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点。【方法】常规中熟籼稻品种黄华占(耐热品种)和双桂1号(热敏感品种)与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种植于盆钵,于抽穗和灌浆早期(始穗后0-10 d)设置高温(日最高温度为37.5℃)、干旱(土壤水势保持在-30±10 kPa)、高温+干旱3种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且正常供水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相比,高温、干旱和高温+干旱3种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各品种的花粉可育率、受精率、结实率和产量;降低了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崩解值,增加了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消减值。高温及高温+干旱处理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热敏感品种双桂1号大于耐热品种黄华占,两优培九和扬粳4038大于双桂1号和黄华占。干旱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热敏感品种大于耐热品种;双桂1号和黄华占大于两优培九和扬粳4038。高温、干旱或高温+干旱胁迫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其对根系氧化力、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趋势一致。【结论】抽穗与灌浆早期高温或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双桂1号和黄华占的耐热性强于两优培九和扬粳4038,两优培九和扬粳4038的耐旱性则强于双桂1号和黄华占。在高温或干旱胁迫下根系氧化力、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高是一些水稻品种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南粳46为试验对象,在秧苗移栽活稞后,分别设计常规管理不喷施除草剂处理(A)和物理控草技术处理(B)2种草害处理方法,通过对水稻生长不同阶段展开杂草生长情况观察和调查,测算出杂草防除效果和节约成本情况。通过随机区组试验以南晶香占、晶两优1212和南粳46为试验对象,在相同田管措施下,通过测定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指标,选出优质籼稻和粳稻品种;通过对南粳46的3个不同移栽期开展产量试验,选择该地区最适宜的水稻移栽期。结果表明,利用物理控草技术对有机稻作田块进行处理,杂草防控效果可达80%,可节约人工成本5 400元/hm2;3种水稻品种的产量由低到高依次为南晶香占(6 780 kg/hm2)、晶两优1212(7 560 kg/hm2)和南粳46(7 695 kg/hm2),筛选出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籼稻品种晶两优1212;水稻品种南粳46的结实率及产量随着移栽时间的推迟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六安市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再生稻品种,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择10个近年来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中晶两优1212品种头季稻产量达7967.32kg/hm2,再生季产量达4278.81kg/hm2,综合产量表现最高;其后依次是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综合产量分别是12326.13、11865.94、11474.07kg/hm2。综合生育期、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再生能力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晶两优1212、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688共5个水稻品种更适合在六安市作再生稻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粤农丝苗既是一个丰抗优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水稻品种,同时也是一个优质稻育种亲本,分析其衍生品种的特征特性,可以为优质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粤农丝苗(R1212)作亲本,育成通过审定或授权的水稻品种有53个,其中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43个,这些品种类型丰富,包括常规稻、杂交稻、香稻等。为阐明粤农丝苗衍生品种的特征特性,选取审定的衍生品种,以它们参加国家、省级区域试验的产量、米质、抗病及抗逆性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均比对照种增产,增幅为0.46%~10.98%;品质指标除Q两优粤农丝苗未定级外,常规稻、杂交稻都可达到优质标准;在抗病性方面,部分衍生品种表现为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但较多衍生品种对这两个主要水稻病害抗性表现较弱;在抗倒力、耐热性鉴定上,粤农丝苗衍生品种均表现抗倒力强,除徽两优粤农丝苗外,其他品种对耐热性表现为较强或强。粤农丝苗衍生品种普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抗倒性和耐热性较强等特点,充分体现了粤农丝苗作为优质稻亲本的“芯”片作用。粤农丝苗主要衍生品种粤禾丝苗、粤金农占、隆晶优1212、晶两优1212、隆两优1212、荃优粤农丝苗、徽两优粤农丝苗...  相似文献   

5.
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遮光处理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变化规律,以‘五优稻4 号’、‘松粳9号’和‘龙稻1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遮光处理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株高、分蘖、叶龄、产量性状、稻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遮光降低了株高、减少了叶龄、生育期缩短8~10 天、单株干重和产量下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食味值下降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耐盐碱、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研究了18个水稻品种在东滩盐碱地上的生长情况、生育期、产量和稻米品质,结果表明,杂交稻以"花优14"、"秋优金丰"、"浦优608"较早熟,常规稻以"银香18"、"海丰4号"、"2698"较早熟;"秀水114"、"寒优湘晴"、"海丰4号"品种分蘖力强;"嘉33"、"2698"品种成穗率高;"南粳46"较不抗倒伏;杂交稻以"花优14"、"浦优608"、"申优254"、"秋优金丰"产量较高,常规稻以"清香软粳"、"秀水114"、"秀水134"、"宝农34"、"2698"、"嘉禾218"产量较高;"秋优金丰"、"申优254"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花优14"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宝农34"品尝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水稻新品种松粳56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松粳56的选育过程、品种农艺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新品种松粳5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母本沈农199和父本松粳12号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品种。2018-2019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277.3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4.8%。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780.2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5.5%;2019-2020年连续2年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松粳56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黑审稻2021L0020),松粳56具有产量潜力高、食味好、稻米品质优抗病和抗倒性强等特点,主要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控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绿洲2号和绥粳3号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全生育期实行不同程度的控水灌溉处理,研究控水灌溉对水稻的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绿洲2号和绥粳3号在控水处理Ⅱ的水稻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分别高于相应的CK处理,其中产量比相应CK处理分别增产11.04%和8.2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控灌处理条件下两个品种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均低于CK,精米率和综合食味评分高于CK,说明适当控水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以南粳2728、南粳9108、南粳3908共3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提前7 d收获、适期收获以及延迟7 d、14 d、21 d、28 d收获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南粳3908为最高,主要原因是其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南粳2728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较南粳9108显著提高。稻米品质指标也以南粳3908最优。随着收获期的延迟,3个水稻品种稻米的整精米率、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外观值、黏度、平衡度和食味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硬度、垩白度、垩白粒率、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收获期延迟总体使稻米品质变劣,但是收获期延迟7 d对南粳3908稻米品质无显著影响。因此,生产上建议水稻应适期收获,提前和延迟收获都会对稻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机插秧的杂交水稻品种,本试验以徽两优香丝苗、两优1266、源两优600、赢两优2016、晶两优1212、荃两优123、申优2126、方优T33等13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其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综合生育期、抗病性、结实率和实收产量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适宜江苏淮安地区的机插秧水稻品种为嘉优中科1号、晶两优黄莉占、方优T33、徽两优香丝苗、深两优867、晶两优1212和甬优4949等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