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沙拐枣是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典型的固沙植物。1972年以来,我们先后从全疆各地和甘肃、宁夏等省区采集、引进多种沙拐枣种苗,在吐鲁番县红旗公社治沙站的风蚀、流沙区进行育苗、造林等项试验。目前造林保存面积已有2千余亩,林木生长良好,覆盖度40—60%,林地上风蚀大大削弱,流沙已基本固定。试验证明,沙拐枣对流沙、风蚀戈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迅速,固沙性能良好,繁殖容易,经济上有一定用途。因此,它是我国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固定流沙、绿化戈壁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
苏联的流沙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治沙工作始于1880年,但直至十月革命后才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经验:机械沙障和植灌种革措施阻止铁路沿线流沙的侵袭;林牧结合的植物治沙,固定了流沙,繁荣了畜牧业,实现沙地植被的永续利用。不同的生物气候带采取不同的措施:草原区设置防护林带,实行草田轮作制,既防风固沙,又改良沙土,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在半荒漠区采用植物固沙,固沙初期设置机械沙障保护植物;荒漠区利用飞机或汽车混播乡土灌木、半灌木和草本,并与放牧、种植业相结合。文中还对苏联治沙的历史和科研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固沙治沙的主力军──沙生植物田秀英,孙丽清,刘爱国治沙必须治本,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才能治本。生物措施是利用沙生植物的顽强生命力达到固定流沙、改良土壤、治理沙漠的目的。沙生植物是自然分布在沙漠地带的植物,它们根系发达,根或茎的萌芽能力强;叶片...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防沙治沙研究结果表明,在各项防治技术措施中,以植物治沙应用最为普遍。同机械沙障和化学固沙等措施相比,植物防风固沙具有成本低、效果好,而且可以产生多种效益的特点。用植物固定流沙不仅简单、经济,而且更加持久和稳定。植物可以改良流沙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过程;一旦沙地植被形成后,可以改良附近地段的生态环境;不仅如此,植物还可以提供饲草、燃料、木料、肥料、药材等多种产品。  相似文献   

5.
4 生物沙障治沙模式4.1 模式概述在降水较好的半干旱地区的低缓流动沙丘 ,以及平缓起伏的流动沙地上 ,选用萌蘖性强的灌木树种进行高密度扦插造林 ,先期形成活体沙障固沙 ,后期再行造林、种草的一种治沙模式。4.2 模式适宜条件在年均降水量 30 0~ 40 0mm的半干旱区内 ,均匀分布的流动沙丘或沙垅、沙带的沙地治理中 ,适宜采用本模式。4.3 技术思路半干旱地区流动沙地的治理有多种植物固沙方法 ,但选用萌蘖力强、经济价值高的灌木枝条 ,扦插造林形成活沙障的形式 ,不仅可将流沙一次固定 ,而且障间还可进一步发展乔、灌、草植被 ,确是一…  相似文献   

6.
工程治沙     
用种树种草的方法治理流沙称为植物治沙或生物治沙,生物治沙不仅能够长久地固定流沙,而且能够解决沙区的木料、燃料、饲料、肥料缺乏问题,除害兴利,一举两得。但是在一些沙区,当流沙严重地威胁着铁路、公路交通要道或重要工厂、工程基地时,由于种树种草见效迟缓或根本不能成功的情况下,这就需要采取工程治沙(也称机械治沙)措施。工程治沙虽然见效快,但需要大量材料,而且用工多、成本高,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这种措施。工程治沙是通过机械沙障改变风沙流的速度和结构,从而削弱沙地的风蚀、沙埋程度,最终达到防护目的。机械沙障分为直立式沙障和平铺式沙障两大类。直立式沙障的作用在于;风沙流中的沙子有80~90%是在贴近地表30厘米以内高度通过,在风沙流通  相似文献   

7.
柴草沙障在我国的治沙实践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工程固沙的主要措施。然而长期以来,设置这类沙障多以麦草作材料,由于麦草的纤维结构和化学组成所致,沙障有效期甚短,实际效益较低。为此,从1983年起,我们改以胡麻秆作材料,在民勤治沙站设置沙障75,000米,压沙25公顷。几年来的试验表明,它比麦草沙障有效期长、固沙效果好,和粘土  相似文献   

