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选用乙烯利(Ethrel)对豚草杀雄,效果显著,在花序生长2.5cm 以下时期喷施2%浓度乙烯利较为适宜。败育雄蕊 PMC 粘连、退化,四分体形状不规则:花粉粒收缩、空瘪,内部无淀粉粒,蛋白质含量降低;绒毡层类似于腺质绒毡层类型,相互连成一圈后消失;花的败育出现无雄蕊型和花粉败育型。  相似文献   

2.
以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不育材料Shaan-GMS的转育系220AB和对照(6CA×220)F1为试材,分析了不育株和可育株不同大小花蕾及其雄蕊中同工酶和水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结果显示:与可育株的花蕾和不育株小花蕾及其雄蕊相比,不育株较大花蕾及其雄蕊的酯酶、水溶性蛋白条带数目减少,一些条带分子迁移率增大;两种不育类型花蕾中过氧化氢酶谱差别不大;220A大花蕾雄蕊的α-淀粉酶增加了5条新带,在(6CA×220)F1不育株的大花蕾雄蕊中,α-淀粉酶也增加了2条新带。说明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发生过程与雄蕊中脂类、蛋白质和糖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初花期对几个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的雌、雄蕊及花药发育动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在雌蕊发育过程中差异相对较小 ,仅在花蕾发育后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到开花前 ,不育系的雌蕊略长于保持系。而雄蕊则在蕾长 3~ 4mm时期开始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 ,花药则在蕾长 1mm后开始表现出差异。临花前 ,不育系雄蕊及花药明显短于保持系 ,一般仅为保持系的 1/ 2左右。在不育系的花蕾中 ,雌蕊与雄蕊长度间在蕾长 3~ 4mm时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时 ,雌、雄蕊长度差异可达 0 5~ 1mm ,可以用肉眼直接剥蕾观察出来。这时可以作为不育系田间早期育性识别的大致时期  相似文献   

4.
萝卜雄性不育系的花器性状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萝卜雄性不育源、不育系和保持系以及308株雄性不育转育中间材料的花器性状和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花器性状是有差异的;不育系的花器性状相应比保持系的略小,有的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育花的花蕾不饱满、空瘪、有黄化现象,且黄化花蕾主要集中在主茎上,不育花的花药干瘪、瘦小、无粉,白色或乳白色,多数花柱弯曲。雄性不育株转育中间材料的不育类型可分成黄化型、雄蕊萎缩型和花粉败育型;花粉败育型有时还伴有微量花粉。正常花的花粉粒多且排列密集,微粉花的花粉粒少且排列松散;微粉花花粉活力不到正常花的一半,但微粉花仍有一定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5.
对双低杂交油菜黔油12号的母本SAB-3进行植物学特征及核不育系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开花期、花器官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SAB-3根系发达,叶色深绿,丰产性好,抗性强,营生长期较长;(2)SAB-3的可育株花蕾、花瓣和雄蕊均比不育株的长、大,有利于初花前后识别和及时拔除可育株;(3)可育株比不育株开花早3~14d,平均早5d,拔除可育株安排在SAB-3群体开花约10%时开始,有利于10d内  相似文献   

6.
以花椰菜的雄性不育材料和可育材料为试材,通过对其花器组成进行鉴定,研究不育材料和可育材料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育株和正常株的花朵的组成之间存在差异,不育株的花器明显比可育株小,雄蕊萎缩在基部,不产生花粉。同时,采用组织培养和扦插的方法对其不育材料的繁殖进行研究,发现在组织培养中,茎段和花球比叶片和叶柄容易繁殖,扦插中,ABT2号生根粉的扦插效果好于生长素IAA,同时,对不同扦插基质的研究发现,蛭石作为扦插的基质优于炉灰渣。  相似文献   

