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仪器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硝磺草酮在土壤中的淋溶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硝磺草酮在不同降雨量、不同有机质含量以及添加不同助剂的情况下,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的淋溶存在差异。随着硝磺草酮浓度增高,降雨量的增加,土壤淋溶深度加深;随着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吸附能力增加,土壤检测浓度逐渐降低;不同助剂的添加,在不同类型土壤中,随着硝磺草酮淋溶深度的增加,土壤检测浓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快速检测大豆中硝磺草酮残留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新方法。大豆样品采用乙腈提取,Na Cl盐析,十八(烷)基硅烷(C_(18))和石墨化炭黑(GCB)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phenomenex Luna 3u C_(18)(2)100A柱为分离柱,用乙腈和0.1%氨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ESI~–)多反应监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本方法条件下,硝磺草酮在0.0075–0.75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方法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009和0.003 mg/kg。在0.003、0.03和0.3 mg/kg添加水平下,硝磺草酮的日内平均回收率为83.84–96.2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9–3.78%,日间平均回收率为85.13–95.25%,日间RSD为2.11–3.47%,能满足大豆中硝磺草酮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硝磺草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通气、pH 7.0、温度30℃、1%接种量、摇速180r/min、50 mL LB培养基条件下共培养5 d,该菌株对200 mg/L硝磺草酮的降解率达到100%。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能高度耐受并快速降解硝磺草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有效的控制玉米田各种杂草,减少大量施药而产生的药害,找出高效安全的除草浓度,[方法]对玉米田杂草(马唐、马齿苋、反枝苋)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通过对不同浓度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不同杂草施药后,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除人工除草外,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为11320 g/hm2,于施药后的3个时期对玉米田马唐、马齿苋、反枝苋的防效均达到最大,且对上述3种杂草的鲜重质量变化的影响也是最大。[结论]15%硝磺草酮对玉米田杂草(马唐、马齿苋、反枝苋)防效较好,可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25%硝磺草酮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硝磺草酮悬浮剂在夏玉米3~5叶期,一年生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推荐用药量有效成分127.5~150 g·hm~(-2),该剂量下可有效防除夏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牛筋草、马唐、反枝苋等,但对马齿苋效果较差。推荐剂量下对试验玉米品种安全,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大田条件下,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在谷子3~5叶期叶面喷施不同剂量(0,0.5,1,2,4 L/hm2)的硝磺草酮,研究苗期喷施不同剂量硝磺草酮对谷子不同关键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磺草酮处理剂量的增大,其对2个谷子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逐渐增大,其中,低剂量处理(T1,T2,T3)影响较小,高剂量处理(T4)影响较大;对谷子拔节期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大,达到显著水平,对抽穗期和灌浆期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硝磺草酮对张杂谷10号农艺性状的影响程度要小于晋谷21号,说明晋谷21号对硝磺草酮胁迫的耐受性比张杂谷10号弱。综上所述,3~5叶期叶面喷施硝磺草酮在拔节期对谷子农艺性状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在抽穗期和灌浆期会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7.
