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及高产创建应用,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氮、磷、钾肥、密度与产量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邯玉66’大面积高产群体产量结构指标为:收获株数63000~67500株/hm 2 ;每穗450~600粒,千粒重325~345g,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3~35粒,单穗粒重160~210 g,穗长17~22 cm。‘邯玉’种植密度及N、P、K优化栽培技术方案:产量9750~10500 kg/hm 2 ,优质有机肥60-75m3/hm2,SN 115-150kg/hm2,SP2O5 300-375kg/hm2,SK2O 225-300kg/hm2。在玉米品种邯玉66特征特性、生产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制定了‘邯玉66’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为玉米“高投入、低产出”向“高产、高效”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2—2004年山东省玉米区域试验资料,通过对高产玉米品种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山东高产玉米育种最佳选育目标,为指导高产玉米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山东高产玉米育种综合选育目标为生育期100.1~104.0d,株高250.1~270.0cm,穗位高110.1~120.0cm,穗长17.1~19.0cm,穗行数14.6~15.5行,穗粒数520.1~560.0粒,千粒重330.1~350.0g。  相似文献   

3.
黄淮海南片夏玉米区‘隆平206’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在沿淮淮北的生态气候条件与技术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主推玉米品种‘隆平206’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黄淮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规范,提出‘隆平206’在黄淮海南片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旨在为安徽省淮北玉米主产区提供技术理论依据和配套技术体系。研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选优的方法,对2011—2013年的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及高产创建应用,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密度、氮、钾肥与产量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隆平206’大面积高产群体产量结构指标为:收获株数60000~75000株/hm2;每穗500~650粒,千粒重350~360 g,平均穗行数15,行粒数33~35,单穗粒重160~220 g,穗长16~18 cm。‘隆平206’种植密度及N、K优化栽培技术方案:产量9750~10725 kg/hm2,要求纯氮施用量为247.5~306 kg/hm2,施钾量为261.3~315.9 kg/hm2,折合尿素540 kg/hm2,K2SO4 450 kg/hm2。本规程规定了‘隆平206’品种适宜的生态气候条件、产量及群体结构指标、技术路线、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技术要求;提出了75000~11250 kg/hm2产量及群体结构指标;具体农艺方案:确定适宜的生态播种时期→条深旋种、肥一体化机播技术→中高密度→水肥调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适时晚收。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一定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豫单998和郑单958玉米品种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试验密度范围内,郑单958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豫单998的产量开始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产量达最大(9 375.47 kg/hm^2),当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时,产量反而下降。2个供试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行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秃尖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行数和穗粗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有所差异,郑单958的适宜高产密度为75 000株/hm^2,豫单998的适宜高产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  相似文献   

5.
粮饲兼用型玉米龙单2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单2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稳产、高产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1特征特性幼苗生长健壮,发苗快;株高240cm,穗位高95cm。果穗圆柱形,穗长24.5cm,穗粗4.9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0~50粒,子粒为中齿型、黄色,百粒重37g左右。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含量9  相似文献   

6.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的株高、穗位、茎粗、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数、株粒重、穗粒重、百粒重、株成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秃顶率、空秆率、成穗数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6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达7598.5kg/hm^2,密度为45000株/hm^2或52500株/hm^2时,亦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杂交玉米新品种丰乐66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丰乐668是以自选系DK58-2为母本,京77-1为父本组配的稳产、高产、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并于2014年通过了安徽省审定。夏播102 d,属中熟紧凑型品种,苗期长势强,幼苗叶鞘紫色,株高245 cm,穗位高87 cm左右,成株叶片数19~20片。果穗长筒型,穗行数14.7行,籽粒半马齿型,行粒数34.5粒,出籽率90.2%,千粒重325.3 g。平均产量8 871.50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9.00%。中抗小斑病、南方锈病及茎腐病,高感纹枯病。适宜在安徽及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泰国玉米群体生物学和农艺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改良我国现有玉米种质及其品种选育速度,推进国外材料的利用进程,对从泰国引进的12个玉米群体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性、外观等进行考查比较。结果表明,12个泰国玉米群体株型均为平展型,株高219.15~234.06 cm,穗位高96.87~128.84 cm;12个群体产量均低于对照品种,其中群体Q1产量最高为7463.01 kg/ha,群体Q12产量最低为6418.31 kg/ha,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群体Q1、Q2、Q3、Q4、Q6、Q7、Q8、Q9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群体Q5、Q10、Q11、Q12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群体的出籽率、籽粒容重、穗粗、穗长、穗行数差异较小;千粒重275.67~307.00 g;行粒数均达到30粒,秃尖长度范围0.70~1.34 cm;12个玉米群体中,青枯病和纹枯病为主要病害,群体抗倒性均较强;果穗籽粒均为黄色,穗型为筒形,属硬粒型玉米,穗轴为白色。  相似文献   

