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出性状优良、粗蛋白含量较高的高产品种,对32个平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时间、头潮菇产量、菌盖颜色、菌肉质地和最适出菇温度等基本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并依据植物新品种权测试指南(糙皮侧耳),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比较各菌株子实体菌盖及菌柄的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低温型菌株XKPL007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7.8 mm/d),且头潮菇产量高(236 g/袋),中温型菌株XKPL004的出菇期较短,接种至子实体发生时间仅24天,头潮菇产量高(240 g/袋);各测试菌株的菌盖粗蛋白含量均比菌柄中的含量高,菌盖粗蛋白含量最高为32.31 g/100g,菌柄中最高为17.24 g/100g,其中XKPL008和XKPL025的菌盖、菌柄粗蛋白含量总体较高,分别为32.31 g/100g、13.22 g/100g和31.97 g/100g、16.57 g/100g。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三次发酵料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株,首先测定20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生物量,再通过二次发酵料栽培观察不同菌株催蕾期菌丝生长状态,记录原基形成时间,采收后观察子实体颜色,记录第一潮菇采摘时间和采收持续时间,统计子实体产量;分别随机选取10个子实体,测量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采摘第二潮菇,统计子实体产量,计算总产量。采用三次发酵料工厂化栽培901商业菌株和K 6菌株,901商业菌株为对照,按照等级分别统计三潮菇产量和计算总产量。结果表明:菌株U3菌丝生长速度快,为4.85 mm·d-1,且与其他菌株相比,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8302菌丝生物量较大,为2.48 g·100 mL-1,其次是K6,为2.33 g·100 mL-1,两者组间差异不显著;二次发酵料栽培结果表明,菌株MG、XXX、901、FG、W192、914、福蘑38、8305和K6综合表现较好,菌丝长势较好,覆土后第一潮菇采摘时间为17~19 d,第一潮菇采收持续时间为8~10 d,其中菌...  相似文献   

3.
对17个猪肚菇(Pleurotus giganteus)菌株子实体数量性状(单菇质量,菌盖质量、直径、厚度,菌褶宽度,菌柄长度、直径,菌盖质量/单菇质量)进行测定分析和概率分级,结果表明:17个菌株子实体数量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变异系数范围为7.81%~26.19%;经K-S检验只有菌盖质量不符合正态分布,对其余7个数...  相似文献   

4.
将搔菌后的蟹味菇栽培瓶分别置于蓝光、红光、绿光、绿蓝光、红绿光、红蓝光、红绿蓝光和黑暗环境进行培养,以工厂生产的蟹味菇为对照,测定单瓶子实体数量、产量以及菌盖直径和厚度、菌柄直径和长度,采用色度计测定菌盖和菌柄颜色(L*值、a*值、b*值、c*值),采用质构仪测定子实体硬度、黏附度、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和黏聚性。结果表明:黑暗处理的子实体数量最多,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绿蓝光、红绿光处理的产量较高,红光处理的较低。黑暗处理的菌盖厚度较小,红蓝光处理的较大。红光和黑暗处理的菌盖直径较小,CK和蓝光、红绿蓝光处理的菌盖直径较大。CK和绿光、绿蓝光处理的菌柄直径较小,红光、黑暗处理的较大。CK的菌柄长度较短,黑暗处理的最长。绿蓝光处理的蟹味菇子实体商品性状和口感较好。研究结果可为蟹味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富硒能力较好、产量稳定且综合性状好的工厂化适栽秀珍菇菌株,并掌握其富硒规律,对10个低温刺激型秀珍菇菌株开展了耐硒水平、富硒能力、栽培出菇特性测试,并对不同菌龄菌棒出菇的子实体、子实体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100 mg·L-1 Na2SeO3固体培养基上秀珍188、秀珍195和永州6号的耐硒能力较强;在0~10.0 mg·L-1 Na2SeO3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永州6号、秀珍P-6和台秀57富硒能力较高;综合出菇栽培表现,筛选确定永州6号为优良富硒菌株。永州6号秀珍菇菌棒菌龄为120~160 d出菇的子实体硒含量较高且稳定,菌盖的富硒能力高于菌柄,菇蕾期子实体硒含量最高。该试验结果为富硒秀珍菇栽培菌株选择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Shannon-Wiener’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对39个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株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研究毛头鬼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9个毛头鬼伞菌株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1.67,菌盖颜色和菌柄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小,菌盖宽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5个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5.44%~26.23%,所有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都大于10%,变异程度较高。菌丝长势、菌盖顶部凸起、菌盖鳞片数量、菌盖颜色、菌盖顶端颜色等14个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Q型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5处将供试菌株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菌株特征为菌盖鳞片数量少;第Ⅱ类群菌株特征为菌柄膨大位置为近基部;第Ⅲ类群菌株特征为菌柄形状为近棒状;第Ⅳ类群菌株特征为子实体长度长,采收期晚;第Ⅴ类群菌株特征为菌盖颜色为浅黄色。R型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81处将农艺性状划分为2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2个性状,菌柄形状与子实体的菌盖与菌柄的相对位置相关性明显,其他性状之间相对独立;第Ⅱ类群包含5个性状,...  相似文献   

