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熊静  宋钰红 《南方农业》2010,4(2):33-36
针对弥勒县公园绿地现状,提出主城区公园绿地系统将绿化、水体与城市建设紧密联系,构成“一茎两枝多果一带”的串联式布局结构,力求达到使弥勒县的公园绿地配置合理,满足弥勒县居民生活休闲需求和绿地生态功能需求,更好地符合国家园林县城的公园绿地标准。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产绿地规划和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生产绿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城市绿地规划和经营管理两个层面对城市生产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并结合重庆市荣昌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案例,试图提出较为科学的生产绿地布置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朱华明 《南方农业》2007,1(5):46-49
以雅安市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确定园区绿地系统构建的布局结构和规划目标,力求把园区建设成各种园林绿地类型齐全,分布合理,居民使用便捷,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生态稳定,贴近自然,游赏方便,利于经济,城乡一体,具名山茶乡特色的山水园林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4.
梅江河全长138 km,流域面积2890 km2,是秀山的母亲河。将秀山绿地系统规划中划定的秀山城区范围内的梅江河沿岸生态绿地全部纳入景观规划范围,针对秀山的城市文化、梅江河的历史沿革、梅江河流域生态现状、水文情况、滨河绿地现状、周边用地性质、周边交通现状等设计影响要素以及梅江河在秀山城市总体规划、秀山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定位进行充分分析,以期完成的景观总体规划能够使梅江河更好地发挥两岸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梅江河水质。梅江河滨河绿地作为秀山城市的主要绿地空间,不仅要承载改善梅江河滨河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还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环境和文化环境,呈现绿地使用需求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张琪  杨娜  冉继伟 《土壤》2023,55(6):1363-1370
科学管理园林土壤对于提升绿地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与国外园林土壤技术标准对标发现,我国监测指标中增加了土壤养分、污染等相关指标。我国现行的园林土壤技术标准中存在监测点布设不科学、管理方式不当、土壤改良技术单一以及技术体系大多参照农业土壤等问题,不利于园林土壤的科学管理。因此,我国亟待完善园林土壤标准体系,优化园林土壤调查、检测和评价标准,补充园林土壤改良和分类管理标准,以实现园林土壤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为实践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为哈尔滨市松北区核心区规划具节水功能的绿地系统,该文利用GIS技术,结合彭曼公式,计算研究区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和绿地植物需水量,并定位节水绿地位置和规划节水绿地系统。研究区降水量在485~671 mm间,6—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4%;研究区年可利用雨水量512.68万m3,雨水资源潜力巨大;5—10月研究区绿地植物需水总量639.71万m~3,同期可收集雨水总量456.17万m~3,满足植物需水量的71.31%。建立研究区DEM模型,将坡度3°~15°间的绿地确定为渗透绿地,坡度3°以下的绿地确定为集水绿地,确定了研究区节水绿地分布图,可建节水绿地面积1 664.19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10%;以节水绿地为主体,结合了水利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理论知识,优先规划了能利用城市雨水资源的节水绿地系统,使远期绿地率达43%。  相似文献   

7.
苏州古典园林绿地土壤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志明 《土壤》1998,30(3):156-157,142
苏州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古典园林绿地土壤保护管理势在必行,目前古典园林土壤存在有机质含量低,速效性钾缺少,肥力水平不高,建筑废弃物较多等影响园林古树名木及花草生存、生长的障碍因素。在初步分析古园林绿地土壤一般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培肥地力的措施,建议建立园林土壤档案和长期监测点,为今后改良和培肥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惠云芳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4):267-269
石油炼化企业的园林绿地建设,不仅为景观,更要体现防火、防风、抗污染和减弱噪音的功能.针对石油炼化企业园林绿地建设特点,以延安炼油厂为例,论述了工厂内的园林绿化规划要点及养护管理等专业技能,总结了石油炼化企业园林绿地建设的特点,对促进石油炼化企业的园林绿地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其结构特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太原市区选择2类10个不同结构特征的绿地为研究样本,利用HOBO Pro温、湿度数据采集器对绿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温湿度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绿地绿量、叶面积指数、绿地面积、周长面积比4个绿地特征要素与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绿地面积、绿量显著正相关,与绿地周长面积比值显著负相关;在垂直方向上,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绿量显著正相关,降温效应与叶面积指数显著正相关,增湿效应与叶面积指数正相关性不显著。绿地绿量是衡量绿地生态效益的关键因子,应将其作为绿地系统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角度看,在增加绿地面积和提高绿量的同时,一方面要重视大面积斑块的绿地,提高其在绿地系统中的比重,另一方面根据绿地用途相应地选择不同的形状,使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陈峰晖 《南方农业》2012,(11):29-30
近几年来,对福建省福州市内园林绿地进行了盆架木(Alstonia scholaris)害虫调查,鉴定出福州园林绿地盆架木上的害虫3种(鳞翅目螟蛾科1种、同翅目蜡蚧科1种、同翅目花木虱科1种)。调查发现,当前在福州园林绿地盆架木上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主要害虫为鸭脚树星室木虱。  相似文献   

11.
何娜  张景群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281-284,288
在对中卫市城市绿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卫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以解决该地区可利用资源丰富,但利用难度大的问题。依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提出中卫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一城三区,三轴贯穿,功能互补"的布局结构,即北部防风固沙生态景观区,中部城市景观环境建设区,南部黄河湿地游隙保护区,以及东西、南北、滨河三条生态景观轴,从整体布局到分类规划、近远期规划,确定中卫市绿地系统"绿环围城,多层防护,从外向内"的整体规划方向,实现将中卫市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的目的,并为其他沙漠边缘地带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济南绿地生态网络体系的规划布局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规划布局及构建, 是城市基本生态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景观格局模式, 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途径和内容。本研究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对济南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进行了规划布局与构建: 采用以核心公园为中心、放射状园林绿带为轴线、市级公园为结点、环城绿带为结合部的多绿心、环网状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 形成“一心、三环、六带、七廊、七区、多楔、多点”的绿地生态网络体系格局。  相似文献   

