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视我国古代的五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曾是当时劳动人民对孔夫子的讽刺;自汉代以来,儒生之释古籍、古字者于五谷亦每出现谬误,累积转抄,为害实多。然时至今时,仍有一些同志在注古书、写农史或谈农事的不少书文中,依然是五谷不分,或牵强附会。为了辨明是非,去伪存真,特写短文正视之。我认为注古书、读古籍、写农史,或引古语论今事;都应当本着以古证今,以今验古的原则,抱定实事求是,古为今鉴的目的。察风土,考实物,参历史,验方言,访农民,做到肯定有据,否定有理,弄不清的缺疑何妨,这不仅在于维护古文化,也是  相似文献   

2.
慎劝农事     
《资治通鉴》载,北魏皇帝为了“勉励”农民勤耕,曾下了道诏书,采取“计口授田”的方式,将百姓固定在土地上,强迫他们从事农业劳动,并下令各级官吏到乡间巡察,劝农民种这种那,自诩为此举是学圣人之道的“仁义之事”。这件事史称“魏诏守令劝课农事”。对北魏皇帝的这种做法,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却不以为是。他在《读<通鉴>论》中这样写道:“若农,则不志于得粟者矣。其窳者,既劝之而固不加勤;而劝之也,还以伤农。”简而言之,王夫之的基本观点是:历来传为美谈、作为德政的所谓“劝课农事”实质上等于伤农。他提出了“即民见天”、“天视自…  相似文献   

3.
英语能力不仅包括听、说、读的能力 ,具有较强写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付出了很大努力 ,也下了不少功夫 ,进行了大量操练 ,但学生参加四级统考的成绩并不理想 ,普遍表现写作水平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 ,又如何解决 ,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首先分析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几个因素 :1 词汇量不足或掌握不好学生在写作中常常感到无词可写或是想用的词不会写。平时在学习中 ,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单词或词组的拼写、读音 ,由于没能很好掌握英语词汇拼写的一般规律 ,看起来认识而写起来常是缺这少那 ;另外 ,英语…  相似文献   

4.
刘刚 《农业考古》2008,(1):105-109
《诗经》农事诗是指那些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它们是周代农业社会大文化背景下的直接产物。以农为本的社会生活决定了农事诗是《诗经》中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之一,这些作品也更直接地反映了周人的经济状况和周人的物质生活,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审美趋向产生的物质之源,在文学和社会历史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孩子生活中能说会道,可让他完整地去写一段话却不容易。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到:孩子看的书也不少,怎么写话就那么难呢?那么,到底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呢?笔者认为,首先教者对于学生的学段写作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写话设计要"接地气",也就是要贴合儿童生活实际;再次,多阅读、多积累,做到阅读和写作能够有效融合;最后,一定要说真话、写真情,让孩子从小就觉得写作是一件很畅快、有趣的事。  相似文献   

6.
宋代理学诗人的说理诗大多是枯燥乏味的语录讲义体, 朱熹的说理诗也多为此体。不过作为理学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朱熹自有其不同凡响的地方, 那就是他创作了不少富有理趣的小诗。本文以朱熹的理趣诗为论题, 从作品的具体分析出发, 辅之以确凿的材料, 提出了以下观点:“朱熹的理趣诗是在禅宗以诗说禅方式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示道’之作。”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农业生产新高潮日益高涨的大好形势下,要求农业科学技术从各个角度为生产服务。基于这种要求,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节气和农事》一书,适时地同讀者見面了。这本书是吸取了广大讀者对过去編写的《节令与农情》的意見,在有关部門的热情支持与帮助下編写而成的。农业生产要求适时播种、适时管理、适时收获,事事不誤农时。因此,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四季气候变化有哪些客观规律?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农作物从种到  相似文献   

8.
朱世泽于万历十六年前后编纂并刻印《考亭志》十卷,为历史上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建阳考亭书院志,也是历史上唯一一部全面记述朱熹考亭书院历史的书院志书。由于此书极为罕见,以往对此书的内容、编者、卷帙、刊者和刊印地点等均存在不少失误,故应逐一作出考辨和纠正。  相似文献   

9.
春节期间,编辑部热线电话铃声不断,广大读者纷纷来电报名,对秸秆分解养鹅技术非常关心,使我们感动的是:一项新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被这么多人知晓,是技术发明人的幸福,也是媒体的幸福,让我们向所有打来电话报名的读者朋友,表示我们的祝福.来信报名的读者,大都有一个心愿,农忙开始,农事急,人手紧,来一次哈尔滨不易,各种费用也不少,希望我们办函授班。  相似文献   

