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本试验以龙薯9号为材料,研究薯苗类型和种植密度对鲜食型甘薯生长发育及块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苗返苗早、生长快,块根形成时间早于苗床苗。栽后40 d,相同密度条件下,大田苗的单株基部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叶片数均显著高于苗床苗;相同薯苗类型条件下,最低密度处理的最长蔓长和单株叶片数显著高于最高密度处理。收获时,与苗床苗相比,大田苗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单株薯重、单株结薯数和单株商品薯数均显著提高,商品薯数量占比、平均单薯重、平均单块商品薯重和平均单块商品薯直径显著降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株薯重、单株商品薯块数、平均单薯重、平均单块商品薯重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食用型甘薯浙薯70从5月中旬开始到8月9日每隔15 d移栽1期进行分期移栽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第2期为最高,其次为第1期,但差异不显著;6月中旬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产量逐渐降低,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立秋后移栽产量为最低。浙薯70在浙江中东部以5月底或6月上旬移栽最适宜。  相似文献   

3.
甘薯不同垄宽条件下的滴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垄宽条件下对甘薯品种"黔紫薯1号"进行了滴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有利于甘薯的茎叶生长和结薯;滴灌1~2次可以促进甘薯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在甘薯生长中期(8月上旬)滴灌1次可以增加单株结薯数,提高单株薯块产量;单垄(垄宽110 cm)双行栽植,并在8月上旬滴灌1次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高硫苷油菜晋黄芥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潜能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利用生物熏蒸技术,将油菜粉碎并用塑料薄膜密封15 d后进行薯苗移栽,盆栽试验油菜用量为200、300、400 g/盆,大田试验油菜用量为75 t/hm2,移栽后采用人工接种病原线虫方式分别于接种后30、60、90 d统计甘薯茎部和薯块中茎线虫数量,收获期调查单株薯蔓质量、单株鲜薯质量、单株结薯数及发病情况,并计算薯块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油菜处理400 g/盆防治茎线虫病效果最佳,与线虫对照相比,接种后90 d甘薯茎部和薯块中线虫数量分别减少99.58%、89.79%,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60.00百分点、84.00%,防治效果81.67%,增产率127.48%。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噻唑磷减量20%+油菜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39.69百分点、78.30%,防治效果78.30%,增产率87.70%。本研究表明,高硫苷油菜晋黄芥能显著抑制腐烂茎线虫对甘薯茎部和薯块的侵染,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显著,同时促...  相似文献   

5.
土壤紧实度对甘薯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99-103
以本地区主栽淀粉型甘薯品种商薯19和济徐23为试材,设置疏松(SS)、对照(CK)和紧实(JS)3个不同土壤紧实度处理,研究土壤紧实度对甘薯主要群体结构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土壤紧实度增加、通气性下降时,甘薯叶面积指数大幅提高,主茎长度、分枝数和基部茎粗均显著增加;而土壤紧实度下降通气性提高时,叶面积指数和分枝数显著提高但显著低于紧实处理,主茎长度和基部茎粗显著下降。增加土壤紧实度,结薯位点数显著减少,显著降低单薯重和深层结薯位点的薯重;而降低土壤紧实度则增加深层结薯位点数,显著提高单株薯重和深层结薯位点的薯重。与对照相比,紧实处理显著提高地上部干物质分配率而降低块根中干物质分配率,块根产量显著降低;降低土壤紧实度,即疏松处理则显著提高块根中干物质分配率和块根产量。综合来看,降低土壤紧实度,能改善土壤通气性,可以促进源端光合产物向块根中运转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而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插植期和密度对福薯604生长特性、鲜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插植期为主区、插植密度为裂区开展了田间试验,并从生长特性方面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6月15日插植、每亩插植2 800株的处理产量最优,鲜薯产量达3 695 kg。早插植的甘薯地上部生长缓慢,地下部结薯数减少,单株薯块重增加;迟插植的地上部生长速度快,小薯块所占比例增大,单株薯块重降低。由此可见,合理的插植期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适宜的插植密度则有利于薯块生长,并提高块根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7.
垄距和垄高对甘薯龙薯14号产量和机械收获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薯龙薯14号机械化收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方法,探讨不同垄距、垄高对甘薯薯块收获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垄距、垄高都对甘薯产量、收获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提高垄高可增加单株结薯数和大中薯重比例,降低明薯率、伤薯率,单株薯重和产量先提高后降低;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中薯重比例、产量、明薯率、伤薯率随垄距的减小而提高。[结论]垄距80 cm、垄高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2.91 t/hm~2,其结薯数和大中薯比例也较高,明薯率为96.40%,较适合小型收获机收获。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垄宽条件下对甘薯品种"黔紫薯1号"进行了滴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有利于甘薯的茎叶生长和结薯;滴灌12次可以促进甘薯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在甘薯生长中期(8月上旬)滴灌1次可以增加单株结薯数,提高单株薯块产量;单垄(垄宽110 cm)双行栽植,并在8月上旬滴灌1次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紫甘薯花青素含量积累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甘薯"绫紫"和"徐紫薯3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期取样,测定了不同收获期和贮藏期薯块的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采收取样期推迟,薯块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块根膨大初期,紫甘薯薯块单位质量的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在薯块膨大中后期,随紫甘薯薯块的膨大,薯块单位质量的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收获期薯块的花青素含量变化渐趋稳定;贮藏期,薯块的花青素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覆膜栽培对鲜食型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对其幼苗移栽成活率、生长发育和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3处理的甘薯幼苗移栽成活率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覆膜可降低栽后至55 d甘薯的主蔓长、粗和基部分枝数,栽后55 d甘薯茎基部分枝数以T3最多;T3处理甘薯的中薯数量最多,其次是T2,两者分别比CK高83.33%和66.67%。各覆膜处理均能提高甘薯单株薯重,T1、T2和T3分别比CK增加12.36%、31.46%和22.47%。与T2相比,T3可有效降低小薯数量、大薯产量和小薯产量,但增加了中薯数量和产量及其相应的占比。  相似文献   

