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湖州市7种主要林分类型植被的枯落物层持水性能和土壤层蓄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林分类型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量存在差异,枯落物现存量变化范围为5.92~ 9.88 t/hm2,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范围为49.00% ~58.11%,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1 934.8~2 324.4 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疏林>马尾松林>灌木林>杉木林>毛竹林,林地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疏林>灌木林>毛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的林地持水能力要好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全市非毛管总蓄水量为12 919.2万t,最大蓄水量为43 617.7万t.  相似文献   

2.
近自然经营是当今一种兼顾森林可持续发展和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经营方式之一。为了研究近自然经营对不同林龄人工油松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文章以燕山北麓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地点,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浸水试验的方法,对其林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近自然经营下油松人工林的枯落物蓄积量、有效拦蓄量高于当地常规经营下的林分,但低于未经营的林分。(2)近自然经营改善了人工油松林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其中,近自然经营下的土壤毛管孔隙度与土壤蓄水量均大于未经营与常规经营。(3)从综合情况来看,林地的土壤和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表现为近自然经营(1662.42t/hm^2)>未经营(1526.12t/hm^2)>常规经营(1379.18 t/hm^2)。因此,近自然经营有利于提高人工油松林的水源涵养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华北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林、油松-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5种类型防护林的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研究方法为浸泡法和环刀法。结果表明:1)枯落物蓄积量范围为11.26~17.75 t/hm2,山杨-白桦林最大,油松-华北落叶松林次之,白桦林最小,华北落叶松林、油松-华北落叶松林未分解层蓄积量大于半分解层,山杨-白桦林、白桦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林规律相反。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31.27~51.75 t/hm2,有效拦蓄量为23.69~27.70 t/hm2,均表现为山杨-白桦林最大,华北落叶松林最小,持水量(率)、拦蓄量(率)半分解层均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和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分别呈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3)土壤容重为1.18~1.23 g/cm3,总孔隙度为43.75%~58.47%。土壤有效持水量为64.71~131.09 t/hm2,山杨-白桦林最大,白桦林次之,华北落叶松林最小,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4) 5种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大小排序为山...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临安市水涛庄水库集水区森林地表土壤和林下枯落物的取样分析,分别对11种森林类型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该区域森林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枯落物水源涵养总量为9.17×10~4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17.10 m~3/hm~2,单位面积持水拦截量表现为马尾松-白栎-短柄枹栎混交林青冈栎林麻栎林短柄枹栎林山核桃林灌木林毛竹林金钱松林马尾松林高节竹林杉木林;土壤水源涵养总量为2108.41×10~4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3931.06 m~3/hm~2,单位面积持水量表现为马尾松-白栎-短柄枹栎混交林青冈栎林毛竹林麻栎林短柄枹栎林金钱松林高节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灌木林山核桃林。  相似文献   

5.
人工针叶用材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  陈杰  李涛  刘福江 《吉林林业科技》2007,36(3):14-17,20
从树冠截留降雨、枯落物持水及土壤蓄水三个方面对辽东山区人工针叶用材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各人工针叶用材林生态系统树冠的截流率为18.3%~28.5%;枯落物贮量为10.1~19.4 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决于枯落物贮量及其最大持水率,最大持水率为自身干重的1.5~2.5倍;0~40 cm土层的土壤蓄水量为840~1520 t.hm-2。综合分析表明:6种人工针叶用材林的涵养水源功能主要决定于土壤蓄水量,树冠截留雨水和枯落物持水起辅助和调节作用,其中,长白落叶松林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强,其次是华山松林、日本落叶松林、红松林、油松林,而云杉林的涵养水源功能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监测不同林分结构马尾松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探究影响其效应的主要结构因子及相关关系,为马尾松林抚育经营管理提供参数。[方法 ]在三峡库区九岭头林场选取9块马尾松林样地,调查其林分结构参数,即叶面积指数、胸径、冠幅、角尺度、Margltf丰富度指数及林木竞争指数等,分别采用室内浸泡法和环刀法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特性进行定量研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林分密度与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枯落物层总有效蓄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Marglt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最大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枯落物层总有效持水量不相关。林分结构的变量组合分别解释了马尾松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的54.06%和61.80%。[结论 ]林分结构与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密切相关,即林木竞争力越强,林木生长状况越好,林分蓄积量越多,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越好。  相似文献   