9.
正合玉27(原代号合8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选05为母本,合选0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2016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特征特性幼苗期第一叶鞘绿色,叶片绿色,茎绿色;抽丝后全株叶片共13片,株高298cm,穗位高99cm,果穗圆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0.0cm,穗粗5.0cm,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30.1g。品质分析结  相似文献   

10.
<正>1特征特性沣源203是玉米单交种。于2012年由云南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平均生育期139 d,株型半紧凑,成株整齐度好,株高248.0 cm,穗位高112.5 cm,穗长17.8 cm,穗粗4.8 cm,穗行数14.3行,平均行粒数38.4粒,千粒重323.1 g,出籽率80.0%,单穗粒重171.2 g,单株生产率162.9 g,雄穗分枝12~16个,护颖紫色,花丝紫色,穗型筒型,籽粒白色马齿型,穗轴白色。品质检测:容重798 g/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对春谷产量性状有效选择的依据。减少性状选择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对10个高产春谷品种(系)5点区域试验资料地上部分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谷茎高,抽穗日数,穗码数,穗长为高遗传力性状;千粒重,小穗产量,株粒重,穗粗遗传力中等;茎粗,出谷率,抽穗至成熟日数为低遗传力性状,通过相关性分析,提高春谷收获前的高产株型为;茎高133-147cm,茎基部直径0.8-1.0cm,穗长21-27cm,穗码数94-109个,株粒重15-21g;出谷率73%-79%;千粒重2.9-3.2g;抽穗日数为63-68d。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市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所用的品种类型作材料,分析了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在700kg/667m2超高产栽培中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互间的影响表现,指出在700kg/667m2高产栽培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穗粒重来实现的。大穗型品种超过35万穗/667m2因穗粒数剧烈下降而穗粒重表现明显下限趋势,中穗型品种超过45万穗/667m2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明显下降,穗粒重也表现出大幅度降低。但在各品种适宜的群体穗数范围内,中穗型品种穗粒重最稳定。在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中,中穗型品种小麦为首选品种,其次是多穗型品种,在栽培中确保合理群体穗数,主攻穗粒重。  相似文献   

13.
龙单3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抗病育种室经过多年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玉米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幼苗生长健壮,发苗快,株高260cm,穗位高90cm,果穗圆柱形,穗长24cm,穗粗4.9cm,穗行数14~18行,穗轴粉红色,子粒半马齿型,金黄色,轴细粒深,百粒重38g,容重760g/L,商品品质好.高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抗旱、抗倒伏、活秆成熟,玉米成熟时茎秆仍青枝绿叶,可以作青贮饲料,是理想的粮饲兼用型高产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分蘖型多穗青贮专用玉米栽培技术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品种特性 分蘖型多穗玉米为新疆畜牧科学院第一个青贮专用品种、优质高产,并在1992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新品种.本品种为硬粒型,株高210-230cm,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长15-16cm,千粒重130-180g,多分蘖,单株平均分蘖3-4个,最多达10个.主分蘖都能形成多果穗,平均单株成穗7-8个,最多10个.生物产量平均单产3-4吨/667m2,最高达7.8吨/667m2.品质好,粗蛋白含量6.94%,适口性好,利用率高,饲喂余留残渣少或无.  相似文献   

