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对24个菠萝品种与杂交编号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发现,供试品种与编号分别有3~5条谱带:证实参试的杂交编号为真正的杂交种:酶谱的分组与形态学的分类完全一致:卡因与皇后类可能由西班牙类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与大豆灰斑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抗病性大豆品种接种大豆灰斑病菌前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接种前均缺少同工酶C3带,接种后出现同工酶C3带;感病品种在接种前后,只是同工酶活性发生变化,没有出现同工酶缺失或增加。接种前,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抗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增加,但抗病品种的活性仍高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16个向日葵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对16个不同品种的向日葵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明确其酶谱的特征及分布,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向日葵品种间的亲源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共出现30条酶带,除了89B1、RHA274和RHA297以外所有供试品种间都有一条共同特征的谱带,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16个品种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群为HEMUS、PERDO、PAT4 、PAC2、HA89、RHA298、B7、RHA265、2603、PR29、RHA299、2736、HA300共13个品种,在这一类群中,HEMUS、PERDO、PAT4、RHA298、B7、2603、PR29、RHA299首先聚为一类,说明它们亲源关系较近,HA300最后聚类,说明该品种与其他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第二大类群为89B1,RHA274,RHA297共3个品种,说明这三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大豆锈病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甫华  谈宇俊 《大豆科学》1997,16(2):107-1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大豆锈病不同严重度、离病斑中心不同距离,以及抗感锈病不同品种接种后病程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病不同严重度(I ̄Ⅲ级)比对照(未接种0级)酶谱带多1 ̄2条,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Ⅱ级〉I级〉Ⅲ级〉0级;离病斑中心越近酶带越多,且酶活性越强;随着接种时间的推迟(0 ̄32小时)过氧化物酶带数增多,酶活性增强;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接种后相同时间进行比较,抗病品种比感  相似文献   

5.
9个瓜尔豆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个瓜尔豆(Cyamopsistetragonoloba)品种萌动种子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表明,酶带数目及酶活性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对照田间幼苗抗(耐)寒性观察结果,发现抗(耐)寒性强的品种比抗(耐)寒性弱的品种的POD同工酶带多,酶活性高,这一研究结果可供抗寒品种选育和抗寒机理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椰子叶片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测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椰子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可能部分酯酶可能绝大部分与细胞或在匀浆时与纤维或其它物质结合。椰子叶片的酚和酚氧化形成的醌完全抑制酶酶活性。PVP吸附酚,但不能有效地抑制酯氧化;过量的PVP影响提取液的离心澄清度。巯基乙醇等巯基化合物和抗坏血酸及偏重亚硫酸钠都能有效地抑制酚氧化变褐。  相似文献   

7.
大豆抗感病毒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星华  陈宛妹 《大豆科学》1991,10(2):149-152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研究了10个抗、感病毒病(SMV)大豆品种和5个品种各自健株与病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明显加强,且增加一条酶带。同一品种病株也比健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强。可见,大豆抗、感病毒病不同的品种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巴西橡胶树不同树龄和树干不同高度的胶乳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由幼态转入老态,主要取决于树龄,当橡胶树到达一定树龄后,则与高度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认为: (1)4龄植株与6龄植株,无论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或酯酶同工酶的酶谱都有明显差异。初步认为,4龄的谱带表现为幼态的生化特征,6龄的谱带表现为老态的生化特征。而5龄的谱带介于两者之间,是阶段发育的过渡年龄。 (2)6龄以上的实生树与幼态芽接树茎干离芽接位1米以下和2米以上的酶谱有明显差异,1.5米处的谱带与2米、3米、4米处的相似,而与1米处的明显不同。初步认为,1米以下的谱带是幼态,2米以上的谱带是老态,而1米至1.5米是由幼态转入老态的“过渡性区带”。  相似文献   

9.
亚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普通亚麻的57个品种和17个杂交组合的F_1为材料,采取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亚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亚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具有物种特异性、品种特异性和阶段特异性。宁夏37个地方品种蕾期酶谱可分为6种不同遗传型。部份杂种酶谱中出现酶带增活、减活及酸带缺失等现象。宁亚5号、喀什7331和50—74三个油用型品种可能是矮生基因型纯合体。正交与反交杂种的酶谱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明某些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合成不仅与核基因有关,还可能与细胞质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垂直板不连续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20种观赏竹芋的过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排序法,对其亲缘关系的远近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豆各生育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测定了不同生育期大豆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总活性随生育进程而呈增强趋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盛花期。品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主要表现在C区的C_3、C_4酶带。  相似文献   

