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智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06-9707
[目的]研究玉米(Zea maysL.)/大豆(Glycine max)间作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大豆/玉米间作),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3次重复。于大豆、玉米收获后,采用5点取样法取样。5种土壤酶活力的测定均参照关松荫的方法,土壤养分测定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手册》的方法。[结果]与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反硝化酶活性和土壤速效钾含量,而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各耕作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反硝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反硝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其他4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均未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大豆间作这种复合模式的发展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耕地应用的土壤调节剂肥料,有效改善盐碱地耕作层环境,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3种组配土壤调节剂肥料对苏打盐碱地玉米长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原丰复合肥+艾加3号生物肥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玉米生育时期、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等有显著效果,适宜在苏打盐碱地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改良模式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苜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盐碱地最佳的土壤改良模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脱硫石膏、改良剂、有机肥及灌排措施等不同改良模式组合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及苜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所有改良模式均能降低土壤含盐量和p H值,提高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进而提高苜蓿耐盐能力,提高苜蓿产量,其中以脱硫石膏+改良剂+灌排措施+有机肥的集成改良模式(Tr5)的效果最佳,施用脱硫石膏+灌排措施(Tr4)处理次之。其中,Tr5处理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和p H值分别较无改良措施处理(对照)下降25.5%、41.2%、37.0%和0.74、0.13、0.59;土壤细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6.2%、78.4%、1.8%,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6.0%、519.1%、175.7%,真菌数量分别较对照降低42.7%、72.4%、95.1%;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12.3%,CAT、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378.4%、48.6%、70.4%和22.9%;连续3 a苜蓿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2.9%、109.8%、127.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密度农桐间作条件下,土壤养分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发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Fe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对有机质,N,P,K,Mn,Zn和Mg含量无显影响;3是作密度中K含量随时间变化显,P含量在5m×30m间作密度中随时间变化显,Fe和Mg养分含量在5m×40m密度中随时间变化显,而3各间作密度中有机质、N,Mn和Zn含量随时间变化不显;不同间作密度的土壤养分与小麦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下茬胡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设置胡麻/小麦间作(CI)、胡麻-小麦轮作(CR)和胡麻连作2年(CC2)3种种植模式,于第二年收获后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和土壤水提液综合效应,及第三年的胡麻生长和产量,探寻间作和轮作影响胡麻生长和产量的原因。结果表明,与CC2相比,CI和CR降低土壤pH,使土壤中的氮、磷、钾被作物充分利用;CI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CR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CI减弱土壤水提液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自毒作用,而CR土壤水提液的综合化感效应则表现出促进作用。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CR降低了土壤真菌多样性;且CI和CR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与CC2相比,CI和CR都有利于下茬胡麻生长,使得单株产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小区产量,且CR增产效果更加显著。由此可见,胡麻与小麦间作或轮作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升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自毒作用、改变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有利于下茬胡麻的生长,为胡麻高产栽培模式及区域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小麦套种玉米间作苏子最佳种植模式选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密度农桐间作条件下,土壤养分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养分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5m×30m,5m×40m和5m×50m)对Fe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对有机质,N,P,K,Mn,Zn和Mg含量无显著影响;3种间作密度中K含量随时间变化显著,P含量在5m×30m间作密度中随时间变化显著,Fe和Mg养分含量在5m×40m密度中随时间变化显著,而3种间作密度中有机质,N,Mn和Zn含量随时间变化不显著;不同间作密度的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L.)Merril]间作种植模式下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方法]以郑单958和鲁黄1号为供试品种,在黄淮海平原地区研究了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玉米单作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间作,尤以吐丝后为甚,达到极显著水平;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前和开花后单作均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量单作均显著性或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率玉米间作较单作高出0.59%,大豆间作较单作高出4.74%。