7.
对皖东低丘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储量、持水量、吸水速率、拦蓄量等水文参数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麻栎林(8年)、湿地松林(24年)、马尾松林(14年)、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储量依次为21.53t/hm^2、21.34t/hm^2、15.51t/hm^2、12.45t/hm^2;天然次生林枯落物未分解层最大持水率315%,枫香林275%、麻栎林249%、松栎混交林175%、湿地松林174%、马尾松林149%;松栎混交林枯落物半分解层最大持水率252%,天然次生林225%、麻栎林222%、枫香林215%、马尾松林183%、湿地松林181%;8年生麻栎林拦蓄能力最强,有效拦蓄量达34.48t/hm^2,其次为天然次生林、湿地松林(24年)、马尾松林(14年),阔叶树、针阔混交林拦蓄能力明显高于针叶树:短周期麻栎薪炭林造林后前3年林分枯落物储量少,第4年枯落物明显增加,并形成半分解层,7年生麻栎林有效拦蓄量已超过14年生马尾松林,8年生其枯落物储量高于当地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作用。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地区5种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台山地区门限石林场南梁沟5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量与土壤容重及孔隙度进行测定,研究5种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5种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平均蓄积量为29.7t/hm^2;枯落物平均最大持水率为201.2%;5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均小于对照荒草坡;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大于对照荒草坡;林地土壤暂时贮水量与涵养水源总量均大于对照荒坡。由此可知,针阔混交林对林地土壤改良效果及涵养水源功能均优于人工林与灌木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时,可以考虑优先营造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9.
川西高山树线群落交错带地被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带法,以川西米亚罗林区鹧鸪山高山树线群落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交错带地被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被物最大持水量为33.55~140.03t·hm-2,暗针叶林>林线>树线>密灌丛>草甸>疏灌丛,暗针叶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显著高于疏密灌丛和草甸;林线地被物拦蓄降水的作用最明显;暗针叶林以苔藓层和枯落物层具有最大有效拦蓄效果,林线和树线以苔藓层具有最大有效拦蓄效果,疏密灌丛以枯落物层具有最大有效拦蓄效果,高山草甸草本层、苔藓层、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效果相当;0~30cm土壤饱和蓄水量都在2000t·hm-2以上,暗针叶林>林线>疏灌丛>密灌丛≈草甸>树线;各群落0~30cm土层非毛管持水量为575.89~801.46t·hm-2,表现为暗针叶林>疏灌丛>树线>密灌丛>林线>草甸。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赛罕乌拉4种典型林分为对象,对其林下植被及枯落物层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分结构越复杂,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越大,其截留降雨的能力也越大。②4种林分枯落物的蓄积量范围在12.44~31.60t/hm2,针叶林枯落物的蓄积量明显高于阔叶林。③枯落物持水率大小顺序为山杨林>白桦林>山杨白桦林>落叶松林,山杨林分枯落物的最大吸水率(511%)为落叶松林分(280%)的1.8倍。④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的大小为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枯落物最大拦蓄量大小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混交林>阔叶林。落叶松林的有效拦蓄量最高(为6.56mm),白桦林分有效拦蓄量最小(为3.38mm)。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蓄积量、土壤物理性状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条件下土壤入渗速率的比较,研究各因素对土壤入渗速率的影响,初步总结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入渗规律,为研究林分蓄水保土、提高土壤水分生产力、林分蓄水量及林分的水源涵养价值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江山市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7年10月,选取浙江省江山市典型地段的阔叶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设立标准样地,研究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结果表明,6种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储量为7.86~25.64 t·hm~(-2),由大到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灌木林,且枯落物厚度和储量大小排序一致;最大持水量变化在11.19~33.42 t·hm~(-2),有效拦蓄率范围为87.37%~126.41%,有效拦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灌木林,含阔叶树种的森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优于针叶林;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崇阳县毛竹为研究对象,在4种密度(D1)1 300±100、(D2)1 900±100、(D3)2 500±100及(D4)3 100±100株·hm~(-2)毛竹林分内通过标准地设置与调查对毛竹林分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不同毛竹林密度林冠层截留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截留量之间的差异极显著。半分解以及未分解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之间均为对数方程,半分解以及未分解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均为幂函数方程。不同密度凋落物最大持水量0.81~1.21 mm,并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凋落物总最大持水率380.39%~402.13%。林分有效拦蓄量0.75~0.92 mm,有效拦蓄率292.92%~311.31%,并密度增大而增大。毛竹林土壤土壤含水率11.21%~13.70%,土壤容重1.19~1.34 g/cm~3,毛管总孔隙度52.89%~54.77%,土壤毛管总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非毛管孔隙度9.39%~10.22%。林分密度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其土壤渗透性能影响均不显著。毛竹林土壤饱和蓄水量3 173.35~3286.11 t·hm~(-2),不同密度毛竹林分土壤层饱和蓄水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虽然不同密度毛竹林分土壤毛管蓄水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非毛管蓄水量差异显著。毛竹林水源涵养总量584.15~626.58 t·hm~(-2),土壤蓄水量、林冠截留量及凋落物持水量分别占96.41%~97.91%、0.79%~1.51%及1.30%~2.07%。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松人工林不同林分密度水源涵养功能,以辽西地区35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不同林分密度(1449株·hm-2、1949株·hm-2、2429株·hm-2、3418株·hm-2)油松人工林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总贮水量、非毛管持水量、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量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土壤容重在0~10 cm层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以1449株·hm-2林分最小,10~20 cm层变化规律不明显;0~10 cm层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总贮水量、毛管持水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小,以1449株·hm-2林分最高,10~20 cm层变化规律不明显;枯落物总蓄积量、枯落物层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均以密度2429株·hm-2的林分最大,密度3418株·hm-2的林分最小,密度1449株·hm-2林分处于中等水平。综合试验结果,辽西地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在1449株·hm-2其水源涵养功能多项指标优于其他林分。  相似文献   

