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阿拉伯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饲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作用机理和影响饲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应用效果的因素。非淀粉多糖酶可以降解饲料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降低食糜的粘性;摧毁植物细胞壁,释放细胞内养分;减少动物后肠有害微生物增殖;对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以及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日粮类型、动物种类、动物消化道内环境、饲用酶制剂性质、其它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以及加工和贮存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酶制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非淀粉多糖酶(NSPE)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消除非淀粉多糖(NSP)的抗营养性方面作用效果明显.从NSPE破坏植物细胞壁、降低胃肠道食糜黏性、改善肠道内环境及形态结构并提高肠道转运蛋白表达等方面,论述其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并指出影响NSPE作用效果的因素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非淀粉多糖酶的组成和作用机理,并介绍了其在畜禽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肉鸭表观代谢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24只30日龄的樱桃谷肉鸭,采用单因子设计,通过在小麦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非淀粉多糖酶(100g/t),研究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肉鸭养分利用率和代谢能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只鸭,试验期9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II显著提高粗蛋白、能量和粗纤维的表观利用率及表观代谢能值为8.33%、6.23%、3.19%和0.62MJ/kg,极显著提高脂肪的利用率,达到17.25%。非淀粉多糖酶I和单一纤维素酶能改善营养物质利用,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酶II组每千克日粮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有效营养改进值(ENIV)分别为0.62MJ和0.77%,相当于每克酶制剂提供的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ENIV值为6.2MJ和7.7%。这表明,小麦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II能更有效地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从断奶到出栏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仔猪断奶后至出栏全期日增重提高9.6%,饲料消耗降低1.4%,料肉比降低5.4%。  相似文献   

7.
非淀粉多糖(NSP)是饲料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文章对NSP和NSP酶做了简单介绍,同时整理了影响NSP酶功能效果发挥的因素,以期为选用NSP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只21日龄罗斯肉鸡分5个处理组:处理1组(正对照组),处理2组(负对照组),处理3~5组在负对照组日粮基础中各添加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肉鸡42日龄测定屠宰性能.结果显示:日粮添加NSP酶制剂的处理3~5组肉鸡的全净膛率和腹脂率显著大于处理2组肉鸡.处理3组肉鸡脾和胸腺相对质量显著大于处理1和2组.试验表明:酶类全面和活性高的优质NSP酶制剂具有充分利用非常规饲料原料,提高肉鸡产肉性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谷物中非淀粉多糖导致日粮养分消化率和饲养效果降低,限制了谷物在饲料中的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非淀粉多糖酶制剂消除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的机理,对养分消化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作用底物定量关系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提高谷类籽实饲料的利用效率,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选取180羽35日龄健康的广西三黄鸡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公母各半。A组饲喂玉米-稻谷-豆粕-棕榈粕型基础饲粮为对照组,B组加0.01%木聚糖酶,C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木聚糖酶和0.01%β-甘露聚糖酶。试验期间对各试验组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及盲肠微生物等进行分析与测定。结果表明:(1)基础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或复合酶可以有效降低广西三黄鸡料重比,分别降低5.08%、5.35%(P <0.05);提高广西三黄鸡的日均增重,分别提高4.70%、8.66%(P> 0.05)。(2)基础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或复合酶对饲粮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 0.05),但可以显著提高三黄鸡对饲粮的能量利用率和干物质消化率(P <0.05)。(3)基础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或复合酶对广西三黄鸡屠宰性能及消化道食糜黏度无显著性影响(P> 0.05),但有降低食糜黏度的趋势。(4)基础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复合酶对广西三黄鸡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葡萄糖、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2017,(8):18-22
试验选择一日龄的AA+肉仔鸡384只,按体重相近、性别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设计两组4×2的全因子试验,NSP酶(0、50、100、150 mg/kg)和植酸酶(0、100 mg/kg)。试验结果表明,在肉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植酸酶,能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日增重;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肉鸡对钙、磷、灰分的利用,NSP酶不影响日粮中的钙、磷、灰分的利用率;饲粮中添加NSP酶、植酸酶,提高了粗蛋白利用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的利用率;在肉鸡日粮中添加NSP酶、植酸酶显著提高肉鸡对饲粮的表观代谢能的利用率,并且NSP酶和植酸酶对玉米-豆粕型的饲粮能量利用呈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菌株As56对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雪义  蓝荣  葛俊宏 《饲料工业》2005,26(14):20-23
在畜禽饲料中,国内通常把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很少使用小麦、大麦等麦类原料。主要是麦类饲料中含有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vsaccharide.NSP)等抗营养因子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但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将出现玉米供应紧缺的状况。据预测.到2020年我同能量饲料缺口将达到0.83亿吨。  相似文献   

13.
将200只21日龄罗斯肉鸡分成5个处理组:处理1组(正对照组)、处理2组(负对照组),处理3~5组在负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各添加一种商业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产品。测定肉鸡生长性能及42日龄肠道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处理3组肉鸡的料肉比显著优于(P≤0.05)处理1、2和5组;末体重指标,处理3和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处理2和5组。处理3组肉鸡十二指肠的淀粉酶以及十二指肠内容物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P≤0.05)处理1和2组。处理4和5组肉鸡的十二指肠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处理3组。处理3组肉鸡空肠内容物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4个处理组。以上结果说明,选用复合NSP酶制剂应实测产品的酶种类和酶活性,以合理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4.