7.
高宏秀  张莹 《浙江农业科学》2014,(2):197-199,201
以大白菜雄性不育近等基因系为材料,运用TEM技术进行雄蕊发育过程中的绒毡层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在四分体时期,可育花药绒毡层细胞开始横向增大,细胞核清晰可见,核仁染色很深,细胞质内出现大小不一致的囊泡;淀粉类物质聚集成哑铃形、球形等多种形状。此时绒毡层细胞细胞膜较薄,细胞之间排列紧密;而同时期的不育花药绒毡层开始膨大,出现许多小空泡,细胞膜明显变厚,随后绒毡层向药腔伸展,出现多层细胞,有的细胞空泡化严重;细胞质内部未见细胞核和细胞器,也未见糖类物质。有的细胞局部空泡化,细胞质内含有少量的含油体和线粒体,由于糖类物质较少,细胞质比较清晰。说明绒毡层的结构异常导致无法提供给小孢子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最终导致雄蕊败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结球白菜雄蕊心皮化雄性不育系HGMS和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雄蕊心皮化雄性不育系AMS的特征,探讨雄蕊心皮化突变机理。【方法】以HGMS和AMS为试材,进行形态特征、同工酶分析及其杂交研究。【结果】系内不育株HGMSa和AMSa均具有明显的雄蕊心皮化形态特征,且雄蕊心皮化器官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与雌蕊酶带相同。系内可育株HGMSb和AMSb雄蕊发育正常,但存在花瓣有、无的显著差异。相互杂交研究表明,引起HGMS和AMS雄蕊心皮化突变的基因位点是相同的。HGMSb调控花瓣、雄蕊发育的单基因与AMSb调控雄蕊发育的单基因虽然存在形成花瓣功能的明显差异,但具有相同的作用位点,对HGMSa和AMSa雄蕊心皮化性状均具有恢复作用。【结论】HGMSa和AMSa具有相同的雄蕊心皮化特征,而且引起雄蕊心皮化突变的基因位点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雄蕊雌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发育是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雄蕊雌化或称雄蕊心皮化是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同源异型突变体。本文简述了雄蕊心皮化突变体形成的机理,有关花器官发育模型、雄蕊心皮化的发现和特征及研究现状,并对雄蕊心皮化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指出了这种突变体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mi RNA在大白菜雄蕊育性调控中的作用,以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AB03的可育株与不育株花蕾为试材,构建small RNA测序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最终在两样本中分别检测到132和144个已知mi RNA,其中有19个mi RNA在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中差异表达。在这19个差异表达的mi RNA中,14个在不育花蕾中上调表达,5个在不育花蕾中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 RNA的靶基因部分与花、雄蕊、花粉的发育相关,例如AP2、果胶甲酯酶抑制剂家族蛋白等,本研究探讨了可能参与花粉发育的mi RNA及其与靶基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用整体解剖法,对欧州油菜花原基分化过程进行研究,发现油菜花器分化为向心分化,而与户苅义次等人提出的分化顺序不一致。作者发现的油菜各轮花器分化顺序为:花萼、花瓣、外轮雄蕊、内轮雄蕊、心皮。外轮雄蕊原基发育成短雄蕊,内轮雄蕊原基发育成长雄蕊。油菜花原基分化的实际过程并不像户苅义次等人报告的那样:雄蕊和心皮分化在花辦分化之先,甚至4枚长雄蕊是由2枚雄蕊原基分裂变来的。  相似文献   