对干物质积累过程用 Logistic方程模拟,可知玉米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达到显著性水平,大豆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总和为1.30;从产量和产值来看,间作产量总和为10.97 t/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0.64%和326.85%。间作的产值总和为25796.23元/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出12.67%和104.68%。[结论]该研究可谓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小麦蚕豆间作和小麦单作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环境下,不同抗性品种小麦对土壤含水量和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分蘖期到扬花期3个小麦品种的土壤含水量呈降低趋势,而在扬花期到成熟期呈上升趋势。(2)小麦蚕豆间作环境中土壤含水量低于小麦单作环境。(3)间作环境降低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率,间作降低病害的趋势为绵阳29云麦42云麦47,在小麦成熟期下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玉米(ZeamaysL.)大豆[Glycinemax(L.)Merrill]间作种植模式下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方法]以郑单958和鲁黄1号为供试品种,在黄淮海平原地区研究了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玉米单作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间作,尤以吐丝后为甚,达到极显著水平;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前和开花后单作均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量单作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率玉米间作较单作高出0.59%,大豆间作较单作高出4.74%。对干物质积累过程用Logistic方程模拟,可知玉米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达到显著水平,大豆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总和为1.30;从产量和产值来看,间作产量总和为10.97t/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0.64%和326.85%。间作的产值总和为25796.23元/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出12.67%和104.68%。[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带型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和种间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玉米间作为对象,设置3种不同带型模式(小麦/玉米行比为6:2、6:3和6:4),研究间作体系中带型改变对种间竞争力和群体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间作高产优化带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3种小麦/玉米间作模式均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各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间作优势随玉米行数的增加呈增大趋势,6:4(W6M4)模式的LER、时空当量比和土地利用率分别较6:3(W6M3)模式高3.5%、5.2%和4.3%,较6:2(W6M2)模式高3.0%、8.1%和5.2%。增加玉米行数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相对玉米的种间竞争力(A_(wm)),6:4间作处理的A_(wm)分别较6:3模式和6:2模式高7.3%和14.1%。复合群体产量与种间竞争力呈显著的线性增长关系。因此,提高间作小麦的竞争力有利于间作群体整体产量的提高,6:4模式获得较高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提高小麦的相对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间作种植模式下,在武威市凉州区研究了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能有效地提高产量、棵间蒸发占总耗水量的比重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单作加权平均值提高46.48%、21.60%、39.54%;而隔根处理却能降低产量、棵间蒸发量占总耗水量的比重、水分利用效率。隔根处理效应为塑料膜隔根大于尼龙网隔根。塑料膜隔根、尼龙网隔根较不隔根产量分别降低22.85%、5.69%;棵间蒸发量占总耗水量的比重分别降低9.10%、3.59%;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降低17.20%、6.09%。  相似文献   

13.
农桐间作系统对小麦生态条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农桐间作条件下,距树行不同距离光合有效辐射等7个生态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行向的间作,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随距离减小而减小,土壤水分和有效磷随距离减小而增大,距离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无显著影响,通径分析证明,对小麦千粒重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光合有效辐射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甘薯连作障碍、提高土地产能,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甘薯玉米间作对土壤与作物的影响,以探讨该栽培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和产量优势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甘薯玉米间作促进了根系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其中,甘薯玉米间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单作甘薯、单作玉米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5.76%、12.37%;与单作甘薯处理相比,甘薯玉米间作处理提高了磷酸酶活性、土壤呼吸强度,降低了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甘薯玉米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为1.12,具有产量优势,种间相对竞争力为-0.26,甘薯种间竞争力弱于玉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薯产量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可见,甘薯玉米间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土壤状况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适宜盐碱地区玉米生产的耕翻方式,以郑单958为试材,采取免耕(CK)、深翻+旋耕、深松+旋耕、旋耕4种耕翻方式播种玉米,研究了不同耕翻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旋耕方式的松土保墒和玉米增产效果最好,深翻+旋耕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玉米(Zea mays L.)