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茶思     
朱群英 《农业考古》2004,(4):113-113
每次回家都要带点茶叶给我的父亲,谈不上好丑,极普通的新绿茶而已,也应了父亲所说的“有点茶味就行。”我想,这大概便是“粗茶淡饭”中的“粗茶”吧。家乡的茶多泡饮,也就是日本一位学者所说的“自然主义的茶”了。  相似文献   

2.
我跟妻在南方的一座城市打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钱寅 《农业考古》2019,(5):139-145
点茶是宋代常见的茶饮方式。在宋代寺院清规中,点茶礼仪反复出现。在寺院僧侣聚合仪式和身份转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点茶充任了过渡礼仪的角色。点茶正像一个境界向另一个境界过渡的渡口,隔离出境界间的过渡通道。在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敕修百丈清规》里涉及点茶礼仪文献展开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茶在佛教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茶为伴     
平生两伴侣:相濡以沫的老伴;使我健康快乐的茶伴。但婚龄不及茶龄长——结婚40多年,喝茶却已半个多世纪!我常为能生长在盛产茶叶的国度里而庆幸!从立春后的“明前”茶(清明前)、“雨前”(谷雨前)茶!到秋后的新窨制的花茶;初冬的“铁观音”秋茶。一年四季不出津门,就可遍尝诸品名茶。我每每为茶的自然妙味所倾倒、所迷恋。有时禁不住茶的诱惑,像追寻理想中的恋人似的,去追寻新茶采摘的足迹。为此,烟花三月下杭州,在西子湖畔,坐在古意斑斓的茶楼,品咂汤清色绿的,如水晶、似碧玉的茶,闻着像从远处飘来的轻轻兰香,轻吻“杯唇”,啜一小口,似淡然无味,继而齿颊兰香弥漫,直入心田,胸中豁然开朗,这就是曾让我魂牵梦绕的“雨前狮峰龙井”!确非俗物。“人生得意须尽欢”,为不留出行遗憾,日夜兼程到君山,去品那“洞庭湖中水,君山岛上茶”的“君山银针”。看,透明茶杯中,如一幅《江南雨后春笋图》,微黄汤色中,芽芽向上直立,起落再三,芽尖上冒着水泡,似雨中春笋出土,茶未入口,视觉已陶醉了!呷一小口,鲜香甘冽,神清气爽,如入仙境,旅途劳累顿消。饮罢杯中茶,碧螺峰已离此不远,可再去品“洞庭碧螺春”,然已囊中羞涩,虽有“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之心,却没了“一生好入名山游”之意了!  相似文献   

5.
凯亚 《农业考古》2003,(4):144-146
刘贞亮何许人也?《辞海》里却查检不到有关他的词条,《中国历史名人简明辞典》中,亦无简介其人的文字。只有某些稀见的茶类辞书里,说他是“唐末人”。至于其人的籍贯呢?学历呢?官衔呢?职业呢?却一概不详。就连其生卒之年,亦“不详”也。由斯可知,其人本属名不  相似文献   

6.
一次,陪一个北方朋友到长沙铁路文化宫看电影,影片中一组镜头:毛泽东在喝茶后,摄一把茶叶放进嘴里大嚼特嚼起来。边位北方朋友好生奇怪,我向他解释说,湖南人喜欢饮茶后将茶叶一并吃掉,这就叫“吃茶”。  相似文献   

7.
尧水根 《农业考古》2012,(5):266-274
《茶经》、《大观茶论》和《茶疏》分别为唐代陆羽、北宋赵佶和明朝许次纾所著,这三大茶书对我国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开创、传承与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茶经》——世界最早的茶书《茶经》由陆羽于公元780年完成著述,是中国及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为我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分别为:一之源,谈茶的性状、名称和品质;二之具,讲采制茶叶的用具;三之造,谈茶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禽种业》2008,4(9):92-92
长期以来日本人都认为,以茶养猪,猪肉的味道更佳。日本有些专家指出,人们喝茶有益健康。如果让猪也喝茶,是不是会产生健康、美味的猪肉呢?于是.以茶养猪的试验开始进行,并很快应证了以茶养猪能提高猪肉品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01,(2):200-208
在热爱茶与茶文化的中国历代皇帝中 ,乾隆皇帝以茶诗最多而著称。他一生写下的四万多首诗歌中 ,涉及茶字的 ,大略有一千多首 ;而专门的茶诗也有近三百首。可见 ,“君不可一日无茶”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出自乾隆之口 ,决非戏言 ,它融入了乾隆的一种文化意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茶诗 ,最贴切于他的生命意识 ,从而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心声” ,表征了他的人生哲学与儒、释、道理趣。明清时期的学者 ,多主儒、释、道三教合一 ,从而形成一种文化风气 ,这即便对乾隆也不无影响。他的人生哲学正是建基并构筑于对儒、释、道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陈沐 《中国农资》2014,(19):26-26
<正>该是多大的福分——谷雨已过,我的身心已被新茶涤荡几番了。我喜欢喝茶,在家无事的时候,喜欢一杯茶、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的惬意生活。我喜欢泡浓一点儿,喜欢它入口苦涩而又香气扑鼻、在唇齿喉舌间的苦尽甘来。嘴唇抿紧、鼻尖凑到杯口深深吸一口气,茶香钻进了身体,仿佛浑身的每个细胞也随之做了个深呼吸、大舒展,整个人随之焕然一新、心旷神怡了。众多茶类,我独爱绿茶。念书时常喝家里大人们泡的浓茶,上班后每天泡茶,就连怀孕时也不曾间断。绿茶清爽悦目、提神醒脑,还有抗衰老、防辐射的功效嘛。  相似文献   

