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国外报道,近几年美、英已有Hybrex等杀雄剂应用于生产杂交小麦。1986年我们利用英国壳牌(Shell)公司提供的CHA化学杀雄剂(代号WL84811)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于下。 材料与方法1.CHA同一浓度同一时期处理的杀雄效果 供试母本用200个冬性小麦品种(品……  相似文献   

2.
化杀灵改良剂(wpG)对甘蓝型油菜杀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新型杀雄剂化杀灵改良剂(wpG)对油菜的杀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0.65μg/ml和0.8μg/ml浓度的化杀灵改良剂(wpG)在现蕾期处理,全不育株达90%以上。杀雄后的油菜花瓣皱缩、色淡、花丝缩短,花药干瘪开裂无花粉或有败育花粉,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正常。喷药次数与杀雄效果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化学杀雄剂SQ-1对春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效果,以8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小麦植株主茎旗叶抽出倒二叶一半时,喷施4.0kg/hm2 SQ-1,所有供试品种相对雄性不育率和人工饱和率都在95%以上,这表明化学杀雄剂SQ-1具有广谱性且对雌蕊无影响。但喷施SQ-1后,春小麦的株高明显降低,抽穗推迟并且穗长缩短。  相似文献   

4.
以泛麦28为研究材料,分析喷施不同化控剂对泛麦28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期喷施化控剂,第一节间长和第二节间长降低,第一节间粗增加,主茎高、穗下节长度降低,穗长、穗宽无明显影响,穗粒数降低,千粒重增加.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喷施烯效唑50 g/667 m2化控效果最好,其次为MODDUS(挺立)3...  相似文献   

5.
杀雄剂SQ-1诱导谷子雄性不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3个不同的谷子品种, 以杀雄剂SQ-1为雄性不育诱导剂, 采用3种不同杀雄剂浓度, 在3个不同发育时期对谷子喷施处理, 以喷水为对照。杀雄剂SQ-1在适宜喷施剂量与时期下, 供试品种五九爪软谷和香谷能被诱导产生95%~100%的雄性不育率, 对黄金谷杀雄效果尚未达到90%。五九爪软谷和香谷的喷药适宜时期分别为七叶期和八叶期, 喷施剂量同为4~5 kg hm–2, 以5 kg hm–2的杀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笔者探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对地被菊‘紫重楼’ 株高、冠幅、开花特性(花期、开花量、花朵重瓣性、花径)和花粉生活力的影响,旨在为地被菊杂交育种、花期调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00~500 mg/L GA3后,‘紫重楼’露色期、始花期及盛花期分别提前6~10天、7~12天和2~7天;GA3有利于节间伸长和株高增加,但植株开花量和花瓣重瓣性降低,冠幅、花径减小。其中,500 mg/L GA3处理下的地被菊节间长度与株高显著高于其他水平;100~300 mg/L GA3处理可促进花粉生活力,500 mg/L对花粉生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甘薯组(Batatas Section)种间、种内交配不亲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陆漱韵  李太元 《作物学报》1992,18(3):161-168
以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为材料,研究甘薯组种内和种间不亲和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无论种内或种间,交配不亲和性是存在的;2.种间不亲和表现特点依组合不同,表现为3种类型:(1)花粉不萌发或产生极短花粉管,柱头的乳突细胞有胼胝质反应。(2)花粉萌发延迟,花粉管生长缓慢、停滞。(3)花粉正常萌发,花粉管生长受阻。几乎没有观察到正常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新疆棉花生长前期易受低温冷害气候影响造成的种植密度偏低、产量下降。试验以‘农大棉4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种植密度设2个处理:19.2万株/hm2(M1)和14.4万株/hm2(M2),副区缩节胺喷施时间设延迟4个处理:0天(D0)、3天(D3)、6天(D6)、9天(D9),研究不同低密度条件下,缩节胺喷施时间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缩节胺喷施时间减弱了其对棉花生长的抑制作用,可更好发挥棉花单株优势,塑造不同株型,使叶面积指数增加9.19%~45.34%,SPAD值减少1.28%~5.03%,净光合速率减少5.18%~15.75%,伏桃增加4.66%~18.53%;而种植密度的减小使叶面积指数减小24.42%,SPAD值增加2.66%,净光合速率增加5.57%,药后20天吐絮率增加8.59%,单株结铃数增加22.98%,籽棉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D3>D6>D0>D9。因此,在低密度19.2万株/hm2和14.4万株/hm2下,建议缩节胺喷施时间应分...  相似文献   