+苜蓿(Medicago sativa L.)间作模式下饲料干物质、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和养分瘤胃降解率等的差异,为生产应用玉米+苜蓿间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和5﹕2,共4个间作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以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测定各处理干物质及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可降解营养成分产量,以及苜蓿、玉米茎秆在瘤胃中降解前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收获产物用作绵羊全日粮时瘤胃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玉米苜蓿间作系统及苜蓿单作干物质、营养物质及可利用营养物质产量均随苜蓿栽培年限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玉米单作、苜蓿单作及各间作处理在干物质产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和苜蓿间作提高了粗蛋白质的产量、瘤胃降解率及可降解蛋白质产量,且随苜蓿间作比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与苜蓿单作相比,玉米+苜蓿间作提高了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总能产量,降解率及相应的可利用营养成分产量;间作系统收获产物在瘤胃内降解时增加了瘤胃细菌数量,使苜蓿和玉米茎秆中更多的组织细胞被降解,从而提高了营养物质的降解率。【结论】玉米+苜蓿间作系统在营养物质产出上比单作系统具有更大的生产潜力,同时提高了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是一种可行的饲料生产模式,为今后在农区建立反刍动物饲料供应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型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型土壤盐碱地改良剂乙酰葡萄糖对山西省怀仁县的苏打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乙酰葡萄糖对盐碱地土壤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为今后山西省盐碱地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添加盐碱地改良剂后,土壤p H值、SAR、CO32-和HCO3-与对照相比都降低;土壤有机质、有效钾、苗期株高以及百粒重均增加。施用1500 kg·hm-2乙酰化葡萄糖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900 kg·hm-2乙酰化葡萄糖与猪粪和牛粪混合施用改良盐碱地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新型盐碱地土壤改良剂乙酰化葡萄糖是一种对山西苏打盐型盐碱地有效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18.
浇水对盐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播前浇水能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和冬前分蘖数 ,并且使出苗日期提前 ;播前及春季浇水使单株鲜重、株高、穗数、穗粒数、旗叶面积、旗叶鲜重和含水量、旗叶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 ,使旗叶的Na+ 含量降低 ,K+含量增加 ,Na+ /K+ 降低 ,最终使产量显著增加。耐盐小麦品种德抗 96 1的产量构成因素明显大于盐敏感品种鲁麦 15 ,前者的 6 6 6 7m2 产量达 372 38kg ,而后者只有 16 1 2 1kg。因此 ,选择耐盐品种 ,播前和春季浇水处理是盐碱地小麦丰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间作大蒜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商麦156为供试小麦品种,分别于2016年9月17日、10月1日和10月15日定植大蒜进行小麦间作大蒜试验,研究间作大蒜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寻小麦间作大蒜的最佳时期,探究同一处理时期内不同生育期间作大蒜下的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任一处理时期间作大蒜的小麦根际细菌数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且与大蒜定植时长正相关,至140 d时最大,W1G1(小麦播种前14 d定植大蒜)、W2G2(小麦与大蒜同一时间播种和定植)、W3G3(小麦播种后14 d定植大蒜)较对照CK(仅播种小麦)分别增加83.64%、64.21%和44.94%。随生育期的后延,对照和处理真菌数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同一处理时期内各处理真菌数量均低于小麦单作,且大蒜定植时长与真菌数量负相关。硝化细菌与氨化细菌变化规律类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对照与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均在120 d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降低。在大蒜间作期内,对照和处理的小麦根际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变化规律相同,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升高,至160 d时W1G1、W2G2、W3G3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27.59%、23.45%、20.69%和30.56%、27.78%、16.67%。在140 d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生育期的后延而升高,至140 d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过氧化氢酶活力开始降低,在80、100、120、140 d和160 d时,W1G1较对照分别提高18.19%、29.21%、40.51%、48.78%和62.71%。可见,间作大蒜定植时期越早,小麦根际细菌、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数量越多,真菌数量越低,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越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