原海水虾池养虾…  相似文献   

10.
本次试验的地膜养虾模式是提水集约化养殖模式的一种,与其他种的提水集约化养虾模式,如水泥护被沙底的养殖模式的产量相比偏底,后者一般单造亩产400kg。造成地膜养虾模式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虾成活率低造成的。对虾成活低与下列三个方面有关。一方面是本试验虾池位于琼山三江湾,为三条河流入海交汇处,同时海南岛常年降雨量偏高,海水盐度低,育苗用海水盐度与养殖海水盐度差值大,虾苗未经淡化直接投放虾池,有部分虾池放苗后又遇暴雨,导致养殖池虾苗大量死亡。另一方面4月份斑节对虾苗紧张,选择优势虾苗的机会小,虾苗本身质…  相似文献   

11.
发病虾池的水经过鱼的饲养后,再用于饲养对虾,未发生暴发性流行性虾病,与此同时进行的对照组的对照则染病死亡,说明鱼饲养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抗御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了解2001年苏北滩涂养虾情况发现:虾的收获淡水好于海水,二茬虾好于一茬虾,南美白对虾好于中国对虾,初养虾者收获好于常养虾者。就此,对防虾病工作提出讨论。1.淡水为什么好于海水?目前养虾的最大危害是白斑杆状病毒(WSBV)病,有资料表明WSBV的最适盐度应与对虾一致,即22‰~29‰,但在纯淡水仅在1小时内有感染力,而对虾在2‰的盐度下照常生长;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不少淡化虾池养殖成功的例子,这就从理论和实践都证明WSBV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不如对虾,利用适应能力的差异大力开展对虾的淡化养殖成为可行,是防WS…  相似文献   

13.
一、养道场地的选择及虾池的建造1、养殖场地的选择①地势平坦、开阔。②水质条件好,海水清新,固体悬浮物含量低,无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染。③淡水水源丰富。④交通方便及有电源供应。③底质以沙质或沙泥质为好。⑤提水及排水方便。2、虾池的建造(1)虾池的形状虾池的形状主要考虑利用增氧机械使他水形成环流以达到池塘废物向中央聚集,创造一个清洁的养殖环境,利于对虾的生长,所以高位地的形状以圆形或接近圆形最好。m虾池的大小虾池的大小要根据各地排灌及技术管理水平等条件来确定。条件较好的可建大地,一般为8-15亩,以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4.
1 利用牛粪养对虾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利用牛粪养对虾,对虾生长良好,11周龄成活率达88%。该所在试验期间不投任何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放30 kg牛粪。施放牛粪的海水养虾池,能大大降低对虾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5.
对虾封闭式淡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虾池周围打机井,挖平塘,用地下水作水源,实行对虾封闭式淡化养殖,切断了海水污染源。结果;1100亩虾池亩产对虾105kg,规格12cm,尾重20g。共产对虾112t,产值869万元,投入产出比1:2.9。专家鉴定认为,技术水平属国内先进。  相似文献   

16.
虾病暴发的病因调查及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虾病暴发期间,我们对15个养殖单位的发病虾池进行了调查,采集了1200多尾典型病虾样品,经研究初步查明今年对虾暴发病病原有:病毒二种,细菌五种,原生动物二种,藻类引起中毒的四种,水中理化因子引起的三种。以上各因素之间以相互交叉、  相似文献   

17.
苏北沿海传统的海水池塘养殖是以对虾为主的单茬单养方式,为充分利用现有的虾池资源,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江苏省南通市利用614亩水面进行以缢蛏为主的鱼、虾、贝多茬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刘颇  张纪乐 《海洋渔业》1994,16(2):82-83
<正> 为探索对虾养殖高产技术,实现养虾高产量、大规格、高效益。日照市自1989年进行罗茨鼓风机充气养虾试验,当年在17亩虾池中,收获对虾3900公斤,平均亩产230公斤,平均规格达13厘米以上。1991年,开始推广应用,1992年又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全市应用充气虾池由1991年的1处40亩迅速增加到59处1800亩,充气虾池平均亩产对虾250公斤,亩效益达3600元,与非充气虾池相比,亩增产量10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2000多元。现就该市充气养虾生产及技术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3年和1995年河北省连续出现暴发性虾病,仅绝产面积就达3万亩,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同时也给对虾养殖业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科研人员和虾农采取了利用地下海水作虾池水源,推广虾池生态控制养殖技术,调整养殖方式及品种结构,强化行政管理等对策和手段,较好地控制了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在河北省渤海边的海兴县盐碱荒地上,尝试利用地下咸水养殖对虾获得成功。日前收获的第一批日本对虾大部分销往北京。河北海兴县有大面积的海滩盐碱荒地,地下成水浓度很高,农作物在这里很难生长。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慧主持的“利用地下咸水进行水产品养殖”项目,于互998年上报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立项,1999年初在海兴县盐碱地上挖建虾池进行养殖试验。5月下旬开始放养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共放养了50多亩。在盐碱地上利用地下咸水养虾,与用海水养虾在饵料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