11.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抗病育种由于缺乏抗源材料和育种周期长等原因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抗病毒甘薯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鉴此,综述了近年来甘薯遗传转化及其抗病毒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甘薯品种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和室内贮藏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21个甘薯品种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抗性。结果表明:高抗品种有4个:华北52-45、烟252、徐州781和176;抗病品种有北京553等7个;中抗品种有梅营7号等6个;感病品种和高感品种各2个。收获后室内贮藏30 d,各品种的病情指数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甘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正学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229-230
本文着重介绍了甘薯栽培的育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概括了近年来甘薯在耐盐特性以及紫心甘薯的特性及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以顺应沿海开发为导向,展望了耐盐甘薯利用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常规生产中,作为粮食生产的甘薯,通常是以块根为最终收获产品。据报道,甘薯块根营养丰富,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关注的保健食品之一,是防癌和抗衰老的食品。每100g鲜甘薯块根含淀粉10~30g、蛋白质1.8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9.5g、钙18mg、磷20mg、铁0.4mg、胡萝卜素1.1mg、维生  相似文献   

16.
对引进的11个甘薯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鲜薯产量金山630、龙薯9号、厦门三叶红、岩薯5号与金山57(CK1)和新种花(CK2)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龙岩7-3、广东7号、德引1号、金山696与金山57相比,增产达显著水平。薯干产量金山630和厦门三叶红与金山57相比,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实验,通过GC-FPD分析方法,分析了涕灭威在甘薯中的吸收及在茎叶中的降解。结果表明,涕灭威很快就会被甘薯根系吸收并转移到茎叶。在茎中,涕灭威4d即达到峰值浓度,其降解产物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分别在第17d和第21d达到浓度峰值。在叶中,涕灭威浓度6d达到峰值,涕灭威亚砜在第14d、涕灭威砜在第24d达到峰值浓度。  相似文献   

18.
田福中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72-173
本文介绍了以红薯茎叶汁为原料,生产保健冰淇淋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9.
烟薯套种甘薯品种筛选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烟薯套种的甘薯品种。[方法]于2014和2015年连续2年分别在不同烟区进行烟薯套种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的筛选评价试验,筛选适宜烟薯套种的甘薯品种。[结果]所有甘薯品种在烟薯套种情况下鲜薯产量均比纯作下减产,地上部蔓长增加,分枝数减少,地下部结薯数减少。[结论]结合2年鲜薯产量和蔓长的变化情况,筛选出苏薯9号、商薯19、徐薯32、广薯87共4个甘薯品种最适宜烟薯套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拔苗和剪苗对甘薯黑痣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甘薯黑痣病带病种薯育苗,比较拔苗和剪苗对甘薯黑痣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拔苗栽插会将黑痣病菌携带至大田引起发病,而剪苗则可以有效地阻隔黑痣病菌,防止黑痣病的传播蔓延。[结论]试验结果为控制黑痣病传播和推广剪苗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