11.
生活如茶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屋里喝茶,看着茶水的热气如那袅袅的炊烟从茶杯中冉冉升起,闻着那扑面而来清新的幽香,那芬磬袭人的味道确实让我如痴如醉。看着那一片片椭圆翠绿光泽照人的青叶变成碧绿的茶叶,在沸水中舒展成一朵美丽的花瓣,玲珑剔透的样子,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就像那茶叶,刚开始是那么不见起色,后来慢慢地在知识的  相似文献   

12.
悠悠茶事     
古人常说的开门七件事中就有一个"茶"字,足以说明茶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少年时,住在乡下,正是困难的年月。家里来了客,或熟人路过门口,大人总是招呼:坐下歇歇喝茶。这茶就是白开水,没有半片茶叶的影子。少年不知愁滋味,我和同龄人在乡村的土路上疯玩,累得通体是汗,跑回家中,端起已经温度适中的凉茶(凉白开)一通"牛饮",香甜的滋味胜过后  相似文献   

13.
张小雷 《农业考古》2012,(5):145-146
周庄,位于上海与苏州之间,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周庄人爱喝茶,逢年过节要请人喝茶,有事商议要请人喝茶,想热闹要请人喝茶,农闲没事做了也要请人喝茶,喝茶在这里是一种公众性的社交活动。周庄有"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炖茶"、"阿婆茶"等茶俗,而其中尤以"阿  相似文献   

14.
王建平 《农业考古》2012,(2):334-337
随着茶饮由南向北的逐渐普及与推广,神州大地遍刮茶饮之风。元末明初,在统治者的高压推动和文人们的大力倡导下,饮茶观念和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茶人们不再钟情于唐宋以来风靡一时的固型团茶了,注  相似文献   

15.
16.
<正>今天,是不吃饭活不了,不喝茶活不好的时代。而且,不管消费者吃什么、喝什么,都越来越讲求健康和时尚。茶是健康的好朋友,也是时尚的好朋友。与茶联系在一起的多元化消费,正在帮助中国人民提升生活质量,稳步进入小康社会。一、新时期茶叶消费的二维形态在茶叶滋润人类5000年的历程中,先后存在药用、食用、煮饮、点茶、散茶、灌装茶饮料等  相似文献   

17.
远山的思念     
王秀英 《新农业》2014,(4):58-59
<正>父亲离开的时候是在金秋九月,那时的老家是最美的。记得清晨送父亲离家的时候,我眼前就有一片火红火红的高粱。长长的送行车队拥着那紫红的棺椁在红高梁的背景中消失在村口,消失在我的视线里。那年父亲57岁。自从我有了记忆,父亲就是乐观的。贫穷的环境和嗷嗷待哺的儿女并没有让父亲向生活低头。他不  相似文献   

18.
思念的两端     
正打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和四川老家的亲人书信往来,一枚小小的邮票,连接着亲情的两端。那些年,与外界联系最多的方式就是写信,一枚邮票8分钱,经济实惠,而发电报比较贵,按字数收费。家里收到的第一封电报是姑父去世的消息,此后再听到电报这两个字,心里就有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1982年,同学黄淑清回了山东农村,来信说她每天上山捡柴火,连写信的钱都没有。读了信我心里很难过,随信寄去10枚邮票。但后来我们还是断了联系,听说她在老家结婚了。1983年,我工作的医院护士站有部电话。一次,同事的哥哥住院,她母亲来接电话时竟然把话  相似文献   

19.
南涧县是大理州的主要产茶县,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大理州的60%以上,是云南省重点扶持的35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已成为省内外闻名的茶叶之乡……走进南洞.品尝南涧茶叶,回顾南涧茶叶的发展历史,人们不能不提起黑龙潭茶厂现任厂长尚春海,他为南涧茶叶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凤 《中国农垦》2019,(5):80-80
每次走进阳台,沐浴着春日温暖的阳光,总会让我想起母亲陪伴我度过的那些孤寂难熬时光。十多年前,我离婚后一直和儿子相依为命。后来,儿子考上了重点高中,学校离家70多公里,两周才回来一次,家里只剩下我一人。以往照顾儿子忙碌惯了的我,每天下班回到家里,总感觉身心被抽空了似的,百无聊赖地看着冷清的家,连做饭的心情都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