12.
对SMV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MV-a析系为毒源接种3人不同抗性类型的大豆品种,在接种后8,24,48,7小时及在3,6,9,12,15,18 11次连续取样与相应CK一并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后发现:未经接种的抗感品种体内PO酶活性差异较大,病品种中PO酶活性水平高于抗性品种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枯斑寄主菜豆品种Top Crop测定了大豆花叶病毒(SMV)一强株系在3个抗性基因不同的大豆品种内的病毒浓度。结果表明:SMV在感病品种合丰25(r_1r_2r_3),中抗品种铁丰18(R_1r_2r_3)内的病毒浓度相同(P>0.05),高抗品种诱变30(R_1R_2r_3)内的病毒浓度显著低于感病品种合丰25(P<0.05)。中抗品种铁丰18与高抗品种诱变30内的病毒浓度无差异(P>0.05)。症状调查结果表明:SMV侵染大豆不同品种产生的症状,与大豆体内的病毒浓度无关。试验结果揭示:大豆花叶病毒与大豆品种的相互作用中,症状反应是SMV株系与大豆品种的特异组合,大豆品种对某一小种抗性并不一定代表其田间抗性。  相似文献   

14.
外源DNA导入大豆其后代的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翠华  雷勃钧 《大豆科学》1994,13(2):167-170
采用聚丙稀酰胺凝效电泳的方法,对通过外源DNA导入法所获的大豆变异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酶谱分析。其结果是酶谱带清晰,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有明显差异,并与该材料的表型性状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同工酶分析法做为鉴定外源DNA导入大豆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分析有亲缘关系的37个品种(包括15个品种的亲本来源)萌发6天的大豆子叶POD同工酶谱。结果表明,不同品种POD同工酶谱共显示5~10条酶带,分A、B、C三区。以B区酶带色度深浅及数目变化为分类标准,可分为四种酶型:PB_1型、PB_2型、PB_3型和PB_4型。根据此酶型分析了每一个组合的品种与其两亲本。其中6个品种呈现偏父本酶型,6个品种呈现新酶型,2个品种的酶型与父母相同,1个品种呈现偏母本酶型。同时测定了13个组合的36个品种的POD比活力,结果指出:后代品种POD比活力都低于或介于父母本之间,后代比双亲POD比活力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感染细菌性疫病后POD、PPO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供试的4个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未接种健株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PPO同功酶谱带数没有差异,但抗病品种POD同工酶谱带比感病品种多两条(A2和B2),感染大豆细菌性疫病后,不同品种的POD活性均升高,其中,抗病品种POD活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PPO活性在抗病品种中升高,而在感病品种中降低,POD同功酶谱带在所有供试品种中C1带均增强而C2和B4带减弱,其中抗病品种中降低,POD同功酶谱带在所有供试品种中C1带均增强而C2和B4带减弱,其中抗病品种B1和B2带也减弱;PPO同功酶谱带中,感病品种B1带减弱,而抗病品种B1带增强。  相似文献   

17.
大豆花叶病(SMV)若干抗性鉴定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40个大豆品种的抗大豆花叶病鉴定,阐述了种传率、褐斑率和成株抗性三个抗性鉴定指标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种传率、褐斑率、成株抗性分别受不同基因控制。植株感染病后,任一指标为抗性,三项指标间不存在相关性。病株种子出苗率(种子活力)下降主要受种传率影响,与褐斑率、病情指数关系不大。在田间自然传毒情况下,褐斑率、种传率均随成熟期的推迟而加重。这是原始病株(带毒种子产生的病苗)、蚜虫消长及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熟期品种生长发育期不同所致,不能反映品种本身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翠华  何志鸿 《大豆科学》1990,9(2):145-148
利用淀粉凝胶电泳,对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进行硫辛酰胺氧化—还原酶、乌头酸酶、肽链内切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的这三种酶谱带清晰,品种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于秀普  沈银柱 《大豆科学》1994,13(4):371-375
采用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大豆化学诱变突变体的胚芽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与亲本之间以及突变体之间酶带数目,酶活性存在着很大差异,说明突变体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且基因突变位点不同。  相似文献   

20.
大豆种质资源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对348份大豆种质资源,包括“七五”、“八五”鉴定出的抗源,各地推广品种及国外引进品种,人工汁液摩擦法接种SMV3号株系进行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113份资源表现为高抗SMV3,占32.47%,113份表现为中抗,占32.47%,122份感病,占35.06%。抗源主要来自于东北春作大豆区和黄淮海夏作大豆区,本实验南方大豆产区资源抗性较弱。高抗资源主要来源于辽宁、山东、山西、北京以及美国和韩国。不同品种接种后的症状类型不同,表明症状反应是品种与株系互作的结果。国外引进资源接种后顶枯症状较多,表明症状反应和品种的地理来源有一定关系。本文还分析了美国一些抗源对SMV3的抗性反应及抗性基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