13.
探究区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化规律和未来发展态势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的重要基础,可为区域国土空间有序利用和整治修复指明方向。该研究运用转移矩阵、动态度模型分析1990-2020年三峡库区重庆市石柱县"三生空间"规模、结构及格局的动态演变特征,基于FLUS模型模拟在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石柱县2035年的国土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石柱县以生态空间为主,生产空间次之,生活空间占比最小,总体呈现出西部以生产空间为主,东部以生态空间为主的空间特征。2)研究期内,石柱县生产空间小幅减少,生态空间略有增加,生活空间增幅显著。"三生空间"转移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空间特征。3)3种情景模拟下,石柱县"三生空间"变化显著。自然发展情景下,农业生产空间向其他空间均有转出,但转出转入面积基本平衡,其他空间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张,而绿被生态空间呈现大幅度萎缩趋势。耕地保护情景下,农业生产空间的转出得到严格控制,耕地得到有效保护,但绿被生态空间成为最大的转出空间。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空间格局得到有效保护,其面积有所增加,但农业生产空间萎缩明显,其他类型空间面积均有所增加。总体而言,研究结果与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发展格局形成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为研究区国土空间治理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堆肥化处理园林绿色废弃物,量化堆肥过程中主要参数,了解添加微生物菌剂对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堆肥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堆体的腐熟程度,表现在菌剂处理温度增加量高于对照处理,特别是在堆置中后期;菌剂提高堆体的电导率值,以堆肥为基质测定的种子发芽率高于对照处理10%左右;相比对照处理,菌剂处理增加了堆体的有机质含量1.8%,对大肠菌含量影响不明显。园林绿色废弃物堆肥各指标均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均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The human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ly disconnected from nature due to urbanisation. To counteract this phenomenon, the UK government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wildlife gardening. However, the extent to which such activities are conducted and the level of resource provision for biodiversity (e.g., food and nesting sites) within domestic gardens remains poorly documented. Here we generate estimates for a selection of key resources provided within gardens at a national scale, using 12 survey datasets gathered across the UK. We estimate that 22.7 million households (87% of homes) have access to a garden. Average garden size is 190 m2, extrapolating to a total area of 432,924 ha. Although substantial, this coverage is still an order of magnitude less than that of statutory protected areas. Approximately 12.6 million (48%) households provide supplementary food for birds, 7.4 million of which specifically use bird feeders. Similarly, there are a minimum of 4.7 million nest boxes within gardens. These figures equate to one bird feeder for every nine potentially feeder-using birds in the UK, and at least one nest box for every six breeding pairs of cavity nesting birds. Gardens also contain 2.5-3.5 million ponds and 28.7 million trees, which is just under a quarter of all trees occurring outside woodlands. Ongoing urbanisation, characterised by increased housing densities, is inevitable throughout the UK and elsewhere.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domestic gardens make to the green space infrastructure in residential areas must be acknowledged, as their reduction will impact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huma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昌黎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改变农村居民点低效利用的现状,可以对其布局实施空间重构优化,能够促进各项要素在农村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并使农村和农业自觉适应并融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城乡协调联动发展。该文以昌黎县为例,利用GIS手段提取评价单元并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矢量化。充分考虑不同指标组合对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向的差异影响,并规避相关案例研究中综合分值法的使用对评价指标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考虑不足,融合了分层次评价和综合分值法2种方法,构建出两步评价法,实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重构分区的评价。两步评价法:1)构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指标体系及多逻辑条件评价标准,实施分层次评价,剔除禁建区并得到农业产业优势、居民点整治潜力及迁聚条件、居民点综合经济和区位条件分级结果。2)选择判别评价法,结合并继承第1步评价结果,建立重构判别准则,进行昌黎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分区,并将昌黎县宜居评价结果与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分区图叠合,调整并完善昌黎县居民点空间迁聚规划方案及策略。该研究结果将昌黎县分成优农区、优城区、分流区和低保区,分区提出迁聚重构策略,并结合昌黎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构建了"昌黎县城—一级小城镇—二级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的空间发展格局,针对昌黎县居民点迁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该方案有利于加快昌黎县"十二五"和"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动该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因地制宜的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精神压抑、亚健康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困扰,本文介绍了园艺疗法的概念及其自身特点,分析了园艺疗法在康复疗养空间应用的原理和必要性,并归纳出植物保健园、色彩植物园、劳技活动园三种应用形式。园艺疗法通过患者的亲身体验与参与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率42.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率70.3%)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绿地率96.2%)为研究对象,以周边主要交通干道为对照,采用多功能精准型激光粉尘仪观测PM2.5质量浓度,研究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绿地率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研究区内PM2.5质量浓度随绿地率增加而递减,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PM2.5质量浓度最高值分别为140、62和48μg/m3,均高于国家PM2.5质量浓度年平均标准(35μg/m3);2)研究区内城市绿地PM2.5质量浓度与其周边主要交通干道没有明显差异;3)气象条件对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有较大影响,阴天PM2.5质量浓度较高,长时间保持在80~110μg/m3之间,降雨天则使PM2.5质量浓度明显降低,降幅约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