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烟株打顶后喷施植物生长活性制剂1-3号(T1-T3)对烤烟上部叶光合特性、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上部叶的光合速率增加,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进而促进了叶绿素的适度降解同时抑制类胡萝卜素的过度降解.调制后各处理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2、T4(CK)、T3、T1;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2、T3、T1、T4(CK).T2在打顶后40d叶绿素含量适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且调制后能够充分降解,其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也最高.初步认为植物生长活性制剂2号对烤烟的生理调控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2.
外源制剂对烤烟生长生理和产量、质量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烤烟上部叶扩展和植物生长物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烟株打顶后外源制剂对烤烟叶片生长、顶叶生理指标、生物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制剂有效增加顶叶的生长速率、顶部及全株叶面积,喷施制剂后IAA含量变化很大,后期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较低,MDA含量升高,化学品质改善,烟叶可用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烤烟过程中能提高烤烟生理活性,增加烤烟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加快,对累积烟叶内含物质有利,且能改善烟叶质量增加烟叶的产量。其中以茶叶香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遮阴对烤烟叶片结构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烟草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为培育合理的株型、确定适当的栽培密度和烟草品质与生态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烟85为供试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用遮阴网营造不同的光照环境(覆盖1层遮阴网,约透光50%;覆盖2层遮阴网,约透光25%),研究了遮阴对烤烟叶片结构、光合性状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烟草叶片组织厚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增加。致香物质多为烟草叶片次生代谢产物,而光照对植物次生代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遮阴改变了烤烟生长的光照条件,因而影响烟株体内生理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酰胺对旱区烤烟生理特性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豫西旱区烟田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土壤保水剂)用量对烤烟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施用聚丙烯酰胺可以降低烟叶的蒸腾速率,改善其光合特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强烟株抗旱性;使烟叶的叶面积增大,比叶重减小,单叶重增加,从而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其中以聚丙烯酰胺用量22.5kg·hm-2对提高烟叶产量和经济性状的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生长调节物质及不同调控措施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生长调节物质及不同调控措施(顶部5片叶喷施,全株喷施)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长调节物质对烟叶致香成分积累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调控措施作用效果不同.其中以生长调节物质稀释250倍全株喷施可提高烟叶新植二烯含量及总量;稀释500倍全株喷施可增加新植二烯以外致香成分含量;生长调节物质稀释250倍全株喷施可提高烤烟类胡萝卜素类致香成分含量,稀释500倍全株喷施可显著提高烟叶苯丙氨酸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成分含量,并对棕色化产物类积累有利.感官评吸也以稀释250倍和500倍全株喷施两处理较好,并以稀释500倍全株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抗旱栽培综合技术对烤烟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豫西旱区进行了抗旱栽培综合技术对烤烟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旱栽培综合技术可使烟株根系强大,早发快长,增大叶面积,改善烟叶光合特性和外观等级质量.烟叶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 09%,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增加307 5kg·hm-2,3252 0元·hm-2和3 3%,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的效果明显,但对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作用仍然有限.  相似文献   

8.
张喜峰  王玮  樊万福  王静  刘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4987-4988,5030
[目的]引进一种植物调节剂(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g/L.[结果]不同处理间烤烟田间长势、开片落黄差异显著,其中浓度150 mg/L 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最好,浓度200 mg/L 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次之.随着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增大,烤烟株高、上部和中部叶面积及产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下部叶面积和产值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烤烟产量增加是导致产值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结论]综合分析,浓度150 mg/L 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最好,烤烟生长发育良好,烟叶产量和产值显著提高.该研究可为宝鸡地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椤木石楠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研究椤木石楠的水分生理特征及环境因子,分析在不同时刻影响椤木石楠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子。[结果]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在大部分时间段内,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导度变化趋势相反;除09:00~11:00外,水分利用效率与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相同;水分利用效率与空气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趋势相同。[结论]这些因子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往往综合起来作用;同时,各因子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究紫外辐射与烟叶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玉溪模拟海拔高度600、1100、1600和2100m进行烤烟生产大棚试验.在烤烟生长的不同时间,测定烟叶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类黄酮和比叶重等指标.[结果]在自然环境(CK)下种植的K326对UV-B辐射响应敏感.