8.
文摘四则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程道远同志在今年第七期《百科知识》上发表了题为《化学固沙法》的文章,认为化学固沙可作为植物固沙的辅助措施,近几年来,化学固沙的试验规模有所扩大,可以相信,随着我国沙区工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化学固沙法必将会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应用。他说,人们根据风沙运动规律和长期与风沙作斗争所积累的经验,常采用以下三类方法来固定流沙:植物固沙、机械固沙和化学固沙。植物固沙就是种植适宜的乔、灌木和草类并进  相似文献   

9.
〔苏联《林业》杂志1977年11期报道〕苏联有沙漠和沙土地约2.4亿公顷,相当一部分已划为宜林基地。现在广泛采用以下两种固沙方法: 1.化学固沙:这是近十几年来国外普遍采用的方法。苏联主要用“涅罗金”(一种页岩的副产物)和重油固定沙面。此法易于机械化,手工劳动只占8~10%,而敷设机械沙障,手工劳动要占90%。1976年苏联中亚地区煤气管道沿线,用“涅罗金”固定了流沙850公顷(固定1公顷流沙约需3~4吨“涅罗金”,1吨“涅罗金”为40~50卢布——译者注)在阿斯特拉罕用重油固定流沙,恢复了一些牧场,每公顷牧草产量达到10~15公担(等于2~3千斤)。苏联现在每年化学固沙面积都在几百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10.
榆林沙荒属毛乌素沙地的一部分。面积2857万亩,其中流动沙地占26%,746万亩。根据历史资料考证和对现有植被及现实气象资料的分析,本区属半干旱草原地带,现今的流沙多系人为因素所致。用植物固定本区流沙具有现实可能性。从1958年起,本区先后进行过十余次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试验,播过十多个植物种。大多数植物在飞播当年发芽成苗还不错,而经过冬春季的风蚀后,第二年的有苗面积率便大大下降。例如1958年在流动沙地上播种的30多万亩沙蒿,当年保  相似文献   

11.
行列式草沙障修筑机在国内外的治沙机械中仍然是个空白。我国广大沙漠区治沙工作量很大。为了固定流动沙丘,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用麦草秸杆固沙,用沙生灌木苗造林的综合治理,在茫茫的沙漠之中,建立了许乡绿洲,收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但是,沙漠治理工作量很大,用工多,设置草沙障限然靠手工完成,生产效率很低,条件艰苦,劳功强度大。广大治沙工作者和工人,希望能够早日实现治沙机械化,以便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7CX-2型草沙障修筑气机就是为我国“三北”地区固沙造林而研制成功的行列式草沙障设置机械。该机性能先进,生产效率很高,使用方便,适于在  相似文献   

12.
[苏联《林业》杂志1977年11期报道]苏联有沙漠和沙土地约2.4亿公顷,相当一部分已划为宜林基地.现在广泛采用以下两种固沙方法.1、化学固沙,这是近几年来国外普遍采用的方法.苏联主要用“涅罗金”(一种页岩的副产物)和重油固定沙面.此法易于机械化,手工劳动只占8—10%,而敷设机械沙障,手工劳动要占90%.1976年苏联中亚地区煤气管道沿线,用“涅罗金”固定了流沙850公顷  相似文献   

13.
机械沙障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治理流沙过程中,工程措施治标,生物措施治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机地结合,可以彻底降伏沙龙,达到从根本上治理流沙的目的.巴盟治沙综合试验站在极度沙漠化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开展研究,在裸露沙丘表面设置粘土沙障和草方格沙障,障内人工栽植各种固沙植物,结合封育恢复天然植被.用这些措施建造的多种类型防风固沙植被,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试验站内沙障的设置方法及今后的植被建设问题综述如下:一、机械沙障的设置方法根据风沙运动的规律和特点,93%的沙粒都集中在近地表层10厘米高度范围内.因此,一般情况下沙障高度要求在10厘米~15厘米.沙障的方向应与主风向垂直,夹角要在90°~100°之间.粘土沙  相似文献   

