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在临海市开展白沙枇杷大棚设施栽培试验研究,对温湿度、物候期、叶片性状、果实性状等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大棚设施栽培可以减轻枇杷第一、二批花的受冻,使枇杷成熟期提早;大棚枇杷肉质细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同时对白沙枇杷大棚设施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白沙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沙枇杷以优良的品质而被冠为枇杷中的精品,江苏省是我国白沙枇杷主产区之一。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江苏地区白沙枇杷丰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选择良种,合理建园与定植;科学矮化整形,培养早丰产树冠;按需平衡施肥,合理排灌水分;生草与覆盖相结合,有效管理土壤;合理修剪,促进矮化丰产;精细疏花疏果,保障果实质量;适时合理套袋,提高果实商品性;多方措施,有效防冻;无公害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与保鲜,以期为促进江苏省白沙枇杷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及扩大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软条白沙和兰溪市没有命名的白沙枇杷为试材,通过对气象资料、土壤矿质营养成分、果皮厚度检测、裂果腐烂率分析,探讨浙江两个同类白沙枇杷品种裂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为种质的亲缘关系研究奠定基础。研究表明,自然栽培条件下裂果腐烂率、单果重黄岩软条白沙分别是未命名的兰溪白沙的2.72倍、1.38倍,反之,种子数、皮厚度、果实硬度兰溪白沙却分别是黄岩软条白沙的1.36倍、1.096倍、1.22倍。兰溪白沙枇杷厚皮、硬度大、早熟,黄岩软条白沙薄皮、肉软、相对晚熟。研究分析2个白沙枇杷品种裂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由种性差异决定,至于遗传关系的研究,有待于倍性、分子标记等手段的综合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4.
进行白沙枇杷宁海白大棚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单膜棚内栽培的枇杷只有少量花和幼果受冻,而露地枇杷花和幼果都发生较严重的冻害;大棚枇杷着果率比露地栽培明显要高;通过地膜覆盖、套袋,裂果率、果锈率和发病率明显降低,果实品质好。  相似文献   

5.
枇杷5月下旬成熟,正值水果淡季。白沙枇杷肉质细腻,水分多,风味浓,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白沙枇杷不耐储运,在市场上较少见,以前上海枇杷消费者多数要到苏州东山、西山去购买,1998年起上海青浦区从苏州引进白沙枇杷进行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左右,投产面积6000亩左右,逐渐开始供应上海市场。为提高上海白沙枇杷果品质量,课题组进行了白沙枇杷栽培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白沙枇杷是浙江特色水果,金华是浙江白沙枇杷的主产区之一。白沙枇杷花期早、果皮薄、肉质细嫩,对低温、阴雨、高温强光等不良气候敏感。介绍金华枇杷产区白沙枇杷的主栽品种,探讨白沙枇杷的抗不良气候适用的分层树型培养方法,论述冬季套袋、露地熏烟、大棚设施等防冻技术,比较套袋、地膜、地膜与套袋结合对防裂果的效应,研究套袋降低果实表面温度防日灼的效果,阐述枇杷皱果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西山是全国五大著名枇杷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洞庭山枇杷为天下之最所说.西山青种枇杷是白沙类型中的一个优质品种,由野生枇杷变异而来.西山栽培青种枇杷条件优越,土壤深厚肥沃,目前全镇已拥有250hm2栽种面积,年产量近1000t.近年来,随旅游业发展,游客来西山的人次迅速增加,由此带来了青种枇杷十分好销的态势,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售价也逐年提高,优质果售价达30元/kg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海拔生态类型区白沙枇杷的生态适应性,科学划分白沙枇杷的适宜种植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白沙枇杷。2007年在安顺市选取有一定的生态代表性的3个点进行不同海拔生态型区试验,试验品种为白玉,观察不同海拔生态类型区白沙枇杷生物学特性。经过5年的试验表明,选择的3个代表点种植的白沙枇杷均能正常成熟,说明,在安顺市绝大部分区域可以种植白沙枇杷;种植规划时要充分利用低海拔河谷区域光热资源突出的生态优势,建设具市场竞争力的早市枇杷基地;可在高海拔区域利用枇杷果实成熟采收较晚,延长应市时间,选择适宜地带建立一定规模的晚市枇杷基地。  相似文献   

9.
枇杷属于蔷薇科枇杷属植物,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稀树种。其主要品种有大五星、软条白沙、解放钟、洛阳青、安徽大红袍、早钟六号等。  相似文献   

