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别以200和1000个含牛白血病病毒(BLV)FLK/BLV细胞和BLV阳性绵羊的白细胞感染绵羊,可产生BLV抗体。经3~33个月同居感染试验的28只绵羊均未感染。牛白血病严重污染的牛场,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经3年定期用免疫琼脂扩散(ID)检查感染率每年递增10%左右。  相似文献   

2.
(三)牛白血病牛白血病在全世界呈地方性流行病,所以又称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osis),常招致亚临床感染,而且,在病原学上常和成年牛的多发性淋巴肉瘤并存。最常见的成年奶牛的恶性感染,可根据临床及病理学上瘤肿分布型的肉眼以及组织学病理变化而取得诊断。目前,临床及亚临床感染则采取从牛白血球分离牛白血病病毒(BLV),用琼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以及接种细胞培养物检测是否形成合胞体或进行合胞体减少试验。最近还发展用放射免疫测定(RIA),以及用免疫酶方法检查血清抗体或抗原。  相似文献   

3.
牛白血病病毒(BLV)通过绵羊连续传至11代的试验已经报导.目前已继续传代至第40代,除35代有1只绵羊形成肿瘤外。其余试验绵羊均未形成肿瘤,发瘤率为1.4%.以第15,25和40代毒对绵羊进行毒力测定,结果,2000至2万个淋巴细胞可使绵羊产生 BLV 抗体.将第26代绵羊毒和原阳性牛毒对绵羊接种结果.第25代毒接种的绵羊没有形成肿瘤,而原阳性牛毒接种的绵羊有1只形成了肿瘤.  相似文献   

4.
牛白血病病毒(BLV)接种家兔可产生 BLV 抗体;FLK/BLV 细胞株以静脉接种为最好;感染家兔细胞数不应低于8×10~6个;不同品种的家兔在感染性上无明显差别:BLV阳性兔复归绵羊和家兔可使少数绵羊产生 BLV抗体,而对家兔则无反应.  相似文献   

5.
六头犊牛以犊牛皮肤植入致敏以后,用感染牛白血病病毒(BLV)的犊牛的淋巴细胞接种。于攻击后六头犊牛的二头未产生BLV抗体,并且未从这些牛分离到BLV,而所有五头对照犊牛都感染了BLV。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确定用于检测牛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盒是否有竽检测绵羊的抗体。血清来源于用回肠粘膜涂片的抗酸染色,组织学检查或国学培养证这有副结核病的27只绵羊,7只有副结核病症的绵羊,55只分别来自于5群未感染的绵羊。血清用商品性试验和以前已证实的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同时多次检测6年以上的13只感染绵羊的血清以比较每种方法出现阳性的检测效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表明,55只未感染绵羊的血  相似文献   

7.
患有牛白血病(BL)黑白花奶牛的全血腹腔接种绵羊,可使之感染发病。发病绵羊的病料经腹腔或静脉连续在绵羊体内传11代次,各代次绵羊都能形成肿瘤;共有14/29绵羊发生肿瘤,发瘤率为48%,其中有8/29绵羊出现临床症状,占24.6%。BL 病毒(BLV)经腹腔、静脉、皮下和皮内分别接种绵羊均可引起绵羊感染发病。所有接种的 BLV 绵羊均能产生 BLV 抗体。  相似文献   

8.
牛白血病病毒(BLV)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牛地方流行性造白细胞组织增生症(EBL)的病原。通常,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或 ELISA 法检测 BLV,这些方法依赖于感染牛的血清中出现病毒表面主要蛋白质gp51的抗体。作者介绍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牛白血病前病毒 DNA,此法依赖于特异  相似文献   

9.
牛白血病是由牛白血病病毒(BLV)引起牛的一种最普通的肿瘤性传染病。目前通常采用琼扩试验来检测牛白血病血清抗体,但当牛获得对BLV的被动母源抗体或已接受过疫苗接种之后,血清抗体的存在就不能作为BLV感染的实验室指标了。此时必须采用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确定用于检测牛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盒是否可用于检测绵羊的抗体。血清来源于用回肠粘膜涂片的抗酸染色,组织学检查或细菌学培养证实有副结核病的27只绵羊,7只有副结核病症的绵羊,55只分别来自于5群未感染的绵羊。血清用商品性试验和以前已证实的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同时多次检测6年以上的13只感染绵羊的血清以比较每种方法出现阳性的检测效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表明,55只未感染绵羊的血清均为阴性,有副结核病症的34只绵羊中的32只为阳性,2只为阴性。从13只未感染绵羊收集的54个样本中有50个结果一致。两次实验结果不一致的4个样分别是1号绵羊10份样中的第4,8,9份,2号绵羊6份样中的第1份。所有的4个样,商品性试验产生弱阳性结果。但琼扩免疫试验产生阴性结果。由此可知,检测牛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琼扩试验可以用于鉴别诊断绵羊的副结核病。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都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试验检测牛白血病病毒(BLV)抗体。而此疫病的普查和根除需要检测大量的样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就可满足这一要求,间接法是先将提纯的抗原包被到固相载体,再加试验血清和特异性IgG结合物,阻断法是利用试验血清中的抗体干扰或阻断标准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技术对台湾省的奶牛、水牛和黄牛的牛白血病病毒(BLV)抗体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5个  相似文献   

