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该试验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鹿蹄草素、黄连、黄柏、厚朴等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12.5、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25、25、25、2.5mg/ml;对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32、0.625、0.6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25、2.5、5、2.5mg/ml。经线性回归计算50%抑制时对链格孢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217、10.192、10.354、0.340mg/ml;对褐腐病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65、0.192、0.687、0.246mg/ml。  相似文献   

2.
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抑菌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果实接菌的方法测定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鹿蹄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观测接上鹿蹄草素和桃褐腐病菌对桃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情况;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MIC为0.032 mg?ml-1,MFC为0.156 mg?ml-1;桃果实接上鹿蹄草素+病原菌后,PPO、POD和PAL活性开始升高,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扫描电镜下可见,菌丝扭曲变形,菌丝体之间相互粘连,细胞壁破裂,表面出现絮状凝集物。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壁明显变薄,细胞内部组成紊乱,细胞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结论】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使菌丝体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百部碱等5种植物提取物对水霉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种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能有效抑制多子水霉(Saprolegnia ferax)菌丝生长的药物。采用以24孔细胞培养板为载体,2 mL培养体系药物浓度梯度液体培养法培养水霉菌,判断各植物提取物对多子水霉菌菌丝是否有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测定有效植物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百部碱、蛇床子素、苦楝素、鱼藤酮、烟碱5种植物提取物对水霉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楝素抑制作用最强,烟碱最弱。百部碱对水霉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24h时MIC50=600mg/L,48 h时MIC50=606mg/L;蛇床子素对水霉菌菌丝的抑制作用24h时MIC50=2578mg/L,48h的MIC50=2982mg/L;苦楝素对水霉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情况:24h的MIC50=34.80mg/L,48h的MIC50=39.28mg/L;烟碱在浓度为20 g/L时对水霉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种植物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苦楝素﹥鱼藤酮﹥百部碱﹥蛇床子素﹥烟碱。  相似文献   

4.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病原菌及桃酶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酸乙酯及其他溶剂,利用平行提取法提取瑞香狼毒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对8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并且以大久保桃为试验对象,对不同浓度瑞香狼毒乙酸乙酯提取液控制桃褐腐病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检测了桃3种抗病性酶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乙酸乙酯提取物对8种供试植物病原菌中的7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完全抑制了桃褐腐病原菌、苹果腐烂病原菌、小麦赤霉病原菌、黄瓜枯萎病原菌生长;瑞香狼毒乙酸乙酯、水、甲醇、乙醇、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褐腐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率均高于60%),其中瑞香狼毒乙酸乙酯提取物完全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经3种浓度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桃的病斑都小于对照,而质量浓度为20 mg/mL提取物控制桃腐烂效果最好。乙酸乙酯提取物显著地提高了桃PAL,POD活性,但诱导PPO活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菌丝干质量、菌丝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等,研究黄柏的乙醇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利用温室盆栽试验评估黄柏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黄柏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质量浓度为32 000 mg/L时对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到80%以上,抑制中浓度(MIC)为7 530 mg/L。质量浓度为16 000 mg/L的处理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高达100%。在盆栽试验中,质量浓度为16 000 mg/L的处理对番茄枯萎病的保护防治效果达73.53%,显著高于常规化学药剂。试验表明,黄柏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菌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苍耳叶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苍耳叶提取物对2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部分病原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结果表明,苍耳叶提取物对21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恶苗病菌、玉米顶腐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及小麦根腐病菌活性较高,而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黑星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活性较低;对葡萄白腐病菌、玉米顶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大豆镰刀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甜瓜枯萎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瓜果腐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0.003 0、0.004 4、0.006 0、0.006 9、0.007 3、0.014 9、0.015 8、0.043 3 g/ml.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药剂有效成分浓度均为1mg/L时,以腐霉利对桃褐腐病菌的抑菌作用最高,达100%;其次为多菌灵和菌核净。  相似文献   

