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棚黄瓜弯曲瓜产生和防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弯曲瓜的产生原因1.生理因素:主要由于土壤营养条件变坏,植株生长不良引起。在营养不良情况下,子房发育受到影响,开花时就已弯曲,随果实膨大,必将越来越弯。2.物理因素:雌花和小瓜条在生长时,碰到  相似文献   

2.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其雌花出现的迟早与多少,对黄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夏秋黄瓜生长发育阶段处在炎热的高温季节,日照长,雌花形成迟。用乙烯利在黄瓜幼苗期喷施,可促进雌性器官的发育,使原来着生雄花的主茎节位形成雌花,降低雌花着生节位,从而多结瓜,不仅增产,而且早熟。  相似文献   

3.
黄瓜突变新类型——无毛黄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瓜植株茎叶、卷须均覆短刚毛,多数子房表面有瘤状突起,瘤上有刺〔1〕。戚春章等人曾于1984年发现了软毛无卷须黄瓜突变类型:植株茎叶表面覆软毛,无卷须,雄花单生或双生,果实表面无瘤刺,植株多数叶腋间是无花芽的空节〔2〕,该发现丰富了黄瓜的种质资源。R...  相似文献   

4.
性分化和性表现 黄瓜的花芽一般是在生长点以下3一4节的叶芽腋部形成原基。花有雄花、雌花和两性花,但是那一种花芽的初期发育都是相同的。继萼片、花瓣形成之后,以向心方式形成雄蕊和雌蕊的原基。随即在构成雄花的花芽中雌蕊停止发育而雄蕊发达。成为雌花花芽的雄蕊停止发育而雌蕊和子房发达。 进行性分化的雄花和雌花原则上着生的节俭是不同的。在雄花节上分化几个花芽,当第一朵花确定为雌花时,第二朵以下的花就在那个时间停止分化,发育而成为一节一瓜的品种较多。可是也有一节上着生两个以上雌花的,就是“多雌花性”品种。对于靠主蔓收大…  相似文献   

