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监测与评价昭平台水库的水质状况。[方法]运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昭平台水库的水质。[结果]昭平台水库水质较好,满足II类水质标准要求,但也有部分理化指标,未能达到渔业水质标准。[结论]研究结果为准确掌握昭平台水库的水质状况和水库的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开县大中型水库(鲤鱼塘水库、三汇水库、龙安水库)的营养状态。[方法]利用2011~2013年鲤鱼塘水库、三汇水库、龙安水库3个水库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3个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三汇水库和龙安水库部分年份轻度污染,鲤鱼塘水库全年水质均为营养状态良好;龙安水库和三汇水库总氮和总磷均有部分年份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有些年份满足Ⅴ类水质标准。[结论]该研究为政府制定污染物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0~2012年柴河水库水质监测数据,对柴河水库总氮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全库三个断面氮浓度处于Ⅲ至Ⅴ类水质标准;对水库总氮的来源作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沱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及主要污染物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掌握沱江水质状况,探明沱江主要污染物,对沱江水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和BP神经网络预测。使用沱江31个监测断面2018年1月—2019年10的逐月水质数据,通过筛选优化评价因子,对各断面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沱江水质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因子,并构建了BP神经网络对主要污染因子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沱江有9个断面水质符合Ⅰ类水质标准,其余22个断面水质均为Ⅴ类水且在沱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均有分布。TN浓度在所有监测断面中均超过了Ⅳ类水质标准,其中27个断面的TN浓度超过了Ⅴ类水质标准。使用上游断面水质数据构建的BP神经网络预测下游断面的TN浓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041%。研究表明,沱江受TN的污染较为严重,其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同时根据构建沱江其他断面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实现对沱江TN浓度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5.
水质评价的物元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苏州河武宁路桥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将水质标准、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对评价标准及实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后,建立地表水质量评价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系数,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确定水质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对苏州河武宁桥断面的水质分析,该断面水质为Ⅴ类。这一评价结果符合客观事实,物元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对水质进行等级评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典型农村河流——条子河水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河流域重污染河流条子河进行了历史监测数据的调研和现场采样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四平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前,条子河水质严重污染,COD浓度最高为250 mg.L-1,氨氮浓度最高为35.9 mg.L-1;四平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后,条子河水质有所改善;在丰水期COD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标准;而枯水期COD指标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标准。不同水期氨氮指标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标准。从不同断面的分析结果看出,在条子河上建设人工干预的河流净化工程,提高污水排放标准,是保证条子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标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泰安市黄前水库为研究对象,依据1997~ 2010年黄前水库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加权平均复合模型对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4 a间的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国家十一五规划之前整体水质较差,其中1998和2002年属V类水;2000年属Ⅳ类水;2003年后黄前水库水质一直维持良好,基本保持Ⅰ类水.历年水质优劣顺序为:2001> 1997> 2010> 2008> 2006> 2004> 2009> 2005> 2007> 1999>2003 >2000 >2002> 1998年.  相似文献   

8.
2007-2009年对广西北海、防城港、钦州沿海3市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池海水水质状况进行监测研究,依据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用质量指数法分级评价水质状况.结果表明,石油类、Pb、Cd、Hg、As和Cr均属清洁物,COD属污染物或重污染物;水质中主要污染物是COD、PO<'3-><,4>-P和IN,各养殖池受有机物质和氮磷化合物污染大,受重金属污染小.  相似文献   

9.
灰色聚类法在西津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年对西津水库水质进行了4次监测。参照中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将富营养化程度分为6个级别,应用灰色聚类法,选定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为聚类指标,对西津水库米埠坑库区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埠坑库区上游水质为中营养化,库区中下游水质已处于中富营养化;该库区水质有富营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舞水河怀化城区段水质分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3个时期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监测,并利用单项和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舞水河怀化城区段水质符合国家Ⅲ类水质标准,但其支流太平溪水体污染严重,对舞水河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舞水河尤其是其支流太平溪的治理,对怀化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分别对比了单因子评价法、污染指数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水质指数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简要介绍了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提出了水质评价方法应该具备的特点,并对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沙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饮用水源地沙河水库水质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挥发酚、氨氮、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COD、高锰酸盐指数均有超标现象,其中总磷严重超标,沙河水库上游入库口那京河口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燕山湿地库区水质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燕山湿地库区水质部分指标的监测,采用单项标准和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评价了水库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燕山湿地库区水质符合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14.
灰色聚类评价在典型热带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利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价典型热带水体水质的可行性。[方法]在海南松涛水库库区设置8个采样点(S1~S8),监测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叶绿素a含量、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等水质指标,利用灰色系统方法评价该水库的水质。[结果]监测点S1、S2、S3、S4、S5、S6为灰类Ⅱ,属二级水质;监测点S7、S8为灰类Ⅲ,属三级水质,说明松涛水库水质整体较好,大多数水质指标能达到Ⅱ类标准,基本满足松涛水库的Ⅱ类水质目标要求,但水库局部水体出现总磷等多点浓度超标。[结论]灰色聚类方法评价水体水质具有计算简单、分辨率高、结果客观合理等优点,是适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北汝河水系16个采样点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和水质生物监测,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由8纲、19目、93科组成。运用2种生物学指数进行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已受到了轻度的污染,个别河段已达重污染。  相似文献   

16.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潮白河流域水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潮白河是北京市主要的供水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对于维持北京市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潮白河水质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潮白河的水质呈现从上游至下游不断恶化的趋势,上游的北甸子桥、石匣断面及密云水库的水质属轻度污染(Ⅱ级),基本满足功能水体要求;至中游溪翁庄镇断面,水质开始迅速降低,属于重度污染水体(Ⅳ级);至河南寨西断面,水质恶化为严重污染水体(V级),不能满足北京市地表水资源规划利用水质要求。分析其污染原因,主要与近年来该流域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大量排污有关,因而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上游重点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的治理,以确保潮白河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7.
苍南县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苍南县饮用水源地水库的主要类型和主要污染源,介绍了库区水质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并根据近3 a苍南县6个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的监测数据,对库区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十八孔水库水质持续恶化外,吴家园水库等5座水库水质指标基本稳定,均能够满足Ⅱ类水功能要求。针对库区的主要污染源,提出了水质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分析青海湖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青海湖水质监测结果,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7个采样点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个采样点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氮和磷,青海湖总体评价结果为Ⅱ类,但有水质恶化为Ⅲ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对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期为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80%以上的检测项目达到地面水国家I类水质标准,部分项目超标但尚未对保护区生物构成严重威胁。受湿地自然因素的影响,保护区水体的pH值和Fe^2 浓度较高;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保护区水体的CODc,、NH3-N和油等项目超标,湖泊呈富营养化趋势,水体的有机污染较严重。建议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如减少人畜生活污水排放并加强其治理、疏通湖泊出入水口以促进水体更新。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0-2012年嵊泗上川山疏浚物海洋倾倒区6个航次的水质调查数据,通过三种评价模式对倾倒区及其邻近海域水环境进行了质量分析。结果显示,单因子评价模式表明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为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Nemerow水质评价模式显示倾倒活动发生时对海域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British Columbia水质指数评价模式研究显示,长期来看,倾倒活动未对邻近海域水质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