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丽立  张彬 《饲料工业》1996,17(1):35-37
选用32头三元杂交猪随机等分为4组,在对照组和Ⅰ、Ⅱ、Ⅲ组猪日粮中分别添加1、1.0、5.0和10.0ppm的β-启动剂Clenbuterol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Ⅰ、Ⅱ、Ⅲ组在50-90千克体重阶段的增重速度分别提高了4.12%、10.95%和7.94%;单位增重耗料分别下降了2.19%、7.05%和5.42%;背膘厚分别和了3.30%、8.91%和10.56%;胴体瘦肉率分别提  相似文献   

2.
β兴奋剂—苯乙胺对猪生长和体成分分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40头三元杂交猪均等分成4组,入试体重组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Ⅰ,Ⅱ,Ⅲ组日粮中苯乙胺添加量为0、5、10和20ppm。结果试验Ⅰ、Ⅱ、Ⅲ组猪701-105公斤体重阶段生长速度提高2.23%-7.84%,眼肌面积增加7.59%-39.15%,肌肉脂肪含量降低3.55%-22.98%;Ⅱ、Ⅲ组猪12肋痛膘厚降低16.6%和26.18%,肌肉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分别0.24%和1.78  相似文献   

3.
张鸣实  严天元 《饲料研究》2002,(1):34-35,33
试验组(T组)Ⅰ期(高蛋白块添)、Ⅱ期(EM块添)、Ⅲ期(矿物块添)的日增重分别比同期对照组(D组)高177 g、110 g、185 g,增长率分别为17.2 %、11.2 %、20.8 %,t检验差异显著(P < 0.05)。T组比D组每增重1 kg消耗的精料(kg)、ME(MJ)、DCP(g)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Ⅰ期分别降低0.6 (16.0 %)、12.6 (14.1 %)、44.6(7.0 %),Ⅱ期分别降低0.4 (8.2 %)、8.5(8.9 %)、58.5 (8.6 %),Ⅲ期分别降低0.8(17.7 %)、16.9 %(15.8 %)、115.2(15.3 %),t检验差异显著 ( P< 0.05 )。Ⅰ期、Ⅱ期、Ⅲ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每日增加纯收入为1.32元、0.78元、1.38元,收益率为1∶13.2、1∶7.8、1∶13.8。按120 d肥育期计算,头均多产肉21.2 kg、13.2 kg、22.2 kg,头均可增加收入158.4元、93.6元、165.6元。  相似文献   

4.
选用40头三元杂交猪均等分成4组,入试体重组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Ⅰ、Ⅱ、Ⅲ组日粮中苯乙胺(Phenylethiamine)添加量为0、5、10和20ppm。结果试验Ⅰ、Ⅱ、Ⅲ组猪70~105公斤体重阶段生长速度提高2.23%~7.84%,眼肌面积增加7.59%~39.15%,肌肉脂肪含量降低3.55%~22.98%;Ⅱ、Ⅲ组猪12肋背膘厚降低16.6%和26.18/,肌肉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分别0.24%和1.78%)。苯乙胺在活体内刺激肌纤维增生,Ⅱ、Ⅲ组肌纤维直径增粗,而且单位面积细胞数也明显增加。Ⅲ组因肌肉脂肪明显减少,大理石纹评分降低,肉色有所加深。停药48小时后体内可能已开始补偿性代谢改变,血液尿素氮回升而血糖降低。  相似文献   

5.
“健兔灵”对仔兔驱虫增重效果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80只60~70日龄的仔兔分成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健兔灵”中药添加剂、投服百球清和复方新诺明,并设对照组进行30d的驱虫、增重的比较试验。结果试验Ⅰ、Ⅱ、Ⅲ组的球虫转阴率分别为10%、60%、0%,球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7.5%、98.5%、53.6%;对照组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0和-8.5%。经χ2检验,试验Ⅰ、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试验Ⅲ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增重效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在三个蛋鸭试验中分别添加0.2%、0.4%、0.6%的硫酸钠,结果表明,试验组I、Ⅱ、Ⅲ与对照组比较,产蛋率分别提高5.1%、7.8%、5.8%(P〈0.05)料蛋比分别降低2.39%、5.82%,2.05%,经济效益分别提高9.4%、16.8%、3.3%。  相似文献   

7.
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0.2%、0.4%和0.6%芒硝的试验1、2、3组,试验全期日增重分别为631克、658克和644克,对照组603克,试验2、3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1组与对照线差异不显著。饲料报酬试验1、2、3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9%、5.8%和4.6%,经济效益分别提高5.8%、10.7和3%。  相似文献   

