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病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发生于广西各地鹅的病毒性传染病,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症状、肉眼病理变化,并对从病鹅分离的病毒进行了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测定、RT-PCR试验,F基因序测定等研究。结果证等该病原为禽副粘病毒1型,属于强毒株,基因分型为Ⅶ型。  相似文献   

2.
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并致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在我国许多省市流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的组织嗜性、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性状等方面对鹅副粘病毒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鹅副粘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病毒引起的鹅的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烈性传染病。该病初期拉白色、灰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拉暗红色或绿色水样稀粪,部分鹅后期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以脾脏、胰腺肿大,其表面和切面有灰白色的坏死灶为共同特征。本病1996年在广东发生^1,其后在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山东、吉林等省的鹅群中不断暴发流行,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国内许多杂志对其症状、病理变化等各做了不  相似文献   

4.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1,APMV—D引起的鹅的一种烈性传染病。1997年最先发生于我国华南地区,而后江苏、浙江、辽宁、吉林等地也陆续发生,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代表病毒株有江苏YG97、广东QY97—1、上海SF02、吉林NA-1、云南YNG-1、广西GXG17和辽宁DG01等,给养鹅业造成严重损失。自本病报道以来,许多学者围绕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病例阐述了后备鹅副粘病毒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情况,提出了预防本病发生及控制疫情扩大蔓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鹅副粘病毒病是20世纪末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鹅的烈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本文着重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制等方面对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任何日龄鹅只均可感染,雏鹅受感染后常呈暴发性,群体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危害较严重。现将一例鹅副黏病毒病病例的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的,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8%。其病变特征为:脾脏和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肠道出血、溃疡,并附有大量纤维素性结痂,不易剥离。扬州大学王永坤在国内首次发现本病,王永坤等首先用S  相似文献   

9.
鹅副粘病毒病油乳剂灭活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本组王永坤等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鹅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27.7%和18.2%。为了控制该病的流行传播,本课题组在研究该病的病原特性和防制方法的基础上,尽快研制了油乳灭活疫苗。从该疫苗的免疫结果观察,疫苗在免疫后第七天即可产生抗体(平均为2^3.9),15天达到2^6.7,30天可达到2^8.8;从免疫保护试验看,免疫后15天,用强毒攻击,免疫组全部保护,而对照组5只鹅全部发病,3只死亡。从区域性中试调查结果来看,该苗安全、有效,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鹅副粘病毒病又称鹅类新城疫,由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是一种禽鸟共患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肿头,流泪,喜卧,下痢,脾脏和胰腺肿大,散布大小不一坏死灶,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结痂为主要特征。本病于1997年7月在我国江苏、广东等部分市县雏鹅中首次炷生,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0年8月解放军军需大学在吉林省发生的类似“小鹅瘟”病死雏鹅体内发现了典型副粘病毒和典型病变,从而证明吉林省存在本病。2004年夏秋季,某养鹅场暴发传染病,引起鹅大量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现将本病的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鹅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副粘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我国各水禽养殖密集地区都有发生。该病由鹅副粘病毒引起,以腹泻、流鼻涕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年龄鹅都容易感染发生,养殖户往往都将其误认为是小鹅瘟。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鹅都可发生。但以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一般鹅发病率30%、死亡率10%,而雏鹅死亡率高达100%。病鹅的肌体、内脏、排泄物和分泌物都是传染源,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草地、用具和环境,经过健康鹅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损伤的粘膜感染。污染的种蛋和炕坊是传染本病的重要环节,从疫区引进带毒的健康鹅,往往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鹅副枯病毒病(GPM)是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染病。本病最早于1997年2月由扬州大学王永坤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在国内首次发现。王永坤等首先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鹅群中分离出GP—MV/YG97、GPMV/JG97等多株病毒,并经病毒形态r、结构、理化、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等研究,证明本病毒为禽副粘病毒Ⅰ型。此病发病率为40%-100%,病死率为30%~100%。不同日龄的鹅均易感染,但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其中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随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下降,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种鹅感染发病后,除死亡外,产蛋量下降,受精率也很低。本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目前,本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病蜂胶佐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Ⅰ)病是鸽的一种严重病毒性传染病,给养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本冱的发生,我们用从现场分离鉴定的7株鸽A/PMV-Ⅰ毒株中筛选出3株抗原性良好的毒株作为种毒,研制成蜂胶佐剂混合毒株灭活疫苗,经安全试验、最佳免疫剂量测定、铲力试验,以及田间应用的结果,表明该疫苗抗原性良好、使用安全和免疫保护效果确定。实验室试验,用本疫苗免疫后30、90、180天,其保护脂数分别为100%、77.8%和55.6%,免疫有效期最少达6个月;在4℃-8℃保存,其有效其最少可达180天。  相似文献   

14.
鹅的副粘病毒病又叫“鹅的新城疫”,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1,APMV-1)引起的鹅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与鸡的新城疫病毒是同类病毒中的不同毒株。1997年最先发生于我国华南地区,而后江苏、浙江、辽宁、吉林等地也陆续发生,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鹅副粘病毒病又叫“鹅新城疫”,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鹅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痛原与鸡的新城疫病毒是同类病毒中的不同毒株。1997年最先发生于我国广东和江苏。而后浙江、辽宁、吉林等地也陆续发生,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成为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这一病毒可致鸡及鹅发病。并且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感染,此病一旦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鹅副粘病毒病是鹅的常发病,往往会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我县有该病发生,现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鹅副粘病毒病(有人称鹅新城疫)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鹅副粘病毒引起(禽鸟类共患病)各种年龄鹅只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由于鹅副粘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均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有的学者称之为鹅的新城疫,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鹅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季以来 ,我县塔山库区周边、徐山、夹山、吴山、黑林等乡 (镇 )的农户饲养的太湖鹅、雏鹅发病死亡。感染鹅群使用过小鹅瘟疫苗防疫 ,发病雏鹅用小鹅瘟血清 ,投服各种抗生素 ,磺胺类药物 ,驱虫药治疗 ,均不见效。故采集病料送检 ,后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现将发病症状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经现场调查了解 ,发现病鹅群均属库区游放 ,因年年放养 ,草质低劣 ,草原污染严重 ,草场粪便腥臭。发病时间 4~7月 ,发病鹅日龄最小在 3~ 5日龄 ,最大 1 50日龄 ,日龄越小 ,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反映 ,有的鹅群死亡率高达1 0 0 %。随着…  相似文献   

19.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能够引起多种动物的感染和发病。该病具有某些新的流行特点,严重威胁着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鹅副粘病毒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997年7月以来,来我校兽医院就诊的76例鹅副粘病毒病,群体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对27.7%和18.2%。种鹅群感染后能引起产蛋率迅速下降。与鹅同时饲养的鸡也能感染发病。不同患病阶段鹅的HI抗体逐渐升高,高峰期平均抗体滴度为212,然后逐渐下降,并在27-8的水平上维持一段时间。接种疫苗能有效地控制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