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4-二氯苯酚对鳞翅目昆虫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4-DCP对家蚕卵巢细胞(BmN)和苜蓿丫纹夜蛾卵巢细胞(Sf9)的影响.结果表明,2,4-DCP对BmN和Sf9细胞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都表现为低浓度的2,4-DCP促进细胞增殖,超过一定浓度时表现出细胞毒性,导致培养细胞不贴壁生长和分裂,甚至死亡并收缩或破裂,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2,4-DCP对BmN和Sf9细胞的LC50分别为0.135和0.141 mmol/L.  相似文献   

2.
采用吸附、解吸动力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太湖沉积物对2,4-二氯苯酚(2,4-Dieldorophenol)的吸附、解吸规律,同时探讨了环境因子如温度、pH值以及离子强度等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4-DCP在太湖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在4 h内快速达到平衡;线性等温式和Freundlich等温式都可以较好地描述太湖沉积物对2,4-DCP的吸附行为,即存在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作用两种吸附机制;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加有利于沉积物对2,4-DCP的吸附,pH值对2,4-DCP吸附等温线的影响则不明显;2,4-DCP在贡湖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逆吸附,即吸附/解吸迟滞行为.  相似文献   

3.
针对球磨机械化学法降解高浓度有机氯污染土壤球磨时间长这一难题,以2,4-二氯苯酚污染土壤为降解对象,进行了外源添加剂对球磨机械化学法降解效果优化试验研究。以水平式行星球磨机为试验装置,分别考察了CaO、氧化铝、水钠锰矿和高锰酸钾4种外源添加剂对2,4-二氯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外源添加剂均能有效地缩短球磨时间,其降解率表现为:高锰酸钾(94%)CaO(84%)氧化铝(78%)水钠锰矿(75%),综合考虑规模化利用和经济效益,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CaO为外源添加剂,转速为400 r·min-1,球料比为4∶1,球磨0.5 h;在此工艺条件下,可使球磨时间由原来的19 h(降解率80%),缩短为0.5 h(降解率75%)。研究结果对缩短球磨机械化学法降解有机氯污染土壤时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炭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展了一种以钛酸四丁酯和竹炭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的纳米改性竹炭新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了改性竹炭的粒径,分析了该材料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pH值下对2,4-二氯苯酚溶液降解性能,对比分析了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炭、竹炭和二氧化钛粉末3种不同体系下2,4-二氯苯酚的降解率,还测试了改性竹炭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竹炭材料具有良好光催化降解性能,在溶液中2,4-二氯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20 mg.L-1,pH 10,反应75 min时降解率达到了96.4%,pH 6时,降解率仅为61.7%,再生改性竹炭降解率为96.3%,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图3表1参14  相似文献   

5.
水中2,4-二氯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压汞灯、紫外灯、氙灯和太阳光为光源,进行了ZnO、ZnS、TiO2及纳米TiO2对2,4-二氯苯酚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ZnO、ZnS、TiO2及纳米TiO2对2,4-二氯苯酚均有较强的光催化效果;在相同催化剂浓度下,以ZnO的催化效果最好,其次是TiO2;4种光源中以高压汞灯下的光解最快,太阳光次之;纳米TiO2对2,4-二氯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曝气能加快2,4-二氯苯酚的光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3,5-二氯苯酚对沉水植物穗状狐尾藻的毒性。[方法]以穗状狐尾藻为试验对象,进行14 d生长抑制毒性试验。[结果]14 d茎长ErC_(50)为2.84 mg/L,95%置信限为0.90~8.97 mg/L;14 d总茎长EyC_(50)为2.08 mg/L,95%置信限为0.91~4.79 mg/L;14 d鲜重ErC_(50)为2.83 mg/L,95%置信限为1.68~4.77 mg/L;14 d鲜重EyC_(50)为1.55 mg/L,95%置信限为1.09~2.21 mg/L;14 d干重ErC_(50)为2.76 mg/L,95%置信限为1.83~4.18 mg/L;14 d干重EyC_(50)为1.63 mg/L,95%置信限为1.25-2.13 mg/L。[结论]3,5-二氯苯酚对沉水植物穗状狐尾藻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可以作为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的参比物。  相似文献   

7.
以浮萍为对象,研究3,5-二氯苯酚对浮萍叶片数、鲜重和干重的生长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以浮萍植物体数为指标,浮萍7 d生长率受抑制达到50%时的3,5-二氯苯酚浓度(7 d-ErC50)为2.910 mg/L,95%置信区间为2.428~5.650 mg/L。随着3,5-二氯苯酚浓度的增大,对浮萍叶片数、鲜重、干重的生长抑制效应增强,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5-二氯苯酚对浮萍不同测试指标的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鲜重、干重、叶片数。  相似文献   

