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优良丛生笋用竹及杂种竹竹笋品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报道对同一栽培条件下的10种优良丛生笋用竹及4种杂种竹竹笋品质评价的研究结果.通过对各种竹笋的鲜食品质、加工性能及营养成份含量的综合评价,评选出三类优良竹种:第一类为优良鲜食型笋用竹种,包括版纳甜竹、云南甜竹、麻版1号竹,其鲜笋鲜食品质最好,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笋期长,产量高,但加工成干笋色泽欠佳;第二类为优良加工型笋用竹种,包括麻竹、毛麻1号竹、毛笋竹,其竹笋加工成干笋色泽最佳,笋体大,易加工,产量高,但鲜食品质较差,营养成分含量一般或较差;第三类为鲜食和加工兼用的优良竹种,包括撑篙竹、大头典竹、绿竹、吊丝竹、吊麻5号竹、撑麻7号竹,其竹笋鲜食品质及加工性状均较好,营养成分含量一般或较好,这些竹种的竹材材质较好,生长适应性较强、较抗寒,作为笋材两用竹在粤北以北的地区推广种植潜力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绿竹、吊丝单笋体四种保鲜处理的对比试验和工艺指标筛选 ,探明 :以色泽、硬度、口味、营养、卫生、成本为主要考察指标 ,丛生竹笋保鲜以“去壳—杀青— SM浸液—真空袋装—灭菌”处理 ,效果为佳。保鲜笋存放 3个月 ,与原笋比较 ,色泽、组织硬度近原 ;纤维、总糖、蛋白质分别 0 .0 3、- 0 .0 5、- 0 .0 4个百分点 ;Vc损失较多 ,降 2 7% ;可食率更高 ;袋笋完好率 93.7% ,笋体食用性能几近不变 ,大肠菌群、重金属元素等食品卫生指标符合果蔬类罐头食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选择我国重要经济竹种龙竹、云南甜龙竹、版纳甜龙竹和黄金碧玉竹4种大型丛生竹种,研究了这些竹种的发笋情况、笋高生长规律以及施肥对竹笋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竹种的竹笋形态均呈锥形,笋体颜色深浅不一,个体大小不一,龙竹笋体最大,黄金碧玉竹笋体最小;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黄金碧玉竹退笋率最低(17%),其他依次为版纳甜龙竹(19%)、云南甜龙竹(22%)、龙竹(25%);黄金碧玉竹的出笋期最长(222 d),其他依次为龙竹(170 d)、云南甜龙竹(153 d)、版纳甜龙竹(100 d);4个竹种的竹笋生长均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各竹种竹笋出土后30 d内高生长缓慢,30~80 d高生长较快,80 d以后高生长趋缓直至停止生长;4个竹种的竹笋生长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年降雨量大的地区,竹笋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最好;施肥能明显降低退笋率,延长发笋期,增加笋直径;不同肥料种类对竹笋生长的影响不同,各竹种均表现为施用尿素的竹笋生长效果最好,其次为施用复合肥,施用过磷酸钙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绿竹Dendrocalamopis oldhami、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的竹蔸苗为研究材料,在南宁市营造试验林,研究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后半年,绿竹的造林成活率为96.87%,新竹长势好,勃氏甜龙竹的成活率为50.63%;2个竹种新竹的数量、地径和高度均与母竹秆基径呈正相关关系,造林后半年至1年的新竹数量、地径、高度均与造林后半年的相应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强竹蔸造林抚育管理,促进造林前期的生长量,有利于提早成林。  相似文献   

5.
17种丛生竹笋的感官与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17种(含无性系)丛生竹笋的感观品质进行品尝评价及其一些风味物质的测定,分析了丛生竹笋主要几种风味物质与竹笋风味品质的关系,认为勃氏甜龙竹、云南甜龙竹、麻竹、绿竹等是优良的笋用竹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云南以大型丛生竹为特色的竹类资源开发中贯彻的主导思想,即走现代竹产业之路。其核心是选择优良竹种、培植优质资源,立足较高起点、开发高新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集约经营,三种效益兼顾、保证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5种中型丛生竹笋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5种应用广泛的中型丛生竹(慈竹、佛肚竹、棉竹、香竹、撑绿杂交竹),研究其笋期生长规律,为其推广栽培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个竹种的出笋高峰期集中在6-8月份;出笋持续时间为94~290 d,其中香竹笋期最长,慈竹笋期最短;各竹种退笋率为12%~21%,其中撑绿杂交竹退笋率最高,香竹退笋率最低;种植地的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直接影响笋期生长,表现为年平均温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的地方竹种的退笋率越低、笋期越长及笋体越大;施肥能够促进各竹种笋期的生长,肥料种类不同其促进作用也不同,其中尿素的处理效果最好,氮磷钾复合肥次之,普通过磷酸钙的处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四川雅安地区2种大型丛生竹耐低温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慈竹和撑绿杂交竹为材料,对四川雅安地区不同海拔2竹种叶片进行净光合速率测定,并对采取的竹叶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光合色素进行测定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慈竹和撑绿杂交竹耐低温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海拔对慈竹和撑绿杂交竹的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大,对MDA含量影响不大.低海拔时,撑绿杂交竹具有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慈竹的POD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很高.高海拔时,慈竹的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比撑绿杂交竹高,且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这可能是慈竹净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撑绿杂交竹的一个原因,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对慈竹具有高净光合速率可能起到很大调节作用.低海拔慈竹和撑绿杂交竹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而高海拔慈竹的净光合速率却远高于撑绿杂交竹.慈竹在高海拔的适应性比撑绿杂交竹的强,撑绿杂交竹不适宜在高海拔栽培.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云南省林业厅计划在全省 9个地、州、市发展 8个乡土竹种 ,总面积达 4万hm2 ,其中主要以大中型丛生竹为主 ,尤其以龙竹、甜龙竹、麻竹和杂交竹为主要发展竹种。丛生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助于各地快速发展竹子生产 ,也有利于云南山区农民脱贫致富。1 研究竹种主要以甜龙竹 ,为主其品种为勃氏甜龙竹 (Dendrocalamusbran disii)、版纳甜龙竹 (D .hamiltonii)均为大型丛生竹。一般丛生竹没有长距离地下走的竹鞭 ,竹蔸部分就是地下茎 ,秆基上的大型芽一般在春末夏初开始萌发 ,初为向地生长 ,后…  相似文献   

