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山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楚雄华山松种子园的无性系,其雌球花着生在树冠外围枝条,而雄球花主要着生在树冠的内膛枝条。在水平方向上,雌球花多着生在树冠南部,雄球花的分布比较均衡;在垂直方向上,雄球花基本分布在树冠的中下部,雌球花则分布在树冠的中上部。大多数无性系的雄球花散粉期比雌花可授期早2~4 d;不同无性系间的雌雄花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各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有明显的偏雌或偏雄特性。雄球花量与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雌球花量与树体生长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优良家系雌雄球花数量及在树冠上的分布规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雄球花在树冠垂直方向上分布差异极显著,下层和中层的数量显著多于上层,所占比例为83.39%,水平方向上南面的雄球花多于其他方向;雌球花在树冠不同冠层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中、上层的雌球花数量比下层多,东、南方向多于西、北方向;雄球花多着生在2,3 a生枝上,雌球花多着生在3,4 a生枝上,1 a生枝条上无花;不同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差异显著,356号无性系的雌雄球花数量均为最多。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雌、雄球花的形态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马尾松雌、雄球花的形态变化与发育进程。①雄球花(即小孢子叶球):雄球花芽聚生于当年春梢基部,外被芽鳞,芽鳞张开球花显露。小孢子囊由表皮、中间层、绒毡层和造孢组织组成。绒毡层细胞是双核的。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形和对称形。单核花粉时期花粉外壁延伸成2个大小相同的气囊;成熟花粉具2个原叶细胞、1个生殖细胞和1个管细胞。②雌球花(即大孢子叶球):雌球花芽着生于当年春梢顶端,顶部芽鳞张开后雌球花显露。珠鳞以螺旋状排列在球花中轴上,腹面着生两枚倒生胚珠。胚珠由珠被和珠心组成,单珠被,受粉时珠鳞张开;珠心内含1或2个大孢子母细胞。雌球花各发育阶段的出现时间,均较雄球花迟。  相似文献   

4.
矮化马尾松无性系二代种子园开花结实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无性系二代矮化种子园开花结实及生长性状进行研究,以达到科学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目的。结果表明,55个无性系中偏雌球花无性系占43.64%,偏中型无性系占30.91%;64%的无性系提供80%以上雌球花、雄球花和球果产量,其中19个无性系贡献率达到50%以上;无性系间的雌球花量、雄球花量、球果产量、侧枝粗、抽梢长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球果产量与雌球花量和雄球花量存在极显著相关,雌球花量和雄球花量与成花枝条数、胸径、侧枝数、侧枝角度、冠幅大小密切相关,与抽梢长度无关,碗状型树型能够显著提高母株雌球花量、雄球花量和球果产量。  相似文献   

5.
云杉、油松种实害虫--一点实小卷蛾虫情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点实小卷蛾[1][Retiniamonopunctata(Oku)]是云杉、油松球果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为害雌球花、球果和当年生嫩梢。当年生嫩梢被害后,凋萎弯曲直到干枯死亡;雌球花受害后不能正常发育,提早枯落;正在发育的球果被害后,受害部位流脂干缩并附有组织碎屑和幼虫排泄物,逐渐至  相似文献   

