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宁夏向日葵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完善栽培技术,试验选用油用型向日葵品种LD1616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油葵各个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及干物质含量积累,分析了油葵各个器官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油葵籽粒、茎叶产量的肥料因素均为氮素磷素钾素。NPK(OPT)处理养分吸收最多,缺少一种养分吸收量相对减少,以缺少氮素的减少幅度最大,以缺少钾素的减少幅度最小。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排序为氮钾磷。氮素、磷素农学效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钾肥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油用向日葵品质形成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油用向日葵品质形成的规律,设品种、播种期、密度试验,研究了播种期、密度因素对油用向日葵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籽粒粗脂肪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开花后10~22 d;籽粒中亚油酸含量从开花~花后10 d缓慢增长,10~20 d有所下降,以后缓慢上升,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亚油酸含量占粗脂肪的比例不断增加,而油酸含量变化与亚油酸含量正好相反;亚麻酸含量呈递减趋势,花后20 d左右下降至0.5%,花后25 d左右下降为0。棕榈酸含量也呈递减趋势,硬脂酸含量从开花至花后15 d左右,呈上升趋势,花后15~35 d,缓慢下降。高油品种(P45)棕榈酸含量高于其它品种,而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在品种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在滴灌条件下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开展油用向日葵氮磷肥施入量和灌水量的大田试验。对油葵产量建立的水肥回归数学模型表明,油葵产量对氮磷水单因素都变现为正效应,增产程度表现为水﹥氮﹥磷。交互作用表现为氮水﹥氮磷﹥磷水,其中磷水交互为负效应。最优水肥用量:纯氮投入量248.03kg/hm2,P2O5投入量104.06kg/hm2,K2O投入量60 kg/hm2,灌水量888.05m3/hm2,产量达4 918.15 kg/hm2。与当地农民未进行水肥耦合处理相比,增产29.4%,增收5 287元/hm2。  相似文献   

4.
宁夏向日葵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宁夏不同地区进行了向日葵肥料田间试验,测试了其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NPK养分含量及其干物质累积量,分析了宁夏食用葵和油用葵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向日葵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不论施肥与否,食用葵和油用葵干物质累积量随生育期均呈"S型"曲线增长,其干物质累积高峰期均在现蕾期至开花期.植株体内氮、磷、钾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变化较大,但总体趋势是生育前期高于后期,随生育期延长其含量呈下降趋势.食用葵和油用葵各器官吸收氮、磷、钾的量有一定差别,食用葵整个生育期各器官中总吸氮量依次为:叶>茎>籽>盘;磷为:籽>叶>茎>盘;钾为:茎>叶>盘>籽;油用葵各器官中总吸氮量依次为:叶>籽>茎>盘;各器官中总吸磷、钾量的大小与食用葵一致.食用葵吸氮高峰期为现蕾期至开花期,吸磷、钾的高峰期在开花期;油用葵吸氮、钾高峰期在现蕾期、吸磷高峰期在开花至成熟期.在供试条件下,食用葵每形成100 kg籽粒约需吸收氮(N)3.8~4.9 kg,磷(P2O5)1.5~2.1 kg,钾(K2O)8.9~10.3 kg;油用葵约需吸收氮(N)3.5~4.6 kg,磷(P2O5)1.6~2.1 kg,钾(K2O)6.9~9.2 kg.  相似文献   

5.
油用向日葵在内蒙古的发展潜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6.
宁夏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对新引进的7个油葵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澳7、M G 50、M AT414、澳葵62等4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各性状表现良好,建议继续观察试验,而C N 337、C N 453、澳5等品种较对照减产显著,建议不再试验。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疆油用向日葵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新疆油用向日葵育种于伯成,王兆木,王燕飞,向理军(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油葵自1976年引入新疆以来,生产发展很快,至1994年全疆油卖种植面积已达12.34×104hm2,总产达25.0×104t,成为新疆总产第一、面积第二...  相似文献   

8.
对11个油用向日葵杂交材料含油率与产量、出仁率、皮壳率、蛋白质含量等9个性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含油率与出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皮壳率及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在品质育种中,应注重选育高含油率和薄壳型材料;在栽培措施上,不可忽视播期和密度。  相似文献   