15.
凋落物和土壤非毛管孔隙持水能力是计算植被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组分。本文以理县杂谷脑河流域熊耳村的岷江柏人工林、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黄栌次生林、杨柳阔叶林、云冷杉林、高山栎林、蔷薇灌草丛和沙棘灌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述9种植被群落枯落物和土壤0~40 cm的非毛管孔隙持水量。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的枯落物现存量最大的是云冷杉林(34.53 t·hm~(-2)),最小的是岷江柏人工幼龄林(1.37 t·hm~(-2)),9种植被群落枯落物总持水量约27 099 t;单位面积的土壤非毛管孔隙持水总量最大的是高山栎林(905.3 t·hm~(-2)),而持水量最小的是蔷薇灌草丛(227.9 t·hm~(-2)),9种植被群落土壤非毛管孔隙持水总量约为331 751 t;熊耳村686.8 hm~2植被群落枯落物和土壤非毛管持水总量约358 850 t,水源涵养价值约219.3万元。  相似文献   

16.
凋落物蓄积量和持水能力是反映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对祁门低山丘陵区不同林分类型地表凋落物层蓄积量及其持水性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凋落物蓄积量大小为:马尾松林杉木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阔叶次生林;其最大持水率依次为:阔叶次生林杉木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最大持水量及有效拦蓄量依次为:马尾松林杉木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阔叶次生林。  相似文献   

17.
几种林分土壤入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等条件的分析,研究了各因素对土壤入渗速率的影响,为研究林分蓄水保土、提高土壤水分生产力、林分蓄水量及林分的水源涵养价值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林分涵养水源功能为目标,研究涵养水源功能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旨在通过林分因子来评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高低。结果表明: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层厚度、公顷蓄积量、年蓄积生长量、郁闭度、地被物盖度、下木盖度、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影响也最大,该10个林分因子可作为评价不同林分类型涵养水源功能高低的因子。与枯落物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胸径(0.734 7)、年蓄积生长量(-0.806 8)、冠层厚度(0.464 7)、冠幅(-0.674 6)、群落结构(-0.370 0)、地被物盖度(0.677 6)、公顷蓄积量(-0.617 9)、郁闭度(-0.587 2);土壤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树高(0.592 1)、胸径(0.275 0)、公顷蓄积量(0.827 5)、郁闭度(0.317 3)、年蓄积生长量(0.767 7)、冠幅(0.749 0)。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水量和土壤层有效涵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郁闭度、公顷蓄积量、下木盖度、胸径、冠幅;林地总的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地被物盖度、公顷蓄积量。  相似文献   

19.
对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密度(2 m×2 m、2 m×1.5 m、1.5 m×1.5 m和1 m×1.67 m)的1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2 m×2 m和1.5 m×1.5 m的马尾松林凋落物层蓄积量小于2 m×1.5 m和1 m×1.67 m的马尾松林蓄积量,1 m×1.67 m的马尾松林凋落物层蓄积量最大。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与凋落物层蓄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密度为2 m×2 m和1.5 m×1.5 m的马尾松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大于密度为2 m×1.5 m和1 m×1.67 m的最大持水量;综合水源涵养力则取决于土壤层持水量的大小,4个林型的水源涵养力依次是2 m×2 m〉1.5 m×1.5 m〉2m×1.5 m〉1 m×1.67 m。本研究为马尾松人工林生态功能量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不同蓄积量的典型天然次生林的枯落物层、土壤层持水性能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单位面积蓄积量的不断增加,枯落物层、土壤层的有效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单位面积蓄积量对枯落物层有效持水量的影响稍弱,但整体基本保持蓄积量增加、有效持水量也增加的趋势。通过指数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在林分静态持水各项能力指标中,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对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土壤层有效持水量影响最为显著。当蓄积量为241.56-369.95 m3.hm-2时,林分静态持水能力趋于稳定,水源涵养功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