7.
以8株长根菇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拮抗试验和分子鉴定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的4株菌株进行子实体形态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各长根菇菌株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其中菌盖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16%.菌株HYE子实体形状好、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颜色好,适合在吉林省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8.
光照是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将平菇菌袋分别置于0 lx、250 lx、500 lx和1 000 lx 4组不同光照强度下,设置环境温度为18℃、CO2浓度0.06%、湿度99%,比较不同光照强度处理的菇蕾数量、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平菇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不同,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菇蕾数量减少,菌盖长/菌柄长比值增大;0 lx组菇蕾数最多,菌盖长/菌柄长比值显著小于其他处理,而其余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菌柄长度,500 lx组最小,与1 000 lx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小于0 lx、250 lx组。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平菇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0 lx组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多数氨基酸和磷、铁的含量也较高;500 lx和1 000 lx组的多糖含量较高;氨基酸Pro和脂肪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形态特征和菌丝生长条件,比较大杯蕈和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子实体形态、部分营养成分,并研究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白色,盖半球形或伞帽形,后期表面不光滑,有肉质瘤状凸起,菌盖肉质肥厚;菌柄灰白色或黄白色,菌柄短,粗壮;菌褶不等长,分叉;菌盖、菌柄的半纤维素、粗纤维、纤维素的含量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生长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麦芽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麸皮;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7~30℃;最适pH为7。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香菇优良杂交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5个优良栽培菌株为亲本,设计3对杂交组合,获得55个杂交菌株,其中19个杂交菌株出菇正常。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平均单菇重等8个性状对19个杂交菌株进行综合评价。在3对杂交组合中,QK-8、QK-15、W-2、W-13和Q6-12等5个杂交菌株的关联度排名较靠前,农艺性状和子实体性状也明显优于亲本和其它杂交菌株。  相似文献   

11.
对5个不同来源的香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始菇期、出菇产量、子实体商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庆科212和868单棒产量最高;庆科212、538、808的菇形较好,菇大、菌肉结实较厚、菌柄较短、菌盖直径与菌柄长度比较大;庆科212和538菌龄较短,较适合秋冬菇栽培,且第一二潮菇占比较高,可尝试作工厂化栽培香菇菌株。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光质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将刺芹侧耳菌袋在出菇阶段置于红(A)、黄(B)、绿(C)、蓝(D)、白(E)光下照射,以黑暗条件为对照(CK)。结果表明:黄、绿、蓝、白光照射可缩短刺芹侧耳的生长周期,提高发育整齐程度,且蓝、白光处理的发育整齐度较好;蓝、白光处理的整菇长度(137.8 mm和147.4 mm)和菌柄长度(98.5 mm和107.7 mm)显著短于其它处理;绿、蓝、白光处理的菌柄较粗(最大直径54.8~60.8 mm,最小直径46.3~52.9 mm),但绿、白光处理的菌柄形态不匀称;黄、绿、蓝、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显著大于CK(黑暗)组,其中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最大,且生长后期约25%的菌盖长成畸形,红光和黑暗处理的菌盖多为圆形,形状整齐;蓝光及白光照射使菌盖颜色变黑、变蓝;红光照射的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21.97%,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红、蓝光照射的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含量低于黄光和黑暗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时,根据子实体生长状态及时调控光照,将有利于生产出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以10株烟色离褶伞菌株为试材,按照拮抗、固体和液体菌落生长、农艺性状栽培试验的方法,进行不同烟色离褶伞菌株亲缘关系和菌株生长特性研究,以期为烟色离褶伞工厂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通过拮抗试验初步判定出A、B、E、F、I菌株是各自独立菌株,C、D、J、G、H菌株为同一菌株。F菌株综合性状最佳,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菌丝生长均匀,且生长速度最快,达到(4.45±0.01)mm·d-1;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菌球密度最大,为188个·mL-1。菌球直径最小,单个菌球直径为1.23 mm,生物量为253 mg·(10mL)-1。在出菇栽培试验中,F菌株的污染率最低,出菇整齐,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其它菌株,达到55%。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平菇不同规格子实体对品质的影响,以平菇650、新科106和新科108为材料,测定并分析比较了第1茬菇和第2茬菇5种规格子实体的含水量、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第1茬菇子实体含水量总体高于第2茬菇;第1茬菇和第2茬菇子实体规格不同,含水量存在差异,即随着菌盖直径增大,含水量有增大趋势。不同品种子实体粗蛋白含量略有差异,3个品种第1茬菇和第2茬菇粗蛋白含量均呈现出随菌盖直径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菌盖直径3~5 cm时,粗蛋白含量较高。3个品种均是谷氨酸含量最高,新科108在菌盖直径为4 cm时谷氨酸含量(w,后同)最高,为25.3 mg·g-1。综上可知,平菇菌盖直径3~5 cm,鲜菇含水量≤90%,粗蛋白含量≥25%,谷氨酸含量≥24.0 mg·g-1可作为优质平菇的品质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从8个金针菇栽培菌株中获得13种不同的黄色单核体菌株和3种白色单核体菌株;单核体出菇实验结果表明,5种黄色单核体和2种白色单核体可以形成单核子实体,其中,黄色单核子实体间在菌柄、菌盖颜色方面差异较大,而且部分单核子实体本身的菌盖和菌柄的颜色也具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控制子实体黄颜色的因子存在复等位因子。  相似文献   