9.
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幼穗分化的苞分化期(T1)、枝梗分化期(T2)、颖花分化期(T3)、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T4)和花粉充实完成期(T5)喷施低浓度(C1,5mg/L)、中浓度(C2,10mg/L)、高浓度(C3,20mg/L)的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CTK),研究其对水稻穗部性状及株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分化的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CTK后,穗长、二次枝梗结实率和穗结实率极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浓度CT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穗粒数以低浓度CTK处理最高,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CTK可极显著或显著降低千粒重(包括一次和二次枝梗千粒重)和着粒密度。幼穗分化期喷施不同浓度CTK后,剑叶基角、倒二叶基角、倒三叶基角、倒二叶长、倒三叶长和倒三节长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幼穗分化的不同时期喷施CTK后,对穗长的促进效果T1时期喷施极显著高于后4个时期喷施,对穗粒数的促进效果处理T1>T5>T4>T2>T3,对结实率的促进效果以T4时期施用最为明显,T3时期施用着粒密度的降幅最大。CTK的施用浓度与施用时期间具有互作效应,针对不同穗部性状的调控效果,确定最佳的施用浓度与施用时期组合。  相似文献   

10.
利用F_(2:3)家系分析粳稻矮生性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粳稻不同株高突变体的遗传机制,以株高有明显差异的两份材料及其F1、F2:3为试材,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株高及相关性状的遗传性质。结果表明:株高仅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各节间长度则表现为受主基因+多基因联合控制。其中倒1、倒2和倒4节间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倒3节间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降低株高的效应以主基因显×显上位性效应最大,主基因加性效应和多基因效应使倒1、倒2节间长度缩短,所有的主基因效应都使倒4节间缩短。倒3节间仅有显著的多基因效应,其效应值较小。株高及各节间的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90%,表明水稻株高的遗传以主基因为主。根据系统来源,分析其中的一对主基因是sd-1,另一对则是未知的。  相似文献   

11.
CM2 68 是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激素研究室新研制的水稻化学杀雄剂 ,经 1994~ 1997年试验表明 CM2 68具有较高的选择杀雄活性 ,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使用 ,诱导水稻雄性不育效果明显 ,自交败育率可达 95%~ 10 0 % ,化杀制种产量在 1.0~ 1.5t/ hm2 。进一步研究表明 ,CM2 68通过干扰花药中淀粉及蛋白质的积累 ,抑制植物营养体向花药运输脯氨酸及花药自身合成脯氨酸 ,并降低花药中脯氨酸的利用率 ,引起花药营养匮缺 ,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新型植物生长复配剂对寒地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选择3种化控剂进行试验,其中2种为已用于大田生产的化控剂,分别为玉黄金(YHJ)和吨田宝(DTB),第三种为实验室自行配置的以DCPTA(2-(3,4-二氯苯氧基)-乙基-二乙胺)和CCC(氯化氯代胆碱)为主要成分的复配剂(FPJ)。结果表明,复配剂(FPJ)和玉黄金(YHJ)处理后玉米株高及穗位高降低,基部节间长度降低,基部节间直径增加。吨田宝(DTB)处理则增加了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度。以抽雄后10天为例,经过复配剂(FPJ)处理后的1、3、5节间长度分别比对照降低12.62%、9.49%、6.51%,而节间直径比对照增加了13.70%、12.37%、12.69%。复配剂处理能增加玉米茎叶干物质积累,部分处理差异显著。经复配剂处理后的叶面积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经复配剂处理后叶绿素荧光参数Fo(初始荧光)及qN(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数值下降,Fv/Fm(可变荧光/最大荧光)及qP(光化学淬灭系数)数值增加,这说明复配剂喷施处理不但对降低株高,增加抗倒伏性状有作用,也促进了玉米叶片光合作用,为玉米最终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化学杀雄在小黑麦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烯利和三嗪二酮都是目前我国生产的较好的小麦杀雄剂,用乙烯利4000ppm+二酮4000ppm 混合液,从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双核期喷施,比单一药剂喷施药害较轻,有效喷药期长,不育率可达80~90%,雌芯受精能力亦不受影响。小麦与桥梁品种的杂种,经化学杀雄后在隔离区中与黑麦自然授粉,可获得大量的杂种。这不仅可节省人力和时间,而且  相似文献   