5.
1 徒长 1)症状。徒长时黄瓜叶片偏大,叶色偏淡;瓜条数量少、个头小,与叶片的大小不相称;侧枝长出得早,心后侧枝上的雌花弱、子房小,即使开花,子房膨大也不良,极易造成化瓜。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试乙烯利对不同雌雄同株异花瓜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瓠瓜、苦瓜、南瓜和黄瓜作为材料,在2叶1心和3叶1心这2个时期分别喷施100、150、200、250、300 mg/L乙烯利。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显著降低4种瓜类株高,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和增加20节内雌花数量,增加第1朵雌花开花所需时间,但对单瓜种粒数影响较小。当乙烯利使用浓度为瓠瓜150 mg/L、苦瓜200 mg/L、南瓜200 mg/L和黄瓜100 mg/L时,4种瓜类制种综合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矮秧黄瓜     
普通黄瓜 的蔓长,一般为 2—8米,长者 4—5米。近年 来从国外引进黄 瓜品种 Space- master(以下简 称斯玛矮黄瓜), 平均蔓长只有56 厘米,是一种矮 秧品种。 斯玛矮黄瓜 苗期短,生长 快,长至13—14 节就停止生长; 不仅秧矮,而且 无分枝;茎粗, 节间短,平均节间长4.4厘米;幼苗期叶缘多皱呈花边状,叶片掌状五角形,浅裂,深绿色,平均叶片宽20.8厘米,叶片长16.6厘米,大小与其他品种叶片相近。雄花只在第1-3节出现,花数少,每节1—2朵。第2-3节发生雌花,8—9节后,每节都生雌花,全株雌花率达到64%。同时还有单性结实的习性,不经授粉,果实也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8.
(二)黄瓜生育模式基本与番茄相似。1.常见异常长相。长节间、长叶柄的植株;开花到顶(即开花部位距主蔓生长点很近)的植株;叶色浓绿,叶片增厚的植株;弯曲瓜;尖嘴瓜(果实顶部不膨大);大肚皮(果实脐部格外肥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LED光源,研究了黄瓜白光(对照)、红光、蓝光和红蓝光组合照射育苗对其定植后营养生长、光合特性、雌花数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处理相比,红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在定植后生长缓慢,光合效率降低,净光合速率(P_n)、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Φ_Ⅱ)显著降低,而PSⅡ处调节性(Φ_(NPQ))和非调节性(Φ_(NO))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升高。同时,红光育苗延迟定植后第1朵雌花开花时间,降低结果初期总瓜数和总产量;红蓝光组合处理的根冠比显著降低,而总叶面积、前20节位雌花数量和结果初期的总产量均显著增加;蓝光处理的株高和叶片数均显著降低,第1朵雌花开花时间提前。综上所述,红蓝光组合育苗显著提升黄瓜总叶面积,增加前20节位雌花数量和结果初期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果实易发生弯曲的品种‘长春密刺’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 技术从果皮中分离并克隆了14-3-3 蛋白基因,并将此基因命名为Cs14-3-3。Cs14-3-3 基因cDNA 全 长792 bp,编码263 个氨基酸,分子量29 589.287 Da,等电点为4.58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基因含有 14-3-3 蛋白基因的典型结构域,与其他物种14-3-3 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75%以上,编码的氨 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5%以上,属于14-3-3 蛋白基因家族。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对顺直果 实和弯曲果实腹部及脊部在果实开花的2、4、6、8、10、12 d 的基因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果实发育各个时期,Cs14-3-3 的表达量均为在弯曲果实腹部 > 顺直果实 > 弯曲果实脊部的表达量;在 各个部位,Cs14-3-3 在果实开花2 d 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开花后其他时期。试验结果表明,Cs14-3-3 基因为 黄瓜果实弯曲相关基因,在黄瓜果实开花早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 var. xishuangbannanesis Qi et Yuan)是我国特有的黄瓜变种资源,仅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及周边地区发现有其分布。以西双版纳黄瓜为试材在北京地区分期播种,分析环境条件对其性型分化和侧枝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份西双版纳黄瓜种质10号(老瓜果肉黄白色)和32号(老瓜果肉橙红色)的第1雌花节位、雌花节率和侧枝发生均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关系密切,雌花分化与侧枝发生呈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2份种质的第1雌花节位与日光温室月平均温度呈极显著相关,其雌花节率与累计日总辐射量呈显著负相关。西双版纳黄瓜是对低温、短日照十分敏感的黄瓜种质类型,在北京地区保护地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中下旬~翌年2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2.
兰西刺黄瓜     
兰西刺黄瓜系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农技站组配的一代杂种。1990年经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兰西刺黄瓜为雌型蔓生主蔓结果,长势中等,分枝弱;第一朵雌花着生在3~4节,以后节节连续着生雌花,开花结果集中;果实长棒形,果形指数为 11. 32,果皮暗绿色,刺适中,果肉白绿,表现早熟,较耐枯萎病和角斑病。1987~1988年参加甘肃省区试,早期产量折合每666.7m2产1686.53kg,比对照安宁刺黄瓜增产2 8. 4 3%,总产量折合每666.7m2产7 017.89kg,比对照安宁刺黄瓜增产12. 14%。一般每666. 7m2产7 000kg以上。 采用温室育苗,苗龄35天左右,出苗后注意通风,…  相似文献   

