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母猪群的繁殖问题,特别是断奶母猪的发情问题,总是困扰着猪场的生产管理者。断奶母猪在7天内的发情配种比率一般在80%~85%之间。10天内的发情配种比率在85%~90%之问。断奶10天后延后发情的母猪因空怀期长,不但消耗饲料多,年产胎次少,而且这部分母猪发情配种后返情率高,产仔数少,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目的是确定给初产母猪投喂四烯雌酮(Regumate;Roussel-Uclaf,巴黎,法国)是否能提高群体的同期发情率和繁殖率,测定项目:断奶到发情的间隔(WEI)、断奶到第1次有繁殖力的发情间隔(WFEI)、母猪重复发情率和第1次发情受胎率。商品猪群中的初产母猪(长白×大白),从断奶后开始连续5d饲喂四烯雌酮,20mg/d·头,用另一群未经该法处理的母猪作为对照。从发情母猪百分率看,在处理群中,断奶后4-7d(对照组65.6%)或是处理后4-7d(断奶后8-11d)发情的母猪所占比例(86.2%)比较高(P<0.5)。母猪在断奶后初次发情时自然交配2次,23-24d后通过超身波检查法进行妊娠诊断。处理组和对照组母猪之间的WEI、WFEI、母猪发情重复率和初次配种受胎率并无差异。群体问的分娩窝产仔数,活仔数,死胎数,断奶前死亡率和断奶窝仔数仍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3.
运动场放牧饲养与传统大栏饲养对断奶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母猪群的繁殖问题 ,特别是断奶母猪的发情问题总是困扰着猪场的生产管理者。目前在广东高度集约化猪场中 ,断奶母猪在 7天内的发情配种比率一般在 80 %~ 85 %之间 ,10天内的发情配种比率在 85 %~ 90 %之间。断奶 10天后延迟发情的母猪因空怀期长 ,不但消耗饲料多 ,年产胎次少 ,而且这部分母猪发情配种后返情率高 ,产仔数少 ,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断奶母猪发情难的问题 ,我们查阅了有关断奶母猪发情机理和繁殖方面的文献 ,其中国内外均有报道对断奶母猪实行运动场放牧饲养不仅对发情具有促进作用 ,而且能提高母猪配…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5)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整理了河南省某公司群养模式下母猪5 625窝和限位栏饲养模式下母猪5 086窝的繁殖记录(包括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饲养模式下初产及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仔数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总产仔数提高了0.63头、产活仔数提高了0.64头、健仔数提高了0.79头、畸形数降低了0.01头(P0.01)。在生长性能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初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1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55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46 kg(P0.01);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初生窝重提高了3.44 kg、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8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61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59 kg(P0.01)。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之间,初产及经产母猪的产仔数、活仔数、断奶仔猪数、断奶重等各项繁殖相关参数多在群养模式下升高,显现出了一致性。在发情及平均使用胎次方面,群养模式下母猪断奶后再发情间隔缩短了0.77 d(P0.01),年均胎次增多了0.27胎(P0.05)。说明群养模式下,母猪整体繁殖性能及利用率优于限位栏饲养模式,杜洛克、长白、大白初产及经产母猪的繁殖相关参数表现出了相似的变化趋势,且群养模式下母猪初情和初配日龄均有所提前,生产周期更短。 相似文献
5.
6.
早期断奶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母猪泌乳期(28天、35天和45天)设3组,选二花脸经产母猪20头,大约克经产母猪35头,断奶至发情、配种和下次繁殖的繁殖周期:二花脸母猪Ⅰ组分别为5.75天、8天和149.25天,Ⅱ组分别为5.1天、7.3天和156.5天,Ⅲ组分别为4.9天,7.0天和166天;大约克母猪Ⅰ组分别为5.2天、7.2天和149.2天,Ⅱ组分别为4.7天、6.7天和156.2天,Ⅲ组分别为4.2天、6.2和165.5天。各品种各组合的情期受胎率均为100%;同品种内各断奶日龄组间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用经产杂种母猪60头,测定了妊娠期母猪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体况及繁殖性能。结果指出:在妊娠全期饲喂总量相等的条件下,‘前低后高’组比‘均一’组妊娠母体净增重高5.6千克(P<0.01)。在泌乳期设高水平和中水平两组,在泌乳第二、第四周时,‘前低后高,组仔猪个体重都显著高于‘均一’组,其数值分别为4.1对3.8千克和7.3对6.9千克(P<0.05);泌乳第三、第四周时,与中水平相比,高水平饲养可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及离乳窝重,但对母猪体重无影响(P>0.05),其中‘低一高/高’组仔猪生长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合。‘均一/中’、‘均一/高’、‘低一高/中’、‘低一高/高’组的28日令仔猪窝重分别为64.4千克、66.6千克、62.8千克和72.4千克。本文还讨论了母猪妊娠期两种饲养方式对泌乳母猪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10.
叶酸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叶酸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体质量和胎次相近,产仔数超过8头的120头(与配公猪为杜洛克)长×大经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猪。基础日粮满足母猪各种营养的需要,试验日粮补加叶酸水平分别达到1、1.5、2和2.5mg/kg。于断奶后开始饲喂试验料至妊娠30d。结果表明:添加叶酸可以提高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缩短发情间隔;2mg/kg的叶酸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但对断奶窝质量影响不明显;不同的叶酸水平对母猪发情率都没有显著影响,对断奶到发情间隔的时间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11.
12.
熊刚华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2,(1):41-42
<正> 1 前言早期断奶能够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增加母猪的产仔窝数,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利用强度。研究探讨仔猪断奶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于制定仔猪最佳早期断奶策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基于后备母猪的饲养直接影响其作为繁殖母猪的终生繁殖性能,加强后备母猪各营养水平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能量水平、矿物元素钙和磷以及维生素E对后备母猪初情启动及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