8.
EM发酵饲料对肉用仔鸡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按体重对等原则,将200只4周龄的京黄肉仔鸡分成4组进行饲养试验,各组处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Ⅰ、Ⅱ、Ⅲ组中分别添加占日粮总重10%,20%,100%的EM发酵料。结果表明,8周末的增重Ⅰ、Ⅱ组极显著地高于Ⅲ组和对照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Ⅰ、Ⅱ组的料肉比明显低于Ⅲ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血清对精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稀释液中添加5%(试验组Ⅰ)和10%(试验组Ⅱ)血清与对照组Ⅲ比较结果:(1)平衡活力,试验组Ⅰ较对照组Ⅲ降低61%,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Ⅱ比对照组Ⅲ提高017%,差异不显著(P>005)。(2)冻后活力,试验组Ⅰ比对照组Ⅲ降低9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Ⅱ比对照组Ⅲ提高51%,差异不显著(P>005)。(3)耐冻性能,由平衡到解冻,Ⅰ、Ⅱ、Ⅲ组活力分别下降4042%、3542%和3845%,试验组Ⅰ耐冻性最差,试验组Ⅱ耐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饲粮中添加麦饭石及麦饭石-微量元素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I、Ⅱ、Ⅲ组比对照组日增重分别提高7.7%、12.4%和17.5%;料肉比降低2.1%、6.0%和10.4%;肉色、大理石花纹各组均为3等级,pH值在正常范围内;肉、肝中Pb、Hg、As的残留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1.
张现刚 《养猪》1996,(2):10-11
选用莱芜猪经产母猪所产“大莱”二元杂交仔猪共50窝,按35日龄断奶20窝、45日龄20窝、60日龄断奶10窝,分设为Ⅰ、Ⅱ、Ⅲ组,Ⅰ、Ⅱ组仔猪断奶后养至60日龄,然后三组比较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Ⅰ组60日龄平均窝重213.98千克,个体重20.38千克,日增重340克,成活率95.5%;Ⅱ组60日龄时平均窝重196.9千克,个体重18.97千克,日增重316克,成活率92.5%;Ⅲ组60日龄平均窝重179.85千克,个体重16.67千克,日增重278克,成活率90.6%。日增重Ⅰ组比Ⅱ组多24克(P<0.05),比Ⅲ组多62克(P<0.01)。仔猪纯收入Ⅰ组比Ⅱ组、Ⅲ组高3.75元、14.59元。  相似文献   

12.
张文举 《养猪》1998,(2):5-6
选择初生重相近的9窝乳猪,以窝为单位随机分为3组,每组3窝。三组饲粮中分别添加VB1210μg/kg,20μg/kg,30μg/kg,进行补饲试验,试验期42天。结果Ⅰ、Ⅱ、Ⅲ组之间在21日龄、28日龄、35日龄、42日龄体重及全期增重、日增重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以Ⅰ组为对照,Ⅱ、Ⅲ组比Ⅰ组分别提高日增重11.35%、32.16%。Ⅰ、Ⅱ、Ⅲ组料重比分别为0.64、0.60、0.54。Ⅱ、Ⅲ组分别比Ⅰ组提高饲料利用率6.25%、15.63%,经济效益对比,Ⅱ、Ⅲ组比Ⅰ组分别提高经济效益12.04%和34.57%。结果表明,乳猪饲粮中添加30μg/kgVB12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对夏季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明添加维生素C对夏季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将48头杜斯仔猪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Ⅳ组,每kg日粮分别添加100mg、200mg、300mg、0mg维生素C进行试验。结果表明:Ⅱ组与对照组仔猪增重差异显著(P〈0.05),Ⅱ组较对照组日增重增加125g,饲料转化率提高10.49%;Ⅰ、Ⅲ组与对照组仔猪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3g和56g,饲料转化率提高1  相似文献   

14.
仔猪21日龄与28日龄断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孙瑞  徐英钰 《养猪》1994,(1):15-18
采用“同窝分组”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10窝110头仔猪进行了21日龄断乳(1组)和28日龄断乳(Ⅱ组)对比试验,测其各阶段发育,饲料利用率及效益,其结果:I组仔猪断乳后一周(28日龄)体重(5.85千克)和日增重(176克),分别比Ⅱ组低22%和92%,未增重者占16.6%,减重者占36.6%。Ⅱ组仔猪断乳后一周(35日龄)未增和减重者各占6.7%。42日龄时两组体重已很接近(P>0.05)。仔猪21—42日龄期间各用采食量:I组分别为0.76、2.15和3.72千克,Ⅱ组分别为0.32、1.20和3.19千克,仔猪在断乳后第2、3周来食量Ⅰ组明显高于Ⅱ组,表明Ⅰ组已进入生长补偿期。42日.龄左右两组仔猪体重和采食量已无明显差异(P>0.05)。7—60日龄采食量,I、Ⅱ组分别为23.6和22.2千克(P>0.05)。饲料转化比分别为1.33和1.19(P>0.05)。但每头仔猪饲料总成本,I组比Ⅱ组降低7%。  相似文献   