掌握10%硝磺草酮对玉米田苗后杂草的防除效果、安全性及使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有效的控制玉米田各种杂草,减少大量施药而产生的药害,找出高效安全的除草浓度,[方法]对玉米田杂草(马唐、马齿苋、反枝苋)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通过对不同浓度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不同杂草施药后,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除人工除草外,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为11 320 g/hm2,于施药后的3个时期对玉米田马唐、马齿苋、反枝苋的防效均达到最大,且对上述3种杂草的鲜重质量变化的影响也是最大。[结论]15%硝磺草酮对玉米田杂草(马唐、马齿苋、反枝苋)防效较好,可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剂型硝磺草酮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作用,为硝磺草酮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其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静态法测定不同剂型硝磺草酮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作用,并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12-2014),对各供试药剂对斑马鱼96 h的半致死浓度(96 h-LC50)的毒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相同染毒时间下,不同剂型硝磺草酮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LC50不同.其中,10%硝磺草酮悬浮剂对斑马鱼的96 h-LC50(95%置信限)最低,为6.70(5.18~8.15)mg a.i./L;其次为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和75%硝磺草酮悬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的96 h-LC50(95%置信限)分别为10.89(9.29~12.43)和38.97(30.83~47.51)mg a.i./L;98%硝磺草酮原药对斑马鱼的96 h-LC50最高,大于1.00×102 mg a.i./L.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12-2014)进行判定,10%硝磺草酮悬浮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为中毒,其他3种为低毒,毒性排序为:10%硝磺草酮悬浮剂>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75%硝磺草酮水分散粒剂>98%硝磺草酮原药.[结论]不同剂型硝磺草酮及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存在明显差异,其毒性排序为:悬浮剂>可分散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原药.因此,田间生产时应合理选择农药产品的剂型,并严格控制施药剂量,尽可能减少药剂进入水域环境对鱼类等水体生物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除草活性试验测定7种助剂对硝磺草酮的有效性,利用仪器测定添加不同助剂后硝磺草酮稀释药液表面张力、接触角、铺展直径、干燥时间等性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比较不同助剂使硝磺草酮在减量应用下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迈丝、渗透者、杰效利和倍创对硝磺草酮的增效幅度较大,均高于13.5%。添加4种助剂后,硝磺草酮药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显著降低,铺展直径显著增加,干燥时间除倍创外均显著降低,其中迈丝和渗透者药液性状调节作用优于杰效利和倍创。添加不同助剂均降低硝磺草酮用量1/3以上,同时有效提高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其中迈丝和渗透者对硝磺草酮的田间杂草防除增效作用优于杰效利和倍创。  相似文献   

11.
150g/L硝磺草酮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对150g/L硝磺草酮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0g/L硝磺草酮悬浮剂施药后20d,多数苘麻和反枝苋已经死亡,666.7m2用量46.7、66.7、88.9、133.3ml茎叶处理株防效在78.0%~91.2%之间;施药后40d,株防效在77.3%~90.4%之间,鲜重防效为78.9%~91.0%;较空白对照增产16.5%,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求春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防治效果,对硝磺草酮15%悬浮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安全性及药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硝磺草酮15%悬浮剂在春玉米3~4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茎叶均匀喷雾,施药后玉米出现短期褪绿白化药害症状,但对玉米的成熟期及产量无不良影响,平均增产率大于20%,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安全性很好。施药后30d对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总株防效大于92%,总鲜重防效大于95%。适宜用量为有效成分135.0~157.5g.hm-2。  相似文献   

13.