[结论]适当强度的UV-B辐射有利于提高K326净光合速率(Pn)、同化能力(AC)和光合色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地膜胁迫下不同施氮量对怀化地区烤烟生长发育及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为今后怀化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烤烟移栽大田后,全生育期不揭膜。固定氮∶磷∶钾配比为1∶1∶3,纯氮分别为135、120、105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生长发育更好,烟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随之增大。各处理烟叶叶片组织结构均较僵硬,身份偏厚,上部烟糖含量相对较低,而总碱含量大于3%,对品质均较为不利,总体上各处理间品质差异不显著。[结论]烤烟大田生长不揭膜虽然可以减少氮用量和氮流失,但是地膜带来的胁迫或许是造成品质不协调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保水剂对烤烟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保水剂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在保水剂不同施用量条件下,对烤烟净光合速率及其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烤烟光合指标日变化,并采用Excel2007和SPSS13.0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4个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多出现在9:00或11:00,没有"午休现象";随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烟叶的光合能力总体上逐渐增强;未施保水剂的烟株净光合速率主要受蒸腾速率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施用保水剂的烟株净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导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结论】保水剂可以增强烟叶的光合能力;4个处理以保水剂施用量为45kg.hm-2的光合能力最强;延边雨季为土壤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这是烤烟成熟期没有"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保水剂主要是通过调节烟叶的气孔导度,进而影响其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掌握百色烟区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烤烟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应用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前期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影响不大,但腰叶、顶叶成熟的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变晚。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大,在种植密度相同时,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呈递增趋势;减小种植密度有利于顶叶的开片生长及有效叶片数的增加。综合各经济性状及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A2B3处理(行株距120 cm×50 cm,施氮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能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烟叶质量。[结论]在百色特定的气候、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种植密度以行距120 cm,株距50 cm,纯氮用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南方多雨区不同氮素追肥比例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进行。以K326为材料,氮素追肥占总氮量的比例设3个水平(T1为40%、T2为50%和T3为60%),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氮素追肥比例在40%~60%范围内,氮素追肥比例越大,有效叶数越多(T2=T3>T1)、单株叶面积越大(T3>T2>T1)、叶面积指数(LAI)越大(T3>T2>T1)、产量越高(T3产量最高,为2 281.05 kg/hm2),但上等烟比例显著下降;追肥比例为50%时,烟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结论]在南方多雨区烤烟生产中,氮素追肥占总氮量的最佳比例为5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土壤酸碱度及施硫量对烤烟全硫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探讨安徽烟区不同pH水稻土和施硫量间的相互效应,摸清不同pH及施硫量对烤烟烟叶含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施用白云石粉对皖南植烟土壤起到明显降酸作用;在烤烟大田生长期间,冬耕时施入土壤的白云石粉的调酸作用逐渐减弱。在皖南烟区,pH降低有利于烤烟对硫的吸收;随着施硫量的增加,烤烟的上、中、下部烤烟的全硫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烟叶硫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上部叶硫含量、中部叶硫含量、下部叶硫含量。过量施硫对烤烟的经济性状会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安徽省烟区在植烟时调节土壤pH和合理施硫是控制烤烟硫含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合理的烤烟群体结构。[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与净光合速率、单叶重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烤烟叶片的气孔导度、光下最大荧光、实际光化学效率升高。种植密度为17 175株/hm2时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种植密度为15 150株/hm2时的单叶重虽然最高,但上中等烟率降低了5.11~10.58个百分点,均价降低了0.88~0.99元/kg,产量降低了342~453 kg/hm2,产值下降了8 166~9 273元/hm2。种植密度为19 350株/hm2时的上等烟率、橘色烟率、产量和产值较高。[结论]降低种植密度可提高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单叶重,但种植密度过低将降低烤烟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烤烟叶片的生长规律。[方法]以烤烟G80为试验材料,利用2014—2016年烤烟育苗、大田栽培的试验数据,分析烤烟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叶片生长规律。[结果]烤烟新生叶片全日生长量不断加速,依次成为全株生长速度最快的叶片,然后,依次进入不可逆转的生长减速。各叶位叶片长度和宽度最快生长期均在从主要依靠功能叶片输入有机物生长向主要依靠自身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生长期间出现。指出烤烟叶片生长过程中长度和宽度增加、叶面积增加、干物质增加最快时期和光合生产率最高时期依次出现,烤烟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因外形不同和同一叶片不同时期因外形变化叶面积校正系数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叶片生长规律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栽培调控措施对南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栽培调控措施对广西省南丹县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烟草品种K326为试材,研究密度、施氮量和打顶留叶数对南丹县烟叶香气成分含量和比值的影响。[结果]随密度增加,南丹烤烟的碱性香气物总量下降,酸性香气物总量有所增加,中性香气物总量以高密度时略高;随着施氮量提高,烤烟的碱性香气物总量依次增高,酸性香气物总量下降,中性香气物总量则以低氮水平时的较高;随着留叶数增加,烤烟的碱性香气物总量下降,酸性香气物总量以中等留叶数较高,中性香气物总量以少留叶时的较高;香气成分含量比值(A值、B值和AI值)以中等密度(18000株/hm^2)、低施氮量(67.5 kg/hm^2)和中等留叶数(17片/株)时较高。[结论]适当降低施氮量对提高南丹烤烟香气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