14.
陈书强 《种子》2016,(5):76-79
为了更好地调控直立穗型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在拔节期对直立穗型近等基因系ZF13和WF13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生长抑制剂多效唑(PP333),研究外源生长调节剂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ZF13和WF13在喷施GA3后,株高性状改变较大,显著增加,主要是第3、4、5节间增长导致的,尤其是第4节间增长最多,而叶部性状变化幅度较小.直立穗品系ZF13喷施GA3对穗部性状和解剖性状有所改善,增加了它的每穗粒数、穗颈节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目.近等基因ZF13和WE13系喷施PP333后,株高比对照明显降低,降低原因主要是各节间长度都缩短导致的;对叶部性状、穗部性状和稳颈解剖性状也有一定负面影响.外源生长调节剂除对直立穗型近等系的株高性状影响显著外,还对与产量相关的穗部性状、叶部性状和穗颈解剖性状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OsGA20ox2基因序列构建不同长度的RNAi片段并导入水稻,获得不同高度的矮化植株.将这些矮化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回交获得B1F2群体,卡方检测表明B1F2群体矮秆植株数和高秆植株数符合3∶1比例,表现为矮秆显性的遗传规律.对矮化植株的F5和B1F2群体株高、各茎节间长度和一些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显示,OsGA20ox2基因的RNAi能显著缩短株高和各节间长度(P<0.05),RNAi干扰片段越长,使植株株高和节间长度缩短程度越大,可使株高降低24~42 cm,矮化22%~39%.在同一长度的RNAi干扰片段下,倒一节节间长度平均缩短与倒二节节间长度平均缩短非常相近,倒三节和倒四节节间长度平均缩短非常相近,总的缩短程度是倒四节>倒三节>倒二节>倒一节.这种近基部节间长度缩短幅度和比例较大的特点,利于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同时上部节间缩短幅度和比例较小,有效地保持合理株高,不使生物产量明显降低,有利于水稻的稳产和高产.OsGA20ox2基因的RNAi不影响千粒重、结实率、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或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苯磺隆有望用于油菜大田的杂交制种。科研人员经过2年3次重复试验,研究了苯磺隆、苄嘧磺隆·唑草酮、水杨酸、氯氟吡氧乙酸、炔草酯5种化学药物叶面喷施对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ZS9)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苯磺隆杀雄作用最好,其它4种药物杀雄效果差或没有杀  相似文献   

17.
杨秀青 《作物杂志》1990,6(4):14-15
化学杀雄杂交稻是以常规品种为母本,用化学杀雄剂诱导其花粉不育,然后授予能产生强大优势的父本(常规品种)花粉生产的杂交稻。化学杀雄杂交稻的一代不仅和三系杂交稻杂种一代一样已在生产上应用了,而且化学杀雄杂交稻杂种二代(下称化杀二代)的利用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较大成绩。早在1977年和1978年广东省每年种植化杀杂交稻的面积约70万亩,其中大部分是化杀二代利用,一般比当地推广种每亩增产40~75公  相似文献   

18.
王坚  赵开军  乔枫  杨生龙 《作物学报》2012,38(4):632-638
利用OsGA20ox2基因序列构建不同长度的RNAi片段并导入水稻,获得不同高度的矮化植株。将这些矮化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回交获得B1F2群体,卡方检测表明B1F2群体矮秆植株数和高秆植株数符合3∶1比例,表现为矮秆显性的遗传规律。对矮化植株的F5和B1F2群体株高、各茎节间长度和一些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显示, OsGA20ox2基因的RNAi能显著缩短株高和各节间长度(P<0.05),RNAi干扰片段越长,使植株株高和节间长度缩短程度越大,可使株高降低24~42 cm,矮化22%~39%。在同一长度的RNAi干扰片段下,倒一节节间长度平均缩短与倒二节节间长度平均缩短非常相近,倒三节和倒四节节间长度平均缩短非常相近,总的缩短程度是倒四节>倒三节>倒二节>倒一节。这种近基部节间长度缩短幅度和比例较大的特点,利于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同时上部节间缩短幅度和比例较小,有效地保持合理株高,不使生物产量明显降低,有利于水稻的稳产和高产。OsGA20ox2基因的RNAi不影响如千粒重、结实率、穗长等其他主要农艺性状或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9.
在水稻转基因材料后代中筛选到一个自交后代标记基因呈1:1异常分离的雄配子不育突变体(暂命名为Male gametophyte abortion1,mga1(t))。该突变体花粉约50%败育,花粉败育表型与T-DNA共分离,且只能通过雌配子传递,表明mga1(t)是一个T-DNA插入引起的雄配子败育突变体。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mga1(t)为单拷贝T-DNA插入突变体。侧翼序列分析发现T-DNA插入在水稻3号染色体上一个Bax inhibitor(BI)-1 like家族蛋白基因的5’非翻译区,该基因可能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RT-PCR表达分析显示MGA1(t)基因在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期均有表达,尤其在长度发育为0~7mm的颖花中强表达,表明该基因是一个水稻雄配子优势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20.
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宝杂油5号在宝鸡塬区的高产高质制种技术进行了探索,其要点是:选择地力中等以上、集中连片、地理隔离条件佳的制种基地;施足底肥、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严格父母本行比1∶2;适期打薹调花遇,在薹高10~25cm时,及时打薹,以长度15~25cm,含1~2个分枝为宜;喷施化学杀雄剂控制母本前期低温微粉现象,在薹高15cm左右,蕾长1~2mm,喷施2~3 μg/mL的化学杀雄药剂,可以抑制微粉花朵数,提高杂交种纯度;终花期后,及时收割父本,避免混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