12.
以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为材料,对其可育与不育株的花器结构进行比较,并进行细胞学观察来明确该雄性不育类型的败育时期及败育原因。结果表明,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可育株的萼片长、花瓣长、花瓣宽、雄蕊长和雌蕊长都极显著高于不育株对应部位;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花蕾大小与花发育时期相对应;不育花蕾在2.5mm后就已经败育,败育时期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到四分体时期,该时期绒毡层细胞液膨大、呈现液泡化,将四分体挤压到药室的中间,致使四分体大量发育异常,小孢子得不到营养,不能形成正常的小孢子,导致小孢子完全解体,在开花前败育。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草原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1’)(雄性可育系)和苜蓿雄性不育系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蜜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原1号杂花苜蓿的花蜜腺位于子房与雄蕊之间的花托上。属于花托结构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其中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蜜腺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形状、大小、层数和液泡化程度以及淀粉粒的变化规律上无明显差异,但不育系淀粉粒形成的较晚。含量也比同期可育系少(败花期除外)。说明不育系蜜腺分泌物少,直接影响苜蓿雄性不育系的授粉、受精,是导致其杂交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性状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性状生理生化遗传机理,本文研究了色素万寿菊W217不育株、可育株在不同花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色素万寿菊W217POD活性在从叶片到成花的过程中呈明显降低趋势,不育株在花蕾到花过程中POD活性高于可育株POD活性;SOD活性在不育株和可育株中变化趋势均为低-高-低,且不育株明显高于可育株;MDA含量在可育株中变化由高到低,而在不育株中呈低-高-低变化,在花蕾时期不育株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可育株中MDA含量;在不育株和可育株中由叶到花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均呈减少趋势,在叶片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游离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差别,不育株花蕾到成花时期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可育株;可溶性糖在不育株和可育株中含量由叶到花时期均呈增高趋势,且可育株增高幅度大于不育株。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遗传规律及其恢复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与其4个恢复源,分别配制了F1、F2及回交一代(BC1),观察了雄性不育的分离.结果表明,CMS3411-7的不育性由不育胞质(S)和隐性核基因(rfrf)共同决定.后代育性的分离有2种情况:(1)F1雄蕊完全可育,F2可育株与不育株按3:1分离,BC1为1:1分离,表明为一对显性恢复基因.(2)F1表现为不育性部分显性,且受环境影响大,F2和BC1雄蕊育性从完全可育到完全不育呈连续变化,方差分析表明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有效基因对数为2~3对.同时分析讨论了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多型性以及Rf雄配子和Rf雄配子相对受精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一种便于识别且与育性紧密相关的花器官形态指标,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辣椒不育株和可育株花器官的发育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可育株和不育株的花柱、花蕾的发育状态基本一致,而花药发育状态差异显著,花药的外部形态与雄性育性密切相关;雌蕊石蜡切片和花粉生活力检测表明,不育株雄性器官彻底败育且不育性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形态解剖和石蜡切片法,对雄蕊雌化辣椒花和果实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雌化 花芽较正常花芽肥大,雌化雄蕊可结实但非常小,位于正常辣椒果实果柄处。另外有部分雄蕊雌化和雄蕊全部雌化 两种突变体。显微切片结果显示,雌化雄蕊原基呈扁平叶状突起,后期发育成类似心皮的叶状体,边缘靠合或缝合形 成类似边缘胎座的子房。雄蕊在雌化过程中,形态上表现不同程度雌化,并且表现出一系列的中间过渡类型。另外雌 化“子房”内有“胚珠”,并且雌化雄蕊的“胚珠”与正常子房中的胚珠相似。  相似文献   

18.
大麦雄性不育的结构和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的大麦不育系和可育系雄蕊的解剖结构进行细胞学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1)不育系雄蕊花丝和花药药隔中的基本组织细胞的原生质少,淀粉粒少或无且没有明显的淀粉酶活性,线粒体等细胞器小而少。不育系维管小,其所含的导管,筛管腔小,分化程度低,数目少。(2)在开花前后,不育系各品系的雄蕊  相似文献   

19.
小麦开花特性与浆片和雄蕊结构动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亲本及其杂种小麦开花特性和解剖结构的研究表明 :在开花期、开花张角、开闭花持续时间、花药外露性、花丝伸长特性等方面 ,杂种小麦有明显的超亲优势 ,不育株系表现最差 ;在开花过程中 ,可育株系和杂种小麦的浆片吸胀快、体积大、增重快。浆片由表皮、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其表皮无气孔分布 ;基本组织薄壁细胞在浆片吸胀过程中 ,体积增大直至内膜系统破裂自溶、内溶物撤离、细胞收缩而闭花 ;维管束分散排列于基本组织中 ,由导管、筛管和薄壁细胞组成。开花时 ,杂种和可育株系花药的药室内壁发育成纤维层 ,中层和绒毡层消失 ,花粉粒球形 ,原生质浓 ;花丝维管束中的筛管、导管数目多 ;不育株系未见纤维层 ,绒毡层缩存 ,花粉空瘪 ;花丝中筛管、导管数目少 ,分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20.
<正> 油菜是十字花科植物.十字花科的四强二弱雄蕊不是随意形成的,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然在同一花朵内雄蕊有强弱之分,它们的花粉在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方面,就可能存在差异;在强弱雄蕊的花粉细胞形态上也可能有区别.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强弱雄蕊间的确存在着差异. 甘蓝型油菜强雄蕊花粉的发育程度较高,无论是自花授粉还是异花授粉,都比弱雄蕊花粉具有优势.但在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方面,实验的结果表明,强弱雄蕊与上面所说的优势恰恰相反,弱雄蕊花粉平均诱导率高于强雄蕊;而且在花粉细胞形态特征上,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