13.
对牛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试验中,尚未有完全不产生假阴性反应的方法,尤其是在感染的早期。27头来自无布氏杆菌病母牛的处女犊,经由眼结膜接种流产布氏杆菌544株后(1.5×10活菌)于发现培养阳性时,研究它们的血清学。其中18只以前曾接种过19菌株或45/20菌株菌苗,9只未曾接种菌苗。以感染后血清样品应用放射免疫检定(RIA)、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溶血试验(IHLT)及玫瑰红平  相似文献   

14.
从牛白血病病毒(BLV)传代绵羊肿瘤组织中提取了肿瘤细胞相关抗原(TAA),它在聚丙烯酰胺电脉中出现一条带,分子量为73500,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胞膜。经动物接种和血清学试验等证实,TAA 具有抗原性和反应原性,与 BLV 抗原无交叉反应。建立了检测血清中抗 TAA 抗体的 ELISA 方法和用抗 TAA 相应抗体的 F(ab′)_2片段标记物检查组织和血液中肿瘤细胞的免疫组化法,为进一步提高肿瘤细胞诊断及研究肿瘤细胞的病理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牛白血病病毒检定的一种新方法,合胞体检出是以被感染牛和羊的淋巴细胞来评价的。只有当采用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牛和BL实验感染羊的淋巴细胞时,始在指示细胞中诱发合体形成。合胞体形成数与BLV—感染牛接种淋巴细胞数显示一种用量的正比反应关系。成熟型淋巴肉瘤牛的胚淋巴细胞用抗BLV血清处理能抑制合胞体形成,然而用牛合胞体病毒的抗血清或用散发性淋巴肉瘤牛血清均不能引起抑制。这些结果表明这种检出方法对BLV感染的检定是特异性的和有用的。关于牛白血病病毒的作用与在数个指示细胞上可形成合胞体已有报导[2,6,7],在其试验体系中,正常牛胚胎细胞和变态细胞被用作指示细胞。已往的研究已经确认合胞体检出(SA)对定量BLV的感染性是一种简易、可靠的技术。了解具有抗BLV抗体的牛是否在它们的淋巴细胞中携带有BLV是很重要的。电子显微镜及合胞体检出揭示了在具有BLV抗体牛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中病毒复制物已有产生。[4,10] 这篇论文是关于用BLV所感染的牛和羊的淋巴细胞测定SA的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6.
合胞体检查法是检查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的一种新方法,对该方法用受感染牛和绵羊的淋巴细胞进行了评价。只有患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的牛和人工感染白血病病毒的绵羊的淋巴细胞,才能在指示细胞中引起合胞体形成。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牛的淋巴细胞接种数与合胞体形成的数量成正比。用抗牛白血病病毒的血清处理患成年型淋巴肉瘤牛的淋巴细胞可以抑制合胞体的形成。但抗牛合胞体病毒血清和患散发性淋巴肉瘤血清均不能抑制合胞体形成。这些结果表明这种检查对白血病病毒感染的检查是特异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试验用血凝抑制(HI)试验,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血清中和(SN)试验,荧光抗体(FA)试验和琼胶免疫扩散(AGID)试验分别对接种产蛋下降综合症(EDS)病毒后的实验感染鸡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检测,以比较5种血清学试验的敏感性。比较结果表明,前四种血清学试验分别于接种后5天首次测出抗EDS病毒抗体,其中SN和FA试验检查所有5只接种鸡全部为阳性,  相似文献   

18.
BLV 经皮内、皮下、静脉内、腹腔内及子宫内途径都能造成感染。经口可于生后3日内感染,但3日后感染不成立。给牛大量接种病毒后4~12日发生病毒血症。在中和抗体出现时病毒血症即消失,而感染 BLV 淋巴球增数。感染的淋巴球对抗体效价无影响,感染的淋巴球多数终身  相似文献   

19.
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绵羊胎肺细胞已至第65代。在传代过程中,与国外带毒细胞株——FLK/BLV(下称国外株)进行了多项对比试验。结果,除对裸鼠致癌性有明显不同外,其余各项试验结果均与国外株一致:电镜下见有BLVC型病毒粒子、有较好的抗原性、200个细胞即可感染绵羊、在指示细胞中能形成合胞体和有明显的BLV逆转录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牛白血病是由致瘤的外源性反转录病毒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流行性传染疾病.牛感染此病毒后,受宿主遗传因素的控制,有三种表现形式:(1)在多数情况下,只产生BLV抗体,而不表现临床症状,无白血病(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