10.
软条白沙是淳安县枇杷主栽品种,因其花期早,冬季低温冻害是影响软条白沙枇杷产量的制约因子。结合淳安县气象资料,分析不同地形地势枇杷园2018年1—2月最低温度,调查不同地形地势枇杷园的坐果率,提出从适地适栽、晚花避冻、套袋设施保温等应对低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涂膜对白沙枇杷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白沙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果实浸泡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复配剂中60 s,置于4℃低温冷藏,观测了复配剂对白沙枇杷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壳聚糖+0.5%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可显著抑制白沙枇杷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减少褐变指数,可较好地保持白沙枇杷采后品质,低温贮藏2个月以上仍然有较好的口感。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观察浙江2个白沙枇杷(黄岩软条白沙和兰溪白沙)种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倍性、气孔检测和基于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岩软条白沙单果质量是兰溪白沙的1.38倍,而兰溪白沙的种子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分别是黄岩软条白沙的1.36倍、1.096倍、1.22倍;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表明,两者均为二倍体;气孔检测表明,两者的气孔密度和面积大小差异显著,黄岩软条白沙气孔面积比兰溪白沙大43.4%,气孔密度比兰溪白沙小17.35%;基于简单序列重复标记的遗传聚类分析表明,黄岩软条白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0,兰溪白沙为0.45。由此可见,2个品种在成熟期的差异主要受种性和地域因素的影响,可认为是不同的栽培种质。  相似文献   

13.
从丽水丰富枇杷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一个抗性好、品质优、可食率高的白沙枇杷新品系太平白枇杷.与浙江省主栽白沙枇杷品种宁海白相比,该新品系具有花期长、成熟期早、抗皱果病、日灼病等特性,适于山地栽植.  相似文献   

14.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是原产中国的特色树种,分红沙、白沙两大品系.因其基因型高度杂合,童期长,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所以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育种显得尤为重要.基因工程是品种改良快速和有效的育种手段,而基因工程的遗传转化操作系统的建立依赖于不同类型的外植体高频植株再生.枇杷的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主要集中在幼胚、胚乳、花药以及原生质体等方面 [1~6],目前存在再生频率低下、培养难度较大等问题[7].近几年在枇杷成熟胚子叶诱导再生方面相继展开了一些研究,但诱导产生不定芽仅限于红沙系品种[8,9],白沙系品种至今未有报道.为此,本试验拟进行白沙枇杷成熟种子子叶再生不定芽研究,试图建立白沙枇杷成熟子叶再生体系,为以后通过基因工程改良枇杷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软条白沙枇杷叶斑病包括斑点病、灰斑病、角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软条白沙枇杷叶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塘栖枇杷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及套袋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白沙和红种2种塘栖枇杷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概况及套袋技术对果实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塘栖枇杷中有机磷、百菌清和氨基甲酸酯均未检出,白沙枇杷中拟除虫菊酯未检出,红种枇杷中检测出氰戊菊酯,含量为0.046 mg.kg-1.套袋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塘栖枇杷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  相似文献   

17.
枇杷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绿果树,果实形若金丸,柔软多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国际、国内市场誉为高档、珍稀水果。枇杷除鲜食外,其叶、花、树皮、树根等一直是民间沿用的草药,具有润肺、健胃、清热解毒之功效。我国枇杷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170多万亩,产量近40万t,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居世界首位。近几年,上海郊区也开始种植枇杷,且面积逐年增加,青浦区计戈0发展万亩枇杷园,现已有面积8000亩左右,主栽品种为白沙枇杷;但因短期内快速发展,栽培技术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开展了枇杷栽培技术研究,如套袋、幼龄树矮化控冠、排水、灌溉、早期摘蕾等,而营养管理和套种模式对枇杷幼树生长的影响报道较少,笔者在青浦区赵巷镇选择了4户种植面积在10~60亩的枇杷种植大户,跟踪调查他们对枇杷园的土壤肥力管理和套种模式。研究营养管理和套种模式对枇杷幼树生长的影响,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枇杷主要种质资源的总体性状,分析其果品的商品价值,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份白沙枇杷资源的果实性状进行了因子分析,并对其植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为我国枇杷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白沙枇杷品种分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份枇杷资源的果实性状综合因子得分较高的为‘冠玉’,较低的为‘早黄’,其余果实特性一般,结合其它植物学特征描述,‘冠玉’在果重、果形、风味、丰产性、耐贮性、抗寒性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优势,可进行适量推广。  相似文献   

19.
苹果密蛎蚧在“白沙”枇杷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白沙”枇杷的产量及品质,为果农防治苹果密蛎蚧提供依据,介绍了“白沙”枇杷上苹果密蛎蚧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业》2009,(10):36-36
寿比杷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大宗特产水果。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枇杷生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球2/3以上。目前,枇杷是以鲜果供应为主,尚未进行其它部位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每年我国枇杷鲜果产量约20万吨,约有2万吨的枇杷核悉数舍弃而未加综合利用,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枇杷核系枇杷的果仁部分,干果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约1.5%。苦杏仁苷是传统中药苦杏仁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