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尤凤兰 《农家致富》2007,(22):41-41
秋季至初冬,水温适宜.是鳜鱼的生长旺季,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强化管理措施,对促进鳜鱼生长、提高鳜鱼规格、改善鳜鱼品质、增加养殖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鳜鱼是目前养殖比较广泛的高档淡水名优鱼类之一.市场价格每500克在25元左右.为广大消费者及养殖经营者所推崇。但鳜鱼以活饵为食.对养殖管理要求较高.尤其是网箱养殖时.必须根据鳜鱼自身生长的需求.讲究科学健康的养殖技术.有计划地生产供给各种不同规格的活饲料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持合适的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3.
鳜鱼属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且自然生长条件下以活鱼为食。由于鳜鱼天然资源少,市场货源紧缺,鳜鱼价格稳定,故人工养殖势所必然。目前大多养殖采取专池培育饵料鱼,养殖鳜鱼(即每667平方米鳜鱼塘,配套2000~2700平方米饵料鱼塘)。近年来,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水产养殖场(楼王缩蒲荡  相似文献   

4.
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设置了10、20、30、40、50尾/m25种养殖密度,进行了150 d的鳜鱼养殖试验,通过分析试验鱼的体质量、日增长率、饵料系数、产量及经济效益,评价不同养殖密度对鳜鱼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密度与饵料系数成正相关,与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成负相关。养殖鳜鱼的日均换水量为0.25 m3/kg。养殖密度为30尾/m2时养殖效益最高,为220.75元/m2,是对照池塘的18.1倍。基于生长性能及养殖效能的综合评价,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鳜鱼养殖密度以30尾/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鳜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Sinipercachuatsi Besilewsky)又称桂花鱼、季花鱼,属于鲈形目、鳕科。鳜鱼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少细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急剧衰减,加之其成活率低(30%左右),以及市场需求旺盛,鳜鱼已经成为内陆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不耐低温,秋末冬初,当水温降至15℃时,需及时起捕上市,这样罗非鱼养殖池实际只利用半年。而鳜鱼冬季虽摄食减少、生长速度减缓,但仍持续生长,且此阶段种苗价格较低、饵料丰富。我镇通过多年实践,利用罗非鱼养殖池的空闲期养殖鳜鱼,至翌年5月份鳜鱼价格相对较高时上市,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不耐低温,秋末冬初,当水温降至15℃时,需及时起捕上市,这样罗非鱼养殖池实际只利用半年。而鳜鱼冬季虽摄食减少、生长速度减缓,但仍持续生长,且此阶段种苗价格较低、饵料丰富。我镇通过多年实践,利用罗非鱼养殖池的空闲期养殖鳜鱼,至翌年5月份鳜鱼价格相对较高时上市,有效地提高了池塘产出率,亩效益比单养罗非鱼或鳜鱼增加30%以上。  相似文献   

8.
鳜鱼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得消费者喜爱,同时其市场价格较好,极具养殖前景。池塘养殖的鳜鱼其味道差于野生的鳜鱼味道,但鳜鱼在大水面中较难捕捞。故为了满足人们对野生鳜鱼的要求,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现将在水库中鳜鱼的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水域的选择 网箱养鳜鱼应选择水体开阔,有一定水流,水质必须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0cm以上,最低水位应不低于2米,无污染,风浪影响不大的水域,同时要背风,向阳,以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有一定水流的库湾为佳,水域环境相对安静,可减少鳜鱼应激反应,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价值高、养殖周期短等优点,经济价值高;已成为淡水名特优养殖的主要种类。下面将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鳜鱼俗称鳌花,民间也称桂花鱼,秋季水温适宜,是鳜鱼的生长旺季,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强化管理。1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鳜鱼、搭配鱼类、供鳜鱼摄食的饵料在池内的比例,抓住市场空档,适时轮捕成鱼,减轻池塘负载量,分布合理,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可有效促进池内鱼类生长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品种,鳜鱼因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且味道鲜美广受人们的喜爱,故而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池塘鳜鱼养殖产业。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鳜鱼养殖成效,进一步扩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池塘鳜鱼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积极发展池塘鳜鱼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际与相关资料,重点对池塘鳜鱼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及其应用成效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余顺利 《农技服务》2014,(4):153-153,156
<正>1、池塘养殖(1)亲鱼池套养鳜鱼将培育成3cm左右的夏花鳜鱼投放在家鱼的亲鱼池内,按每亩放养30~50尾进行混养,既能吞食与亲鱼争食的野杂鱼,生长速度也很快,只要能满足其活饵料要求,4个月即可长至400g左右的商品鱼,当年上市食用,成活率达40%左右,每亩可生产鳜鱼5~8kg。.(2)成鱼池套养鳜鱼夏花鳜鱼可混养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内,每亩投放20~40尾。水质不要过肥,因鳜鱼比一般家鱼易缺氧浮头,混养鳜鱼的成鱼塘不宜再放养鲢鳙鱼夏花,因鳜鱼长速快,防止小规格  相似文献   