13.
抓好西瓜花果期间的管理技术,是夺取西瓜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关键。西瓜花果期是由营养生长开始转入生殖生长时期。包括两个生育期,即伸蔓期和结果期。伸蔓期是从团棵到第二朵雌花开花为标准;结果期是从第二朵雌花开花到整株果实生理成熟为标准。在西瓜花果期间,必须加强肥水管理,既要促进叶面积增长,又要防止疯长,做好留蔓整枝、垫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膨大,同时做好选果、留果、翻果及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14.
乙烯利对夏秋茬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瓜生产中,乙烯利主要是用来调节植株生长、早生雌花,增加雌花出现的频率和数目,且有明显的促雌效果.本试验利用8个黄瓜品种研究了乙烯利对黄瓜始花期、生长势、雌花节率、果实商品性状、前期产量、总产量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4个不同类型的黄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类型黄瓜在秋拱棚栽培条件下,20节内各节位雌花开放和结瓜的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水果型黄瓜雌性强,开花几率高,单株平均成瓜期13.3d。刺瓜型品种的雌性较其他类型弱,单瓜平均分节数多,雌花成瓜率较高,单瓜质量虽然比其他类型的瓜高1倍左右,但成瓜期短,仅为10.7d。华南型黄瓜和绿白型表现相似,雌性中等,表现出阶段性开花、阶段性结瓜现象。由于第3~6节雌花成瓜率较高,营养消耗大,导致第7~8节的成瓜率和结瓜几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品种‘C09-123’为试材,采用植物光照培养箱进行植株培养,利用实体解剖镜观察黄瓜主茎上的雌雄花表现,以探明光周期和温度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夜温是影响黄瓜‘C09-123’雌性形成的主导因素,光周期影响不明显;12℃的低温条件有利于‘C09-123’雌花形成;在24℃的高温条件下,‘C09-123’在10节内只形成雄花,不形成雌花。  相似文献   

17.
张文新  刘恩璞 《蔬菜》2001,(7):19-20
裸仁南瓜是南瓜的一种,其种子着生于内果皮上,幼嫩时瓜与种子一同食用,老熟后种粒饱满,外种皮退化成一层薄膜(无种壳),种子由薄薄一层内种皮、胚组成。一般裸仁南瓜种子多为灰褐色、灰绿色或深绿色,形状扁平,千粒重150-190g,种子寿命3-5年。现将其采种技术介绍如下: 一、开花结果习性 裸仁南瓜的主蔓和侧蔓均能开花、结果,一般以主蔓结果为主。早熟品种在主蔓第5~10叶节发生第1朵雌花,中晚熟品种在主蔓第10~18节时才发生第1朵雌花,在出现第1朵雌花后,每隔数节或连续几节都能发生雌花。 裸仁南瓜的花…  相似文献   

18.
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容果"黄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的黄瓜植株生长速度与施化肥的植株基本相当,叶片较施化肥组厚,生物量更大;施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能降低雌花节位,提高雌花数、雌花节率、坐果率,黄瓜产量较施化肥提高15.5%;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的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提高黄瓜品质。  相似文献   

19.
陈学好  于杰  徐强  郭绍贵 《园艺学报》2005,32(4):632-637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 ) 单性结实品系EP26与非单性结实品系ZR22为试材, 研究外源亚精胺( Spd) 和多胺合成抑制剂MGBG处理对子房(幼果) 内源多胺含量和蛋白质组成的影响及其与黄瓜单性结实和幼果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花前2 d对ZR22不授粉子房施用外源亚精胺能显著提高子房内源亚精胺、精胺与腐胺水平, 促进其单性结实和果实生长, 而花前2 d对EP26不授粉子房外源施用MGBG则显著降低其子房内源亚精胺和精胺水平, 提高了内源腐胺水平, 导致子房萎蔫。运用SDS-PAGE法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和MGBG处理后子房中可溶性蛋白质组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 ZR-2用外源Spd处理, 开花当天至花后3 d的子房中出现了分子量为55 kD与37 kD的两种特异蛋白质, 花后1 d至花后3 d又出现了88 kD与82 kD两种特异蛋白质; 单性结实品系EP26用MGBG处理子房, 开花当天至花后3 d出现了47 kD与25kD两种特异蛋白质, 引起85 kD、45 kD与10 kD蛋白质的消失。这些结果表明, 外源多胺和多胺合成抑制剂处理可能是通过改变内源多胺水平和蛋白质合成而影响单性结实和子房(幼果) 发育。  相似文献   

20.
以“夏丰”为试材,考察了乙烯利对主茎茎粗、叶面积、20节内雌花数及后期产量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处理秋黄瓜的最佳乙烯利浓度为200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