15.
探讨玉米抗倒增产剂对陕北高密度下春玉米株高和穗位和根茎叶以及生物学产量的影响,为陕北玉米密植抗倒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示范方法是在玉米7~9叶时期,喷施吨田宝玉米抗倒增产剂。结果表明,年均株高降低50.8 cm,穗位年均降低23.2 cm,生物学产量增0.01 kg/株,百粒重增2.5 g,含水率减低2.95%,产量增加187.3 kg/667 m2}。喷施吨田宝玉米抗倒增产剂,能提高陕北高密度春玉米抗倒伏和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模式下6个耐密型玉米杂交种不同密度(4.5、5.25、6.0、6.75、7.5万株·hm-2)的试验,研究了玉米产量及其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在本文研究密度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二者呈二次曲线模式变化Y=-6417.314+5501.842X-396.330X2。结果表明,6个耐密型玉米杂交种在双垄全膜沟播技术模式下最佳密度为6.941万株·hm-2。此密度下各植株性状指标为:穗粒数为499.9粒、百粒重为38.63 g、出籽率为83.71%、穗长为17.5 cm、株高194 cm、茎粗2.14 cm、秃顶长1 cm。株高与密度之间为正相关,函数曲线是幂模型Y=140.607X0.16602,穗粒数、穗粗、茎粗、出籽率4个性状与密度之间为负相关,函数模型均为性状指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三次曲线。秃顶长、穗长、百粒重与密度的关系呈二次曲线模式变化。密度与秃顶长之间为正相关,与穗长、百粒重之间为负相关。秃顶长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穗长、百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呈单边下降的变化趋势。穗位高与密度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功能高分子植物生长剂按 1∶ 5的比例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在日光温室进行盆栽和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 :温室盆栽包衣处理玉米株高、茎粗、根系发育、叶绿素含量明显优于不包衣的处理 ,可减少灌水 2次 ;大区试验包衣处理的玉米在少灌一次水的情况下 ,较不包衣处理的生长旺盛 ,平均植株增加 18cm,单穗重增加 4 9g/穗 ,穗粒重增加 2 7g/穗 ,百粒重增加 2 .5 g;平均增产 1891.6 kg/ hm2 ,增产率为 17.6 %。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水平,丰富安定区玉米种植品种、提高产量,开展了定西市安定区玉米中晚熟新品种迪卡159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迪卡159平均产量为8 949.03 kg/hm~2,较当地常规种植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平均产量(7 847.83 kg/hm~2)高1 101.2 kg/hm~2,增产率14.03%,基本特征为株型紧凑,株高275 cm,穗位高121 cm,成株叶片数19~21片。果穗筒型,穗长21 cm,穗粒数673粒。出籽率78%,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95 g,生育期142 d,在安定区能够成熟。  相似文献   

19.
普通玉米高产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2012年广西普通玉米区试品种一年两季平均产量大于7 500 kg/hm2的37个高产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粗百粒重穗行数秃尖长出籽率株高穗长穗位高,其中穗粗、百粒重、穗行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这说明在玉米高产育种与品种改良工作中,要选择果穗较粗(大于5.00 cm)、籽粒较重(百粒重大于32 g)、穗行较多(14~16行)的品种,同时降低穗位,减少秃尖长,其他各性状保持当前水平,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增产。这一结果与回归分析基本一致,说明其可作为指导玉米高产育种和品种改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矮秆、早熟、优质谷子选育,以嫩选15和大金苗杂交组合F_2群体为研究材料,对F_2群体1 104个单株的株高、穗长、茎长、穗粗、节数、穗重、穗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F_2群体株高、穗长、节数、茎长、穗粗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偏度和峰度几乎都小于1,呈正态分布,穗重、穗粒重的偏度和峰度均明显大于1,呈现偏离正态分布;各农艺性状之间均显著正相关;其中株高分离特别明显,F_2群体中株高低于120cm的个体达到了46.29%,为矮秆育种增添了丰富的新型矮秆遗传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