6.
一点实小卷蛾Retinza monopunctata(Oku.)属鳞翅目卷蛾科。1987年在山西吕梁林区首次发现它在油松上以幼虫为害当年生嫩梢、雌球花和先年生球果。使球花提早枯落,球果干枯无籽粒或嫩梢形成枯枝秃顶。在山西吕梁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闽北2个不同世代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花产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杉木2代、1代种子园建园无性系雌、雄球花产量在树冠内的水平分布均表现为由内至外依次递增的规律,不同方位的差异较小。(2)球花在树冠上的垂直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成层性,雌、雄球花分别主要着生在树冠的中上部及中下部,但球花成层性在无性系间差异明显,且雄球花较雌球花的成层性更为稳定。(3)无性系间雌、雄球花产量差异巨大,少数无性系球花产量的垄断现象明显,不同世代种子园无性系球花产量无显著差异。(4)2个不同世代种子园均存在严重偏雄的现象,无性系间雄、雌球花性别比差异较大,雌球花过少的无性系所占的比重太大,不利于种子园的丰产。(5)种子园雌、雄球花产量可作为种子园健康状况的良好诊断指标。(6)杉木无性系开花习性具有较生长性状更高的变异系数,为无性系的再选择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松雌雄球花高通量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调控是针叶树种遗传改良与良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已经有许多实践经验积累,然而对其中雌雄球花发育及调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仍相当匮乏.以油松多个体多组织样本均一化cDNA文库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46 584个油松单基因簇;基于这些基因信息,设计并定制油松表达谱芯片;通过对雌雄球花基因表达芯片分析,筛选到2 460个在球花发育后期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1 309个在雄球花优势表达,1 151个在雌球花优势表达.分别从雄球花与雌球花优势表达的基因中各挑选1个表达水平差异超过800倍的基因,由于其功能未知,分别命名为MCE1(Male Cone Expressed 1)与FCE1(Female Cone Expressed 1),并进一步分析它们在雌雄球花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MCE1只在雄球花各发育阶段高水平表达,而在雌球花各发育阶段表达水平极低,推测其参与雄球花的整个发育过程;FCE1在早期雄球花中大量表达,但随着雄球花的发育其表达量会急剧降低,而在雌球花中却始终稳定地高水平表达,推测其在雌雄球花不同发育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油松及近缘树种雌雄球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种子园开展了 16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特性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研究 ,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及雌雄比均差异极显著 ,存在偏雌偏雄的变异 ;雌雄球花数量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在垂直方向上 ,79%以上的雌球花分布于树冠的中上部 ,80 %的雄花分布在树冠的中下部 ;在水平方向 ,东、西、南、北 4个方位球花数量的分布基本一致。种子园的落花现象比较严重 ,且不同无性系的落花率不同 ;人工辅助授粉有助于雌球花的保存和座果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用材林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时,最初重点考虑的是其速生性,而对优树的开花物候关注较少。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时,无性系的配置常根据其种源在大范围内考虑其开花物候的遗传因素,但即使是小范围内相同种源的无性系,其开花物候也不可能绝对同步。因此,了解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物候,可为种子园的集约经营、产量预测、种子遗传品质调控等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在桂阳县苗圃马尾松二代种子园Ⅰ大区、Ⅴ大区分别随机选取不同类型的无性系10个和25个,对其开花物候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雌、雄球花花期起止日期和持续时间均有差异,但无性系间雌、雄球花花期值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35个无性系总体雌、雄球花花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35个无性系雌、雄球花的初花期基本同步,雌、雄球花的盛花期和末花期同步。株间花期差异相对于无性间要大,但雄球花花期较早的植株,其雌球花花期也较早,同一株建园亲本的雌、雄球花花期有一定的同步性。除雌球花的末花期与雄球花的初花期呈微弱负相关外,雌、雄球花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各花期的相关性呈现初花期和盛花期的相关盛花期和末花期的相关初花期和末花期的相关,雌球花初花期与雄球花初花期的相关系数最大。坡位对母树的花期有极显著影响,生长在不同坡位的植株,其雌、雄球花花期值差异明显,其大小均为上坡中坡下坡。坡位对花期影响最大的是雌球花的初花期,其次是雄球花的初花期、雌球花的盛花期、雄球花的盛花期,而对雌、雄球花的末花期影响最小。偏北产地无性系的花期相对较早,不同的无性系类型,其雄球花的盛花期和雌球花的初花期的差异显著;雄球花的初花期、末花期以及雌球花的盛花期和末花期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的年份,雌、雄球花花期的早晚差异很大,2012年最早初花期较2013年最早初花期早25 d。[结论]桂阳马尾松二代种子园35个无性系总体雌、雄球花花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从开花物候方面考虑,该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较合理,对种子园种子产量和遗传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油松雌、雄球花开花生物学特性,提出了油松杂交套袋、授粉、解袋以及球果采收的时间和关键技术措施;油松杂交套袋在雄球花芽鳞开裂未散粉前套袋,雌球花珠鳞张开时是雌球花进入可授期的显著标志。根据气候条件在授粉5~7d珠鳞增厚至全部闭合呈紫红色时解袋。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种子园开展了16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特性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及雌雄比均差异极显著,存在偏雌偏雄的变异;雌雄球花数量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垂直方向上,79%以上的雌球花分布于树冠的中上部,80%的雄花分布在树冠的中下部;在水平方向,东 西、南、北4个方位球花数量的分布基本一致。种子园的落花现象比较严重,且不同无性系的落花率不同;人工辅助授粉有助于雌球花的保存和座果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杉木无性系间球花产量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 1989年春在黎平县东风林场对杉木优树收集区中45个无性系和种子园六大区第五小区16个无性系(共计183株母树)的雌、雄球花产量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于性系间在雌、雄球花产量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种子园中少量无性系雌、雄球花产量占垄断地位的现象明显;群体间与个体间在雌、雄球花产量上的差异大小顺序为:无性系内分株间>种源内无性系间>种源区内种源间>种源区间。  相似文献   