低能量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杜×长×大杂交仔猪120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Ⅰ(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Ⅱ(基础日粮中减少292kJ/kg消化能)和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减少292kJ/kg消化能,添加500g/t罗酶宝)3个处理组,研究低能量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Ⅱ相比,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提高6.53%(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7.25%(P<0.05),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提高5.76%(P<0.05);与对照组Ⅰ相比,试验组仔猪在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方面有一定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500g/t罗酶宝与增加292kJ/kg消化能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通过预消化法考查了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等非淀粉多糖酶对饲用海藻粉中非淀粉多糖的酶解情况。首先由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3种非淀粉多糖酶和中温淀粉酶酶解饲用海藻粉的最佳使用条件。其次通过评价试验证明3种非淀粉多糖酶对海藻粉均有较好酶解效果,还原糖增加率均达到10%以上。最后通过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与中温淀粉酶的复合试验进一步发现,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酶解细胞壁中的非淀粉多糖时效果明显,其还原糖增加率最大可提高到50.9%。研究表明: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有效地酶解海藻粉中难以被动物利用的非淀粉多糖,提高其营养成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研究4种单体NSP酶制剂(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甘露聚糖酶),经过预消化处理工艺后,对肉鸡日粮中的非淀粉多糖的酶解情况,为进一步研究NSP酶制剂在肉鸡日粮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不同的NSP酶添加量对肉鸡日粮的预消化处理效果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的最佳添加水平分别为250、350、300、200 mg/kg;初步确定的预消化处理参数是:温度45℃、时间60 min、水分35%。本试验条件下,结合相关的数据分析,试验日粮中最佳酶制剂组合是:木聚糖酶186 mg/kg、β-葡聚糖酶440 mg/kg、纤维素酶337 mg/kg、甘露聚糖酶200 mg/kg(P<0.01)。研究表明,加酶日粮经过预消化处理后,可以有效地降解其中日粮的非淀粉多糖,提高日粮的营养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玉米、小麦、豆粕、小麦麸等的NSP提取物及纤维素的发酵特性,以采食无抗生素日粮的肉仔鸡盲肠微生物为菌源,通过体外发酵试验比较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量及产生速率。结果表明:小麦NSP提取物的SCFA产量及生成速率最大;豆粕NSP提取物次之,第6、122、4 h的SCFA总产量分别为小麦NSP提取物的65.38%、65.07%、71.76%;玉米NSP提取物和小麦麸NSP提取物紧随豆粕NSP提取物之后,第6、12、24 h的SCFA总产量分别为小麦NSP提取物的61.53%、57.53%、62.75%和55.77%、44.52%、45.10%;纤维素的可发酵性最差,第12、24 h的SCFA总产量仅为小麦NSP提取物的10.96%~14.90%。由此可见,5种NSP的可发酵性的顺序依次为小麦NSP>豆粕NSP>玉米NSP>小麦麸NSP>纤维素。此外,上述NSP发酵产物SCFA组成比例均以乙酸为最多,其次为丙酸,丁酸最少;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丁酸比例逐渐增加,多数发酵底物在第24 h产生丁酸的比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8.
19.
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学文  陈宝江 《饲料广角》2009,(10):26-27,43
为研究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在蛋鸡玉米-豆粕-杂粕型低能量水平饲粮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取35周龄健康褐壳蛋鸡5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正对照基础(I)日粮、负对照基础(Ⅱ)日粮(在正对的基础上减少50MJ/kg能量)、负对照基础日粮+300g/t酶制剂(Ⅲ)、负对照基础日粮+500鼽酶制剂(Ⅳ)、负对照基础日粮+700g/t酶制剂(V),研究饲料在常规能量降低50MJ/kg的条件下.酶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组与正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O.05),添加700g/t酶组产蛋率提高了0.40%,并且总蛋重提高了0.09%.这说明在玉米-豆粕-杂粕型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可以替代饲料中部分植物油,不但未影响生产性能,而且略有提高;加酶组与负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均不显著(P〉O.05).但是料蛋比依次降低0.51%、1.53%、1.86%,蛋重也依次增加1.82%、1.82%、1.29%.所以在蛋鸡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能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及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0.
The efficiency of beta-glucanase or xylanase containing enzymes supplemented to rations for laying hens on the basis of barley-rye and wheat-rye were tested in two balance experiments. Five diets for eight hens each (White Lohmann Leghorn Hybrids) have been proved. The balance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23rd and 29th week of lif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 like protein, fat and starch as well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gross energy and metabolizable energy appeared especially in the first balance period. In the second balance period the starch digestibility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93.7% to 99.7% by enzyme supplementation of the barley-rye rations. A positive influence of enzymes on the ileal digestibility of starch and fat could also be found. The addition of enzymes led to a decreasing reaction of the viscosity in the feed, i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digesta and in the excre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