9.
油用向日葵在盐碱地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用向日葵在盐碱地的适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M314、新葵杂7号和6653个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抗逆性较强,适宜在宁南山区清水河流域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油用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将为大田生产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露地栽培形式对青花菜的吸肥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根、茎、花的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出现在生长后期,而叶的出现在生长中期;每生产1 000 kg青花菜的养分吸收量为CaO 24.99 kg、K2O 16.67 kg、N 10.88 kg、P2O57.78 kg、MgO 6.00 kg,N∶P2O5∶K2O∶CaO∶MgO的吸收比例为1∶0.71∶1.53∶2.29∶0.55。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骏枣裂果发生过程中的水分吸收规律,测定了枣果吸收水分的动力曲线、枣果水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当枣果吸水量达到饱和时,裂果现象最易发生。吸水率越高裂果率越高,门熟期和脆熟期枣果吸收水分开裂的饱和值分别为8.64%,9.86%。枣果持续吸收水分72h后。吸水牢和裂果率基本趋于稳定。门熟期骏枣果实较脆熟期更易开裂。室内浸果实验不能真实反映大田裂果的实际情况。根系吸收的水分能够输送给枣果而引起裂果的作用有限,地上部分枣果和叶片直接吸水对裂果的起主导作用,裂果的形成和降雨量多少、果实表面与水分接触时间长短有关。枣果水势日变化呈“V”字形,初步推断水势与裂果之间存在负相关.粜实水势越低裂果发生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油用向日葵品种陇葵杂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向日葵器官中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变化,进一步分析了三要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苗期各处理根、茎中氮、磷含量最高,随生育期推进,其含量下降。根中钾素含量苗期到现蕾期下降,现蕾期到开花期其含量上升。叶片中钾素含量苗期到开花期上升,开花到成熟期有所降低。花盘中钾素含量苗期到成熟期增多,成熟期达最高。籽粒中氮素含量最高,全植株现蕾期氮素含量最高;开花期磷素、钾素含量最高。陇葵杂2号每形成100 kg籽粒,需N 6.79 kg、P2O51.65 kg、K2O15.52 kg,氮、磷、钾平衡施肥比例为4.1∶1∶9.4。  相似文献   

14.
施肥量对油菜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0%复合肥(15-7-8)不同施用量0、225、300、375、450、525、600、675 kg/hm~2对晚播油菜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为确定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施肥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晚播条件下,通过增加施肥量可以明显提高油菜绿肥的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且随施肥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呈增加趋势。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量在225~450 kg/hm~2范围内,油菜鲜、干重均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当施肥量450 kg/hm~2时,各处理间油菜干重没有显著差异。当施肥量在525~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磷、钾养分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施肥量在450~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氮、磷、钾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合油菜绿肥翻压还田时的生物量、养分归还量及肥料成本,本试验条件下油菜作为绿肥晚播的适宜施肥量为450~525 kg/h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了从2016年1月18日至3月9日共8个播种时期,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为确定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播种时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月18日至2月16日期间播种,油菜绿肥的鲜、干重没有显著差异,鲜重为18~20 t/hm~2,干重为2.6~3.3 t/hm~2,2月中旬后,随着播期的推迟,油菜生物量显著降低。地上部碳含量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氮、磷、钾含量以2月上、中旬播种的最高,表明生育期70~80 d的油菜绿肥养分含量较高。在1月18日至2月9日,油菜地上部碳、磷积累量分别达到1 295~1 472、7.35~8.10 kg/hm~2,2月中旬后随播期推迟逐渐降低;氮、钾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2月16日、2月9日积累量达到最大,分别为氮74.55 kg/hm~2和钾72.75 kg/hm~2。播期显著影响油菜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试验条件下为保证油菜鲜草产量,在不影响前茬作物的前提下应适当早播;但从绿肥翻压养分积累来说,播期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在2月上中旬播种较好。  相似文献   

16.
了解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的需水规律和水分供需状况,可为合理安排补灌制度,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支持。采用FAO PM 56方法和农田水分平衡方程,通过细化Kc系数,分析了马铃薯历年逐旬需水量、耗水量和水分盈亏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需水465.1~677.3 mm,与气温和降水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需水量在高温年偏多,低温年偏少,在多雨年偏少,少雨年偏多。苗期和块茎膨大期水分盈亏为正值,6—8月上旬大部为负值,即有7—12个旬的水分亏缺超过10 mm/旬。缺水时段从南到北逐渐延长,缺水量逐渐增多,中部干旱带6—8月累积水分亏缺300 mm以上。为此,可选择耐旱品种,实施低耗水前茬休耕轮作、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水分亏缺期节水补灌等措施,支撑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不同苜蓿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筛选出节水品种,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地区选择试验地,采用灌溉和品种2因素裂区试验,主裂区为灌溉量,副裂区为苜蓿品种。对3种灌溉量下10个苜蓿品种(包括5个国外引进品种和5个国内育成品种)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处理、刈割茬次、品种对苜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株高、茎叶比有显著影响。2012年第1茬各苜蓿品种产量最高,其次为2012年第2茬,2012年第3茬最低;2011年产量略高于2012年第3茬产量。在控水条件下,固原紫花和宁苜1号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CW400和柏拉图在充分灌水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在3种灌溉量下,中苜1号和宁苜1号的耗水量较低,属于节水品种,三得利和宁苜2号耗水量较高,属于耗水品种。因此,中苜1号和宁苜1号可以作为节水抗旱品种,用于宁夏中部干旱带苜蓿人工草地的建植。  相似文献   

18.
玉米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脯氨酸的积累与抗旱性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差异显著,这说明玉米叶内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同其抗旱性有关。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可以作为玉米抗旱性的参考性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水培茶苗对氟的吸收累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茶树对氟的吸收累积特性,以无性系茶苗为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培养时间和培养液氟浓度对茶苗吸收累积氟的影响以及无氟条件下茶苗体内氟的转移。结果表明,茶苗具有对氟的高富集性和强耐受性。茶苗体内的氟具有可转移特性。茶苗各器官氟含量随处理的时间呈线性增长,老叶氟含量高达6809·39mg/kg。不同氟浓度下对氟的吸收累积符合Michaelis-Menten模型。无氟处理下,茶苗根系和新梢的氟累积倍数随时间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