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肽营养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就小肽的吸收机制、吸收特点、在动物营养上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近几年在小肽营养上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小肽营养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饲料博览》2006,(1):10-13
小肽营养必需性已被许多试验所证实,与游离氨基酸相比,小肽在吸收率和利用率上的优势逐渐被人们认可。文章从小肽在家禽体内吸收机制、小肽营养功能、蛋白质消化过程中影响小肽释放的因素以及小肽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小肽的营养作用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反刍动物小肽的产生与降解、小肽的吸收机制与营养作用等,分析了影响小肽吸收,利用的因素,探讨了小肽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小肽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肽的吸收机制、小肽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小肽的生理活性以及影响小肽吸收利用的因素方面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小肽的营养研究进展。但小肽是如何参与氮的代谢,畜禽生长需要量又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和肽类后被吸收,反刍动物以小肽为主要形式,这是由于反刍动物存在肽的非肠系膜吸收系统。文章就反刍动物对小肽的吸收途径、吸收机制、小肽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作用以及影响小肽吸收利用的因素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张呈军  李建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72-3074
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动物的重要营养。它能在动物胃肠内被完整地吸收,这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从而打破了、同时也完善了传统蛋白质代谢理论。综述了小肽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机制,以及影响小肽释放、吸收和利用的因素,并介绍了小肽的营养作用以及小肽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酶法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小肽在营养和吸收上的优越性及特殊的生理功能.并综述了酶法制备植物类、动物类、乳蛋白类生物活性肽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动物小肽营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肽(sp)是动物降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动物的重要营养.小肽的吸收除小肠外,对于反刍动物,瘤胃、皱胃是主要的吸收部位,其转运机制与氨基酸明显不同.小肽的吸收具有耗能低、转运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有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的吸收等作用.小肽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等.蛋白质、消化酶、饲料贮存条件、小肽的性质等影响小肽的释放、吸收、代谢.  相似文献   

9.
小肽营养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动物对小肽的吸收、营养作用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小肽营养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综述;提出了根据蛋白质水解的小肽数量及种类和FAA的比例来确定不同蛋白质原料的使用量,以达到最佳利用氨基酸、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就小肽在瘤胃中的产生与降解,瘤胃微生物对小肽的吸收机制,小肽对瘤胃微生物的营养及调控作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小肽为蛋白质降解产物,由2~3个氨基酸组成.小肽不仅能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对机体也有着不同的生理作用,是机体重要的氮源之一.对小肽在反刍动物中的吸收及营养生理功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更科学、更合理地应用小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肽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蛋白质的营养实际上就是小肽和氨基酸的营养,经过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不能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来满足,小肽的营养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本文介绍小肽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调控作用,吸收机制及影响反刍动物对小肽吸收利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动物小肽营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肽(sp)是动物降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动物的重要营养.小肽的吸收除小肠外,对于反刍动物,瘤胃、皱胃是主要的吸收部位,其转运机制与氨基酸明显不同.小肽的吸收具有耗能低、转运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有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的吸收等作用.小肽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等.蛋白质、消化酶、饲料贮存条件、小肽的性质等影响小肽的释放、吸收、代谢.  相似文献   

14.
赵海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6-148,165
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含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为小肽。小肽可能存在3种转运系统。反刍动物吸收肽的主要部位是瓣胃。小肽本身的理化性质、动物生理状态、日粮蛋白和采食水平等影响小肽的吸收。小肽可避免氨基酸间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发育,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的提高,改善提高生产性能。对小肽的吸收机制及营养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动物营养学研究的进展,蛋白质营养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由原来的粗蛋白营养发展到 氨基酸营养(必需氨基酸营养、可利用氨基酸营养等),进一步发展到现在的小肽营养。旨在就小肽的 降解和吸收、营养作用、生理活性、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动态及展望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6.
苏从成 《饲料博览》2007,(12):23-25
肽作为蛋白质代谢的中间产物具有重要作用。肽营养理论是国内外营养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单胃动物肽的吸收特点、吸收机制,肽的营养与生理作用,影响肽释放、吸收和利用的因素及饲料蛋白源活性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小肽的吸收机制及其对鱼类的营养生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不仅形成游离氨基酸,而且还生成相当数量的小肽。小肽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从而被组织利用。H -Na 转运体系、谷胱甘肽转运系统等是小肽的主要转运方式。小肽类转运系统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和不易饱和的特点。综述了小肽的吸收机制、吸收特性以及影响鱼类对小肽吸收利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小肽在鱼体内作用的研究,概述了小肽对鱼类的营养生理学效应,揭示了小肽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动物小肽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游离氨基酸,肽尤其是小肽也能够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肽除了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外,某些有生理活性的肽直接被动物吸收利用后,还具有阿片肽活性、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凝血、促进DNA合成等作用。文章就肽的吸收机制、营养作用和生理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的营养问题一直是营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其传统的营养代谢观点认为必须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小肠吸收。近年来研究人员所揭示的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代谢的情况,被消化的蛋白质大部分是以低聚肽而不是以单体氨基酸被吸收,而且进入血液循环中的小肽能直接参与组织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小肽的营养作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对动物消化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水解产物中的小肽具有明显的吸收优势。关于小肽吸收、代谢的特点及意义的研究已广泛展开,本文就寡肽的研究现状及营养意义作一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