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涵江区是我省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县区之一,连续3年进行了水稻机插秧推广试验取得成功,累计推广面积近700亩,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抛秧进行产量比较,机插早稻(杂优)平均单产507公斤/亩,比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15—20公斤/亩,比抛秧增产30—40公斤/亩。  相似文献   

2.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水稻栽培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解决了几千年的『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的插秧方式。惠安县1991年晚季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获得成功,面积逐年扩大,现每年推广面积达万亩。  相似文献   

3.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就是将旱育秧进行抛栽的一项栽培技术.重庆市涪陵区 2002年推广水稻无盘旱育抛秧面积达 4万亩以上,据调查,平均亩产 548 1 kg,与塑料软盘旱育秧亩产 551 7 kg基本持平,比旱育手插秧亩产 515 6 kg增产 32 5 kg,增产 6 3%.该技术节支增效显著,深受农民欢迎,其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2004年江门市在新会、台山开展水稻塑盘育秧、机械化插秧示范,面积约600亩,均取得了成功。据调查,机械插秧的亩产比人工插抛秧增产约15%。实践证明,机插水稻大田软盘育秧技术具有省工节本、操作简便的特点,是确保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水稻抛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栽培配套技术陈润生,姚德周,肖慧(沈阳市于洪区于洪乡)于洪乡水田面积12240亩,1992年引进水稻抛秧技术,在丁香村和李官村搞了10亩试验田,比对照增产5.2%。1993年全乡示范推广1500亩,比对照增产7.8%。1994年进一步扩大到4...  相似文献   

6.
插秧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其方法的选择对水稻的生长有重要影响。机械插秧省工、高效、增产,比人工插秧增产5%-10%。本文总结了机插水稻大田软盘泥浆育秧与大田管理技术,对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加以指导。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抛秧是近年来水稻生产上推广的一种新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插秧方式,具有省工、省力、发苗快、分蘖多、高产等诸多优点,深受广大稻农的欢迎。要提高抛秧稻田水稻产量,就要加强水稻抛秧稻田的大田管理。  相似文献   

8.
水稻集中育秧是扩大双季稻生产面积和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重大举措.2012年开始,监利县大力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平台建设,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截至2015年监利县建设发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50家,水稻集中育秧机插面积达到6.7万公顷,双季稻面积达到8.1万公顷,平均产量9552.2 Kg/hm2、较人工栽插稻田每亩增产12 Kg,每亩节本增收150元,取得了良好的社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盐碱井灌稻区抛秧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研究了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在吉林省西部盐碱井灌区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抛秧栽培产量可达7683.8kg/hm^2,比旱育苗人工插秧提高8.8%,提早成熟5天,并具有秧苗素质好、分蘖多、成熟早、产量高、成本低、省工省时等优点,可解决盐碱冷浆寺区水稻插秧缓苗慢、插秧适期短等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稻机插秧栽培体系中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比水稻直播、机插秧的应用优势,分析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及植保技术的应用,统计分析机插秧栽培及植保技术推广应用后水稻的亩产量及经济效益,了解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结果】水稻机插秧栽培及植保技术的应用平均单产达到10 440-11 970kg/hm2,比直播水稻种植增产630-757kg/hm2。连续监测数据显示,水稻机插秧栽培及植保技术的应用相比水稻直播,平均增产达到5%以上。【结论】水稻机插秧栽培及配套植保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水稻栽培的产量,确保水稻栽培高产稳产,帮助农民提升水稻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1.
水稻抛秧的增产效果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的增产效果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蔡育宽刘福兴崔农凯(沈阳市东陵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凌海市原种场)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全国推广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1992年东陵区引进了这项栽培技术,试验抛秧10亩,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平均比一般插秧增产5.5%。...  相似文献   

12.
早稻塑料软盘抛秧技术效果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塑料软盘抛秧技术是水稻育秧和插秧技术的重大改革,为了探索不同抛秧期的产量情况和地膜湿润秧手插产量情况,设立了同品种,同播期,不同抛秧期和地膜润湿手插秧对比以及同品种,同播期、同抛插期的对比试验,初步探索出了早稻软盘抛秧增产的机制,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秋季我们首次应用塑料软盘育苗抛秧技术进行两系杂交稻培杂茂三制种,面积8.3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176.2 kg,比人工插植增产10%.2001年扩大制种,面积18.5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195.3 kg,高产田块237.5 kg,创我市培杂茂三制种历史最高水平.生产实践表明,塑盘育苗抛秧制种技术是杂交稻制种实现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可分为免耕插秧、免耕抛秧和免耕直播3种方式.为了探索水稻免耕插秧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2006年晚季,南安市农技站在码头镇进行了以优质稻泉珍10号为主栽品种的晚稻免耕插秧栽培技术示范.示范结果表明,每667 m2产量比常规翻耕插秧栽培增产7.4%,增收节支123.2元.现将示范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公司自2006年开始推广机插水稻以来,每年推广机插水稻面积达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5%左右。育秧、插秧和大田管理水平在本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虽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增产效果仍与预期的比直播水稻增产10%的目标有一定差距。水稻直播栽培在本公司全面实行已有10余年,已形成一整套高水准的生产技术体系,直播水稻产量基数较高。因水稻机插亩成本比直播高百元左右,所以机插水稻必须达到10%以上的增产效果才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械插秧和人工抛秧生产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体现了农艺和农机的结合,体现了良种、良法、良田、良技的结合,机械插秧与人工抛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容易获得高产稳产,比人工抛秧还能省时省工省成本,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本试验可以得出:当基肥正常施用的情况下,蘖肥在水稻插秧期施用效果好,产量提高23.3kg/亩;当基肥不施氮肥时,蘖肥在插秧期施用比返青后施用增产效果好,产量高出80.0kg/亩。综合分析来看,处理4的产量最高,氮肥回收利用率也最高,说明当基肥施用氮肥时,蘖肥在水稻插秧期施用效果最好;当基肥不施用氮肥时,蘖肥亦是在插秧期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正>双季稻受品种生育期、秧龄期和晚稻安全齐穗等因素限制,机插秧难度较大。湖南省双季稻面积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80%以上,这是制约机插秧发展的重要因素。2011年,湖南省机插秧面积还不足26.7万公顷,所占比例仅为6.3%。2014年,湖南省早稻机插面积达到46.7万公顷,预计全年水稻机插面积可达86.7万公顷,机插占水稻播种面积的比例可达20%。自2011年以来,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特定材料、设备和方式进行育秧,并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以代替手工插秧的一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2007年崇明县推广机插稻面积5.03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12.5%,占全市机插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利用塑料软盘育苗,进行人工或机械抛秧的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80年代初期由日本传入我国,1992年引入我省。经三年来的消化、吸收、提高、创新和多点试验、示范,1994年我县水稻抛秧栽培示范面积已达2100亩,平均亩产稻谷515.7kg,较常规手插秧亩产492.3kg增产23.4kg。该项技术最显著的优点是:①工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