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造价较低的塑料大棚普遍被花卉生产者采用.然而,由于冬季棚内气温、土温均较低,大棚长时间封闭,加上管理不善,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冻、湿、风、气、病"五害",轻者影响花卉生长,重者造成花卉死亡,应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2.
在良种牲畜的引种过程中存在输入性疾病被引进的风险,加之长途运输、改变饲养环境、免疫抗体水平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应激死亡或发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增大,有时直接导致外来病随牲畜引进而引进,对本地畜牧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笔者现结合昌吉市一规模牛场引进牲畜时的一些防治措施提出建议,供对通过引进良种牲畜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牛的"急性瘤胃臌气病"中兽医叫"气胀".此病主要发生在盛夏至初秋季节.多因牛一次采食过量鲜嫩多汁而又容易产气发酵的青绿饲料(如幼嫩的苜蓿、鲜地瓜秧等)引起.  相似文献   

4.
<正>在繁忙的春耕生产中,牛马驴骡大牲畜在使役过程中常发生跛行病(俗称瘸),影响生产。为此,现将检查跛行病的技术介绍如下。确定患肢牲畜出现跛行后,往往不知道是哪条腿患了病。患肢的确定,可用口诀来解决,即"抬在患,低在健"。可让牲畜运动,然后细心观察。哪条腿着地负  相似文献   

5.
大牲畜(牛、马、驴)的"杂病"归属系统病,都是不明显的病.越是这样的病越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而且还很难调治.为此,现将大牲畜的几种"杂病"及其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饲养大牲畜的农牧民参考.  相似文献   

6.
春天,人普遍出现周身无力、昏昏欲睡的现象,即我们常说的"春困".这是因为春天一来,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体表,供给大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加之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耗氧量加大,大脑的供氧量不足,于是产生春困.此外,春天白昼时间增加,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缩短,也使人容易疲乏.  相似文献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经过7年攻关,研制出针对牲畜因进食草原有毒"疯草"而中毒的解毒剂,牲畜只要注射了这种解毒剂,即使吃了各类有毒"疯草"也会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8.
冬去春来,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体阳气升发,气血趋向于表,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及汗腺分泌增多.各组织器官负荷加重,于是中楸神经系统产生了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早晨不易腥来,醒后又昏昏欲睡,这种现象俗称"春困".春困虽不是病态,但疲惫的精神状态对生活、工作和学习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在饮食上加以调理,能有效地解除春困,使你精力充沛.  相似文献   

9.
夏秋季节,气候闷热,阳光照射时间长,畜禽在使役、运输或饲养于狭小闷热的圈舍中,容易发生中暑病。此外,劳役过度,久渴失饮,特别是牲畜在饱食、驱赶、赛跑及运输后,心脏衰弱以及牲畜过肥、体质瘦弱等因素,也是引起中暑的诱因。因此,在夏秋必须重视防治家畜中暑。  相似文献   

10.
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有一种恶性杂草,2004年长得特别多,呈蔓延肆虐之势,侵食着草地,给畜牧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种草开黄花,当地人把它叫做"吃草花",藏名叫"杂扎"(意为草的敌人),牲畜不吃,凡是有它存在的地方窄叶型畜食草和麦类作物会自然萎缩枯死.  相似文献   

11.
<正>春天来了,大地解冻,万物复苏,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也有一些人会感到困乏没劲,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此谓"春困"。春困虽非疾病,却是亚健康的表现。"春困"是这样产生的"春困"并不是病态,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因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外界气候发生变化,人体也就会出现相应的  相似文献   

12.
在医院里,常有一些病人因一时治疗效果不佳,就拿着一本书或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找医生:"你看,我是否得了这种病".尽管医生耐心解释:"不能光看症状差不多,你得的不是这种病".但是,病人仍然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13.
犊牛"脐出血",指脐带断端或脐孔出血,多发生于脐动脉出血或脐周边小血管出血.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容易发生脱血危险.  相似文献   

14.
朱先春 《世界农业》2007,(12):64-65
今天在加拿大阿尔伯达州的农场工人比任何时候都喜欢和他们饲养的牲畜生活在一起。他们不仅可以享用牲畜的粪便给土地带来的营养好处,而且在冬季还能有牧草对牲畜进行饲养。他们正在意识到:这种饲养方式正在给环境带来越来少的负面影响。而这,首先得益于"生态农庄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正> 牲畜面神经麻痹,中兽医称口眼歪邪、歪嘴风.此病是受寒风刺激,或其它一些疾病如耳炎、外伤等继发而成.主要发生于马,骡、驴单蹄兽,其它牲畜发病少.患畜主要病状是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单侧性的面神经麻痹,常是夜间受到寒风或潮湿,病畜次日即发生嘴唇下垂或歪斜一侧,耳下垂,眼呈半闭合状,流泪,鼻孔稍变狭窄,采食困难;有的虽能进食,但食物容易在麻痹侧的日颊内停留.双侧性的面神经麻痹多是由其它疾病继发而成,其病状为上下嘴唇麻痹下垂,刺激时其反应机能减退,双耳下垂,双眼呈半闭合状,两鼻孔变得狭窄,呼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养羊业大都实行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春季羊群体质欠佳,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病死亡.另外,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病原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也使羊群容易发生疾病.因此,养羊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行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预防羊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病原可以危害多种牲畜动物,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鸭大肠杆菌病是养殖期间很容易发生流行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其中对幼龄阶段的雏鸭造成的威胁最为严重,病原可以经消化道、呼吸道、蛋壳、交配、种蛋进行传播。本次研究结合一起实际发病病例,探讨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地控制疾病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牲畜养殖户常常会遇到新生仔畜呼吸停止但脉搏尚有、反射消失但心脏微跳等"假死"现象,此时若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施行救治,对保证仔畜成活,提高收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水稻稻瘟病发生量大,且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20.
三漏"是指柴油机漏油、漏水、漏气的简称.柴油机"三漏"的危害性很大:一是增加了油料消耗,浪费能源,增加作业成本;二是加速了机械零件磨损,技术状态恶化,功率下降;三是缩短了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加大修理费用;四是容易发生事故;五是影响车容车貌和机器整洁;六是污染环境.因此,如果柴油机出现"三漏",应及时修复.下面介绍几种治理"三漏"的方法,供机手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