16.
羊肚菌新品种"中菌羊肚菌1号"是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巴西镇采集到的野生羊肚菌子实体,经菌株分离、初筛、复筛、中间试验和示范栽培,选育出的稳产、高产菌株。从播种到采收50 d~70 d,鲜菇产量0.308 kg·m-2。成熟子实体菌盖纵棱极为明显,横棱向内凹陷、不规则,菌盖顶端呈圆钝形,红褐色至深棕色。菌柄光滑、颜色为近白色,纵切面呈梯形,菌盖与菌柄交接处有凹陷但不明显。子实体兼有单生和丛生方式。"中菌羊肚菌1号"子实体性状好、稳产、高产、环境适应性广,适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分析真姬菇新菌株"闽真3号"的营养成分、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结果为,子实体含热量117 k J/100g,总碳水化合物3.4%,膳食纤维2.06%,富含谷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营养价值高,质硬而脆,品质好;菌盖呈灰褐色,菌盖直径与菌柄长度均匀,有效菇蕾数较对照白玉菇007多,整齐度好,出菇时间比对照缩短15~20天;多年生产示范表现丰产、稳产,商品性状优于对照,平均每袋产量450 g,成品率高达90%,较对照提高15%。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单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将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L808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的细胞核分别导入含有基因型A2和B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细胞质中,构建了L808-A2和L808-B菌株,以探讨异源细胞质对香菇栽培菌株L808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L808-B在PDA培养基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与L808和L808-A2相比,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与L808的子实体相比,L808-A2和L808-B的菌盖和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以及菌盖和菌柄重量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但菌褶宽度以及菌盖和菌柄硬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808两潮子实体的总产量为18112.72 g,L808-A2为17180.10 g,L808-B为22882.77 g。  相似文献   

19.
林静雅  张姣  樊玉萍  杜丹  赵朝阳  袁峰 《食用菌》2023,(6):40-42+45
为探究“中医农业”技术在大球盖菇生产的应用效果,以大球盖菇菌株XDQ-2为供试菌株,在其子实体生长期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中药制剂微生物菌肥1号。结果表明,喷施微生物菌肥1号对大球盖菇菌盖直径、菌柄长度、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有一定正向作用,并且随着微生物菌肥1号体积分数上升,可显著提高防治大球盖菇菌床虫害效果,且喷施2次的防治效果优于喷施1次,以喷施微生物菌肥1号体积分数为4%的防治效果最佳。土壤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菌糠还田后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未还田的土壤。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辽宁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的优良糙皮侧耳菌株,以19个糙皮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污染率、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14号菌株综合指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其母种和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均较好,生物学效率较高,为105.8%,子实体菌盖颜色深灰色,菌柄3.1~6.8 cm,朵大韧性好,菇型紧凑,菌盖肥厚,中等大小,光泽好,可作为生产用优良菌株。C10、C2号菌株子实体性状一般,但其母种及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强、生物学效率高,利用秸秆能力强,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