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稳定内蒙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于促进全区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粮食生产现状和发展潜力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四稳定、四提高”的粮食生产发展思路,并针对内蒙古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等五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1995年以来,世界粮食的消费需求在持续增长,但粮食的总产量8年来却没有明显增长。从2000年开始,全球出现了当年粮食生产量比消费量低的情况,2003年全世界粮食的消费量超过生产量9300万吨,世界粮食储备也降低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曾经达到20亿吨左右的世界粮食产量,目前只有18多  相似文献   

3.
粮食生产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对近年来河南省粮食作物的品种生产结构及季节生产结构的变化特点总结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粮食价格、国家政策、生产技术及投入要素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粮食生产结构变化的原因,提出进一步优化河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茜 《农学学报》2023,13(4):93-100
为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对粮食生产者进行直接补贴。国家在提升粮食补贴政策效果方面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直补政策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一直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基于在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开展的实地调研,厘清了直补政策实施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补贴与粮食产量直接挂钩、增强补贴政策的导向性等建议。将为国家宏观政策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研究非洲粮食生产状况与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为目的,运用例举法综述非洲阶段性粮食产量并分析其特点,运用归纳法对比分析造成粮食安全问题各因素间的内部关联与因果关系。结合殖民主义时期的历史遗留分析非洲国家制定错误农业政策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该种农业政策对粮食种植技术、管理水平、涉农基建的发展与资金拨款的影响;从异常的气候变化与人口增长速度等外因出发,分析非洲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的特点。结果表明:非洲粮食安全问题是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政府的政策规划、执行力度、办事效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价丰年涨升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2006年发生在我国的粮价丰年涨升现象,本文就粮食增产涨价以及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并非国内粮价上涨的关键所在;国内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是粮食丰年涨价的重要诱因,其中最低价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最为重要;发挥粮食政策作用的核心在于夯实市场运行基石,而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则亟需突破市场组织制度的瓶颈约束。  相似文献   

7.
江西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江西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农业省份,建国50多年来,对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近些年,江西粮食生产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挑战。本文在简要回顾江西粮食生产巨大成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确保江西粮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林梅 《世界农业》2000,(9):12-13
一、粮食生产状况越南是个农业国 ,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5%,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 %。在第二次大战以前 ,越南曾是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 ,后来由于长期战争、自然灾害和政策失误 ,越南逐渐由大米出口国变成大米进口国。直到80年代实行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后 ,农业生产开始逐渐增长 ,特别是1986年越南“六大”召开后 ,政府更加重视农业 ,把粮食生产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1986年到1995年的10年间粮食产量翻了一番。1988年越南粮食产量达1900万t,是越南独立后第一次实现粮食自给 ,结束了多年进口…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粮食产量创造了自2004年起"十连增"的新纪录时,"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口号却再度响起,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普遍关注。由此可见,"十连增"不只是个简单的符号,其背后还隐藏着很多问题。最近十年来,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内容都始终紧扣农业和粮食的主题,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保障粮食安全更是被推为2014年的六大任务之首,粮食安全成为国家的"一号战略"。  相似文献   

10.
11.
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首要环节。通过分析我国1995-2009年粮食生产数据,阐明了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在区域结构上存在的北移西扩趋势,加大了粮食安全的自然风险和环境代价;在产能结构上存在的粮食生产对个别省份的高度依存、主产区部分省份贡献率急剧下降和主销区自给率持续降低等现象,加大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度;在品种结构上存在的品种间的大面积替代、稻谷供给偏紧、玉米需求增加、大豆自给率降低等现象也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了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韩成福 《农业展望》2014,(1):41-45,65
"十年九旱"的内蒙古,为粮食增产付出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巨大。因为资源和环境已成为粮食增产的双重瓶颈,又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由此,内蒙古要切实加快25°以上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内涵式的粮食生产方式和节粮型畜牧业,发挥农牧结合的优势,顺应气候变化,从而逐步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保障粮食增产,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实现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粮食贸易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粮食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近20年粮食进出口品种结构变化和不同粮食品种进出口情况的变化。未来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对策为:①适当增加粮食进口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的、经济的、有效的选择;②广泛参与世界粮食贸易,合理利用国际市场,保持90%左右的粮食自给率;③适当增加玉米和小麦的进口,控制稻谷的进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内蒙古粮食产量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经对内蒙古粮食生产的实证考察 ,在影响该地区粮食产量的诸多因素中 ,选出了几个主要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 ,并运用关联度分析 ,测定了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忠峰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23-10125
建国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经历7次较大的粮食波动,但没有一次完全是由生产问题造成的。现在粮食政策包括购销体制和贸易政策已向市场体制迈进,调控手段更加成熟。在当前更加强调获得粮食能力和政策及贸易的粮食安全概念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已大为缓解。今后的重点是提高粮农的收入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促进内蒙古粮食生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膜覆盖的保墒、增温和集水等特性,有效地克服了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地区干旱少雨、热量相对不足等不利条件,使得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速度迅猛,推广作物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蔬菜发展到2009年的玉米、马铃薯、向日葵、大豆等作物,推广面积由最初的1333.0m2发展到2008年示范推广70.91万hm2。地膜栽培技术也由单一技术向多元化发展,多年来,广大农技人员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优势特点,克服推广中遇到的难题,除了取得极为显著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获得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科技成果,为内蒙古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处夏秋淡季冷凉蔬菜基地的中心地带,光照强,温差大,具备生产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的独特资源环境,生产的蔬菜品质极优,加之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些条件使该区蔬菜产业形成了明显的时空、价格和质量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文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顺应未来发展趋势,做好、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相似文献   

18.
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筛选了粮食单产(X1)、粮食播种面积(X2)、农业劳动力(X3)、农业机械总动力(X4)、化肥施用量(X5)、农作物受灾面积(X6)、有效灌溉面积(X7)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X8)8个对粮食生产影响较显著的因子来构建指标体系。根据1988~2008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内蒙古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量化了粮食总产量与诸因素的关联程度,并依据关联度值,总结了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能力。结果表明,粮食单产始终是影响内蒙古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因素;粮食播种面积和受灾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减少的最主要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影响粮食产量增加的首要因素;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的影响力在下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力始终很小。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粮食生产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