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任世华 《中国棉花》2008,35(3):38-38
2007年,农一师三团种植机采棉的职工和加工机采棉的工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因为采收、运输、加工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往年,虽然由采棉机将棉花从棉田采回,但运输时需人工装卸,加工时也需人工将棉花喂入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2.
孙波 《中国棉花》2017,44(1):44-44
正自2016年9月25日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银丰公司的270余台大型采棉机陆续进入8个植棉团场的7.8万公顷棉田进行采棉作业,采收速度快、质量好,于11月2日安全顺利完成机械采收任务。为保证棉花品质,满足农户需求,七师银丰公司不断更新采棉机,现在主要采用承包职工青睐的  相似文献   

3.
王新海 《中国棉花》2008,35(9):38-40
为提高南阳盆地植棉区棉田综合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建立了棉瓜薯套作高效栽培模式。本文对棉瓜薯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南阳盆地植棉区棉田综合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建立了棉瓜薯套作高效栽培模式。本文对棉瓜薯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机采棉是指通过使用机械采棉设备取代人工采摘棉花的生产方式,它能有效解决植棉生产中采棉期间劳动力紧缺、采棉成本不断上涨的问题,是实施精准农业的需要,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疆棉区人工植棉成本上涨,人工采收异性异色纤维多等情况,分析了南疆发展机采棉意义重大,并剖析了在南疆发展机采棉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建议,以推进南疆机采棉的发展和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机械化采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西北 《江西棉花》2009,31(3):22-23
新疆是我国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新疆棉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缺口日益加大,单纯依靠人工采收来解决棉花收获问题,无论从人员的组织上还是经济角度考虑都是不可行的。目前美国、澳洲、南美棉区等世界主要产棉国,棉花机械收获面积已达到100%。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和装备在这些国家已成为常规技术和设施,在生产中运用已超过60余年。  相似文献   

8.
棉花脱叶剂MAGSOL在国外许多国家已广泛应用30多年,由于其经济实用,施用安全,发展很快,目前以色列棉田应用面积已达97%以上。棉花使用脱叶剂脱叶后,由于消除了叶片影响,可提高采棉效率和棉花质量;还可加快棉铃开裂,提高棉花成熟整齐度,尤其是在麦棉轮作田使用,可促使棉花早熟、早采收、及时腾地,以利冬小麦及时播种;在秋季多雨地区,有利于通风透光,可减少因天气潮湿而引起的棉铃腐烂和病虫害的发生。为探明MAGSOL在本省麦棉轮作区的应用价值及使用技术,于1997年对MAGSOL进行了棉田示范试验,取得…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区推广机采棉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丽 《中国棉花》2003,30(2):46-47
新疆棉区实施机械化采收棉花 ,一方面可以缓解本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紧张的矛盾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植棉业的劳动生产率。在经过几年试验后 ,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第一手资料 ,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 ,为机采棉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并得到了植棉单位的积极响应。仅兵团农二师 2 0 0 1年就播种机采棉 3 70 0公顷 ,进行了大面积的采收试验和示范。从这几年的实际采收结果和研究结果看 ,采棉机械和加工机械技术已基本过关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相关配套技术的不足。1选地和整地机械化采棉对土地的要求较为严格 ,一是土质要好 ,利于出苗和保苗 ,一…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博州植棉区是新疆的重要优质棉产区,机采棉技术虽在博州棉区推广应用时间只有5年,但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博州机采棉种植模式面积达到6.77万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85.96%;机械采收面积达到4.39万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5.74%。机采棉技术是在膜下滴灌技术、精量播种技术、机械化采收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大幅度提高棉花采收效率、  相似文献   

11.
棉事指导     
《江西棉花》2005,27(6)
  相似文献   

12.
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机采棉和手采棉的纤维品质,发现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长度较手摘棉差1mm,断裂比强度较手摘棉差1.08cN·tex-1,短纤维率高于手摘棉,棉花主体品级为3级,较手摘棉低1级。由此提出在新疆早熟植棉区应加强断裂比强度高、纤维长、马克隆值适中的机采棉品种选育,以提升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棉花田间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大,棉盲蝽近几年来演变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简述了近年来我国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盲蝽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发生程度的特点、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以及简单介绍了防治棉盲蝽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棉田棉盲蝽的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39份黄河流域棉区品种(品系)为材料,对黄萎病病指、铃重和单株铃数等12个农艺性状与棉铃黑果病的3个病害指标(单株黑果铃数、病株率和单株黑果铃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黑果铃数是棉铃黑果病的核心指标;每个指标的决定性因子均有6个,育种家可利用所建立的该病害3个指标的回归方程在正常年份对其发生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多数农艺性状对该病指标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其中黄萎病发病率、铃重、单株铃数、株高、单株果枝数和霜后花率的影响较大,且同一农艺性状对该病3个指标的效应正负相同。在棉铃黑果病抗性育种中,可在保持原有株高和霜后花率基本不变情况下,适当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铃重、单株铃数和果枝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生产和育种情况、种业情况的调研,阐述了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品种审定推广情况、种业发展现状.从棉花品种"多乱杂"情况依然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地方堡垒保护主义较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监督与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生产中品种的困境;从机采棉种质资源匮乏、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环洞庭湖棉区的桃源县进行湘杂棉8号的种植密度试验, 结果表明:在相同培管条件下,不同密度处理间农艺性状、籽棉产量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籽棉产量以24 000 株/hm2处理最高,为环洞庭湖棉区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整体挖掘冲洗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方法,研究瓜棉套作模式下棉花根系在水平0~40 cm、垂直0~80 cm土壤范围内的动态分布及根系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5 cm,蕾期在0~15 cm,花铃期至吐絮期在0~20 cm;垂直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蕾期在0~20 cm,花铃期在0~30 cm,吐絮期在0~40 cm。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小于单作棉,至吐絮期超过单作棉;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根总体积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和花铃期根系干物质质量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根系干物质质量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安徽省沿江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皖沿江棉花今后棉花育种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发展模式,以利于鄱阳湖棉区加快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