14.
白刺是优良防风固沙植物和优质野生果品,具有典型的抗旱、抗风沙、抗盐碱等生物学特征,适应严酷的荒漠生态环境,其枝条沙埋后易生不定根促其生长发育,固定流沙的效果明显,是人工固沙常采用的优良防风固沙植物。  相似文献   

15.
复合沙障治理流沙技术是在综合机械沙障和生物沙障治沙原理的基础上,利用黄柳、踏郎、沙柳、柠条等具有再生能力的特性,通过采取截梢、浸泡、深埋、踩实、加填充料等技术措施在沙丘迎风坡埋设沙障,促使灌木成活,达到植物周定沙地的目的。沙丘背风坡和丘问低地采取封育技术,恢复和保护植被.达到一次治理、一次成型、一次固定的治沙效果,是一项防治速度快、效果好、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的治理流动、半流动沙地的治沙技术。  相似文献   

16.
陝北与鄂尔多斯之間广泛堆积着巨厚的风成沙,面积約6,344万亩,当地通称“毛烏素沙带”。属于榆林专区管轄的沙地面积有2,175万亩,其中流沙約占40%。大面积流沙給国民經济建設带来严重危害。我們根据生产部門的要求和造林治沙中存在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問題,于1956年秋选定榆溪河西新月形沙丘鏈沙地作为实驗場地(榆林紅石峡),自1957年初起正式开展定位試驗研究工作。本文就是1957—1962年在榆林风成沙地进行的固沙造林試驗研究报告,探討了沙地立地环境条件,适宜的固沙灌木种和造林法及其固沙作用。位于干草原地带的榆林新月形沙丘鏈沙地,地下水一般埋深大于3米,甚至超过10米,但沙丘內含水量一般保持在2—4%之間。这样的水分能滿足沙生植物生活需水,是造林固沙的有利条件。新月形沙丘迎风坡面由于吹蝕严重,不利于植物定居,猛烈的风沙流又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以造林初期需輔以插沙障的防蝕措施。适于流沙上的灌木为花棒、木蓼、沙柳;适于地下水位高的丘间地的灌木为紫穗槐、酸刺;地下水位很深土壤紧实干燥的丘間地,适生灌木只有檸条。飞机播种沙蒿成效取决于沙地立地类型,流动的新月形沙丘鏈沙地,不适于撒播沙蒿。我們希望这些成果能在陝北、伊盟沙区和半荒漠地带的沙区各国营林場試用。  相似文献   

17.
植物固沙     
流沙既然是沙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的产物,反过来说,若使流沙的植被恢复起来,流沙便得到治理。我们识别一个沙丘的固定程度,通常把植被覆盖度在15%以下的沙丘称为流动沙丘,覆盖度在15~40%的为半固定沙丘,覆盖度在40%以上的为固定沙丘。这都说明植物与固沙的密切关系。植物不仅可以固定流沙,而且由于它的更新繁衍,还可以把没有生产力的流沙改变成为富于有机质和具有生产力的土地资源,因此,植物固沙被认为是治理流沙的最有效、最持久  相似文献   

18.
铺地樱是由中国林科院引进的新品 ,别名东部沙地矮樱 ,是蔷薇科的一种小灌木 ,原产北美并被广泛栽培。它的根系发达 ,枝条浓密 ,铺地生长并产生大量的不定根 ,可用于治沙造林 ,固定流沙 ,有很大的防沙固沙开发潜力 ,是良好的江河、湖岸堤坝以及道路固坡植物。铺地樱叶长约 6.3  相似文献   

19.
机械固沙技术就是利用柴草、橘秆、黏土、织物、树枝、板条、卵石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通过增大沙地表面粗糙度,降低近地面层风速,达到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结构,改变地表风蚀状况和防风阻沙作用,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有效的工程固沙措施。是一种在高寒干旱区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上经常采用的机械固沙技术。在青海高寒区机械沙障与生物治沙技术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沙蒿是内蒙地区沙漠里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大面积野生于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上。沙蒿幼枝、叶在冬春两季是羊的主要饲草,它发芽早,出叶快,在解决早春饲草不足上也有很大作用。同时,沙蒿也是牧区的主要燃料,因此它对于畜牧业发展及牧区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沙蒿适应于在流沙上栽植,沙漠地区人民历来用它来治理流沙。但长期以来栽植沙蒿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