季胺盐化合物在水稻土中的吸附与淋溶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吸附批处理实验及土柱淋溶实验, 探讨了3种典型季胺盐化合物(QACs)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胺(D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及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胺(DDAC)在水稻土中的吸附和淋溶行为。结果表明, QACs(20 mg·L-1)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5),其有机碳分配系数(Koc)为3056~36 245 mL·g-1,与其分子量及碳链长度显着正相关(P<0.01),即其吸附性能强弱为DDAC>CTAB>DTAC.DDAC和CTAB为易吸附型污染物, DTAC为中等吸附型污染物。中性淋溶条件(pH=7)下, QACs(20 mg·kg-1)难被淋溶, 土柱淋溶率为27%~41%,与其分子量及碳链长度显着负相关(P<0.01);酸性淋溶(pH=4)及去除土壤有机质条件下, QACs的淋溶能力均大幅提高, 土柱淋溶率分别为42%~63%及58%~74%.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改性蔗渣MSB、MSB-Mo、MSB-Cl对硝磺草酮降解菌HZ-2的降解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这3种改性蔗渣和活性炭为固定化载体,对固定化后菌制剂的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降解菌制剂培养48 h后,D600 nm均较高,表明MSB、MSB-Mo、MSB-Cl及活性炭均具备较强的固菌能力;培养3 d后,以改性蔗渣为载体的固菌制剂对LB培养基中硝磺草酮的降解率高于85%,显著优于活性炭,其中改性蔗渣MSB-Mo效果突出,降解率达96.35%。添加葡萄糖辅料7 d后,这3种改性蔗渣对土壤中硝磺草酮的降解率均高于99%。【结论】改性蔗渣MSB-Mo是固定降解菌株的最佳新型生物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玉米产量水平,笔者于2012年开展了15%硝磺草酮SC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具有安全性高、作用速度快、杀草谱广等特点,能有效防除玉米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危害,适宜施药剂量为127.5~150g/hm^2。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9,(8):18-19
为硝磺草酮、莠去津除草剂在玉米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采用温室盆栽法,进行了硝磺草酮、莠去津混用对玉米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除草试验。结果表明:2个药剂各剂量配比对稗草、马唐和苋菜表现为相加和增效作用,硝磺草酮∶莠去津以原药配比每公顷(4.5~5.25克)∶(45~58.33克)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高效抗除草剂的基因,提高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能力,本研究使用含硝磺草酮的酪氨酸无机盐培养基(TMSM)平板筛选法,筛选得到一株能够耐受5 000μmol/L硝磺草酮的革兰氏阴性细菌MST-5,经过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根据4-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4-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HPPD)同源基因设计引物,从MST-5中克隆到编码HPPD的基因Sthppd,序列分析发现Sthppd序列长度为1 071bp,编码356个氨基酸。同源比对发现,St HPPD与已报道的HPPD相似性仅为47%~51%。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Sthppd并通过Co2+亲和层析纯化获得St HPPD纯蛋白,活性检测表明此蛋白具有4-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活性,抗性分析显示其对硝磺草酮具有较高的抗性,IC50为15.5μmol/L,同时对其它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如苯吡唑草酮和二酮腈也有较强抗性,IC50分别达到10.8和28.2μmol/L。St HPP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大部分金属离子和某些化学添加剂严重抑制St HPPD的活性,Fe3+、Mg2+和Urea对St HPPD酶活基本没有影响。综上,St HPPD具备较高硝磺草酮抗性,在构建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与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搭配在相关转基因作物的田间应用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08-109
对15%硝磺草酮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1a生阔叶杂草及部分禾本科杂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浓度的15%硝磺草酮悬浮剂处理后30d对杂草的株防效仍很高,对马齿苋等1a生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9.0%、92.0%、94.8%、97.1%,鲜重防效分别为90.6%、93.5%、96.0%、97.9%;对马唐等1a生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0.2%、84.2%、87.8%、92.1%,鲜重防效分别为83.6%、87.3%、90.5%、94.0%;对总株防效分别为86.2%、89.6%、92.5%、95.5%,鲜重防效分别为88.8%、91.9%、94.7%、96.9%。  相似文献   

19.
黄子军  管俊 《北京农业》2014,(33):152-153
对稗草、三楞草、慈姑等水田杂草采用46%硝磺草酮。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田杂草,对水稻安全,防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在气候特征较特殊区域的赤泥堆场溃坝后,赤泥中重金属对土壤及地下水的影响,以我国普遍存在的联合法赤泥为研究对象开展土柱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赤泥经酸雨淋溶后,溶出的As、Cr、Cd、V、Mo 5种重金属主要累积在表层(0~20 cm)土壤中,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7.71、42.31、0.79、57.77、29.76 mg·kg-1,与原始浓度相比分别增加了5.83、1.36、2.21、2.34、1.89倍;Pb与Zn在0~60 cm深度土壤累积明显,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8.67、58.52 mg·kg-1,分别增加了8.76、3.86倍,Cu、Ni在土壤中含量有微量增加,累积现象不明显;赤泥经酸雨淋溶后,As、Ni酸可提取态平均占比较高,可迁移性强,Cu、Cr、Mo主要以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存在,Pb、Zn、V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具有较大的潜在迁移性;渗滤液中仅检出较低浓度的Mo、V、Pb、Cu,说明赤泥经酸雨淋溶后,溶出的重金属主要滞留在土壤中,对土壤造成较大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