10.
大型丛生竹的培育技术及其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基于多年的研究及实践,对大型丛生竹的造林技术、集约经营技术、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并深入分析了大型丛生竹资源利用的现状,据此提出其综合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围绕四川竹业资源培植需求,对8个丛生竹竹(品)种引种栽培3 a的生长性状变化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从立竹胸高断面积、竹丛篼幅及冠幅的变异系数变化,探讨了竹丛生长的营养空间拓展及其立地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丛生竹造林3 a的生长增殖已正常地表现出丛生竹无性系种群增长及结构动态,竹林已具备资源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丛生竹快速繁殖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丛生竹带篼埋杆育苗、埋节育苗、扦插育苗、以苗繁苗、应用GGR等育苗方法,探索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竹种的造林方法。观察了丛生竹“南竹北移”在江西西部的生长发育情况,提出丛生竹冻害等级和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闽南滨海沙地丛生竹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闽南滨海沙地 ,通过挖大穴、客土、施基肥等措施 ,营造的麻竹、绿竹等丛生竹种 ,经过科学的管理 ,3年出效益 ,4年可成林 ,实践证明麻竹、绿竹等丛生竹种可作为除基干林带外的老林带二代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雷竹笋产量与立竹密度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雷竹林立竹密度在 1.2~ 1.5万株 /hm2 ,平均单株笋重、雷竹笋产量随立竹密度增加而增加 ;平均每株母竹发笋数随立竹密度增加而下降 ;立竹密度超过 1.5万株 /hm2 时 ,以上 3项指标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热带大型丛生竹林景观、珍稀特有竹种资源均为国内外之首 ,民族竹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但与省外相比在长期以来产业开发却明显滞后。近年来 ,云南竹类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社会对竹产业开发认识不断提高 ,竹产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云南竹类研究和竹产业开发的成果和存在问题 ,提出并探讨了切实保护竹类多样性、大力开发民族竹文化资源、推进大型丛生竹产业化、发展特色竹产业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丛生竹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是丛生竹造林的新方法,在生产中越来越受重视。此项研究从立地条件、竹种和种源选择,母竹运输贮存,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应用生根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枝条粗壮、秆壁较厚、易于生根的黄金间碧玉、甜龙竹、龙竹等大中型丛生竹种,扦插、埋节前先用相应的生长素处理,采用全面整地或带状清理大块状整地,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造林,造林5m×6m  相似文献   

18.
版纳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是一个体型巨大的丛生竹类。它的竹笋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竹茎被广泛用做编织和建筑用材。版纳甜龙竹生长迅速,对改善不丹南部的贫穷现状具有很大的潜力。由于版纳甜龙竹是当地较好的可以用作商业用途的树种,所以为了防止不可持续的采伐,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版纳甜龙竹产量的营林措施时,要确保它的可持续发性。我们基于农民对竹产量的要求确定了3种版纳甜龙竹的采伐方式:择伐、U型伐(horseshoe cut)和皆伐,以无采伐为对照,试验对比了不同采伐方式的效果,试验期超过2个生长季。虽然3种采伐方式对竹笋产量没有差异,但采用U型伐时竹笋的产量最高。无采伐的竹林,竹材产量高于采伐过的竹林。在采伐的竹林中,竹材产量最高的是U型伐的竹林,但其产量与采用皆伐方式的竹林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U型伐技术能使竹笋和竹材产量最大化,虽然U型伐对新竹笋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其长期收获的可持续性仍需要进一步评估。即使竹材产量和当年的新竹数量似乎影响了新竹笋的发生,本研究仍发现竹材的收获量和竹笋的再生量有更强的关系,这表明补偿生长机制影响了竹笋的再生。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温州丛生竹类资源及分布现状,并对主要经济丛生竹的性状作了简介,在分析现有丛生竹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设想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结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每hm2总株数、林分平均胸径、年龄等23个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可知: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平均胸径,每hm2内胸径为4~5 cm5、~6 cm株数,竹株年龄2 a3、a4、a生株数计6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每hm2内与1 a5、a生株数计2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海拔、每hm2内总株数、平均年龄等15个因子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影响林分竹笋产量的23个因子中,林分平均胸径和每hm2内2~4 a生株数是衡量竹笋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提高林分平均胸径和增加林分中2~4 a生株数比例是对目前合江方竹笋用林进行技改的主要手段。同时,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可将13个样地划分为高产型、中产型、低产型3个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