15.
添加碳酸氢钠对蛋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23周龄朝鲜鹌鹑1080只,随机平均分成3组,Ⅰ、Ⅱ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5%碳酸氢钠,Ⅲ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10和6.91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饲料转化效率提高,破损蛋率下降;试验Ⅰ、Ⅱ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8.35%、43.57%。  相似文献   

16.
三种饲用抗生素对生长猪饲喂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kg左右的约荣杂种一代仔猪84头,随机分成4组(在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的基础上,Ⅰ组添加黄霉素5mg/kg,Ⅱ组添加对氨基苯砷酸70mg/kg,Ⅲ组添加硫酸抗敌素15mg/kg,Ⅳ组为对照组)。抗生素处理的3组试验组经30d后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8.97%(P〈0.05)、16.18%(P〈0.01)和2.73%;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高4.67%、11.26%(P〈0.05)和2.  相似文献   

17.
美国牧草饲喂肉兔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生长肉兔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各组除饲喂基础日粮外,试1组,试2组,试3组分别饲喂美国引种的黑麦草,红三叶,紫花苜蓿,对照组饲喂本地天然牧草,中养对比试验,试期60d,结果表明,试1组,试2组,试3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7.4%(P〈0.05),7.8%(P〈0.05)和14.5%(P〈0.01),精饲料利用率提高7%,7.3%,12.7%,只均净增利0.83元,0.67  相似文献   

18.
超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用4头14日龄杜×(大×长)三元杂交体重相似的公猪,随机分至断奶组和哺乳组,每组两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研究超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D4+、CD8+、CD4+/CD8+3项指标在断奶后第2天分别较对照组下降19.57%、15.15%和13.33%(p>0.05)。在断奶后第4天,与哺乳组相比,CD4+、CD4+/CD8+分别下降7.35%和25%,CD8+上升31.43%(p<0.05)。在断奶后第6天,3项指标分别较哺乳组升高24.14%、10.87%和7.69%(p>0.05)。在断奶后第9天,与哺乳组相比,CD4+、CD4+/CD8+分别升高20%、75%,CD8+下降31.75%。以上结果表明,在断奶后4天内,表现出断奶应激降低细胞免疫机能的趋势,但从第6天起,免疫功能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19.
选择海兰蛋种鸡240羽,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 5%、 1. 0%、 1. 5%蜂花粉的日粮。试验期28天。试验结果表明:种鸡产蛋率分别提高了 3. 16%、 4.96%(p <0. 05)、3. 99%,(p <0. 05),料蛋比分别下降了 2.72%、 6.36%(p<0.05)和3.18%,死淘率各下降了1.67%,种蛋合格率分别提高了 1. 37%, 3. 03%(p<0. 05)和 1. 64%,种蛋受精率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孵化率分别提高了2.24%,3.71%和6.41%(p<0.05)。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Ⅱ组较对照组的蛋形指数与蛋黄指数分别提高了3.97%(p<0.05)和7.10%(p< 0.05),蛋比重、蛋黄相对重、蛋壳相对重、蛋壳厚度和哈夫单位,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华宫廷黄鸡日粮中半胱胺添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建设  李军 《饲料工业》1999,20(11):17-18
1 日龄健康中华宫廷黄鸡雏鸡300 只,随机分为3 组,分别为试验组、国标组和对照组,每组10 个重复,每个重复10 只。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每隔5d 添加半胱胺1 次,剂量为100mg/ kg 体重。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在1 日龄~30 日龄, 其生长性能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其中, 1 日龄~15 日龄总增重, 试验组、国标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0 .75g 、112.03g 、和111 .55g , 试验组较之分别提高7.78 % (P< 0 .01) 和8 .25 % (P< 0 .01) ; 料增重比3 组分别为1 .935、1 .974 和2.03 , 试验组较之分别减少1 .98 % 和4.68 % 。16 日龄~30 日龄总增重相应为222 .25g 、212 .57g 、和202 .75g ,试验组较之分别提高4 .55% (P< 0.05) 和9 .62% (P< 0.01) ;料增重比相应为2 .19 、2 .245 和2 .254 ,试验组较之分别减少2 .45 % 和2 .8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