8.
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滤纸片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研究了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对7种常见细菌和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显著,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 mg/mL和1.25 mg/mL,浓度为0.5 mg/m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达到100%,菌丝乙酸乙酯部分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mg/mL和0.625 mg/mL,对白菜黑斑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均高于70%,菌丝及发酵液正丁醇部分对几乎所有病原菌抑制作用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9.
初步测试3种植物提取物对黑粉病的抑制作用,测定植物提取物处理后对黑粉病菌分泌毒素量的影响并用电导率仪测定植物提取物对薏苡黑粉病菌菌丝细胞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蒲公英和射干提取物在浓度为0.500 mg/m L时,萌发率分别为46.13%、40.42%、43.44%,抑制率分别为69.62%、68.14%、72.42%;当提取物浓度为0.250 mg/m L时,其萌发率分别为47.18%、46.43%、41.43%,抑制率分别为73.78%、64.75%、75.16%。花椒提取物在浓度为0.125 mg/m L时,菌落直径为8.3 mm,抑制率为67.06%;花椒、射干和蒲公英提取物都能明显降低病菌分泌毒素的量,且对黑粉病菌菌丝的细胞膜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桃褐腐病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腈苯唑、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丙硫菌唑、咯菌腈、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对桃褐腐病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化学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病菌的抑制中浓度最低的是丙硫菌唑,其EC_(50)仅为0.003 5μg/mL,其次是腈苯唑,其EC_(50)为0.003 8μg/mL,抑制中浓度最高的为吡唑醚菌酯,其EC_(50)为0.576 7μg/mL。在离体条件下测定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与丙硫菌唑配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当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与丙硫菌唑的质量比为10∶1时,EC_(50)仅为0.010 4μg/mL,SR值为3.744 5;比例为1∶1和1∶5时SR次之,分别为2.875 2和2.056 4。综合离体试验结果和经济因素,确定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与丙硫菌唑防治桃褐腐病病菌的最佳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11.
以西瓜枯萎病即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为指示菌,对茼蒿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茼蒿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以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正丁醇萃取的效果最好,其粗提物抑菌率达到了97.5%。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125 mg/m L和500 mg/m L,通过毒力方程的测定,它的半抑菌浓度(EC50)为206 mg/m L。并以0、MIC、EC50和MFC的四种浓度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研究,在MFC浓度下的孢子萌发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6种香料植物提取物对荞麦立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香料植物提取物对荞麦立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提取物对荞麦立枯病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活性,其活性大小与提取物类型及处理浓度紧密相关。在供试质量浓度4.0 g/L下,6种提取物中生姜和花椒提取物对荞麦立枯病菌展现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高达76.1%和75.3%;其次为八角和辣椒,抑制率分别为65.2%和42.4%;而葱和蒜2种提取物对荞麦立枯病菌的抑制活性相对较弱。进一步测定了生姜、花椒、八角和辣椒4种提取物对荞麦立枯病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值,分别为0.73,0.96,2.44,5.61 g/L。此研究结果可为荞麦立枯病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蒜提取物防治黄瓜黑星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大蒜提取物对黄瓜黑星病菌(C lad osp orium cucum erinum)的抑制作用和对苗期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并对黑星病菌在经大蒜提取物处理后的黄瓜叶片上的侵染过程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0.3 g/mL的大蒜提取物可以完全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该浓度大蒜提取物能有效预防病菌的侵染,作用效果优于多菌灵,但其治疗作用较差。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大蒜提取物可以有效阻止病菌在叶片上的萌发和附着孢的形成,从而阻断病菌的侵入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提取物对蔬菜两种采后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葡萄孢菌和链格孢菌为供试病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培养板连续稀释法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木香、决明子等16种中草药提取物抑菌活性,对其效果较好的中草药提取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进行了初步确定。试验结果显示,北豆根与黄柏在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对两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高于60%。它们对灰葡萄孢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次是12.5,25mg/mL,最小杀菌浓度浓度MFC分别为:25,50mg/mL;对链格孢菌的MIC分别是6.25,12.5mg/mL,MFC都高于MIC两倍,分别是12.5,25mg/mL。  相似文献   

15.
以植物为原料,经化学提取获取功能活性成分成为一大研究领域。本试验以香叶天竺葵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提取方法进行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结果表明,乙醚浸提和乙醇浸提相比,乙醚提取率远高于乙醇提取率;索氏提取与乙醇浸泡相比,索氏提取的提取率高于乙醇浸泡的提取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乙醇作溶剂)与乙醇浸泡相比,提取效率相当,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提取时间远小于乙醇浸提。将4种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分别配制成浓度为2、4、6 mg/m L的丙酮溶液,进行桃褐腐菌的抑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4种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均对桃褐腐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效果,且抑菌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6 mg/m L时,乙醚提取物的抑菌率高达50.3%,乙醇提取物的抑菌率在31.3%~37.3%之间。  相似文献   

16.
6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蒜、石榴、苍耳等6种植物提取物对几种常见蔬菜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植物丙酮抽提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并进一步开展大蒜粉、苍耳提取物防治番茄早疫病的田间试验。[结果]大蒜、石榴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苍耳次之;辣椒提取物主要抑制黄瓜炭疽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蒲公英提取物主要对黄瓜炭疽病有抑制作用;侧柏叶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率较高。1.5%大蒜粉防治番茄早疫病效果较好,防效均在95%以上;其中,以2 000倍效果最佳,对成株期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达99.40%。[结论]6种植物提取物中,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1.5%大蒜素粉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抑菌活性物质,采用三次浸渍提取法对中草药进行提取,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单位面积产孢量计算法和凹玻片悬低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再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活性物质对桃褐腐菌的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结果标明:黄芩、甘草和威灵仙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M.fructicol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丙酮提取物和黄芩80%乙醇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80%以上,对菌丝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且能够抑制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同时对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抑菌谱较广.说明黄芩丙酮和黄芩80%的乙醇提取液中均含有抗菌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中草药抑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9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褐腐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不同中草药提取物对苹果褐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在中草药提取物浓度为0.1 mg/ml时,19种中草药中,马兜铃提取物对苹果褐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高达49.64%;其次是鸦胆子、射干和葛根,抑制率均在20%以上;其余中草药提取物对苹果褐腐病菌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均在20%以下。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马兜铃的提取条件,即以5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5、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4 h。[结论]马兜铃体内的有效成分具有强烈的抑菌活性,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八角枫花、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八角枫花和叶的水煎液与70%乙醇回流提取物,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采用牛津杯法和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结果表明,八角枫的叶和花对4种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叶和花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明显。效果最佳的分别是:八角枫花的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 mg/mL,花的乙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50.00 mg/mL,叶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3.13 mg/mL,叶的乙醇提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12.50 mg/mL。结果表明八角枫花、叶提取物有良好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激活蛋白对植物的促生作用,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桃褐腐病菌的总蛋白进行了粗分离,并分析了各组分对小麦和小白菜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铵饱和度为60%时,桃褐腐病菌蛋白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 403.0μg/mL。在各种分离到的蛋白组分中,饱和度为40%、50%、60%的硫酸铵盐析得到的蛋白组分对小麦和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说明这些组分中含有能促进小麦和小白菜生长的激活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