8.
9.
活性炭对微污染水源中2,4-二氯苯酚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振荡时间、温度、pH、腐殖酸添加量等因素对两种类型活性炭PJ-20、ZJ-15吸附微污染水源水中微量2,4-二氯苯酚效应的影响,同时对吸附等温进行Langmuir方程、Freundlich公式和BET公式曲线拟合.结果表明:PJ-20型活性炭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效果稍好于ZJ-15型,温度有利于活性炭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pH值应控制在小于8的范围内,腐殖酸添加量对吸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壬基酚对家蚕(Bombyx mori)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添加环境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人工饲料饲养家蚕(Bombyx mori)的试验方法,观察了家蚕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变态、生命力情况.结果表明,连续取食0.500mmol·L-1以上浓度壬基酚的饲料,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发育整齐度、生命力等都明显下降,在发育后期和蜕皮、化蛹、羽化等变态时期更加明显.同时,NP在蚕体内可能有累积作用.2.000mmol·L-1浓度的NP能使家蚕幼虫很快死亡.NP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家蚕的雌雄大小开差缩小,并且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是环境激素效应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1.
Molecular systematic studies on mandarina silkworm (Bombyx mandarina M. ) in 11 regions in China and 25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domestic silkworm (Bombyx mori L. ) were conducted using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DNA polymorphism and clustering of all the silkworm samples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view that the domestic silkworm originated from the Chinese mandarina silkworm.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ing, a new hypothe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domestic silkworm was put forward.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domestic silkworm was most probably domesticated from the Chinese mandarina silkworm of different ecotypes including monovoltinism, bivoitinism and multivoitinism; and that the domestic silkworm had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monovoltinism, bivoltinism and multivoltinism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domestication. The current strains of the domestic silkworm of different voltinism are the evolutionary results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rearing and artificial selections.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11个地区的野桑蚕(Bombyx mandrina)和25个代表性家蚕(Bombyx mori)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野桑蚕与家蚕的DNA多态分析及其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同时结合有关文献,作者提出了家蚕起源进化的新观点:家蚕可能是由多种生态类型(包括一化、二化、多化)混杂的野桑蚕驯化而来,其驯化之初就已拥有一化、二化、多化的遗传背景,其后几千年的人工饲养、选择才分离演化成为不同系统化性的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桑蚕第3龄或第4龄使用三眠素能使龄数减少,全龄期缩短,5龄使用则使龄期延长.3龄使用金鹿三眠素或5龄添用蜕皮激素丝腺重量低于对照,但三眠素使用区单位重量丝腺的RNA量与对照有表现一致的趋向;而5龄使用三眠素则丝腺重量大于对照区.研究表明,3龄使用三眠素,蚕体强健,茧层率较高;5龄使用三眠素,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优于对照.使用蜕皮激素、龄期缩短,强健性,茧质成绩均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不同家蚕品种间淀粉酶基因多态性差异,为家蚕的育种选择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根据网上基因数据库中的家蚕α淀粉酶基因序列(序列号:U07847),在第4和第5外显子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在1个镇江野蚕和6个不同的家蚕品种基因组内进行PCR扩增,发现了该基因区域在不同品种间的多态现象。【结果】根据所得基因测序结果信息,用Clustalx软件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其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较符合家蚕地理和化性的分布,而且镇江野蚕和家蚕品种距离较远。【结论】家蚕淀粉酶是一个为家蚕的起源和进化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分别构建RNAi(RNA interference,RNAi)载体干扰家蚕细胞BmN中Argonaute1(Ago1)和Argonaute2(Ago2)基因的表达。首先利用PFBDM和pBac[A3-EGFPafm]载体构建Ago1和Ago2基因的RNA干涉载体,通过转染家蚕细胞发现,Ago1和Ago2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并观察细胞形态发现,转染RNAi载体96h后,家蚕BmN细胞逐渐失去正常的梭形状态,体积变大,形态变圆。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家蚕中small RNA的产生及作用机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桑蚕个体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以及这些氨基酸在桑蚕各种排出物和食下桑叶中的含量,然后用平衡试验法分析了这些氨基酸在五龄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合成作用和分解作用的相对大小,由此了解这些氨基酸在桑蚕个体发育中吸收与留存,合成和分解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家蚕多倍体发生与染色体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家蚕一代杂交种5A-富蛹和刚产下卵为材料,观察研究其后代的幼虫生殖腺的染色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以诱发家蚕产生多倍体,诱发的多倍体不同而有差异;在以雌蛹为材料的微波处理后代中发现了三倍体(2n=3x=84)和混倍体(2n=2x=56,2n=3x=84);在以卵为材料的微波处理后代中发现了四倍体(2n=4x=112)和混倍体(2n=2x=56,2n=4x=112)。G-带显示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终变期和早中期Ⅰ的纤细染色体上显示出微弱的带纹,但是未能获得可供带型分析的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这一蛋白高效表达系统,尝试建立一种高效、低廉、稳定生产狂犬病病毒核蛋白(RVNP)的技术体系,为生产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获得RVNP序列,采用家蚕丝胶蛋白基因(Ser1)启动子为特异性启动子,将RVNP构建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筛选标记基因的piggyBac转座子表达载体(pBA3EGFP)中,并采用显微注射转基因家蚕技术构建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结果】G1代通过EGFP标记的筛选获得转基因家蚕阳性蛾区26个,蛾圈阳性率为59.09%。PCR实验证实RVNP已经整合到家蚕基因组中,Western blot分析表明RVNP蛋白可能附着于丝胶蛋白并随家蚕吐丝行为分泌到蚕茧中。【结论】获得了能够表达外源的RVNP蛋白的转基因家蚕品系,该系统有望成为高效、低廉、稳定地生产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的技术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采用RAPD技术对家蚕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研究,分析了各供试品种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RAPD能反映各基因组之间丰富的多态性,聚类分析所得的各供试品种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常规遗传分析的结论相一致。因此,认为RAPD可以作为家蚕分类及系统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家蚕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蚕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药材,为选出人工生产白僵蚕的最佳菌株,以分离的5株白僵菌菌株为材料,以营养生长量、产孢量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指标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各个指标均存在差异,其中B07-2营养生长量最快,产孢量最高,10 d内对家蚕的致病率为98.18%。综合比较,B07-2为生产白僵蚕的最佳接种菌株,它对家蚕的致死中时LT50为5.09 d,致死中浓度LC50为2.69×106孢子.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