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安 《中国棉花》2009,36(5):32-33
机械采棉是新疆棉花产业新的发展目标。因此积极研究和推广机采棉技术是确保本区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棉花收获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棉花劳动强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我区棉花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战略措施。2008年128团种植机采棉512hm^2,平均每公顷单产子棉5979kg,最高达到7027kg。现将机采棉高产栽培技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鲁西北植棉区棉花每公顷子棉产量一直在3000~3750 kg之间.2007年棉花前期长势普遍好于往年,预计每公顷子棉在4500 kg以上,而实际产量平均3000~4500 kg.通过大量调查,找出了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湖北沙洋县棉花高产创建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以龙  王晔  孙阳 《中国棉花》2012,39(5):41-41
湖北沙洋县从2009年开展棉花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经过几年的示范为棉花创造高产积累了经验。2011年全县棉花生产面积1.3万hm^2,每公顷子棉产量3450kg、皮棉1380kg,高产创建示范区每公顷子棉4125kg、皮棉1650kg,产值3.39万元。  相似文献   

4.
2010年,按照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洞庭湖棉花综合试验站的设计要求,安乡县农业局在安乡县安裕乡五一村6组棉花高产创建核心区创建了面积为7.1公顷(106.5亩)千斤棉示范片。10月16日,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其中6.7公顷(百亩)每公顷成铃136.59万个,子棉产量达到7514.1kg,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江苏省大丰市"双高生态棉"创建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了公顷7500 kg(亩产千斤)子棉试验结果,提出了栽培的技术关键,指出了选用优良品种、促进早发壮苗、合理肥料投入、科学化控、主动防灾抗灾在棉花高产栽培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1年引入我市小面积试种表现较好,2002年大面积生产示范,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当地推广的常规抗虫棉品种。2003年重点推广,2004年达到2万多公顷,成为漯河市棉花生产的当家品种。1产量表现2001年在大区品比试验中,在未防治棉铃虫的条件下,中棉所43霜前子棉产量每公顷4385.6kg,比对照新棉33B增产29.6%,子棉总产每公顷4789.3kg,比对照增产20.5%。大田示范6.6公顷,4月3日方块育苗,5月6日移栽,每公顷4万株左右,常规管理情况下,平均单株成铃22.8个,子棉产量每公顷4712.…  相似文献   

7.
为不断提高植棉的科技含量,进行新技术的组装整合,河南省永城市成立了阳棉花专业生产合作社,以阳棉花加工厂为龙头,实行技术服务、物资供应、棉花收购一条龙的方式,把棉厂和植棉户紧密结合为利益共同体。全厂161名职工经3年培训,培养成为技术过硬的棉花技术员。分片包村包组、吃住在村,到田间地头指导棉花生产,保证技术规程的全面落实。自1996年创办以来,棉花面积由5个村67公顷发展到4个乡镇3350公顷;平均单产子棉由原来每公顷2250kg提高到4500kg以上,衣分由原来的32%~33%提高到40%~41%,实现了大面积高产优质,部分棉田实现超高产(每公…  相似文献   

8.
陈传哲 《中国棉花》2007,34(5):55-56
豫东的杞县及周边地区是我国大蒜与河南省棉花主要产区,蒜棉套作一年两熟为当地效益最佳栽培模式之一,常年面积在2万公顷以上。杞县统计局农调队2005年统计与2006年预产子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2320kg和3265kg,比同年麦套棉每公顷低248kg和179kg。通过查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了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实现棉花高产、优质,提升蒜棉套作整体效益。1存在问题与分析1.1生育期缩短,优质桃少。杞县种植大蒜多用2m或4m宽度的畦(农膜宽度2m),由于大蒜效益高,全采取满幅播种方式,不留植棉预留行。移栽棉花在畦埂或两幅农膜中间进行,时间一般比…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千斤棉"创建实施办法,经首席科学家批准,2010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组织实施了"千斤棉"创建示范点1个,集中连片种植辽棉21号5.33 hm2.实测结果: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6357 kg,比当地主栽品种3750 kg增加2607 kg,增产69.5%,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再创辽河流域子棉单产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拉尔滴灌棉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滴灌棉田的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农一师棉花产量比过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一师棉花面积12万公顷,单产目标子棉每公顷6573kg。一些团场部分棉田每公顷子棉突破8250kg。究其高产原因,除了土壤肥力等基础条件好,还掌握了一些田间管理中的关键点,对产量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麦-棉-瓜-菜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张家宪  刘超 《中国棉花》2006,33(4):23-24
为了解决植棉面积萎缩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麦、瓜、棉、菜间作套种多熟制栽培模式。推广示范表明,以优质棉淮杂3号与小麦、西瓜套作为主的棉田高效多熟种植综合效益非常可观,比传统的麦棉、油棉、瓜棉栽培模式增效显著。1常年经济效益以小麦、棉花、西瓜、秋冬菜为主的间套种植模式,一般小麦每公顷6000kg,收入8400元;冬菜每公顷1.5万kg,收入7500元;棉花每公顷子棉3000kg,收入1.5万元;西瓜每公顷产量4.5万kg,收入3.15万元;毛豆或豆角每公顷生产1.125万kg,收入1.5万元;总计每公顷收益7.5万元以上。由于经济效益高,农民种棉积极性高涨,棉…  相似文献   

