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董明慧 《现代园艺》2022,(7):136-138
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乡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开发、居民生活方式停滞不前、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等问题。为了提出既适应当代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又能最大限度保护传统村落的策略,从旅游视角着手,总结传统村落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梳理村落旅游与保护发展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大五茂林村为例,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中远期村落旅游规划相协调的目标。保护与发展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始终秉持以旅游促保护,以保护强旅游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维国 《北方园艺》2016,(6):171-175
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体,农业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分支。发展农业旅游能促进农业多功能释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地转移平台。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创新发展观念、保护特色文化、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是促进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完善政策和法律系统、健全资金投入机制以及加强基础设施、乡村社会文化、行业标准建设等则是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浅议生物多样性保护思维下的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丹  哀建国  殷倩  宋哲岳 《北方园艺》2012,(11):198-202
简要介绍了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会议与议题,概述了生态旅游等相关概念,从农业观光、森林浴、文化保存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生态旅游既符合旅游业发展趋势,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也是有效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需要,对于转变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繁荣、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恢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共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旅游观光农业的特征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观光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农业产业,它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是把旅游业与现代农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它既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使现代农业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的功能,又具有使生产、生活、生态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功能.它是一种高层面的现代农业经济的集中体现,既具有旅游业和农业产业的兼容性,又具有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的耦合性;它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追求深层次提升,拓展自身外延和丰富自身内涵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促进农村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则必须按照特色化、产业化、多样化的方式,逐步增加产品种类、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产业之间的交流、协作。由于野生食用菌具有较大的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促进食用菌产业与农村旅游业的结合,可促进两者共同发展。通过研究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从打造食用菌栽培基地景观、开发采摘体验项目、提升主题食用菌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制定出能够通过食用菌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方法,以推动食用菌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对主客感知开展调查,对比分析得知:在游客感知方面,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来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目的基本为感受自然、锻炼身体及释放压力;景区存在景点过于单调、过度开发导致破坏原有自然风光及景区基础服务较差的问题。在居民感知方面,太白山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基本持肯定态度;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居民个人收入增加,改善当地交通;但导致宁静氛围受到破坏,给当地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应充分考虑游客及居民的感知情况,改善游客自然景观体验、完善景区相关建设、提升居民的参与度和自我责任感,打造太白山良好品牌口碑,共同促进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内需的部分来源,旅游者对景区的观赏已不仅局限于景区内,将旅游资源以划地的形式进行封闭、而忽视周边环境与景区的连贯性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随着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周边环境与景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所以保证旅游环境中和谐因素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就需要旅游景区与周边环境的矛盾根源协调前行。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旅游景区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成为非常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国内社会的稳定,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然类旅游景区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资产数量也在增多。许多自然旅游景区的建设虽然注重前期投资,却没有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自然类旅游景区覆盖区域较大,资产的分布较分散,管理存在不利条件。为了保证景区的发展质量,需要针对资产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结合加强自然旅游景区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森林旅游的需求尤甚,发展森林旅游业市场前景巨大,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樟树市森林旅游业进行了全面调研,着重探讨樟树市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资源优势、产品开发原则、产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休闲观光农业是发展农业的新途径,也是发展旅游业的新领域,集农业和旅游业为一体。在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人口增加的今天,人们生活空间日益缩小,虽然城市有着公园和风景区,但往往人满为患,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到郊外农村寻找新的旅游空间,以此满足欣赏田园风光、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传统乡村资源为资本,以实现都市人逃离喧闹城市、享受乡村情趣的一种旅游产业。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特色旅游的结合,能够为当今旅游产业带来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此外,也是促进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11.
赖启航 《北方园艺》2011,(18):115-118
在分析杜鹃花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杜鹃花旅游资源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特性、多种多样的使用价值、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花卉之王的花界地位、享誉世界的社会影响等特点,提出了资源保护、文化挖掘、品种创新、品牌打造、产业化发展、宣传促销等开发策略,打造国内外著名的杜鹃花旅游品牌,促进我国杜鹃花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寺堡地区葡萄酒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昀霏  李陇堂 《北方园艺》2016,(10):170-174
红寺堡位于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上,产出的葡萄品质极佳。红寺堡依托葡萄酒小镇、葡萄种植及葡萄酒庄的建设,发展葡萄酒旅游具有十分大的优势。通过对红寺堡地区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条件、现状,以及发展葡萄酒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适应红寺堡地区葡萄酒旅游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青岛地区,通过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当地观光旅游的甜樱桃特色品种。结果表明:"乌梅极早"、"布莱特"、"先锋"、"佐藤锦"、"13-33"、"甜心"、"萨米脱"、"黑珍珠"等品种在丰产性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食用菌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深入的和分析和研究,对食用菌旅游资源开发思路进行明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开发策略。旨在丰富食用菌旅游资源的内涵,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使农业旅游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促进当地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5.
旅游规划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正不断寻求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规划模式,以体验式旅游为主导的旅游规划成为新的热点.文章从体验的视角思考旅游景区的规划模式,结合广西防城港冲黄沟景区规划案例,探讨在旅游景区规划各个环节中如何实现体验的规划视角.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竹露泉韵"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作为研究的案例,探讨乡村生态休闲空间设计的3个要点.运用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美化农村景观风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提供适宜的观光活动场所3个途径,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观光园.  相似文献   

17.
伍朝辉  黄莹 《北方园艺》2011,(3):101-103
现在研究桂花各种价值的基础上,探讨桂花如何应用到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之中,并总结桂花在旅游中的开发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从旅游开发角度,食用菌资源旅游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加上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可发展成为极具特色的农业旅游资源。从食用菌产业及其资源开发优势入手,结合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对食用菌资源旅游开发及其管理进行重点探讨,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桂林市桂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有较高的观赏、经济与文化价值.桂林桂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历史久远、景点众多等特征,但开发挖掘力度不够.桂林地理交通条件优越,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具备良好的桂花旅游开发基础.现提出应采取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创新桂花旅游产品、开发桂花旅游商品、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做强做大桂花产业等措施,以深化桂林桂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