14.
在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结实习性观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无性系开花结实量的预测问题,认为处于结实初期(年龄3~20年)的油松种子园,可用新梢量和若干轮层雌雄球花量的多项式,预测无性系的开花结实量,证明单株球果产量和雌雄球花量分别与头一年的新梢量和当年轮层雌雄球花量的相关关系高度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施用 N 肥、K 肥增加雌球花数量,且 N 与 K间具交互作用,NPK 处理和 WNK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0.88倍和1.03倍雌球花数;灌溉促进当年生针叶生长,提高种子千粒重。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笔者以前观察了雌球花的开花过程。确认从苞鳞大部分露出,到能看出着生在球花柄上的针叶这一段时间是雌球花受容性最高时期。此期间称为开花阶段3。这次研究了开花阶段3,即雌球花开花最盛期开始和整个期间各无性系之间的差别,以及跟雄球花散粉期间的关系。据此将探讨雌、雄球花开花期间交配的机会和自系授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的遗传分析和育种值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5年生139个马尾松天然林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的测定材料,研究生长性状和雌、雄球花量的遗传变异,估算家系和家系内个体的育种值。该子代测定林是实生种子园的一部分。研究结果高、径生长和雌、雄球花量在家系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多数家系的生长最都大于当地的试验对照。性状的家系遗传力较高,而单株遗传力较低、雌、雄球花量所受的遗传控制与生长性状相近,遗传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性状似独立于生长性状。利用最佳线性预测  相似文献   

18.
浙江引种的地盘松生长和花粉性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从云南引入地盘松(Pinus yunnanensis var.pygmaea)种子,在浙江省淳安县金峰乡育苗,次年春在该乡百照村海拔580 m处造林。结果表明:5年生幼树保存率达73%,植株已进入开花结实期,树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马尾松小33.6%、32.2%和18.9%,平均萌发新枝梢142.5个/株,侧芽萌发枝31个/株,剪口创伤与顶芽受损后有78.6%的枝茬萌发新梢,当年萌发新枝中雄球花枝占57.2%,花粉成熟采收期比马尾松迟7~8 d,阳坡幼树平均萌发雄球花枝数和雄球花穗长分别比半阴坡高292.4%和11.8%,花粉内含营养成分与马尾松、油松、云南松相比,镁、钾、磷、锌及蛋白质居首位,氨基酸总含量仅低于马尾松12.7%,而分别高于云南松、油松49.6%、35.6%。  相似文献   

19.
油松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变异和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5~1995年在河南省卢氏县油松种子园连续观测了31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产量,结果表明,雌、雄球花量无性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两者无性系重复力在分析的6a中分别高于65.12%和86.49%。无性系雌、雄球花量与年度的互作效应亦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分别为12.03%和37.94%。由于雌、雄球花量存在大小年现象,无性系选择尚须在稳定性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年份稳定性差异大,所分析的31个无性系中,雌、雄球花量稳定的无性系各有20和22个,因此,选择花量大且稳定的无性系建园是可能的。此外,还就雌、雄球花量变异对球果中饱籽和空籽数及种子遗传组成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12对SSR引物,对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内61个亲本及其中8个无性系单株的320个子代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子代群体包含亲本群体的所有等位基因,子代与亲本具有同样高的遗传多样性,子代群体的F为0.045,纯合子过剩的现象不明显;树冠北面子代遗传多样性并未因其雌、雄球花量较树冠南面减少而有明显的降低;雌雄均衡和偏雌型植株子代遗传多样性基本一致,以偏雌型植株子代略大,二者F趋于0,子代基本符合哈温平衡。种子园异交率较高,多位点异交率为1.098,子代亲本的近交现象不显著(tm-ts=-0.033);树冠南面多位点与单位点异交率均高于树冠北面;偏雌与雌雄均衡型植株的多位点异交率基本相当,雌雄均衡型植株并未因其雌、雄球花量比例较偏雌型植株减小而呈现异交率明显降低的现象,2种类型植株的近交指数均接近于0。整体而言,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子代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无性系间基因交流相对充分,子代亲本近交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