13.
唐玉华 《农家致富》2014,(12):38-39
草鱼具有肉质厚嫩、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青睐:鳜鱼肉多刺少、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被称之为为鱼中佳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对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量增加,鳜鱼养殖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十分被看好。本文主要阐述了鳜鱼亲本培养、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等技术,为鳜鱼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水库网箱养殖鳜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鳜鱼在水库网箱养殖中的生长发育进行试验,分析养殖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将当年早繁鳜鱼种(大规格)于6月底前进箱,年底90%可以达到商品鳜;养殖中,饵料鱼的规格不应超过鳜鱼体长的50%~55%,饵料鱼不足或过大都会影响鳜鱼采食,降低成活率;网箱养殖鳜鱼操作方便,投入少见效快,是一种适宜水库、湖泊等大水面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河蟹、鳜鱼生物学特性和相互一协同、促进作用。在河蟹池内套养鳜鱼。不但可以清除河蟹池内与河蟹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野杂鱼,促进河蟹生长,提高河蟹的规格和品质,还可增加鳜鱼产量,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池塘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池塘鳜鱼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具体包括池塘条件、养殖前期工作、养殖管理模式、捕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鳜鱼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合理设计饲料配方设计配方之前必须弄清养殖鱼类的种类、生长阶段,以便确定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素的水平;自配饲料既要满足鱼类生长对蛋白质的需要.又要使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适中。  相似文献   

19.
《今日农村》2002,(4):23-23
一、技术简介鳜鱼养殖方式较多,既可进行池塘、水库、湖泊、河道养殖,又可进行网箱养殖。既可单养也可混养或套养。池塘、网箱以单养为主,水库、湖泊、河道则以混养套养为好。混养或套养时应根据养殖水域中天然饵料鱼的多少决定放养量。鳜鱼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时必须配套养殖相应规格的饵料鱼,确保鳜鱼生产有充足的饵料。二、操作要点1.池塘单养鳜鱼。池塘以土池为宜,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米,池底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每口池塘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以保证容氧充足,并…  相似文献   

20.
鳜鱼为富含高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鱼类,是广东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2022 年鳜鱼养殖量为 14.87 万 t、占全国鳜鱼养殖量的 37.05%。随着国内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鳜鱼愈加青睐。2018—2022 年我国鳜鱼养殖量整体上稳健增长,广东、湖北和安徽的鳜鱼养殖量稳居前三,产业聚集度进一步加大;广东鳜鱼产量整体呈稳中上升趋势,全国鳜鱼市场份额逐渐被广东占据;与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相比,鳜鱼市场批发价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广东作为我国鳜鱼产业的重点养殖地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鳜鱼苗种产出地,主要养殖的鳜鱼品种为翘嘴鳜,养殖主产区位于佛山、肇庆、广州、清远、江门等地,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精养、网箱养殖、流水槽养殖和工厂化饲料养殖,目前养殖方式仍以投喂活饵鱼为主。广东鳜鱼养殖及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养殖。以 2022 年鳜鱼市场价格为参考,对活饵鳜和饲料鳜 2 种养殖方式分别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饲料鳜的平均总成本远低于活饵鳜,利润空间大。针对广东鳜鱼养殖业苗种、养殖环境和饲料化养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健强鳜鱼良种体系、平稳推动饲料鳜发展、进一步构建鳜鱼质量安全体系、积极推动鳜鱼养殖方式转变等发展对策,为广东鳜鱼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