12.
赵馨 《中国棉花》2004,31(8):31-31
近几年 ,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等自然资源 ,喀什地区及周边一些县推广了“多熟制”栽培模式 ,即小麦套种棉花复播花生 ,采用宽幅留行套种复种的种植方式。经过 3年的示范 ,能够实现一年多熟 ,提高复种指数 ,实现农业高产高效 ,显著地增加农民收入。1经济效益每公顷产小麦 840 0 kg,收入 1 .0万元 ;棉花产子棉 1 1 40 kg,收入 5 70 0元 ;花生产荚果 (鲜果 ) 1 0t,收入 1 .5万元 ;每公顷合计收入 3.1万元 ,纯收入1 .9万元以上。2种植方式2 .1小麦小麦播幅宽 5 .6m,种 48行小麦。留 2 m预留行准备套种 4行棉花。2 .2套种棉花在每个 2…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新疆博州引进冀棉169示范种植6hm2,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为6975kg;2010年示范种植726hm2,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为6450kg,最高达到7590kg;2011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03万hm2,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为6350kg,比本棉区种植的其他品种增产10%以上。冀棉169在博州  相似文献   

14.
泗杂3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泗杂3号采用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系间杂交育成的集高产、优质、抗逆性好、适应性广于一体的杂交棉新组合。2000-2001年进行多点试验及生产示范,2002-2004年参加安徽省及江苏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2003-2004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5年通过安徽省及江苏省棉花品种审定,同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1特征特性1.1丰产性。2002-2003年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公顷子棉3529.2kg,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0.67%;皮棉1540.5kg,比对照增产18.76%。2002年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每公顷子棉4009.9kg,比对照皖杂40增…  相似文献   

15.
蒜套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山东省金乡县以蒜套春棉为主体,狠抓蒜棉套种,以良种为基础,以蒜棉茬口衔接为重点,以提高蒜棉产量、质量、效益为中心,优化套种技术,实现了蒜棉面积同扩大、产值效益同增加的目标.2005年全县大蒜面积为3.67万hm2,套种春棉3.53万hm2;2006年全县种大蒜4万hm2,套种春棉3.97万hm2,每公顷产大蒜21 t,子棉4200kg,平均公顷蒜棉收入7.5万元;2007年套种棉花4.81万hm2,每公顷产大蒜22.5 t,子棉4230 kg,平均蒜棉收入7.56万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中棉种业长江有限公司推荐并申报的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53(中杂003)于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生育特性。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38g,絮朵大,吐絮畅,衣分41.54%。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属高产型杂交棉。1.2丰产稳产。安徽省2004-2005年棉花品种区试,两年平均子棉每公顷3812.25kg,为对照(皖杂40F1,下同)的115.84%;皮棉每公顷1583.70kg,为对照种的113.47%。2005年安徽省同步生产试验,子棉每公顷3442.5kg,为对照的105.2%;皮棉每公顷1442.7kg,为对照种的105.7%。1.3抗病…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18.
吴新奎 《中国棉花》2009,36(1):22-22
近期,新疆兵团农七师130团团场种植的600多公顷机采棉相继成熟。2008年选用了棉花新品种、并采用加压滴灌、精量播种、超宽膜覆盖等技术措施,该团机采棉喜获丰收,每公顷子棉产量超过4500kg。  相似文献   

19.
李宏  马宏涛 《中国棉花》2010,37(2):33-33
陕西关中地区平均海拔520m,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是陕西省最佳植棉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5万~8万公顷。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引进和推广,该区棉花种植面积增长加速。2008年全区棉花面积8.5万公顷,子棉和皮棉每公顷产量分别达到3101kg和1189kg。近两年,关中部分棉农开始示范种植杂交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 ,棉花的种植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近年本地引进简化植棉技术 ,经过 3年的试验示范认为 :该技术简化了田间作务工序 ,实现了高产优质 ,创新发展了植棉技术 ,使大田棉花增产 1 5 %~ 2 0 %。多点示范田单株结铃 60~ 80个 ,最多的单株成桃 2 34个 ,每公顷产子棉 60 0 0 kg以上 ;改变了棉花个体与群体生长环境 ,解决了棉花生产中的一播全苗、蕾铃大量脱落和高产田田间荫蔽、下部烂铃的问题 ;其播种方法简单 ,不整枝 ,省工5 0 %左右。1搞好备耕。简化栽培必须从备耕开始 ,抓好每一个生产环节 ,合理轮作倒茬 ,施足底肥 ,深耕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