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光照周期对蛋鸡高峰期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20只1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采用渐增和骤增两种增光方式,光照周期设11L;13D、13L;11D、15L:9D、17L:7D4个水平。29周龄末,每个重复随机抽取2只鸡单笼饲养,每隔2h采1次血,测定FSH、LH、P4和E2水平。结果表明:FSH和LH协同能促进卵泡成熟,促进卵巢分泌E2和P4,并引起排卵。以缓增,光照周期为11L:13D(处理组11)组的FSH、LH峰值含量最高;激素分泌规律性并不和光照周期长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BM1259制剂对新扬州鸡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BM 1259制剂后测定新扬州鸡的饲料粗蛋白的表观代谢率、粪中尿素氮、尿酸的含量和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尿酸的含量,从而探讨其是否对新扬州鸡的氮代谢有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只体重相近、健康的60周龄新扬州鸡即每组5个重复,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04%BM 1259制剂。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试验组鸡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有显著(P〈0.05)升高,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的粗蛋白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此芽孢杆菌制剂对新扬州鸡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和日粮中粗蛋白表观利用率有影响,对血清中总蛋白,排泄物和血清中尿素和尿酸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扬州鸡生长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运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三种非线性生长模型来对新扬州鸡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这三种模型都能较好的描述新扬州鸡的生长规律,二种曲线的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度最高,达0.99844。因此,通过生长模型的建立可以较好的预测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44只48周龄健康新扬州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1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的蜂花粉.在常规条件下饲养4周,探讨蜂花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新扬州公鸡生殖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外界环境因素例如高温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导致鸡体重下降,蜂花粉的添加可缓解此现象.②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蜂花粉虽不能明显提高精液量,但可以有所改善.③试验组鸡精子密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5.68%、31.44%和33.47%,即添加1.5%蜂花粉效果最佳.④试验组鸡的精子畸形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4.83%、34.07%和46.1%,说明日粮中以添加1.0%~1.5%蜂花粉为宜.⑤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蜂花粉对精液pH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光照周期对公鸡睾酮合成的影响,试验选择120只20周龄体重相近的AA(爱拔益加)公鸡,随机分配到3个不同光照处理组,SD、CTR、LD组分别采用8L:16D、12.5L:11.5D、16L:8D光照周期,4周后采集血清和睾丸;用ELISA技术检测睾酮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睾酮合成的3个关键酶(StAR、Cyp11a1、3β-HSD)表达量,HE染色观察睾丸中曲细精管横截面积。结果表明:睾酮含量随光照周期延长极显著增加(P<0.01),并伴随睾酮分泌关键酶StAR、Cyp11a1、和3β-HSD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曲细精管横截面积极显著增大(P<0.01)。综上,不同光照周期可通过影响睾酮合成3个关键酶表达而影响睾酮合成,随着光照时间延长,睾酮合成增加,睾丸生精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如皋黄鸡两个世代(9世代866只,10世代423只)常规选育性状(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及40周龄产蛋数)和连产性状(连产周期、平均连产长度、最长连产长度、平均间歇天数、最长间歇长度及连产强度)进行统计分析,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力及之间的遗传相关并分析表型相关。结果表明:与常规选育性状相比连产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9世代连产周期遗传力最高为0.523,开产体重和平均连产长度为中等遗传力性状(0.417和0.310),开产日龄、开产蛋重、40周龄产蛋数、最大连产长度、平均连产间歇天数、最长间歇天数及连产强度为低遗传力性状(0.068~0.244);40周龄产蛋数与平均连产长度、连产强度呈正遗传相关和极显著表型相关,与连产周期、最长连产间歇呈负的遗传相关和极显著表型负相关。以40周龄产蛋数为主选目标间接使10世代连产周期数下降,连产长度延长,而连产周期数的遗传力下降。综上,与40周龄产蛋数相比,连产性状中的连产周期和平均连产长度的遗传力估计值较高,与其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较高,可将连产性状作为选育指标对如皋黄鸡进行进一步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工光照方式对鸡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建中  曹斌 《禽业科技》1997,13(5):19-19
  相似文献   

8.