10.
恰如古代中国虽然是农业文明但创造的不仅仅是农业成果一样,先秦时期的农事活动也不仅仅是单一的春耕夏耘和秋敛冬藏。在先秦时期的农事活动中音乐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先秦时期诸多场合的农事音乐也构成了中国音乐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农事音乐活动涉及到农事祭祀、农事劳作以及农事时令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北京郊区农事节庆发展迅速,节庆种类丰富多彩,节庆的品牌知名度也不断提升,成效斐然.但是京郊农事节庆文化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可以从精心策划节庆主题和内容、文化创新和文化升级、开发"真实"的文化体验活动、打造节庆精品、完善节庆配套设施、构建大京郊节庆旅游活动体系等方面入手加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休闹型农家乐。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田园、果园、菜园、茶园、苗木花圃等,游客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劳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也可集住宿餐饮、度假和游乐为一体。农场内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有乡间景观欣赏、  相似文献   

13.
血粉拌种能提高产量,已为东北各省农事试验研究机关和多数农民的实验所证实,去年不少地区、已采取具体者效的办法,大量推广。这个办法,是农民智能的创造,早就流行于民间。东北解放后,立刻就引起农来领导机关的注意,首先是辽东省立熊岳农业试验场在一九四九年加以试验,结果是  相似文献   

14.
王迪轩 《农家顾问》2009,(12):19-19
休闲型农家乐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农园、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游客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劳作、了解农家生活、享受乡土情趣,也可住宿、度假和游乐。农场内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有乡间景观欣赏、田间劳作、池塘垂钓、野味品尝、疗养健身、日光浴等项目。  相似文献   

15.
汉代秧鼓俑杂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四川盆地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宜于水稻的生长,水稻的种植早在秦汉时期就非常普遍。薅草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农事。正如《农政全书·农事》所说:“夫粮莠荑稗,杂其稼出,盖锄后,茎叶渐长,使可分别,非薅不可”。四川盆地水稻的种植开始很早,素以精耕细作而闻名,因此薅草这项农事在四川也极受重视。秧鼓就是四川地区在稻田薅草时所采用的一种颇为别致的助薅方式。秧鼓系薅秧锣鼓的简称,又名薅草锣鼓或锣鼓草。它的作法是在集体薅秧时,以一人敲鼓击锣领歌组织有节奏的农作;它的作用是提高薅草效率并使劳动者在锣鼓声中忘记疲劳。  相似文献   

16.
乡间歌声     
唱在高兴的时候悲哀的时候也唱在乡间歌声往往是一些最咬人的字眼横一根牧笛或荷一柄锄头那飞旋的音符总伴着一把泥土很多年以前歌声就走进乡间同父老乡亲一样唱春夏秋冬也唱风风雨雨乡间歌声@杨彬  相似文献   

17.
舒义顺 《农业考古》2004,(2):245-247
我国历来写茶的诗文不少,有些还写得非常诙谐有趣。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生产中,白芝麻青枯病非常常见,严重降低白芝麻的产量和品质。其发病特点及防治技术如下:一、发病条件白芝麻青枯病,主要是由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引起的。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流水或农事操作传播。  相似文献   

19.
南宋理学家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一生七十一载,大部份时间生活在建州(府治在建瓯);有五十多年时间住武夷山及武夷山所在的闽北(宋时包括建州、南剑州、邵武军)。朱熹为什么爱上武夷山,明代黄仲昭《九曲擢歌和韵》提出:“五曲峰峦转觉深,千年精舍在云林,古今游客知多少,谁识先生(朱熹)一片心?”朱熹喜爱武夷山山水之乐,他说“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因山水之美能吸引朋友与学者,和他一起研究学问,为儒家道统继往开来。清朝李光地《武夷留云书屋记》说:朱子讲学之堂,必水秀山明,跨越四方名胜,非是则不能聚一时之人豪,著千秋之大业也”。武夷山是历史名山,“名山必产灵草(茶)”,武夷山盛产以色泽澄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的武夷岩茶为  相似文献   

20.
10阳光河岸网球农庄(Sunnybanks Tennis Farm)目的地:英国康沃尔郡(Cornwall.U.K.)搜寻方式http://www.sunnybanks.co.uk/农庄位于风景如画的康沃尔郡乡间,毗邻博德明镇(Bodmin)。漫步或是骑行于乡间小路.别有一番野趣。农庄内设有数块带灯光照明设施的网球场,教练员全部来自草地网球协会(LTA),可以满足青少年或成人.个人或团体、初学者或国家队队员,各个年轻段.技术层的不同需求。课程包括技术培训、动作修正、战术演练以及网球游戏,如果需要.还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