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胃癌术后病机规律及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胃癌术后患者中医症状调查表》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采集数据,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胃癌术后症状及舌脉象条目共55条,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结论 运用前瞻性调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分析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政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黄政德教授门诊治疗慢性胃炎显效病例,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患者中药处方进行频数统计,并对高频中药功效进行拆分合并,采用SPSS 21.0分析软件,对高频中药基于功效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了127例慢性胃炎患者,总计190次门诊病历,共运用中药95味,其中高频中药46味,使用频次排名前十的中药为甘草、白芍、木香、茯苓、法半夏、陈皮、柴胡、川芎、延胡索、白术。获得4个聚类方,C1方能理气活血、健脾祛湿、消痞止痛,由柴胡疏肝散与六君子汤加减化裁而来;C2方能通调三焦、健脾祛湿消痞、疏肝解郁,由三仁汤化裁而来;C3方能养阴清胃、健脾活血止痛、疏肝解郁,由一贯煎化裁而来;C4方能清肝泻火、降逆止呕、寒热平调,由左金丸化裁而来。结论 黄政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强调辨病辨证、重调气血、兼顾情志,治疗慢性胃炎善于理气活血、健脾祛湿、疏肝和胃、寒热平调。  相似文献   

3.
中医外治具有取材容易、操作简单、给药方便、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副作用小、药效快、药效显著、便于观察等优点,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医外治,文章对口、脐、鼻、直肠、耳眼、皮等几个部位的外治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外治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十分常见的并发症,骨转移癌患者都存在着多发性、多部位的顽固性骨疼痛。临床上传统的化疗、放疗和镇痛药物对控制转移癌的早期疼痛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晚期疼痛效果不显著,甚至无效[1,2]。我们对93例骨转移癌患者采用89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进行观察,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5月~2005年6月共收治骨转移癌患者93例,男性65例,女性28例;年龄31~82岁,平均63岁。其中肺癌骨转移47例,乳腺癌骨转移1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10例,鼻咽癌骨转移4例,其它21例。原发病灶均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肺癌放疗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治疗肺癌放疗患者的中药处方,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收集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到处方70张,涉及176味中药,使用频次共计890次;使用频次≥9的药物共32味;使用频次前三位的单味中药是黄芪、甘草、麦冬;使用频次前三位的药类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对32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个有效聚类群和13组药对,以补气药和滋阴药配伍为主,辅以补血活血、化痰止咳药。结论 治疗肺癌放疗患者的中药处方以补益药、清热药和止咳药为主,治法以益气养阴、清肺止咳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傅汝林教授治疗淋巴瘤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对傅汝林教授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治疗淋巴瘤的中医治疗处方进行收集、整理以及筛选,将符合标准的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0),运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傅汝林教授治疗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结果 对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55例处方以及其中涉及到的103味中药进行分析,初步得出傅汝林教授在治疗淋巴瘤方面善用北沙参、南沙参、白芍等益气养阴之品扶助正气,适当辅以鳖甲、莪术等养阴散结之品配合猫爪草、白花蛇舌草、生甘草、夏枯草等清热解毒之品以消癥瘕。结论 傅汝林教授治疗淋巴瘤多采用益气养阴、散结解毒之品,再根据不同体质状态临证选药,多辅以理气活血、化痰除湿之品,诸药合用,祛邪扶正,标本兼治,从多途径增强抗癌之效,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治疗淋巴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旷惠桃教授治疗痛风(Gout)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旷惠桃教授2015年9月-2016年5月治疗痛风部分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探析旷教授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及分析方剂中的组方规律。结果 对纳入的69名患者,共198首处方、119味中药进行分析,使用频次>100次的高频使用药物有牛膝、土茯苓、车前子、萆薢、地龙、灵芝、威灵仙、黄柏、泽泻、黄芪;药物类别主要包括清热药、利湿药、活血通络药;常用药对包括:土茯苓-牛膝,土茯苓-萆薢,牛膝-萆薢,车前子-牛膝,车前子-土茯苓,车前子-萆薢等;挖掘旷惠桃教授治疗痛风的基本方及5首新处方。结论 旷惠桃教授临床善于运用清热、解毒、利湿之方药治疗痛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博来霉素联合纳米炭胸腔内注入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对癌性胸水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流尽后,以博来霉素40~60mg联合纳米炭25mg注入胸腔,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20例、部分缓解(PR)11例、无变化(NC)7例;对照组CR16例、PR 5例、NC 15例;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博来霉素联合纳米炭胸腔内注入治疗癌性胸水效果显著,毒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庞鹤教授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庞鹤教授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医案,将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256首,涉及中药113味,使用药物以温性药、寒性药为主,多用甘、苦、辛味药,以肝、脾、肺、心、肾、胃经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位药物是黄芪、当归、茯苓、车前子、丹参;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药模式和关联规则是黄芪-当归和黄芪-茯苓。