9.
依兰县达连河镇一蛋鸡养殖户,饲养800只蛋鸡,快150日龄,还不见产蛋。现场所见:该养鸡户,原是饲养肉仔鸡的。鸡舍位于楼底层,四周为房舍及棚厦,舍内阴暗,有15瓦的3~4盏原养肉鸡用的灯,安装无序,灯头上还落满了灰尘。鸡群状态:整群鸡发育达标,体况良好,体重和个头均匀。但大多数鸡冠还未见发育。只有挨窗户和灯头下的鸡冠有点透红。开产延期原因:该户过去是肉仔鸡饲养户,饲槽、水槽充足,因而鸡发育良好,整齐度高。但是养蛋鸡和养肉鸡不同,肉仔鸡从出生到出栏,也只不过2个月,还属肉仔鸡阶段。光照只要能满足吃食、饮水即可。而蛋鸡不同,在它的…  相似文献   

10.
选择家禽基因组中的2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扬州鸡群体192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各标记与40、60周龄哈氏单位、蛋重和蛋壳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ADL217和ADL260与40周龄哈氏单位显著相关(P<0.05);ADL176与40周龄蛋重与显著相关。MCW239、ADL260与60周龄的哈氏单位显著相关(P<0.05);ADL176、MCW239与60周龄蛋重显著相关;LEI229与60周龄的蛋壳强度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将44只新扬州鸡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用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分别添加0.015%、0.03%和0.06%的洛伐他汀(Lovastatin),研究洛伐他汀对鸡蛋和血浆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期为5周.试验结果表明: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产蛋鸡血浆和鸡蛋中胆固醇水平(P<0.05),但对产蛋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紫苏籽提取物对蛋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体重、产蛋率基本一致的48周龄海兰褐蛋鸡48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0.02%、0.03%的紫苏籽提取物,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01%、0.02%、0.03%紫苏籽提取物均能降低料蛋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4组间日均采食量、破软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0.03%紫苏籽提取物能极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日均产蛋量(P0.01);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1%、0.02%、0.03%紫苏籽提取物能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孕酮(第15天)和雌二醇(第15和30天)的含量(P0.01),添加0.03%紫苏籽提取物能极显著降低蛋鸡血清中睾酮含量(P0.01);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1%、0.02%、0.03%紫苏籽提取物能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P0.01),添加0.02%、0.03%紫苏籽提取物能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P0.01),添加0.03%紫苏籽提取物能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P0.01)。由此可知,饲粮中紫苏籽提取物添加水平为0.03%时,能极显著提高蛋鸡产蛋高峰后期产蛋率、日均产蛋量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大豆异黄酮对产蛋后期蛋鸡卵巢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产蛋后期蛋鸡卵巢机能是否有改善作用。选取70周龄左右的海兰褐蛋鸡4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和15 mg/kg大豆异黄酮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大豆异黄酮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5),对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孕酮分泌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15 mg/kg添加组显著提高了雌二醇、β-内啡肽和卵黄蛋白原分泌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大豆异黄酮添加组对等级卵泡、小黄卵泡、大白卵泡数量以及各级卵泡的闭锁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15 mg/kg大豆异黄酮添加组显著提高各卵泡数量(P0.05),且极显著提高大白卵泡和初级卵泡数量(P0.01),同时极显著降低小黄卵泡、大白卵泡、次级卵泡的闭锁率(P0.01)。3)15 mg/kg大豆异黄酮添加组极显著提高血浆和卵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1),显著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由此可见,大豆异黄酮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率,改善卵巢机能,其原理可能与提高雌二醇和β-内啡肽的分泌量和机体抗氧化性相关。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作用效果不一样,本研究中以15 mg/kg效果优于10 mg/kg。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玉米-豆粕型为基础日粮,按0.49%、0.52%、0.55%、0.58%和0.61%梯度添加苏氨酸,即T1、T2、T3、T4和T5处理组,研究苏氨酸对蛋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次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后,血清BSA抗体滴度第7天达到峰值,第2次注射BSA后,第4天达到峰值,T3处理组血清BSA抗体显著高于T1处理组(P<0.05)。由趋势分析得出,当BSA抗体为极值点时,日粮苏氨酸供给量为0.56%~0.6%。日粮苏氨酸水平也影响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率,趋势分析得出,当刀豆素(ConA)指数为极大值时,苏氨酸含量为0.54%;苏氨酸添加量与LPS指数呈现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当LPS指数为极大值时,苏氨酸含量为0.55%;说明日粮中苏氨酸含量为0.55%时能增强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B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处理组T4溶菌酶含量最大。各处理组间溶菌酶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0.54%~0.57%苏氨酸能够提高蛋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菌防御机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添加剂量的半胱胺(CS)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摸索最适添加剂量。[方法]选择来源相同,43周龄产蛋后期花凤鸡576只,随机分为6组(n=96),每组3个重复。即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CS:100mg/kg)、Ⅲ组(CS:150mg/kg)、Ⅳ组(CS:200mg/kg)、Ⅴ组(CS:250mg/kg)、Ⅵ组(CS:300mg/kg)。试验期为21d,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的第1、8、15、22天采样,进行料蛋比、产蛋率、血清激素水平的检测。[结果]试验结果显示CS降低了产蛋后期蛋鸡的料蛋比、提高了产蛋率并缓解了雌激素水平的骤降。[结论]CS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及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原料匮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作为蛋鸡营养中的重要内容,氨基酸的营养研究重点也在随之发生转变.以理想氨基酸模式及相应的分析研究方法为核心,在蛋鸡氨基酸需要量和氨基酸营养调控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发现,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动物福利等宏观方面到氨基酸的营养作用原理等机制研究上均有明显进展,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产蛋鸡理想蛋白质模式、产蛋鸡和蛋雏鸡氨基酸需要量以及氨基酸营养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蛋鸡氨基酸营养在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大豆黄酮对余干乌骨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作用。选择产蛋率相近的60周龄余干乌骨鸡180只,分为大豆黄酮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大豆黄酮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g/t的大豆黄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共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黄酮组的产蛋率提高了11.67%(P<0.05),料蛋比降低了8.1%(P<0.05);大豆黄酮组的哈氏单位提高了7.7%(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30 g/t的大豆黄酮能提高余干乌骨鸡产蛋后期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慢性应激对产蛋鸡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48只158日龄如皋黄鸡,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含15%酒精),试验组注射4 mg/kg的皮质酮,连续注射7 d建立慢性应激模型。试验结束后对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以及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皮质酮处理显著促进了产蛋鸡肝脏重以及肝脏和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P<0.01),显著促进了产蛋鸡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基因SREBP2和HMG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胆固醇降解基因CYP7A1的蛋白表达、CYP27A1和转运基因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皮质酮处理后亦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皮质酮通过上调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基因SREBP2和HMGCR以及转运基因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造成产蛋鸡肝脏中胆固醇累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酵母硒,测定蛋鸡血清生化指标,旨在探究酵母硒对蛋鸡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酵母硒对蛋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无显著影响;日粮添加酵母硒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其中0.80 mg/kg的酵母硒效果最好,第28天比对照组下降了38.06%。认为日粮添加酵母硒没有对蛋鸡肝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且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蛋鸡热应激中代谢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 32 0日龄的海赛褐蛋鸡连续 11天 2 7~ 38℃热应激 ,对持续高温下蛋鸡血清、肝脏、心脏中葡萄糖、乳酸、α -酮戊二酸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葡萄糖、乳酸、α -酮戊二酸在热应激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其中葡萄糖水平在血液、肝脏中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 ,血清与肝脏r=0 .49;与心脏中的变化趋势r=0 .6 81。乳酸在热应激中体内动态变化规律为心肌缓慢的先升后降 ,血清与肝脏的变化水平与之接近。血清与肝脏动态变化过程的r=0 .416 ;血清与心脏的动态变化r=0 .5 2 6。α -酮戊二酸在热应激中血清中的含量先降后升 ,与肝脏中的动态变化趋势相同 ,但相对滞后。动态变化相关r=0 .3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