结论 庞鹤教授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温补脾肾为先,兼顾补益肺气、调肝养血,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药物为主,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挖掘张涤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张涤教授门诊的小儿外感发热处方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结果 180首小儿外感发热处方用药49味,以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入肺胃二经,常用的药物组合为“芦根、荆芥”、“芦根、生石膏”、“生石膏、荆芥”,“芦根、生石膏、荆芥”,“芦根、淡竹叶”。结论 张涤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立足解表清里原则、重在清透肺热、清热生津,遣方用药结合湖南气候湿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肺癌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给予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干预的肺癌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骨转移癌痛是由晚期恶性肿瘤转移到骨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痛势剧烈,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西医治疗以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为主,疗效肯定且显效迅速,但是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产生多种毒副反应,而中医治疗能够缓解西医治疗带来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且有一定的止痛、抗肿瘤作用,临床上与西医联合使用则可以优势互补,达到增效减毒、痛瘤同治的目的。本文对近年来骨转移癌痛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的特点。本文对中医药外治疗法在神经性皮炎中的治疗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单纯使用中药,中医药外用联合光波照射,中西医结合等。这些外治手段疗效显著,且可以避免西药激素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在临床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中医药外治法可以在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中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选方用药。方法 通过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主题词,“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主题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2010-2015年的相关医学文献,共搜索文献216篇,其中符合条件的139篇,将纳入文献中所包括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03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结果 139篇文献中,共涉及中药复方147首,药物134味,用药频次共达1 501次,其中,用药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土茯苓、泽泻、萆薢、防己、甘草、威灵仙;药物所属类别最多的分别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结论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泄浊解毒、兼顾补虚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国医大师刘祖贻自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肺癌患者的病案共计107例,将患者初诊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该软件中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肺癌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107首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次>80的高频使用药物有薏苡仁、白术、山楂、八月札、黄芪;常用组合主要有白术、薏苡仁、八月札,薏苡仁、山楂、八月札,鸡内金、薏苡仁、麦芽等;并挖掘出5首新处方。结论 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肺癌喜用益气健脾、消食和胃、化痰消瘀药物,治法以益气健脾、消食和胃为主,通过药物分析印证出肺癌的病机特点为“虚、毒、痰、瘀”,以“正虚”为本,体现出刘教授“调理脾胃,以求扶正”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外治法与内治法一样,均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穴位等部位,达到治病目的。近年来中药外治法普遍用于临床,在局部疗效上与中药内治法相比优势显著,查询《中国药典》收录用于外治的中药材及成方制剂和中国知网近五年中药外治在临床治疗疾病上的研究,笔者从给药途径及其外治机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不同给药途径在中药外治疗法中的作用机制,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116首典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论 张学文教授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以天麻钩藤饮和(或)脑清通汤为基础方加减,多用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以治标,再加补肾、安神等药以扶正,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打破地域界限或经济发展水平的常规参考标准,引入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了若干已建或在建试点生态型城市进行集群,得出了合理的集群数量和集群特征.为后续城市抓住集群特征这一实质,高效地选取同类别城市群作为参考对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